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藜麦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蒋云
郑亮
+4 位作者
李倩
赵丽华
张洁
唐力为
郭元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4,共8页
【目的】评价藜麦在四川省阿坝州的农艺和品质性状,为该地区藜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引进的9份藜麦品种/系试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调查分析全生育期、株高、主穗长、千粒质量、单株产量、产量、病虫害及籽粒蛋白质、脂肪、抗性...
【目的】评价藜麦在四川省阿坝州的农艺和品质性状,为该地区藜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引进的9份藜麦品种/系试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调查分析全生育期、株高、主穗长、千粒质量、单株产量、产量、病虫害及籽粒蛋白质、脂肪、抗性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结果】参试藜麦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各材料间的千粒质量、单株产量、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抗性淀粉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参试藜麦早熟品种全生育期约125 d,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59 d;株高(149.6±12.2) cm,穗长(52.5±6.8) cm,千粒质量(3.11±0.46) g,单株产量(62.5±33.2) g,产量(1 172.9±785.6)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15.6±1.3)%,脂肪含量(6.4±0.5)%,抗性淀粉含量(0.15±0.02)%,总淀粉含量(55.9±1.9)%。病虫害有潜叶蝇、斜纹夜蛾和叶斑病,发生轻微。试种材料中NX-1和CX-2综合表现最好,可进一步推广种植。【结论】藜麦可在马尔康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种植,但要注意选择品种、播期和病虫害观测,进一步引进和筛选适宜品种并形成配套栽培措施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引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EG胁迫下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斌
马德源
+1 位作者
范仲学
郭凤丹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30-34,共5页
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7个不同来源藜麦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PEG胁迫能够促进部分藜麦品种的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耐旱指数、相对根长、相对芽长下降;当PEG渗...
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7个不同来源藜麦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PEG胁迫能够促进部分藜麦品种的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耐旱指数、相对根长、相对芽长下降;当PEG渗透势达到-1. 0 MPa时,所有品种的胚根、胚芽均受到严重抑制;7个藜麦品种的芽期耐旱性存在显著差异,抗旱性强弱表现顺序为:农藜5号﹥静乐黑﹥稼祺1号﹥蒙藜1号﹥晋藜2号﹥晋藜1号﹥静乐灰,以农藜5号最强。该研究可为筛选适宜山东省干旱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胁迫
藜麦
萌发
耐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藜麦籽粒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遗传特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倩朝
孔治有
+5 位作者
刘俊娜
环秀菊
张平
刘永江
李莉
覃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937,共7页
【目的】揭示藜麦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并评价藜麦种质资源品质状况。【方法】以筛选出的89个藜麦高代品系为材料进行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89个藜麦品系主要营养及抗...
【目的】揭示藜麦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并评价藜麦种质资源品质状况。【方法】以筛选出的89个藜麦高代品系为材料进行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89个藜麦品系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6.83%,说明在不同藜麦品系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特性差异,各指标变异系数均高于20%。其中,维生素E的变异系数高达49.78%,遗传变异最大,表明其变异范围更广;可溶性蛋白的变异系数最小(20.09%),相对变幅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要营养成分中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总淀粉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氧化成分中抗坏血酸和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可溶性蛋白、类黄酮、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总淀粉含量)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8.36%。聚类分析将89个藜麦品系聚为5类,其遗传特性与来源和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结论】筛选出滇藜-2、滇藜-12、滇藜-14和滇藜-111等4个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高代品系。本研究可为藜麦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遗传特性分析与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
遗传特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藜麦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蒋云
郑亮
李倩
赵丽华
张洁
唐力为
郭元林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4,共8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9YYJC1703)
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立项目(2017nly02)
干热河谷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GR-2018-C-01)。
文摘
【目的】评价藜麦在四川省阿坝州的农艺和品质性状,为该地区藜麦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引进的9份藜麦品种/系试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调查分析全生育期、株高、主穗长、千粒质量、单株产量、产量、病虫害及籽粒蛋白质、脂肪、抗性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结果】参试藜麦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各材料间的千粒质量、单株产量、产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抗性淀粉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参试藜麦早熟品种全生育期约125 d,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59 d;株高(149.6±12.2) cm,穗长(52.5±6.8) cm,千粒质量(3.11±0.46) g,单株产量(62.5±33.2) g,产量(1 172.9±785.6)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15.6±1.3)%,脂肪含量(6.4±0.5)%,抗性淀粉含量(0.15±0.02)%,总淀粉含量(55.9±1.9)%。病虫害有潜叶蝇、斜纹夜蛾和叶斑病,发生轻微。试种材料中NX-1和CX-2综合表现最好,可进一步推广种植。【结论】藜麦可在马尔康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种植,但要注意选择品种、播期和病虫害观测,进一步引进和筛选适宜品种并形成配套栽培措施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藜麦
引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Keywords
quinoa
introduction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traits
分类号
S519.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EG胁迫下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斌
马德源
范仲学
郭凤丹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30-34,共5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GNC11108)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南种北繁(2017LZN032)
文摘
以不同渗透势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7个不同来源藜麦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PEG胁迫能够促进部分藜麦品种的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萌发耐旱指数、相对根长、相对芽长下降;当PEG渗透势达到-1. 0 MPa时,所有品种的胚根、胚芽均受到严重抑制;7个藜麦品种的芽期耐旱性存在显著差异,抗旱性强弱表现顺序为:农藜5号﹥静乐黑﹥稼祺1号﹥蒙藜1号﹥晋藜2号﹥晋藜1号﹥静乐灰,以农藜5号最强。该研究可为筛选适宜山东省干旱地区种植的藜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胁迫
藜麦
萌发
耐旱
Keywords
PEG
Quinoa
Germination
Drought tolerance
分类号
S519.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藜麦籽粒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遗传特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
8
3
作者
王倩朝
孔治有
刘俊娜
环秀菊
张平
刘永江
李莉
覃鹏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保山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1-937,共7页
文摘
【目的】揭示藜麦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并评价藜麦种质资源品质状况。【方法】以筛选出的89个藜麦高代品系为材料进行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89个藜麦品系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6.83%,说明在不同藜麦品系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特性差异,各指标变异系数均高于20%。其中,维生素E的变异系数高达49.78%,遗传变异最大,表明其变异范围更广;可溶性蛋白的变异系数最小(20.09%),相对变幅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要营养成分中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总淀粉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抗氧化成分中抗坏血酸和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可溶性蛋白、类黄酮、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总淀粉含量)的累计贡献率高达88.36%。聚类分析将89个藜麦品系聚为5类,其遗传特性与来源和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结论】筛选出滇藜-2、滇藜-12、滇藜-14和滇藜-111等4个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高代品系。本研究可为藜麦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遗传特性分析与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藜麦
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
遗传特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Keywords
quinoa
main nutrition and antioxidant components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correlation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519.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藜麦在四川省阿坝州的适应性研究
蒋云
郑亮
李倩
赵丽华
张洁
唐力为
郭元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EG胁迫下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张斌
马德源
范仲学
郭凤丹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藜麦籽粒主要营养及抗氧化成分遗传特性分析与评价
王倩朝
孔治有
刘俊娜
环秀菊
张平
刘永江
李莉
覃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