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对白术品质及根腐病抗病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敏慧 范慧艳 +2 位作者 王霈璐 阮松林 开国银 《植物医学》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为探究壳寡糖型植物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对白术品质的影响,通过BKL1单剂与“阿米西达”混配叶面喷施处理白术,测定其农艺性状、田间发病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品质,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BKL... 为探究壳寡糖型植物免疫诱抗剂“保康灵1号”(BKL1)对白术品质的影响,通过BKL1单剂与“阿米西达”混配叶面喷施处理白术,测定其农艺性状、田间发病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品质,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BKL1能够促进白术的生长,其中茎粗、分枝数和地下部分折干率均高于空白对照;BKL1还能增强PAL活性,降低根腐病发病率,并提高白术的品质,如醇溶性浸出物、多糖和苍术酮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BKL1与“阿米西达”混喷处理效果优于单喷处理,其中BKL1500倍液和“阿米西达”1500倍液混喷效果最佳.表明植物免疫诱抗剂BKL1可促进白术生长,增强白术抗根腐病能力,提高白术品质,为防治白术病害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抗剂 白术 隶属函数法 “保康灵1号”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作物诱抗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国平 潘川芝 +3 位作者 任新国 丁中 方宇 刘承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为探讨植物源作物诱导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作用 ,运用植物源作物抗病性诱导剂 BZ和 CF,在小麦始花期对穗部进行喷雾处理 ,能显著降低赤霉病危害 ,抑制效果分别达到 5 5 .41%和 48.5 1% ,但不及专用杀菌剂多菌灵的抑制效果 (6 9.77% ) ... 为探讨植物源作物诱导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作用 ,运用植物源作物抗病性诱导剂 BZ和 CF,在小麦始花期对穗部进行喷雾处理 ,能显著降低赤霉病危害 ,抑制效果分别达到 5 5 .41%和 48.5 1% ,但不及专用杀菌剂多菌灵的抑制效果 (6 9.77% )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BZ和 CF对赤霉病菌无直接毒杀作用 ,在 12 5~ 5 0 0 m g/ L 浓度下 ,既不影响菌丝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诱导 抗病性 小麦赤霉病 诱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茄科蔬菜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印利梅 礼茜 李红叶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浙江宁波、金华、嘉兴等不同地区保护地蔬菜上采集分离的48个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Pers.)菌株对嘧霉胺(pyrimethanil)的抗性,发现高抗菌株4个(占8.33%),中抗菌株2个(占4.17%),低抗菌株6个(占12.5%),敏... 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浙江宁波、金华、嘉兴等不同地区保护地蔬菜上采集分离的48个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Pers.)菌株对嘧霉胺(pyrimethanil)的抗性,发现高抗菌株4个(占8.33%),中抗菌株2个(占4.17%),低抗菌株6个(占12.5%),敏感菌株36个(占75%)。抗性菌株在无药培养基上经10代继代培养后,再进行抗性评价,发现其抗嘧霉胺特性能稳定遗传。比较抗性水平不同菌株间的菌丝生长情况,发现菌丝生长量和抗性水平无相关性。研究表明,抗嘧霉胺的灰霉菌亚群体已在浙江省茄科蔬菜中形成,各地应根据抗性水平和用药历史,合理更换或轮换使用与嘧霉胺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以确保病害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蔬菜 灰霉病 嘧霉胺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生防细菌对新疆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林凤 范咏梅 +4 位作者 郝敬喆 杨翠萍 竞中梅 赵国权 潘卫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52-1257,共6页
【目的】明确生防芽孢杆菌A57、A178、N1729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用价值,并为后续的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在新疆各地蔬菜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三种生防细菌抑菌活性,并检测其无细... 【目的】明确生防芽孢杆菌A57、A178、N1729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用价值,并为后续的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对其在新疆各地蔬菜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三种生防细菌抑菌活性,并检测其无细胞滤液的抑菌效果,无细胞滤液利用摇瓶发酵后经微孔滤膜过滤制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确定抑菌效果。【结果】A178的活菌体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达45.67%,N1729菌株分泌物的拮抗效果最强,平均抑菌率为44.61%,可作为灰霉病的有效生防菌;而A57的抑菌效果最差,不能作为后灰霉病菌有效的生防菌使用。【结论】A178、N1729这两个菌株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菌 拮抗作用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青枯劳尔氏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婷 王桂跃 谢关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2,共4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壳聚糖抑菌效果的方法,研究其对青枯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探索其抑菌机理,利用酶标仪检测壳聚糖与菌悬液混合培养物的吸光值,计算抑菌率,同时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对壳聚糖处理后青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透射电... 为建立快速检测壳聚糖抑菌效果的方法,研究其对青枯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探索其抑菌机理,利用酶标仪检测壳聚糖与菌悬液混合培养物的吸光值,计算抑菌率,同时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对壳聚糖处理后青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低于0.15mg/mL时,随浓度增加其抑菌效果亦显著增加,其浓度超过0.15mg/mL之后,其抑菌效果达到同一水平,最高抑菌率为74.3%;而壳聚糖浓度对青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未产生显著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壳聚糖通过破坏青枯菌细胞膜抑制细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劳尔氏菌 壳聚糖 抑菌率 生物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类型及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任兴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465-5466,5544,共3页
农用抗生素属于生物农药范畴,因其安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特点,作为无公害果菜、绿色食品的首选安全农药使用。农用抗生素按其防治对象可分为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杀虫杀螨、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类,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 农用抗生素属于生物农药范畴,因其安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特点,作为无公害果菜、绿色食品的首选安全农药使用。农用抗生素按其防治对象可分为细菌病害、真菌病害、病毒病、杀虫杀螨、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类,广泛应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粮棉等病、虫、草害,以及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来使用,提高作物产量和解除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高效 低毒 无残留 防治病虫草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H对水稻抗纹枯病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白春微 蒋选利 +2 位作者 王宏梅 左希 丁海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在水稻的成株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BTH溶液,48 h后接种纹枯病病原菌,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于对照都明显降低,相对防效都在54%以上。且不同浓度的BTH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不同,浓度为0.75 mmol.L-1的BTH诱导效果最佳为63.59... 在水稻的成株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BTH溶液,48 h后接种纹枯病病原菌,水稻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相对于对照都明显降低,相对防效都在54%以上。且不同浓度的BTH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不同,浓度为0.75 mmol.L-1的BTH诱导效果最佳为63.59%。用0.75 mmol.L-1的BTH处理成株期水稻植株,采用比色法测定处理后10 d内水稻叶片中POD与PPO活性。结果表明,BTH处理或接种均可使水稻植株中这2种酶活性提高。BTH诱导POD与PPO酶活性系统的增强与水稻对纹枯病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H 诱导抗病性 POD P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控制农作物病害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双清 李红玫 高必达 《湖南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82-84,86,共4页
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的研究现状,对系统获得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了评价,并从系统获得抗病性的特征、商品化抗病诱导剂及获得抗病性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植物 系统获得抗病性 植物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施用赤霉灵的抗病增产效果
9
作者 严明春 何觉民 +1 位作者 张友胜 唐国廉 《作物研究》 1995年第4期35-36,共2页
报道了赤霉灵在不同地区和小麦不同时期施用的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灵在不同地区的防病增产效果一致好于多菌灵,生态适应性比多菌灵强;有效施药时期明显长于多菌灵,是适合南方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一种理想农药。
关键词 小麦 病害 防治 生态适应性 施药时期 赤霉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叶面肥对中籼优质米“玉占”防早衰的效果初探
10
作者 杨祥田 吴晓华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96-298,共3页
几种叶面肥对中籼优质米“玉占”防早衰的效果初探杨祥田,吴晓华(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晚中籼优质米“王占”是台州市农科所育成的新品系,该品系在我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较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分蘖力强、丰产性较好,米质达... 几种叶面肥对中籼优质米“玉占”防早衰的效果初探杨祥田,吴晓华(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晚中籼优质米“王占”是台州市农科所育成的新品系,该品系在我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较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分蘖力强、丰产性较好,米质达部颁一级米标准,但后期耐低温能力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玉占 早衰防治 叶面肥 抗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诱导作用初探 被引量:19
11
作者 苏杭 王春梅 +1 位作者 陈浩 石志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探讨植物源化合物丁香酚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诱导作用,初步研究了丁香酚对接种TMV的烟草叶片中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 为探讨植物源化合物丁香酚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诱导作用,初步研究了丁香酚对接种TMV的烟草叶片中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以及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3、PR-5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酚处理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减轻烟草体内MDA的积累,提高PAL、POD和SOD的活性,增强PR-1、PR-3、PR-5基因的表达。表明丁香酚可提高植物的诱导抗病性,进而减轻TMV对烟草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烟草 烟草花叶病毒 诱导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诱导抗病剂“多肽保”在高原水稻上的应用初探
12
作者 陈国艳 王丽 +4 位作者 龙坤云 黄吉慧 沈丽琼 林祖堂 李永川 《云南农业》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有机诱导抗病剂本身无直接的杀菌活性,但可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而诱导植物产生具有广谱性、持久性和滞后性的系统获得性抗病性能.为研究“多肽保”在水稻上的应用,2012~2013年在会泽县金钟镇进行“多肽保”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使用“... 有机诱导抗病剂本身无直接的杀菌活性,但可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而诱导植物产生具有广谱性、持久性和滞后性的系统获得性抗病性能.为研究“多肽保”在水稻上的应用,2012~2013年在会泽县金钟镇进行“多肽保”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使用“多肽保”1~2kg/667m2拌营养土或作水稻基肥,较对照增产.其中,2012年试验比对照药剂增产12.31~34.1 kg/667m2,增2.22%~6.14%;比空白对照增产40.69~62.48 kg/667m2,增7.72%~11.86%.2013年处理区产量较对照增64.65 kg/667 m2,增10.79%.对水稻生育期生长有明显的刺激作用,综合性状比对照好,有明显的抗病性、抗逆性、增产性,且对作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保 水稻 试验 秧苗素质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对枸杞根腐病的诱抗效应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金花 何静 +5 位作者 张小彦 李彦湘 张恒 张树衡 丁德东 李柄霖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23-130,共8页
【目的】为探索马铃薯糖苷生物碱(TGA)对枸杞根腐病的诱抗效应,明确其诱抗作用最佳质量浓度,最佳间隔期与持续时间以及对枸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为探索马铃薯糖苷生物碱(TGA)对枸杞根腐病的诱抗效应,明确其诱抗作用最佳质量浓度,最佳间隔期与持续时间以及对枸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宁杞1号枸杞盆栽苗为材料,分别用浓度0.3125、0.6250、1.2500、2.5000、5.0000 g/mL的TGA根茎注射处理5d后,接种1×10^(6)个/mL浓度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菌悬液,于接种后第20天调查枸杞叶片和根部病情指数。【结果】TGA不同供试浓度对枸杞根腐病均具有一定的诱抗效果,与对照相比,以2.5000 g/mL TGA诱导处理后的枸杞叶片和根部病情指数最低;在此最佳供试浓度下诱导处理枸杞后,其最佳诱导间隔期和诱导抗病持续期分别为10 d和30 d;通过TGA处理枸杞后,枸杞根部的POD、PPO、SOD、PAL活性均随诱导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PPO、PAL和SOD活性在TGA诱导第10 d、15 d后均所达峰值,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TGA处理可有效诱导枸杞抗根腐病,且能够诱导枸杞产生系统抗病性,其诱抗效应与其激活枸杞抗性相关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 枸杞根腐病 诱抗效应 酶活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药剂及化学药剂联合施用单一防治烤烟青枯病的效果及对烟叶产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倩茜 王若焱 +5 位作者 陈永安 全璐璐 王传吉 龙建华 雷霆 苏五雷 《农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6-41,共6页
将植物源药剂作为增效剂,与噻菌铜等化学制剂联合施用,考察该方法对烤烟大田青枯病的发生情况、烟叶产质量的综合影响。其防治方法为: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噻菌铜3种药剂混配,于青枯病高发期前进行3-4次灌根... 将植物源药剂作为增效剂,与噻菌铜等化学制剂联合施用,考察该方法对烤烟大田青枯病的发生情况、烟叶产质量的综合影响。其防治方法为:将植物源药剂600 kg/hm2、奇农素600 g/hm2和噻菌铜3种药剂混配,于青枯病高发期前进行3-4次灌根。结果表明,将植物源药剂与噻菌铜联合施用,单一防治防治青枯病时,相对防效为83.1%,产量比对照增加12.72%,产值增加16.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药剂 噻菌铜 青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甘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胜勇 李观康 +2 位作者 何霭如 余小丽 汪云 《农学学报》 2014年第6期24-26,48,共4页
为有效防控甘薯疮痂病,试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苯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噻菌铜悬浮剂和硫磺·多菌灵悬浮剂7种药剂对甘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 为有效防控甘薯疮痂病,试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苯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噻菌铜悬浮剂和硫磺·多菌灵悬浮剂7种药剂对甘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甘薯疮痂病的防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疮痂病 药剂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牟春梅 刘艳红 王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201-201,203,共2页
若使用农药方法不当,技术要求控制不严,不但不能达到杀虫、防病、除草、调节作物生长的效果,还能引起被施药的农作物或种子发生不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生理症状、质量下降等。通过剖析作物药害发生的原因,阐述了预防和补救作物药害的措施。
关键词 作物药害 产生原因 预防 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