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酰水杨酸在晚稻移栽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秉初 方健文 杜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42-43,共2页
乙酰水杨酸(药名:阿司匹林)在柳树插枝、鲜花保鲜和保进睡莲科植物开花上的应用,国外已有报道。日本的美智子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生长调节剂。国内将乙酰水杨酸作为抗蒸腾剂应用于香樟、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的移栽,可提高苗木的成活... 乙酰水杨酸(药名:阿司匹林)在柳树插枝、鲜花保鲜和保进睡莲科植物开花上的应用,国外已有报道。日本的美智子认为可能是一种新的生长调节剂。国内将乙酰水杨酸作为抗蒸腾剂应用于香樟、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的移栽,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对茶树生育和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也有所研究。鉴于本省连作晚稻秧苗移栽期间正值连续高温和强光照,移栽后秧苗因根系受伤,吸水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水杨酸 晚稻 返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塑料软盘育苗抛秧高产栽培的生育特点及技术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友强 戴建岚 +5 位作者 吴长维 杨观宋 李康活 黄庆 陈光扬 陈镜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6期8-11,共4页
近年来,以塑料软盘育苗为主的抛秧栽培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较快,效果也十分显著。我省1992年引入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都表现出产量不亚于传统铲秧和大苗育秧手插移栽稻。新兴县试验示范点,1992年晚造连片种植感光型中... 近年来,以塑料软盘育苗为主的抛秧栽培技术在我国推广应用较快,效果也十分显著。我省1992年引入塑料软盘育苗抛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都表现出产量不亚于传统铲秧和大苗育秧手插移栽稻。新兴县试验示范点,1992年晚造连片种植感光型中熟杂交稻Ⅱ优3550共5.18亩,经省、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塑料软盘 育苗 抛秧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晚稻抛秧若干生产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洪晓富 蒋彭炎 +6 位作者 叶定池 卓贵德 秦忠耀 张如堂 胡建刚 金龙光 周卢泽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1-254,共4页
本文针对连作晚稻抛秧的特点,分析了目前限制我省连作晚稻抛秧应用的主要因素。通过多点调查和较大面积示范对比,指出了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连作 晚稻 抛秧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油菜秸秆还田量对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月星 陈叶平 +1 位作者 高松林 姚全甫 《作物研究》 2007年第4期438-439,共2页
2006年在浙江嘉兴开展了油菜秸秆还田免耕直播晚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上,油菜秸秆还田量1 800,3 600,5 400,7 200 kg/hm2,产量分别为9 100,9 275,9 375,9 325 kg/hm2,比对照增加1.1%,3.1%,4.2%和3.6%。单季晚稻成秧率... 2006年在浙江嘉兴开展了油菜秸秆还田免耕直播晚稻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上,油菜秸秆还田量1 800,3 600,5 400,7 200 kg/hm2,产量分别为9 100,9 275,9 375,9 325 kg/hm2,比对照增加1.1%,3.1%,4.2%和3.6%。单季晚稻成秧率随着油菜秸秆还田量的增加会小幅下降,而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比对照增加,有效穗数也有所下降。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上适宜的油菜秸秆还田量为5 400 kg/hm2,即3/4的秸秆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水稻 免耕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季晚稻沼液浸种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天喜 徐维城 龚云彪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9-31,共3页
二季晚稻沼液浸种试验韩天喜,徐维城,龚云彪(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湖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我省沼液浸种始于1985年,到目前很多农户已形成沼液浸种拌种习惯。近几年陆续见到外省利用沼液浸种的报道,从所见到的资料,绝大多数... 二季晚稻沼液浸种试验韩天喜,徐维城,龚云彪(湖北省农科院土肥所)(湖北省农村能源办公室)我省沼液浸种始于1985年,到目前很多农户已形成沼液浸种拌种习惯。近几年陆续见到外省利用沼液浸种的报道,从所见到的资料,绝大多数为沼液浸种的苗期效果。俗话说“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沼液 浸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优198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程乐根 严钦泉 《作物研究》 1998年第1期43-43,共1页
Ⅰ优198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程乐根1严钦泉2(1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沅江,414100)(2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长沙,410128I优198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优IA与恢复系92-198(简称198)... Ⅰ优198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程乐根1严钦泉2(1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沅江,414100)(2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长沙,410128I优198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优IA与恢复系92-198(简称198)配制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7年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I优198 特征特性 栽培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新品种(组合)、新技术力争晚稻高产丰收──关于1991年晚稻生产的技术意见
7
作者 唐英正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3,共3页
关键词 晚稻 品种 推广 栽培 高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稻优146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8
作者 张慧廉 彭应财 方洪明 《现代农业》 1999年第6期14-15,共2页
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产生的强大杂种优势是杂交水稻育种继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之后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籼粳杂交选育广亲和基因的不育系或恢复系是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用轮回422与选10-1... 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产生的强大杂种优势是杂交水稻育种继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之后提高产量的重要手段。通过籼粳杂交选育广亲和基因的不育系或恢复系是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主要途径。经过10余年的努力,用轮回422与选10-19杂交选育成的广亲和籼粳中间型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杂交水稻 优1465 籼亚种间杂交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稻协优914及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杨祥田 吴晓华 +1 位作者 罗三镯 陶东升 《农业科技通讯》 1998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晚稻 协优914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移栽至分蘖期旱栽旱管对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其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贤青 许德海 +1 位作者 陈宏伟 禹盛苗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01-204,共4页
浙江中西部稻区秋旱发生时,晚稻旱栽旱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991~1992年在龙游县塔石镇钱家村我们对5个晚稻组合(品种)移栽至分蘖期旱栽旱管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旱栽旱管的晚稻虽群体生长缓慢,抽穗推迟... 浙江中西部稻区秋旱发生时,晚稻旱栽旱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991~1992年在龙游县塔石镇钱家村我们对5个晚稻组合(品种)移栽至分蘖期旱栽旱管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旱栽旱管的晚稻虽群体生长缓慢,抽穗推迟,并影响后期穗部性状及全生育期,但仍是一项遇旱灾时的有效补救措施,选用杂交稻比常规粳糯稻好。此外,本文对晚稻旱栽旱管的稳产栽培技术也作了针对性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旱栽 旱管 栽培技术 产量 分蘖 经济性状
全文增补中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对晚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人民 丁元树 陈锦新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12-417,共6页
经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二水一早的麦=玉米-稻)的晚稻产量比连作(一旱二水的麦-稻-稻)晚稻产量显著增加,增产幅度为6.54%~15.87%,平均为10.75%,其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稻田年内水旱轮... 经5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二水一早的麦=玉米-稻)的晚稻产量比连作(一旱二水的麦-稻-稻)晚稻产量显著增加,增产幅度为6.54%~15.87%,平均为10.75%,其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稻田年内水旱轮作不仅可促进晚稻分蘖早、分蘖快、数量多,从而使有效穗明显增加;而且还促进叶面积的扩展并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延缓后期衰老,使干物质积累明显增加,从而使每穗粒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晚稻 产量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造培育壮秧注意事项
12
作者 陈贵善 《农村新技术》 2007年第7期9-9,共1页
“秧好一半禾”。培育壮秧是夺取晚造高产的基础。壮秧标准:秧龄25~30天。叶龄6.5~7片,株高约30厘米,假茎高11~12厘米,粗0.55-0.6厘米,单株分蘖4个以上,根多,根白,叶片厚直不披雾,叶色青绿,无病虫害。要获得壮秧,育秧... “秧好一半禾”。培育壮秧是夺取晚造高产的基础。壮秧标准:秧龄25~30天。叶龄6.5~7片,株高约30厘米,假茎高11~12厘米,粗0.55-0.6厘米,单株分蘖4个以上,根多,根白,叶片厚直不披雾,叶色青绿,无病虫害。要获得壮秧,育秧一定要“七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育壮秧 晚造 壮秧标准 单株分蘖 病虫害 秧龄 叶龄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合作社跨省种粮的领头人——路桥群欢合作社理事长陶仙福
13
作者 马礼良 《现代农机》 2010年第5期44-45,共2页
“承包万亩耕地种早稻,陶仙福能行吗?他是吃了豹子胆,还是头脑发昏?”这是2009年3月陶仙福向江西省都昌县银宝农场、东风农场承包万亩耕地种植早稻的消息传开后,同行们的怀疑和发出的惊叹。
关键词 合作社 理事长 路桥 省种 农机 都昌县 江西省 早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与播期对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红 汤文光 +4 位作者 聂丽群 唐海明 高建彬 童中霞 彭兴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6-29,共4页
通过对连作晚稻直播栽培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区连作晚稻直播栽培的品种有两优287、株两优30、株两优08等品种(组合),晚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适宜播种期应控制在7月9~15日,如播种过迟,不... 通过对连作晚稻直播栽培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湖南省洞庭湖平原区连作晚稻直播栽培的品种有两优287、株两优30、株两优08等品种(组合),晚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降低,适宜播种期应控制在7月9~15日,如播种过迟,不利于晚稻安全齐穗,显著降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直播栽培 品种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硫克百威作晚稻种子处理剂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应忠 吴小年 赵东坡 《作物研究》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丁硫克百威具有良好的内吸杀虫作用。为探讨其在晚稻上作种子处理剂及与多效唑混用的效果 ,1997~ 1998年采用 35%丁硫克百威 (ST)与 15%多效唑 (WP)混合拌种进行了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 ,35%丁硫克百威拌种 ,能极显著地杀灭秧田虫害 ,... 丁硫克百威具有良好的内吸杀虫作用。为探讨其在晚稻上作种子处理剂及与多效唑混用的效果 ,1997~ 1998年采用 35%丁硫克百威 (ST)与 15%多效唑 (WP)混合拌种进行了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 ,35%丁硫克百威拌种 ,能极显著地杀灭秧田虫害 ,并具有刺激生长、缩短生育期、增加产量的作用 ,在每千克种子用药 15g的范围内 ,用量越高 ,效果越好 ;丁硫克百威与多效唑混用则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丁硫克百威 种子处理 多效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稻旱育移栽秧龄弹性界限及其产量效应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志仁 叶美德 +2 位作者 夏礼清 徐志福 蒋彭炎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通过对中熟杂交组合Ⅱ优92不同秧龄期的试验,研究了其移栽秧龄弹性界限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连作杂交晚稻Ⅱ优92组合在同期播种、旱育移栽条件下,不同秧龄期移栽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5~30d秧龄为最适秧龄期,40~4... 通过对中熟杂交组合Ⅱ优92不同秧龄期的试验,研究了其移栽秧龄弹性界限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连作杂交晚稻Ⅱ优92组合在同期播种、旱育移栽条件下,不同秧龄期移栽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25~30d秧龄为最适秧龄期,40~45d处理比25~35d的极显著减产。从而明确了其秧龄弹性的界限在35~40d之间。秧龄延长减产的原因是移栽后营养生长期增长和生殖生长期缩短,导致穗型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水稻 旱育秧 秧龄弹性界限 产量效应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3个晚稻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亚平 梅银国 张似松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高温胁迫是江汉平原水稻主产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除通过选育抗高温的品种来提高水稻对高温的抗耐性外,还可通过选择最佳播种期来有效避开或减少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选取江汉平原广泛栽培的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播... 高温胁迫是江汉平原水稻主产区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除通过选育抗高温的品种来提高水稻对高温的抗耐性外,还可通过选择最佳播种期来有效避开或减少高温胁迫对水稻的影响。选取江汉平原广泛栽培的3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播种期水平。考察比较了高温胁迫对各处理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金优207对高温胁迫的抗耐性最高,金优148次之,金优928较差。4个播期中,第3期(6月25日)播种的水稻在产量和品质上均比其它两个播期有一定的提高,是较理想的播种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产量 品质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叔君 唐瑞宝 《作物研究》 1994年第2期45-45,共1页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陈叔君,唐瑞宝(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许多地方都有稻草还田的习惯,这对于平衡土壤钾素,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晚稻中后期的养分和提高晚稻产量都有重要作用。但在稻草还田的方法上人们都习惯于将新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稻草覆盖还田 免耕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肖国华 欧阳先辉 +3 位作者 陈同旺 刘万成 姜文军 奉爱金 《作物研究》 2006年第3期220-222,共3页
2005年在宁远县大枧头村进行了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有利于插后返青分蘖,能有效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明显提高晚稻的产量。同时可以减... 2005年在宁远县大枧头村进行了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晚稻采用稻草覆盖还田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可以降低田间水温和泥温,有利于插后返青分蘖,能有效改善水稻的经济性状,从而明显提高晚稻的产量。同时可以减少灌水次数,节约大量灌溉用水,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还田 晚稻 免耕栽培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抛秧等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魏优亮 黎国富 《作物研究》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对杂交稻组合岳优9113进行了晚稻免耕抛秧、耕翻抛秧、耕翻插秧3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生育期一致。免耕抛秧稻分蘖力强,生长量大,其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比耕翻插秧稻多,产量增加12.1%。... 对杂交稻组合岳优9113进行了晚稻免耕抛秧、耕翻抛秧、耕翻插秧3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水稻的生育期一致。免耕抛秧稻分蘖力强,生长量大,其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比耕翻插秧稻多,产量增加12.1%。耕翻抛秧稻分蘖能力亦比耕翻插秧稻强,生长量大,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高于耕翻插秧稻,产量增加7.7%。免耕抛秧栽培在3种不同耕作栽植方式中是一种省工、高效的轻简栽培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免耕抛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