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温室内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作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丽萍 刘珍 +4 位作者 范巧兰 采俊香 王呆海 纽天龙 魏明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4-146,共3页
在日光温室黄瓜田内,就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内,黄板悬置高度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量有一定影响,其中黄板以下沿在黄瓜平均生长点-20cm处的诱杀效果最佳,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平均诱虫量分别是... 在日光温室黄瓜田内,就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内,黄板悬置高度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量有一定影响,其中黄板以下沿在黄瓜平均生长点-20cm处的诱杀效果最佳,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平均诱虫量分别是-10、0cm和10cm处理的1.9、6.1倍和7.0倍;黄板的悬置方向对烟粉虱的诱集效果也有明显影响,其中以东北/西南方向悬挂的黄板诱集效果最好,诱虫量分别是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北3个方向处理的9.24、15.64倍和9.61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黄瓜 烟粉虱 黄板 诱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诱集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仙红 张思聪 +2 位作者 庄乾营 翟一凡 于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248,共6页
本文比较了室内和田间4种栽培模式:温室大棚、简易大棚+小拱棚、小拱棚、露地条件下黄板、糖醋酒液和清水3种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诱集效果,并研究了黄板尺寸、高度、方向对引诱效果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黄板的诱虫效果最好且... 本文比较了室内和田间4种栽培模式:温室大棚、简易大棚+小拱棚、小拱棚、露地条件下黄板、糖醋酒液和清水3种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诱集效果,并研究了黄板尺寸、高度、方向对引诱效果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黄板的诱虫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其次是糖醋酒液,清水最差。其中黄板水平放置的诱虫效果好于竖直放置。田间试验结果和室内结果一致,黄板尺寸、高度和数量对引诱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390cm2的黄板诱集效果优于其他尺寸,黄板平放于地面时的诱集效果好于离地面10cm和20cm的诱集效果。利用黄板诱杀后对下一代幼虫发生无影响,因此黄板可用于田间监测,不推荐用于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栽培模式 诱集 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板对棉田烟粉虱和非靶标昆虫的诱杀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永根 卞觉时 郁卫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在利用黄板诱杀棉田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的基础上,着重比较了黄板不同悬插方式(不同高度、不同密度、不同时段等)对烟粉虱和几种非靶标昆虫的不同粘杀效果,从棉田害虫综合防治角度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黄板诱杀烟粉虱,同时保护利用自然天... 在利用黄板诱杀棉田烟粉虱进行系统监测的基础上,着重比较了黄板不同悬插方式(不同高度、不同密度、不同时段等)对烟粉虱和几种非靶标昆虫的不同粘杀效果,从棉田害虫综合防治角度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黄板诱杀烟粉虱,同时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种群和有效兼杀非目标害虫以提高黄板诱杀谱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烟粉虱 黄板 诱杀效果 非靶标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板对葱蓟马诱捕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向辉 王运兵 +2 位作者 崔建新 李嘉 李松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294-15296,共3页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油为主要原料配制的水溶性胶黏着剂制作3种颜色粘板,在露天菜地的同一处地点进行田间蓟马诱捕测试。将测试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与预测样本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黏合剂中诱虫物质的添加因素对葱蓟...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油为主要原料配制的水溶性胶黏着剂制作3种颜色粘板,在露天菜地的同一处地点进行田间蓟马诱捕测试。将测试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与预测样本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黏合剂中诱虫物质的添加因素对葱蓟马田间诱捕量的影响权重最大,蓝色大型粘板诱捕蓟马效果最好,模型对预测样本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水溶黏着剂 葱蓟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植物精油对2种棉花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娜娜 卢若滨 +4 位作者 加米古丽·木斯尔汗 陈瑞琪 杨文睿 王悦 路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9-685,共7页
【目的】研究11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为棉花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1种香料植物精油,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精油对2种棉花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青花椒、肉桂、八角等7种植物精油对尖孢镰刀菌... 【目的】研究11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为棉花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11种香料植物精油,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精油对2种棉花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青花椒、肉桂、八角等7种植物精油对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肉桂油、大蒜油的活性最好,荆芥油、八角油和丁香油次之;肉桂、大蒜、荆芥和孜然对尖孢镰刀菌的EC 50值分别为22.89、51.33、79.71和101.97 mg/L。肉桂、丁香、大蒜、荆芥、花椒、孜然6种植物精油对串珠镰刀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肉桂油、丁香油的活性最好,大蒜油、荆芥油、花椒油和孜然油次之;肉桂、大蒜和丁香对串珠镰刀菌的EC 50值分别为83.15、123.33和99.20 mg/L。【结论】肉桂油、大蒜油、荆芥油对2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孜然油对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丁香油对串珠镰刀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这5种高活性植物精油具有开发为天然杀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原真菌 植物精油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功能水防治葡萄炭疽病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武龙 肖卫华 +1 位作者 李里特 辰巳英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3,共2页
试验以农药百菌清为对照,考察了电生功能水对于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对葡萄植株喷洒电生功能水可以有效地防治葡萄炭疽病的发生,防治效果优于常用农药百菌清。
关键词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葡萄炭疽病 电生功能水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对三种蛴螬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鑫鑫 房迟琴 +6 位作者 刘丹丹 Innocent Nyamwasa 张帅 尹姣 曹雅忠 于洪春 李克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对蛴螬的吸引力为地下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3种常见蛴螬对不同浓度二氧化碳的趋向行为,并以最趋二氧化碳浓度测试蛴螬在寄主存在环境下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蛴螬对二氧化碳有明显的趋... 本研究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对蛴螬的吸引力为地下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试验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3种常见蛴螬对不同浓度二氧化碳的趋向行为,并以最趋二氧化碳浓度测试蛴螬在寄主存在环境下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蛴螬对二氧化碳有明显的趋向性,取食习性影响蛴螬对二氧化碳的趋性行为,植食性的暗黑鳃金龟幼虫对3%~15%低浓度范围的二氧化碳具有较好趋向性,同样为植食性的铜绿丽金龟幼虫也趋向浓度较低的二氧化碳,腐食性的白星花金龟幼虫不仅对70%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具有显著趋向性,而且对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有趋向性。有花生根存在的背景环境下,二氧化碳的引诱力减弱,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 二氧化碳 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眼蕈蚊粘板诱捕效果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向辉 李卫海 王运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143,共2页
为了解水溶性黏着剂粘板对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成虫的田间诱虫效果,制作了22种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甘油为主要原料的水溶胶粘板在一蔬菜保护地对其进行诱杀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大蒜与1/20香... 为了解水溶性黏着剂粘板对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成虫的田间诱虫效果,制作了22种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甘油为主要原料的水溶胶粘板在一蔬菜保护地对其进行诱杀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大蒜与1/20香蕉匀浆胶液的粘板对迟眼蕈蚊的诱杀效果最好。此外,水溶性黏着剂粘板对蚜总科害虫(Aphidoidea)、葱蓟马(Thripstabaci Lindeman)等也有很好的诱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眼蕈蚊 粘板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技术防治花卉炭疽病菌害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和才 朱永法 张立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15574-15575,共2页
[目的]寻找新的广谱性、环保型花卉炭疽病防治方法。[方法]研究实验室模拟太阳光下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花卉炭疽病菌的杀灭效果,探讨催化剂浓度、使用量、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当纳米TiO2光催化剂浓度为1.0%时,其... [目的]寻找新的广谱性、环保型花卉炭疽病防治方法。[方法]研究实验室模拟太阳光下纳米TiO2光催化剂对花卉炭疽病菌的杀灭效果,探讨催化剂浓度、使用量、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当纳米TiO2光催化剂浓度为1.0%时,其杀菌效果达到92.0%;当纳米TiO2光催化剂用量为1.25 ml时,其杀菌效果最好,达87.3%;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或光照强度的增强,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杀菌效率提高。在催化剂浓度为1.0%,用量为1.25 ml的条件下,用光辐照强度为254 nm:23.9μW/cm2、297 nm:2.7μW/cm2、365 nm:101.2μW/cm2、420 nm:118μW/cm2,光通量86.3×102lm的卤灯辐照2 h,对真菌的杀灭效果近100%。[结论]纳米TiO2光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实验室模拟太阳光下对花卉炭疽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 炭疽病菌 灭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色板蚜虫诱捕量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向辉 王运兵 +1 位作者 张中印 崔建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104,共4页
检验水溶性黏着剂色板的蚜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潜能,了解其田间蚜虫诱捕量的影响因素。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油为主要原料配制的水溶性胶黏着剂制作了3种颜色粘板,在露天菜地同一处地点进行了不同糖醋混合液含量、不同添加物有机硫估值... 检验水溶性黏着剂色板的蚜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潜能,了解其田间蚜虫诱捕量的影响因素。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甘油为主要原料配制的水溶性胶黏着剂制作了3种颜色粘板,在露天菜地同一处地点进行了不同糖醋混合液含量、不同添加物有机硫估值以及水溶胶与机油2种黏着剂粘板的田间蚜虫诱捕测试。将测试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与预测样本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黏合剂的极性、颜色、添加的引诱剂3个因素对蚜总科害虫田间诱捕量的影响权重较大,模型对预测样本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基本吻合;黄色大型粘板诱捕蚜虫效果好,利用水溶胶粘板可以对田间蚜虫发生进行调查和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水溶黏着剂 蚜虫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虫害电磁波谱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立新 周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692-8694,8776,共4页
综述电磁波谱技术应用于农业虫害治理,产生了针对害虫生物物理特性的无毒害化防治效果。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光电诱导诱虫灯技术实现了农业虫害的有效防治;电磁波谱治虫技术利用了高能波谱对生物体的聚热致死效应,在防治农业虫害的研究中... 综述电磁波谱技术应用于农业虫害治理,产生了针对害虫生物物理特性的无毒害化防治效果。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光电诱导诱虫灯技术实现了农业虫害的有效防治;电磁波谱治虫技术利用了高能波谱对生物体的聚热致死效应,在防治农业虫害的研究中取得良好效果。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农产品品质安全性能的逐步提高,农业虫害的电磁波谱治理技术必将成为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虫害 电磁波谱 趋光特性 微波 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对印楝素A及同系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卓 林靖凌 郑服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8-69,共2页
研究了紫外照射对印楝素A、6-deacetylnimbin、6-deacetylsalannin、nimbin和salannin 5种同系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持续照射48 h后印楝素A及同系物已基本完全降解,降解率基本达到99%以上。说明印楝素A及同系物属于很容易... 研究了紫外照射对印楝素A、6-deacetylnimbin、6-deacetylsalannin、nimbin和salannin 5种同系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持续照射48 h后印楝素A及同系物已基本完全降解,降解率基本达到99%以上。说明印楝素A及同系物属于很容易降解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同系物 紫外光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诱技术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宇 郅军锐 杨茂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2期174-179,共6页
随着害虫综合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光诱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光对昆虫的生态效应和光诱技术的原理,着重讲述了光诱技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其优点和不足,展望了光诱技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害虫 趋光性 害虫综合治理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振杀虫灯不同使用方法诱杀棉盲蝽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兴华 田绍仁 +3 位作者 汤建国 刘启贵 乔艳艳 李捷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7期163-164,共2页
为筛选出专用灯光防治棉盲蝽技术,展开频振杀虫灯不同使用方法诱杀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防治棉盲蝽的方法,即:采用专用黄色光频振式杀虫灯,且每盏灯以间隔10 m距离方阵式悬挂,从7月1日至10月底,每天19:00至翌日6:00,每天定... 为筛选出专用灯光防治棉盲蝽技术,展开频振杀虫灯不同使用方法诱杀棉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防治棉盲蝽的方法,即:采用专用黄色光频振式杀虫灯,且每盏灯以间隔10 m距离方阵式悬挂,从7月1日至10月底,每天19:00至翌日6:00,每天定时开关,每1~3 d收1次诱杀袋中棉盲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振杀虫灯 黄色光 时段 距离 诱杀 棉盲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板诱杀温室白粉虱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克为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29-30,107,共3页
黄板诱集成虫是温室白粉虱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温室番茄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涂 抹捕虫胶诱杀白粉虱成虫量是黄油和机油的2.2倍以上;黄板放置位置应靠近后墙,在距植株边缘0.5 m处悬挂黄板的诱虫量是1.5~5m的3~23倍;悬挂... 黄板诱集成虫是温室白粉虱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手段。通过在温室番茄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涂 抹捕虫胶诱杀白粉虱成虫量是黄油和机油的2.2倍以上;黄板放置位置应靠近后墙,在距植株边缘0.5 m处悬挂黄板的诱虫量是1.5~5m的3~23倍;悬挂高度以黄板下沿距生长点15cm为最佳,诱虫量分 别是0、30和-15的1.5-2.1倍;悬挂密度以580m2挂50块的诱虫量分别高出25块、18块的32.4% 和48.9%。试验为黄板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设置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黄板 设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防治棉田害虫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贤超 毛新萍 赵冰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0期120-121,共2页
针对不同型号的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对棉田害虫的诱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富巍盛牌太阳能杀虫灯诱集昆虫种类4目11科15种,益害比大都在1∶30以下,灯区棉铃虫各代虫口量较无灯区降低30.0%~58.3%,蕾花铃被害率降低1~5个百分点。
关键词 太阳能杀虫灯 棉田 害虫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光灯矩阵灯光防治棉田盲蝽效果研究
17
作者 张兴华 田绍仁 +4 位作者 刘启贵 李捷 夏志保 江武 乔艳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18-119,121,共3页
黄光灯矩阵灯光防治棉田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矩阵黄光灯诱杀到6种盲蝽,诱杀效果高于原色灯对照2.86倍,提升黄光单灯诱杀效果2.70倍;与原色灯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50%,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75倍,与农药常规防治相... 黄光灯矩阵灯光防治棉田盲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矩阵黄光灯诱杀到6种盲蝽,诱杀效果高于原色灯对照2.86倍,提升黄光单灯诱杀效果2.70倍;与原色灯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50%,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75倍,与农药常规防治相比,棉盲蝽发生时间减少25%,虫口量减少4头/百株,棉幼蕾被害率减少0.41倍,表明矩阵黄色光具棉盲蝽防治专用性特点和避免误杀其他有益昆虫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蝽 频振式诱虫灯 黄色光 矩阵 棉田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阳县无人植保飞机防治病虫害探讨
18
作者 叶春福 陈银方 +1 位作者 兰建军 丁岳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58-158,160,共2页
介绍松阳县无人植保飞机病虫害防治展示情况,分析其优势及影响防治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更好地利用无人植保飞机进行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无人植保飞机 病虫害 优势 影响因素 浙江松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光波技术诱捕桔小实蝇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庆贤 梁帆 +6 位作者 梁广勤 赵菊鹏 罗冠葱 胡学难 欧阳汉泉 刘志斌 梁振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2-63,76,共3页
桔小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蔬菜作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基于利用黄色色光光波趋性反应进行的桔小实蝇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7 d效果最好的是黄粘胶板+橙汁(平均每纸27.9头),其次为黄粘胶板+甜酒糟(平均每纸17.6头)和黄粘胶板+番石榴汁... 桔小实蝇是一种危害水果和蔬菜作物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基于利用黄色色光光波趋性反应进行的桔小实蝇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7 d效果最好的是黄粘胶板+橙汁(平均每纸27.9头),其次为黄粘胶板+甜酒糟(平均每纸17.6头)和黄粘胶板+番石榴汁(平均每纸14.2头)。说明通过应用光波诱捕技术,可应用于对实蝇的监测调查和对实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黄色色光 光波技术 实蝇监测 防治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气味中诱集赤拟谷盗的有效成分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豫强 张红建 +4 位作者 郑联合 张威 毕洁 戴煌 肖安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2-128,共7页
本研究通过采用独立陷阱气味诱集方法对8种小麦类物料的气味诱集赤拟谷盗的效果进行测定,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这8种物料的气味成分进行测试,对有效诱集赤拟谷盗的气味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麦细麸皮诱集效果最好,诱集率为(56... 本研究通过采用独立陷阱气味诱集方法对8种小麦类物料的气味诱集赤拟谷盗的效果进行测定,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这8种物料的气味成分进行测试,对有效诱集赤拟谷盗的气味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小麦细麸皮诱集效果最好,诱集率为(56.65±4.82)%。通过分析、验证,筛选出2-庚酮、己酸、辛酸、己醇是具有良好诱集赤拟谷盗效果的有效成分;这些成分的一种或两种与小麦细麸皮复合后,即适量增加小麦麸皮中这些成分的含量,例如2-庚酮(0.4μL/g)+小麦细麸皮(10 g)、2-庚酮(0.2μL/g)+己酸(0.2μL/g)+小麦细麸皮(10 g)、2-庚酮(0.2μL/g)+辛酸(0.4μL/g)+小麦细麸皮(10 g)、2-庚酮(0.4μL/g)+己醇(0.2μL/g)+小麦细麸皮和2-庚酮(0.4μL/g)+小麦细麸皮(10 g),可提高小麦细麸皮诱集赤拟谷盗的效果,诱集率分别为(60.80±5.33)%、(62.50±4.78)%、(60.83±3.43)%和(60.83±4.83)%,不仅高于这些成分单独的诱集效果,而且较其具有显著或十分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气味诱集 气相离子迁移谱 诱集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