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景泰灌区玉米收籽与收刈青贮临界适期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武得礼 葛文华 何世炜 《草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65-70,共6页
研究了甘肃景泰灌区玉米灌浆期间籽粒增重和含水量的变化以及不同营养器官不同部位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籽粒增重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籽粒含水量变化符合二次多项式;植株含水量变化随器官和部位的不同而异,其平均... 研究了甘肃景泰灌区玉米灌浆期间籽粒增重和含水量的变化以及不同营养器官不同部位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籽粒增重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籽粒含水量变化符合二次多项式;植株含水量变化随器官和部位的不同而异,其平均含水量变化也呈二次多项式。根据籽粒增重曲线方程、灌浆速度方程、植株含水量变化方程及其玉米秸秆青贮所需的适宜含水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该地区玉米收籽、青贮临界收刈适期为吐丝后37~4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产量 植株含水量 青贮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粒水量与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朝玉 朱丕生 +2 位作者 刘树堂 高峻岭 宋希云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43-45,共3页
以14个糯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籽粒水量与采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玉米籽粒水量与蒸煮品质动态变化具有显著的一致性,籽粒最高水量日期的前2天是糯玉米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糯玉米 鲜食采收期 籽粒水量 蒸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适宜收获期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洪明 王军伟 +2 位作者 宋朝玉 张继余 盖红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0期94-95,共2页
以目前生产上推广的5个不同颜色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收获期试验。分别在糯玉米吐丝后15、20、22、24、26、28、30天进行了收获品尝,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果穗的适收期在吐丝后25天左右,因品种不同前后有3—5天的差异。... 以目前生产上推广的5个不同颜色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收获期试验。分别在糯玉米吐丝后15、20、22、24、26、28、30天进行了收获品尝,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果穗的适收期在吐丝后25天左右,因品种不同前后有3—5天的差异。同时,对垦粘1号6个不同收获期的鲜穗籽粒进行了营养成分测定和品尝评分,吐丝后25天左右是其鲜食适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收获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覆盖措施下延收对春玉米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臧逸飞 郝明德 +2 位作者 王忠有 黄耀明 张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4-137,148,共5页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 ,产量增幅... 选用5种耕作覆盖方式和7个采收时期研究延收对籽粒产量、千粒重、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其对应的产出量的影响,为玉米获得高产优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适时延收可使玉米产量及主要营养成分产出量明显增加,延收15 d ,产量增幅为10.19%~15.62%,千粒重增幅为14.70%~20.39%;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0.26%~1.29%,产出量增加117~230 kg·hm^-2;脂肪含量增加0.05%~0.40%,产出量增加54~78 kg·hm^-2;淀粉含量虽然降低0.5%~4.9%,但产出量仍然增加340~773 kg·hm^-2。黄土高原地区春玉米延收15 d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籽粒品质产量的效果,但增幅因耕作和覆盖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延收 耕作覆盖方式 产量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收对不同熟期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少坤 贾春兰 +4 位作者 唐世伟 孙志强 杨今胜 董树亭 柳京国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36-39,共4页
以熟期不同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和登海61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收获时期,比较研究晚收对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年均产量的平均日增量为83.8、83.... 以熟期不同的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登海605和登海61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收获时期,比较研究晚收对夏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两年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收获时期相比,延迟5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年均产量的平均日增量为83.8、83.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09.7、158.1kg/hm2;延迟10天收获,登海605和郑单958平均日增量分别为67.6、125.6 kg/hm2,登海618和先玉335为13.2、20.9 kg/hm2。中早熟品种(先玉335和登海618)在10月5日收获,粒重达最大值,基本完成灌浆过程;中晚熟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在10月10日收获时,粒重还处于增加阶段,延迟收获能显著增加粒重和降低籽粒含水量。所以,适时晚收对中晚熟品种增产效果更为显著,在不耽误小麦播种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延迟玉米收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不同熟期品种 晚收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变化后鲁西南地区夏玉米适宜收获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史红志 王振学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59-60,共2页
对比2004~2008年鲁西南地区9月中下旬温度与常年同期温度发现,这一时期的温度升高明显。研究表明,本地区中晚熟夏玉米适宜的收获时间是9月底10月初,中早熟夏玉米的最佳收获时间是9月23日左右,此时收获能达到最高产量和较好品质。
关键词 气温变化 鲁西南 夏玉米 收获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获期对高水分玉米籽粒湿贮品质及真菌毒素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兴亚 张守梅 +4 位作者 郭玉秋 张娜娜 陈利容 龚魁杰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150,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收获期对玉米籽粒湿贮品质及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的影响。试验选用京农科728(JNK728)玉米品种,分别在20%~30%、30%~40%和40%~50%含水量下收获玉米籽粒进行湿贮,测定其呕吐毒素变化、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①随着... 本研究旨在探索收获期对玉米籽粒湿贮品质及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的影响。试验选用京农科728(JNK728)玉米品种,分别在20%~30%、30%~40%和40%~50%含水量下收获玉米籽粒进行湿贮,测定其呕吐毒素变化、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①随着收获期推迟,霉菌数量增加;20%~30%含水量下呕吐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P<0.05)。玉米籽粒湿贮能显著降低霉菌数量和呕吐毒素含量(P<0.05),湿贮90d,各处理呕吐毒素含量在1.7~32.3μg/kg之间。②湿贮前后均表现为随着收获期推迟,籽粒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20%~30%含水量下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③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各处理玉米籽粒pH值整体呈降低趋势,高水分含量下pH值降速较快,而20%~30%含水量处理发酵90d时pH值仍为4.71。发酵90d,30%~40%和40%~50%含水量下乳酸和NH_(3)-N含量显著高于20%~30%含水量(P<0.05)。发酵30d和90d,30%~40%含水量下费氏评分最高。综上所述,湿贮玉米籽粒最佳收获期为含水量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期 玉米籽粒湿贮 真菌毒素 湿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东部旱作区耐密宜机收春玉米品种筛选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青松 贾艳丽 +3 位作者 肖宇 刘震 徐玉鹏 阎旭东 《作物研究》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选择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条件。玉米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高、后期脱水速率慢以及成熟后田间站秆性状差是制约玉米直收籽粒的重要原因。通过比较12个玉米品种在生理成熟期的籽粒产量、籽粒含水率以及生理... 选择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是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条件。玉米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高、后期脱水速率慢以及成熟后田间站秆性状差是制约玉米直收籽粒的重要原因。通过比较12个玉米品种在生理成熟期的籽粒产量、籽粒含水率以及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和倒伏倒折率、籽粒霉变率等田间站秆性状指标,结果发现:迪卡653和C1210两个玉米品种比较适宜河北东部旱作区直收籽粒,可作为苗头品种进一步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品种 机械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地区夏玉米籽粒直接机收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9
作者 尚赏 郭书亚 +3 位作者 张艳 汤其宁 卢广远 王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明确不同生物学性状对豫东地区夏玉米籽粒直接机收质量的影响,选择商丘地区8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机收试验,研究玉米籽粒含水量、株高、穗位高、茎粗、产量构成因素对玉米籽粒直接机收形成的产量损失率、杂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 为明确不同生物学性状对豫东地区夏玉米籽粒直接机收质量的影响,选择商丘地区8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机收试验,研究玉米籽粒含水量、株高、穗位高、茎粗、产量构成因素对玉米籽粒直接机收形成的产量损失率、杂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含水量与产量损失率和杂质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含水量和茎粗是显著影响玉米籽粒直接机收的主要因素;在8个供试品种中桥玉8号的含水量、产量损失率和杂质率均最低,推广面积最广的郑单958的含水量、产量损失率和杂质率都处于中间水平。本试验可为选种适宜籽粒直接机收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收 籽粒含水率 产量损失率 杂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收玉米籽粒破损率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常敏 周文伟 +4 位作者 许卫猛 邢永锋 张传量 宋万友 李桂芝 《作物研究》 2020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是饲用玉米的发展方向。利用2018年国家黄淮海玉米区域试验机收组品种试验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收获时籽粒破损率与产量、农艺性状(株高、穗位、倒折率、倒伏率、空秆率)、穗部性状(穗长、秃... 玉米机械化籽粒收获是饲用玉米的发展方向。利用2018年国家黄淮海玉米区域试验机收组品种试验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收获时籽粒破损率与产量、农艺性状(株高、穗位、倒折率、倒伏率、空秆率)、穗部性状(穗长、秃尖长、百粒质量)和机收性状(籽粒杂质率、籽粒含水量、籽粒脱落率、果穗脱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收籽粒玉米的籽粒破损率与收获时籽粒杂质率和籽粒含水量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和0.791,达到极显著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位次分别位于第1、第2位;与穗位、穗长、空秆率和籽粒脱落率相关性中等,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30~0.40之间。因此,在机收品种选育时要优先关注籽粒脱水率,兼顾穗位、穗长和籽粒脱落率等其它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收 籽粒破损率 籽粒含水率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玉米500kg的关键措施
11
作者 李荣新 黄学灵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8年第9期3-3,共1页
腾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主产基地。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60万亩左右.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迅速。1995年66万亩玉米平均亩产525kg;1996年67.67万亩平均亩产554kg;1997年在遭受严重旱灾,... 腾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地处黄淮海经济区中心,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主产基地。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60万亩左右.近年来,玉米生产发展迅速。1995年66万亩玉米平均亩产525kg;1996年67.67万亩平均亩产554kg;1997年在遭受严重旱灾,65.8万亩玉米单产仍实现528kg。实现全市玉米500kg关键措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措施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