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玉米品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文革 董爱书 +1 位作者 高军 于晓秋 《作物研究》 2016年第3期250-253,257,共5页
通过对41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确定15个性状特征,利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性状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1个玉米品种可聚分为5类;各类品种的性状均值分析可知,第Ⅲ和第Ⅳ类玉米品种产量高,第Ⅰ、Ⅱ和Ⅳ类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 通过对41个玉米品种的比较试验确定15个性状特征,利用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性状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1个玉米品种可聚分为5类;各类品种的性状均值分析可知,第Ⅲ和第Ⅳ类玉米品种产量高,第Ⅰ、Ⅱ和Ⅳ类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强,第V类玉米品种抗病害能力强。通过建立产量与其他性状的"最优"回归方程,表明穗粗、百粒重、空秆率和株高4个性状对产量影响显著且作用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性状 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型鲜食玉米
2
作者 郝慧斌 李国英 《中国农村科技》 1999年第11期18-19,共2页
一、甜玉4号 甜玉4号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育成,1992年通过北京市审定,是我国用于生产的第一个半加强类型甜玉米品种,属中熟品种。在华北春播、夏播均可。表现植株生长整齐一致,果穗长大、均匀,高产,籽粒黄色,品质优良,风味好。适于制罐头... 一、甜玉4号 甜玉4号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育成,1992年通过北京市审定,是我国用于生产的第一个半加强类型甜玉米品种,属中熟品种。在华北春播、夏播均可。表现植株生长整齐一致,果穗长大、均匀,高产,籽粒黄色,品质优良,风味好。适于制罐头,也适于鲜食和速冻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型 玉米 优良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高产玉米新杂交种豫玉24号
3
作者 申为民 秦学军 《河南科技》 1999年第8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豫玉24号 抗病 高产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腐熟还田、化肥减量与水稻产量关系研究
4
作者 张廷光 王达群 +1 位作者 严洪 谭永泉 《农技服务》 2015年第9期102-103,共2页
多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能帮助土壤形成良好的土体结构,并对化肥的施入具有缓冲作用。为了探讨此类科学数据为今后农技推广服务特作此试验。结果表明:施入200kg/667m2腐熟秸秆后土壤有机质提升0.13-0.16%,土壤容重降低0.06-0.04g/c... 多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能帮助土壤形成良好的土体结构,并对化肥的施入具有缓冲作用。为了探讨此类科学数据为今后农技推广服务特作此试验。结果表明:施入200kg/667m2腐熟秸秆后土壤有机质提升0.13-0.16%,土壤容重降低0.06-0.04g/cm3;化肥减量5-10%对产量差异不显著,只有减到10-15%才有显著产量差异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腐熟秸秆 化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玉米杂交良种
5
《云南农业》 2000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杂交良种 云单13号 罗单5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矮化玉米系列品种(一)
6
作者 赵彬 李金荣 《河北农业》 1999年第1期19-19,共1页
矮化玉米是张家口市玉米研究所选育出的半矮生中矮秆玉米单交种系列品种的通称。几年来,通过在全国玉米春播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均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和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突破8.7x10公顷,受到广大农民的... 矮化玉米是张家口市玉米研究所选育出的半矮生中矮秆玉米单交种系列品种的通称。几年来,通过在全国玉米春播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均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和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目前累计推广面积已突破8.7x10公顷,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其主要推广品种有:一、张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矮化玉米 张玉一号 张玉二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一代产量关系分析
7
作者 许明陆 潘光堂 +2 位作者 霍仕平 余鸿燕 孙学映 《南方农业》 2008年第3期5-7,共3页
以1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考察单株粒重等19个性状,用差异显著的17个性状,进行亲本表型性状直接标准化、主成份分析和剔除与粒重不显著的几个性状后的主成份分析等3种方法计算遗传距离,并用欧氏平方距离类平均法和欧氏距离最短距离法进... 以14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考察单株粒重等19个性状,用差异显著的17个性状,进行亲本表型性状直接标准化、主成份分析和剔除与粒重不显著的几个性状后的主成份分析等3种方法计算遗传距离,并用欧氏平方距离类平均法和欧氏距离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同时对不同方法得出的遗传距离(D2及D)与杂种F1代单株粒重及其特殊配合力、杂种优势间的关系作一元一次(二次)线性回归分析。几种方法所得的两种遗传距离(即D2、D)与单株粒重大小间的回归达到或接近0.05的显著水平。比较三种方法与杂种F1的关系,方法I较好,方法Ⅲ次之,方法Ⅱ最差。比较遗传距离与亲本间遗传系谱的差异,发现其与血缘、地理远缘等均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遗传距离 聚类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晋单35和农大108生长发育与产量关系
8
作者 武艳芍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年第3期25-27,共3页
试验研究了晋单35和农大108生长发育的各个指标,以及影响产量的产量构成因素。得出:晋单35号的见展叶与光合势等指标低于农大108,产量构成因素(穗数、穗重、穗粒数、百粒重等)低于农大108,耐密性与抗倒伏性,均比农大108差。
关键词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构成因素 光合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