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马铃薯轮作对盆栽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周远平
王琼
胡明举
郭华春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水旱轮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黄冲平
丁鼎良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
1995 |
29
|
|
3
|
亚热带低山丘陵区混播冬性牧草-水稻短期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
周寿荣
毛凯
乌韦.西蒙
蒲朝龙
王国权
|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
1996 |
6
|
|
4
|
稻田作物生产系统生态经济功能比较研究 |
邹冬生
屠乃美
|
《作物研究》
|
1991 |
1
|
|
5
|
大棚青椒-水雍菜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 |
张红
杨文君
陈荣广
刘深云
吴丽
李洪山
|
《南方农业》
|
2019 |
1
|
|
6
|
水旱轮作生产唐菖蒲年花关键技术 |
王凤兰
黄子锋
|
《西南园艺》
|
2006 |
1
|
|
7
|
西南丘陵旱地新三熟技术初探及示范 |
张丕辉
张晓春
余国东
周燕
吴勇
王红梅
|
《南方农业》
|
2009 |
0 |
|
8
|
稻作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的影响 |
蔡燕飞
章家恩
张杨珠
胡瑞芝
袁正平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9
|
长江中游稻田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
袁嘉欣
杨滨娟
胡启良
唐海鹰
李淑娟
黄国勤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10
|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小麦田间生产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
张丕辉
|
《南方农业》
|
2008 |
0 |
|
11
|
沿江平原稻麦轮作系统维持钾素平衡和作物高产的钾肥运筹研究 |
刘枫
吴传洲
朱克保
奚波
韩韦东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2
|
保山坝10万亩吨粮田综合栽培技术 |
毕景亮
余在洲
|
《云南农业》
|
1994 |
0 |
|
13
|
几种水稻水旱轮作模式效益比较分析 |
曹宏斌
王硕
李国生
钏兴宽
王锦艳
周兴王
康洪灿
|
《农业科技通讯》
|
2018 |
5
|
|
14
|
亚麻—水稻轮作模式对镉污染土壤修复潜力研究 |
陈奕暄
邓潇
杨洋
曾清如
|
《作物研究》
|
2022 |
2
|
|
15
|
油菜制种与水稻制种轮作的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 |
孙瑞建
冯俊
袁志春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3 |
5
|
|
16
|
稻麦双免双套连作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
张剑华
赵春花
王震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0 |
1
|
|
17
|
一季稻—藠头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
李明章
甘觉
|
《作物研究》
|
2009 |
4
|
|
18
|
油稻免耕种植模式的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 |
赵杨
戴力
李超
高杜娟
匡炜
梁玉刚
陈友德
方宝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9
|
洞庭湖区超级稻-优质油菜栽培技术 |
杨德健
刘建军
彭庆华
王金秀
杨胜
|
《作物研究》
|
2007 |
1
|
|
20
|
稻田免耕水旱轮作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 |
曾家玉
熊楚国
吴平
罗庆川
万俊英
邹成华
张静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9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