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乙酰水杨酸在晚稻移栽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
陈秉初
方健文
杜浩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1992 |
18
|
|
2
|
晚稻塑料软盘育苗抛秧高产栽培的生育特点及技术效应 |
梁友强
戴建岚
吴长维
杨观宋
李康活
黄庆
陈光扬
陈镜泉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
1993 |
3
|
|
3
|
连作晚稻抛秧若干生产问题的探讨 |
洪晓富
蒋彭炎
叶定池
卓贵德
秦忠耀
张如堂
胡建刚
金龙光
周卢泽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4
|
不同油菜秸秆还田量对免耕直播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
王月星
陈叶平
高松林
姚全甫
|
《作物研究》
|
2007 |
3
|
|
5
|
二季晚稻沼液浸种试验 |
韩天喜
徐维城
龚云彪
|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6
|
Ⅰ优198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
程乐根
严钦泉
|
《作物研究》
|
1998 |
0 |
|
7
|
推广新品种(组合)、新技术力争晚稻高产丰收──关于1991年晚稻生产的技术意见 |
唐英正
|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8
|
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稻优1465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
张慧廉
彭应财
方洪明
|
《现代农业》
|
1999 |
0 |
|
9
|
杂交晚稻协优914及高产栽培技术 |
杨祥田
吴晓华
罗三镯
陶东升
|
《农业科技通讯》
|
1998 |
0 |
|
10
|
晚稻移栽至分蘖期旱栽旱管对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及其栽培技术探讨 |
林贤青
许德海
陈宏伟
禹盛苗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11
|
稻田年内水旱轮作对晚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王人民
丁元树
陈锦新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
1996 |
9
|
|
12
|
晚造培育壮秧注意事项 |
陈贵善
|
《农村新技术》
|
2007 |
0 |
|
13
|
农机合作社跨省种粮的领头人——路桥群欢合作社理事长陶仙福 |
马礼良
|
《现代农机》
|
2010 |
0 |
|
14
|
不同品种与播期对直播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
李红
汤文光
聂丽群
唐海明
高建彬
童中霞
彭兴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9 |
16
|
|
15
|
丁硫克百威作晚稻种子处理剂的应用效果 |
李应忠
吴小年
赵东坡
|
《作物研究》
|
2000 |
3
|
|
16
|
杂交晚稻旱育移栽秧龄弹性界限及其产量效应试验 |
施志仁
叶美德
夏礼清
徐志福
蒋彭炎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7
|
不同播种期对3个晚稻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
秦亚平
梅银国
张似松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9 |
4
|
|
18
|
稻草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晚稻技术 |
陈叔君
唐瑞宝
|
《作物研究》
|
1994 |
1
|
|
19
|
稻草覆盖还田晚稻免耕节水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
肖国华
欧阳先辉
陈同旺
刘万成
姜文军
奉爱金
|
《作物研究》
|
2006 |
12
|
|
20
|
免耕抛秧等三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魏优亮
黎国富
|
《作物研究》
|
2007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