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筒喙象Lixus subtilis Boheman在藜麦上大暴发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桂芬 张金良 +4 位作者 万方浩 梅丽 冼晓青 董杰 郭自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甜菜筒喙象是世界潜在入侵象虫网收录的一种重要象甲科昆虫,主要为害甜菜,以及藜科、苋科和蓼科的一些杂草,国内外未曾见有为害藜麦的报道,2016年7月下旬我们发现该种象虫在北京严重为害藜麦。本文首次报道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的发生为... 甜菜筒喙象是世界潜在入侵象虫网收录的一种重要象甲科昆虫,主要为害甜菜,以及藜科、苋科和蓼科的一些杂草,国内外未曾见有为害藜麦的报道,2016年7月下旬我们发现该种象虫在北京严重为害藜麦。本文首次报道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的发生为害情况,同时介绍了其形态识别特征、生物学特性,给出了防治建议,并提出下一步研究重点,为有效防范甜菜筒喙象的进一步扩散为害,保障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甜菜筒喙象 形态识别 为害特点 暴发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及吡唑醚菌酯的盆栽防治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代玉立 甘林 +4 位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杜宜新 陈福如 杨秀娟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49,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闽南地区4个薏米产区72株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试了吡唑醚菌酯对薏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1.11~5.06μg/mL,平均值为(3.4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闽南地区4个薏米产区72株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测试了吡唑醚菌酯对薏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值范围为1.11~5.06μg/mL,平均值为(3.44±0.98)μg/mL,且其EC50值频率分布为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闽南地区薏米叶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盆栽防效结果表明,喷施有效剂量为250μg/mL的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薏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78.2%~79.7%)较好,与喷施有效剂量为500μg/mL的50%异菌脲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当,显著高于喷施有效剂量为800μg/mL的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为薏米叶斑病化学防治有效药剂的选择与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叶斑病菌 吡唑醚菌酯 敏感基线 薏米叶斑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宁地区藜麦蛀茎害虫防治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权 苗向露 +4 位作者 王新玉 钱丽 李凤琴 苗玉旺 董立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10期28-28,共1页
藜麦适应性强,抗旱耐瘠,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山西和河北北部等冷凉地区广泛种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几年受病虫危害影响,减产严重,其中危害最重的是蛀茎类害虫,控制不当甚至导致毁种或绝收。
关键词 病虫危害 河北北部 产业结构调整 蛀茎害虫 防治技术 藜麦 冷凉地区 耐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青稞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杨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2期132-133,共2页
总结了西藏青稞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合当前绿色防控取得的成效、技术水平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全面推进青稞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对策。
关键词 青稞 绿色防控 成效 问题 对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黑穗病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文成 杨红 《植物医生》 1997年第6期35-36,共2页
薏苡(Coil lachryma-jobi L.)为禾本科薏苡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慧改仁是药、食兼优的佳品,以种仁供药用,有利于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除药用外,薏苡仁营养丰富,含有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类和脂肪油、糖类,也... 薏苡(Coil lachryma-jobi L.)为禾本科薏苡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慧改仁是药、食兼优的佳品,以种仁供药用,有利于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除药用外,薏苡仁营养丰富,含有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类和脂肪油、糖类,也是食疗的佳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黑穗病 危害 病原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南繁青稞黄矮病发病程度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仁建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期28-30,共3页
调查研究了试验地南繁青稞(云南元谋)蚜虫种类、蚜虫群体数量、温湿度以及肥水条件与黄矮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蚜虫种类主要有禾谷缢管芽、麦长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蚜虫群体数量与黄矮病发病程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高温干旱条件... 调查研究了试验地南繁青稞(云南元谋)蚜虫种类、蚜虫群体数量、温湿度以及肥水条件与黄矮病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蚜虫种类主要有禾谷缢管芽、麦长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蚜虫群体数量与黄矮病发病程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高温干旱条件下青稞黄矮病发病严重。肥水条件好的地块,青稞黄矮病发病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南繁 黄矮病 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对薏苡黑粉病菌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莫熙礼 魏秀竹 +1 位作者 武华文 江厚成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2期42-45,49,共5页
[目的]为研制和开发防治薏苡黑粉病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离体试验,测试20种植物提取物对黑粉病的抑制作用,并对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花椒、蒲公英和射干提取物对黑粉病菌的抑制效果... [目的]为研制和开发防治薏苡黑粉病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离体试验,测试20种植物提取物对黑粉病的抑制作用,并对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提取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花椒、蒲公英和射干提取物对黑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高,在提取物浓度为0.50 mg/mL时,担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6.13%、43.44%和40.42%,担孢子抑制率分别为69.62%、68.14%和72.42%;当提取物浓度为0.25 mg/mL时,其冬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7.18%、41.43%和46.43%,担孢子抑制率分别为73.78%、64.75%和75.16%。花椒提取物浓度为0.125 mg/mL时,对黑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菌落直径为8.3 mm,抑制率为67.06%。[结论]花椒、射干和蒲公英植物体内有强烈的抑菌活性成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黑粉病菌 花椒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田甜菜筒喙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金良 杨建国 +6 位作者 岳瑾 郭自军 袁志强 魏国树 梅丽 张奥 张桂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166,182,共6页
甜菜筒喙象是一种新发现的严重为害藜麦的害虫,2016年首次在藜麦上大暴发,导致当年北京地区藜麦损失惨重。本研究针对甜菜筒喙象杂草寄主范围广,对藜麦为害严重却难以有效防控的问题,采用种群生态学技术方法,研究成虫产卵特性和杂草寄... 甜菜筒喙象是一种新发现的严重为害藜麦的害虫,2016年首次在藜麦上大暴发,导致当年北京地区藜麦损失惨重。本研究针对甜菜筒喙象杂草寄主范围广,对藜麦为害严重却难以有效防控的问题,采用种群生态学技术方法,研究成虫产卵特性和杂草寄主在其种群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甜菜筒喙象成虫体色多变,既有锈红色,也有棕褐色和黑褐色。成虫夜伏昼出,不喜阳光直射,白天在生长茂密的植株中下部活动;主要选择在茎秆直径>5mm、处于营养生长盛期的寄主植株上产卵;株高150cm以上(现蕾盛期-初花期,直径>20mm)、生长健壮、茎秆比较坚硬的植株不利于成虫产卵。当藜麦尚未出苗或藜麦苗比较幼小(主干直径<5mm)时,成虫主要在早发的幼嫩多汁的藜科杂草上产卵;6月上旬,藜麦进入旺盛生长期,成虫开始在藜麦上产卵,产卵期约为1个月;7月下旬,藜麦进入初花期,茎秆粗壮,成虫主要在苋科杂草上产卵。此外,甜菜筒喙象成虫更喜欢在营养生长旺盛时期的藜麦植株上产卵,其单株产卵痕数量是藜科和苋科杂草的6.06倍和1.55倍;适时铲除田边杂草,有利于减轻藜麦田甜菜筒喙象的发生与为害。研究结果对甜菜筒喙象的有效防控,保障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筒喙象 藜麦 形态特征 产卵特性 杂草寄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藜麦黄条跳甲和萹蓄齿胫叶甲的田间药效评价
9
作者 李秋荣 《青海农林科技》 2022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筛选对藜麦上的主要害虫黄条跳甲、萹蓄齿胫叶甲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本研究采用喷雾法开展了6种杀虫剂对这两种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化学杀虫剂22.5%氯氟·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2%啶虫·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的剂量对... 为筛选对藜麦上的主要害虫黄条跳甲、萹蓄齿胫叶甲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本研究采用喷雾法开展了6种杀虫剂对这两种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化学杀虫剂22.5%氯氟·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2%啶虫·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的剂量对黄条跳甲的防效均在89.26%以上,对萹蓄齿胫叶甲的防效亦不低于87.04%,45%哒螨·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的中、高剂量以及5%啶虫脒乳油的高剂量,对两种害虫的防效均高于86.55%,上述处理表现均较优。两种生物源杀虫剂的中、高剂量对黄条跳甲的防效均高于75.91%,其高剂量对萹蓄齿胫叶甲的防效在75.33%以上,防效良好。因此,建议在防治藜麦的这两类害虫时,合理轮换使用这6种杀虫剂,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条跳甲 萹蓄齿胫叶甲 藜麦 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金良 郭书辰 +4 位作者 梅丽 白文军 王建泉 张海明 袁志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为筛选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藜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其中,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 g/亩和43%戊唑醇悬浮剂60 mL/亩对藜麦... 为筛选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藜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其中,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 g/亩和43%戊唑醇悬浮剂60 mL/亩对藜麦钉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84.1%和81.9%。从防治效果、对藜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方面综合考虑,建议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43%戊唑醇悬浮剂交替使用是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比较好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钉胞叶斑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不同浓度防治藜麦甜菜筒喙象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金良 梅丽 +4 位作者 袁志强 张桂芬 岳瑾 白文军 张奥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153-155,共3页
藜麦是北京市2015年新引进种植的作物。目前,甜菜筒喙象是2016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藜麦的害虫,2016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藜麦种植基地被甜菜筒喙象危害的藜麦植株达到100%,遇到大风大雨后藜麦植株茎折率90%以上,3.3 hm^2的藜麦... 藜麦是北京市2015年新引进种植的作物。目前,甜菜筒喙象是2016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藜麦的害虫,2016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区永宁镇藜麦种植基地被甜菜筒喙象危害的藜麦植株达到100%,遇到大风大雨后藜麦植株茎折率90%以上,3.3 hm^2的藜麦近乎绝产。为减轻甜菜筒喙象的危害,开展采用不同浓度药剂田间喷雾方法测算防效试验,以确定适宜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及该药剂对藜麦的安全性的影响,为该产品推广提供可靠依据。试验设计安排4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3个处理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设有1 300倍液、1 700倍液、2 200倍液不同浓度,清水处理为对照;田间试验采用喷雾方法,防效采取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计算。通过试验发现,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不同浓度对甜菜筒喙象的防治效果不同,其中,在发生初期使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700倍液对水叶面喷雾,药后7 d防治效果达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甜菜筒喙象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黑穗病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健 杨成龙 +1 位作者 杨小雨 周明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197-200,共4页
以薏苡黑穗病菌粉胞内蛋白为免疫原,制备抗体,建立薏苡黑穗病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测定纯化后抗体的最高效价为1∶800000,具特异性强;方阵试验测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3 CFU/mL,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4000;优化ELISA检测条件,确定... 以薏苡黑穗病菌粉胞内蛋白为免疫原,制备抗体,建立薏苡黑穗病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测定纯化后抗体的最高效价为1∶800000,具特异性强;方阵试验测定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3 CFU/mL,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4000;优化ELISA检测条件,确定抗体4℃过夜(8~12 h)包被效果最好,选择1%酪蛋白作为抗体的封闭液,抗体的最佳封闭时间为1.5 h,抗体的最佳孵育时间为2.5 h,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15 min;建立ELISA标准工作曲线,表明抗体的灵敏度为104 CFU/mL。ELISA检测田间采集的黑穗病病叶显示,抗体可与病叶提取液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健康叶提取液呈阴性反应,由此可确定黑穗病的存在与否。该方法可用于田间薏苡黑穗病快速检测,以及时指导病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黑穗病 抗体 酶联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春金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37-38,共2页
宁化薏苡生长过程主要病虫害有薏苡黑穗病、叶斑病、叶枯病、玉米螟等4种。该文对宁化薏苡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发生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薏苡 病虫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薏苡黑穗病的发生和防治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春金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5期49-50,共2页
总结宁化薏苡黑穗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 薏苡 黑穗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薏苡品种黑穗病发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春金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30-32,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宁化县推广种植的抗黑穗病品种,于2013年对当地种植的5个薏苡品种黑穗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龙薏一号黑穗病发病率最低,表现对黑穗病的抗性强,且产量较高,每667 m2产量为257.43 kg,适宜在薏苡黑穗病重发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薏苡 黑穗病 发生情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美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1期35-35,共1页
薏苡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张丽美(仙游县龙华农科站351264)薏苡(CoixlacrymajobiL)系禾本科薏苡属草本植物,脱壳后又称薏米,籽粒富含淀粉及多种营养物质,并具保健和药用功效。仙游县龙华镇栽培薏苡历史悠久... 薏苡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张丽美(仙游县龙华农科站351264)薏苡(CoixlacrymajobiL)系禾本科薏苡属草本植物,脱壳后又称薏米,籽粒富含淀粉及多种营养物质,并具保健和药用功效。仙游县龙华镇栽培薏苡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好,产品销往国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高产 栽培 田间管理 密植 防治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米黑穗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17
作者 费增丰 林贤在 蔡良祈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薏米黑穗病 发生 防治技术 为害症状 病原菌 发生特点 发病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18
作者 张顺刚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7期75-,共1页
薏苡既是一种常用中药,又是可以常吃的食物,具有消肿、清热排脓以及健脾去湿等功效。然而在薏苡种植和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病虫害问题,这对薏苡收成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对薏苡所发生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薏苡病虫害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