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铁皮石斛咀嚼片的配方优化及品质分析
1
作者
张雯钰
付贤树
+5 位作者
白雪
吴诗雯
李佳斌
俞晓平
张明洲
叶子弘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6,共12页
为探究能否利用铁皮石斛、黄精、红枣作为主料,开发出一种便于携带与食用的功能性休闲食品。本文采用最优混料实验设计(DOE)方案,以混合主料中测得的多糖、黄酮、多酚质量分数为指标确定铁皮石斛、黄精、红枣的最优配比。后采用单因素...
为探究能否利用铁皮石斛、黄精、红枣作为主料,开发出一种便于携带与食用的功能性休闲食品。本文采用最优混料实验设计(DOE)方案,以混合主料中测得的多糖、黄酮、多酚质量分数为指标确定铁皮石斛、黄精、红枣的最优配比。后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辅料对咀嚼片外观、口感、硬度以及重量差异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优化试验与多指标权重法,以综合评分为指标选取主、辅料最优配方。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咀嚼片主料最优复配比例(质量分数)为铁皮石斛:黄精:红枣=35%:10%:5%,对应的多糖、黄酮和多酚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59.64±0.14、79.44±0.35和78.10±0.28 mg/g;辅料部分赤藓糖醇、甘露醇和乳清蛋白质量分数比分别为13%、13%和6%。最优配方下铁皮石斛咀嚼片的产品外观评分、口感评分、硬度与重量差异分别为7.80±0.63分、7.80±0.42分、23.72±0.15 N,2.57%±0.13%,综合评分为21.87±0.83分。铁皮石斛咀嚼片物理性质评价及溶出度检测结果显示,其含水量、粘附性、弹性、咀嚼性分别为2.23%±0.92%、12.75±0.54 mJ、7.08±0.58 mm、0.41±0.67 mJ,且在60 min时累计溶出度达79.80%±0.75%。由铁皮石斛、黄精、红枣为原料制得的咀嚼片有效成分含量高,感官评价好,易于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咀嚼片
实验设计
响应面优化
溶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圆柱型结构的中药材提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勇
蔡铭
+1 位作者
瞿海斌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00-1603,共4页
针对目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模型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
针对目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模型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柱型结构中药材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依据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素提取过程试验数据,通过温度和液固比的变化,优化参数,得到提取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丹参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与生产结果较为吻合的计算结果,预测误差为10%左右.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佳,可用于中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型结构
中药
提取
动力学模型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丹参滴丸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易丹
罗晓波
+2 位作者
陆向红
罗圣平
周于禄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以及单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周后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周期交叉、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以及单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周后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周期交叉、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6人/组),连续5周每日分别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片,每天3次)或安慰剂(10片,每天3次);d29口服单剂量华法林5mg;第2周期2组交叉服用安慰剂或复方丹参滴丸,其余给药方案不变。按要求收集志愿者血样,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华法林的血药浓度以及半自动血凝仪测定常见凝血指标。结果合用复方丹参滴丸后,华法林的药动学参数cmax、AUC0-444、AUC0-∞、t1/2。显著增加(P〈(1.05),CL/F显著减小(P〈0.05),tmax和v/F没有显著变化;华法林的药效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单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周后,PT和APTT均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影响华法林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单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周对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华法林
药动学
药效学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苍耳子毒性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4
作者
曹丽萍
臧志和
+1 位作者
廖洪利
王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22-23,共2页
近年来关于苍耳子药理作用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比较丰富,本文着重对苍耳子毒性成分方面的研究及其炮制工艺和改进等方面进行简述,以期为以后苍耳子的研究和利用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苍耳子
毒性成分
炮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概况
被引量:
23
5
作者
田月洁
李泮海
李彩利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通过综述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现状,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指导,为科学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新凤
苏婷婷
傅春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88-90,共3页
目的优选连参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等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连参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滴距为9 cm,料温为85℃,滴速为60滴/min制得的连参滴丸丸重差...
目的优选连参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等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连参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滴距为9 cm,料温为85℃,滴速为60滴/min制得的连参滴丸丸重差异<10%,溶散时限平均为5.02 min。结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滴距为9 cm、料温为85℃、滴速为60滴/min时药物成品率高,符合连参滴丸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参滴丸
中药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
66
7
作者
毕凤兰
张力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2期89-92,共4页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品,随着我国药品监管机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角度提出相关风险...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品,随着我国药品监管机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角度提出相关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从而为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物不良反应
安全性评价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8
作者
何佳
金艳
+4 位作者
赵玉洋
周骏辉
李晓琳
袁媛
付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9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续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今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常用炮制减毒方法的异同。结果 常用有毒中草药减毒炮制方法...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续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今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常用炮制减毒方法的异同。结果 常用有毒中草药减毒炮制方法包括净制减毒法、炒制减毒法、辅料共制减毒法、祛油制霜减毒法等。按其药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及树脂类等。不同药用部位的炮制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如根与根茎类药物常使用蒸煮炮制减毒,油脂含量丰富的果实种子类药物需要祛油制霜减毒。结论 炮制减毒的目的为去除有毒成分、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有毒中草药毒性成分、药效成分暂不明确,这也导致了减毒炮制方法的可行性遭到质疑。后续应明确炮制减毒机制、优化炮制条件,平衡毒性与药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炮制减毒方法
炮制机制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没药炮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陈卫红
蒋晓煌
蒋孟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45-46,58,共3页
目的:筛选出没药的最佳炮制方法与炮制工艺。方法:以收率、出粉率、挥发油、外观为评价指标,先筛选没药的4种不同炮制方法(蒸法、煮法、烘法、醋炙),再用正交设计对最佳方法进行最佳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炮制没药以烘制法最好,其最佳...
目的:筛选出没药的最佳炮制方法与炮制工艺。方法:以收率、出粉率、挥发油、外观为评价指标,先筛选没药的4种不同炮制方法(蒸法、煮法、烘法、醋炙),再用正交设计对最佳方法进行最佳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炮制没药以烘制法最好,其最佳炮制工艺为125℃烘2.5h,药物直径为0.5cm。结论:烘制法为没药的最佳炮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药
炮制方法
炮制工艺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法优选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李瑞海
贾天柱
《食品与药品》
CAS
2020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 正交法优选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原阿片碱等6个生物碱成分的总量作为考察指标,以醋用量、焖润时间、烘干时间和烘干温度为考察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醋焖法的最佳工艺.结果 所建...
目的 正交法优选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原阿片碱等6个生物碱成分的总量作为考察指标,以醋用量、焖润时间、烘干时间和烘干温度为考察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醋焖法的最佳工艺.结果 所建立的HPLC法对6种对照品分离度较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相关规定.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为醋用量30%,焖润2 h,60℃下烘20 h.结论 本文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白屈菜样品的含量测定.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白屈菜饮片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法
白屈菜生物碱
原阿片碱
白屈菜碱
盐酸黄连碱
血根碱
小檗碱
白屈菜红碱
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炮制的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
6
11
作者
高尚
杨异卉
吴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80-81,146,共3页
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影响中药在临床的使用,中药的性质及功能的改变归因于炮制引发中药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而影响药理作用。在此将着重介绍应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研究中药经炮制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与相应的药理活...
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影响中药在临床的使用,中药的性质及功能的改变归因于炮制引发中药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而影响药理作用。在此将着重介绍应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研究中药经炮制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与相应的药理活性作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见太白草药的炮制现状研究
被引量:
8
12
作者
许欢
张东东
+2 位作者
姜祎
崔九成
宋小妹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将常见太白草药的炮制方法进行整理、总结,为太白草药炮制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整理、总结《太白本草》中142味常见药的炮制方法。结果发现切制后生用的有127味,炒法制12味,炙法制16味,蒸、煮及其他法制10味,无炮制工艺的有3味。结...
目的将常见太白草药的炮制方法进行整理、总结,为太白草药炮制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整理、总结《太白本草》中142味常见药的炮制方法。结果发现切制后生用的有127味,炒法制12味,炙法制16味,蒸、煮及其他法制10味,无炮制工艺的有3味。结论建议在保护和传承传统炮制工艺的基础上,加强太白草药的炮制理论、工艺研究并推进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草药
炮制方法
炮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试验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
3
13
作者
罗昱澜
李江
+2 位作者
毛柳珺
韦荔莉
廖露琴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建立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观察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萃取次数、萃取时间4个提取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
目的:建立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观察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萃取次数、萃取时间4个提取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回流提取2次,2h/次,氯仿萃取3次,0.5h/次。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提取率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半夏应慎用
被引量:
2
14
作者
刘正端
陈亚娟
蒋志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85-85,共1页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生用可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关键词
生半夏
慎用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彦斐
张林茹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3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脑瘫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6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脑瘫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6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业系统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患儿
康复护理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参芪补虚合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李世根
樊向华
《现代医院》
2018年第6期919-923,共5页
目的确定参芪补虚合剂的制备工艺路线,优选其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干膏率、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的水提工艺,并考察其浓缩工...
目的确定参芪补虚合剂的制备工艺路线,优选其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干膏率、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的水提工艺,并考察其浓缩工艺和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当归等药材加8倍量水提油6 h,收集挥发油,加0.53%聚山梨酯80增溶;其余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2次,第一次1.5 h,第二次1 h,浓缩,加入0.05%羟苯乙酯防腐,加2.8%蔗糖及上述挥发油配制即得。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可行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可为该制剂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补虚合剂
挥发油
制备工艺
浓缩工艺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7
作者
黄潇
陈瑶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61-62,共2页
中药制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将自动控制技术运用到中药制药生产过程当中是实现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中药制药生产各环节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中药制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试验优选苦石莲胶囊乙醇提取工艺
18
作者
唐炳兰
莫单丹
+3 位作者
刘振杰
袁经权
周小雷
缪剑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33-35,39,共4页
目的优选苦石莲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化合物Neocaesalpin L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对Neocaesalpin L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25倍量的95%乙醇,提取2次...
目的优选苦石莲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化合物Neocaesalpin L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对Neocaesalpin L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25倍量的9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1.5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石莲胶囊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Neocaesalpin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鱼类降脂中式药膳设计
被引量:
1
19
作者
史守纪
王尚光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6期149-150,共2页
现代社会高血脂发病日益广泛、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通过科学的烹调、辅以经过筛选具备降脂功效的中药,烹调出降脂药膳,经常食用对防控高血脂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高血脂
鱼
降脂药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胆附子炮制工艺开发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夏飞
曹静静
+3 位作者
冯婕
汪梦雯
刘志超
崔浪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附子因其良好的药用功效,在中医中广泛应用.目前附子炮制主要以胆巴炮制工艺为主.胆巴残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危害.本研究对无胆附片炮制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筛选、结合正交分析方法,以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为指标...
附子因其良好的药用功效,在中医中广泛应用.目前附子炮制主要以胆巴炮制工艺为主.胆巴残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危害.本研究对无胆附片炮制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筛选、结合正交分析方法,以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为指标,开发无胆附子的最佳炮制工艺.同时以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指标,探究无胆蒸附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浸润干燥生附片用水量为1∶0.4(g∶mL),蒸制温度120℃,蒸制时间50 min,干燥温度100℃条件下,所得蒸制附片中单酯类生物碱含量达0.3085%,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减少至0.0148%.该结果符合现行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要求.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附子饮片煎煮提取液在10 mg/mL浓度下,体外DPPH清除率可达到87.83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29.253%.本研究开发一种无胆附子的炮制工艺,为附子药材的进一步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无胆炮制
工艺开发
正交试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皮石斛咀嚼片的配方优化及品质分析
1
作者
张雯钰
付贤树
白雪
吴诗雯
李佳斌
俞晓平
张明洲
叶子弘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杭州百晨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6,共12页
基金
杭州市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20231122t12)。
文摘
为探究能否利用铁皮石斛、黄精、红枣作为主料,开发出一种便于携带与食用的功能性休闲食品。本文采用最优混料实验设计(DOE)方案,以混合主料中测得的多糖、黄酮、多酚质量分数为指标确定铁皮石斛、黄精、红枣的最优配比。后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辅料对咀嚼片外观、口感、硬度以及重量差异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优化试验与多指标权重法,以综合评分为指标选取主、辅料最优配方。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咀嚼片主料最优复配比例(质量分数)为铁皮石斛:黄精:红枣=35%:10%:5%,对应的多糖、黄酮和多酚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59.64±0.14、79.44±0.35和78.10±0.28 mg/g;辅料部分赤藓糖醇、甘露醇和乳清蛋白质量分数比分别为13%、13%和6%。最优配方下铁皮石斛咀嚼片的产品外观评分、口感评分、硬度与重量差异分别为7.80±0.63分、7.80±0.42分、23.72±0.15 N,2.57%±0.13%,综合评分为21.87±0.83分。铁皮石斛咀嚼片物理性质评价及溶出度检测结果显示,其含水量、粘附性、弹性、咀嚼性分别为2.23%±0.92%、12.75±0.54 mJ、7.08±0.58 mm、0.41±0.67 mJ,且在60 min时累计溶出度达79.80%±0.75%。由铁皮石斛、黄精、红枣为原料制得的咀嚼片有效成分含量高,感官评价好,易于溶出。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咀嚼片
实验设计
响应面优化
溶出度
Keywords
Dendrobium officinale
chewable tablets
design of experiment
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dissolution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圆柱型结构的中药材提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7
2
作者
陈勇
蔡铭
瞿海斌
程翼宇
机构
浙江大学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00-1603,共4页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计划资助项目(021103549)
文摘
针对目前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过程模型研究较少,且模型多以球型假设为前提的问题,根据中药材多以根、茎的形式直接提取的实际情况,利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假设中药材有效成分由径向扩散,忽略轴向扩散,且以内扩散为主,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圆柱型结构中药材的提取动力学模型.依据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素提取过程试验数据,通过温度和液固比的变化,优化参数,得到提取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丹参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进行模拟,得到了与生产结果较为吻合的计算结果,预测误差为10%左右.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效果佳,可用于中药材的工业提取过程研究.
关键词
圆柱型结构
中药
提取
动力学模型
丹参
Keywords
cylindrical configuration
herb
extraction
kinetic model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分类号
TQ46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参滴丸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被引量:
16
3
作者
易丹
罗晓波
陆向红
罗圣平
周于禄
机构
株洲市一医院药剂科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2期65-67,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以及单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周后对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周期交叉、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12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6人/组),连续5周每日分别服用复方丹参滴丸(10片,每天3次)或安慰剂(10片,每天3次);d29口服单剂量华法林5mg;第2周期2组交叉服用安慰剂或复方丹参滴丸,其余给药方案不变。按要求收集志愿者血样,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华法林的血药浓度以及半自动血凝仪测定常见凝血指标。结果合用复方丹参滴丸后,华法林的药动学参数cmax、AUC0-444、AUC0-∞、t1/2。显著增加(P〈(1.05),CL/F显著减小(P〈0.05),tmax和v/F没有显著变化;华法林的药效学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单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周后,PT和APTT均发生显著变化。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影响华法林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单独服用复方丹参滴丸4周对凝血功能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华法林
药动学
药效学
药物相互作用
Keywords
Danshen Dripping Pills
Warfarin
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
drug interactions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R969.1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苍耳子毒性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4
作者
曹丽萍
臧志和
廖洪利
王静
机构
成都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22-23,共2页
文摘
近年来关于苍耳子药理作用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比较丰富,本文着重对苍耳子毒性成分方面的研究及其炮制工艺和改进等方面进行简述,以期为以后苍耳子的研究和利用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苍耳子
毒性成分
炮制工艺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概况
被引量:
23
5
作者
田月洁
李泮海
李彩利
机构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山东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文摘
通过综述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现状,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指导,为科学评价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incompatibility
rational use of drug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R969.2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被引量:
4
6
作者
王新凤
苏婷婷
傅春升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8期88-90,共3页
文摘
目的优选连参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以滴丸的圆整度、硬度、溶散时限、丸重差异等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连参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滴距为9 cm,料温为85℃,滴速为60滴/min制得的连参滴丸丸重差异<10%,溶散时限平均为5.02 min。结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滴距为9 cm、料温为85℃、滴速为60滴/min时药物成品率高,符合连参滴丸质量要求。
关键词
连参滴丸
中药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
66
7
作者
毕凤兰
张力
机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2期89-92,共4页
文摘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品,随着我国药品监管机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评价角度提出相关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从而为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药物不良反应
安全性评价
风险管理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
safety evaluation
risk management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8
作者
何佳
金艳
赵玉洋
周骏辉
李晓琳
袁媛
付璐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
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出处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9期1064-1070,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性基础资源调查项目(2018FY1008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E0205100)
+2 种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攻关项目(CI2021A041//CI2021B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91010)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
文摘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续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今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不同药用部位常用炮制减毒方法的异同。结果 常用有毒中草药减毒炮制方法包括净制减毒法、炒制减毒法、辅料共制减毒法、祛油制霜减毒法等。按其药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及树脂类等。不同药用部位的炮制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如根与根茎类药物常使用蒸煮炮制减毒,油脂含量丰富的果实种子类药物需要祛油制霜减毒。结论 炮制减毒的目的为去除有毒成分、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有毒中草药毒性成分、药效成分暂不明确,这也导致了减毒炮制方法的可行性遭到质疑。后续应明确炮制减毒机制、优化炮制条件,平衡毒性与药效的关系。
关键词
中草药
炮制减毒方法
炮制机制
毒性
Keywords
her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xicity-decreasing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ing mechanism
toxicity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R994 [医药卫生—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没药炮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陈卫红
蒋晓煌
蒋孟良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45-46,58,共3页
文摘
目的:筛选出没药的最佳炮制方法与炮制工艺。方法:以收率、出粉率、挥发油、外观为评价指标,先筛选没药的4种不同炮制方法(蒸法、煮法、烘法、醋炙),再用正交设计对最佳方法进行最佳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炮制没药以烘制法最好,其最佳炮制工艺为125℃烘2.5h,药物直径为0.5cm。结论:烘制法为没药的最佳炮制方法。
关键词
没药
炮制方法
炮制工艺
挥发油
Keywords
Myrrha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ing technique
Oils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法优选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李瑞海
贾天柱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食品与药品》
CAS
2020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基金
中国药典委员会项目2020版饮片标准专项工作立项品种(项目编号:20180604005)。
文摘
目的 正交法优选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原阿片碱等6个生物碱成分的总量作为考察指标,以醋用量、焖润时间、烘干时间和烘干温度为考察因素,各取3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醋焖法的最佳工艺.结果 所建立的HPLC法对6种对照品分离度较好,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相关规定.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为醋用量30%,焖润2 h,60℃下烘20 h.结论 本文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白屈菜样品的含量测定.优选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白屈菜饮片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正交法
白屈菜生物碱
原阿片碱
白屈菜碱
盐酸黄连碱
血根碱
小檗碱
白屈菜红碱
醋制
Keywords
orthogonal design
Chelidonium majus
protoopine
chelidonine
coptisine hydrochloride
sanguinarine
berberine
chelerythrine
vinegar processing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炮制的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
6
11
作者
高尚
杨异卉
吴立军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80-81,146,共3页
文摘
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影响中药在临床的使用,中药的性质及功能的改变归因于炮制引发中药内部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而影响药理作用。在此将着重介绍应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研究中药经炮制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与相应的药理活性作用的改变。
关键词
中药炮制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Keywor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roces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分类号
S-03 [农业科学]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见太白草药的炮制现状研究
被引量:
8
12
作者
许欢
张东东
姜祎
崔九成
宋小妹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70-73,共4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统筹计划项目(2013KTCQ03-14)
文摘
目的将常见太白草药的炮制方法进行整理、总结,为太白草药炮制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整理、总结《太白本草》中142味常见药的炮制方法。结果发现切制后生用的有127味,炒法制12味,炙法制16味,蒸、煮及其他法制10味,无炮制工艺的有3味。结论建议在保护和传承传统炮制工艺的基础上,加强太白草药的炮制理论、工艺研究并推进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
关键词
太白草药
炮制方法
炮制理论
Keywords
Taibai herbs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ing theory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试验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
3
13
作者
罗昱澜
李江
毛柳珺
韦荔莉
廖露琴
机构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0-32,共3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计划课题资助(Z2013520)
文摘
目的:建立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观察回流时间、提取次数、萃取次数、萃取时间4个提取因素的最佳水平。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95%乙醇回流提取2次,2h/次,氯仿萃取3次,0.5h/次。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提取率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关键词
广西地不容
总生物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Keywords
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
total alkaloid
extraction process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半夏应慎用
被引量:
2
14
作者
刘正端
陈亚娟
蒋志斌
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85-85,共1页
文摘
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生用可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关键词
生半夏
慎用
炮制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彦斐
张林茹
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3期123-124,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脑瘫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护理,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6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5.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业系统的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脑瘫患儿
康复护理
中医
Keywords
the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CM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参芪补虚合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4
16
作者
李世根
樊向华
机构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番禺分院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现代医院》
2018年第6期919-923,共5页
文摘
目的确定参芪补虚合剂的制备工艺路线,优选其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干膏率、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最佳的水提工艺,并考察其浓缩工艺和成型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当归等药材加8倍量水提油6 h,收集挥发油,加0.53%聚山梨酯80增溶;其余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2次,第一次1.5 h,第二次1 h,浓缩,加入0.05%羟苯乙酯防腐,加2.8%蔗糖及上述挥发油配制即得。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可行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可为该制剂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参芪补虚合剂
挥发油
制备工艺
浓缩工艺
成型工艺
Keywords
Shenqibuxu Mixture
Volatile Oil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Enrichment Process
Molding Process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7
作者
黄潇
陈瑶
机构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部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0期61-62,共2页
文摘
中药制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将自动控制技术运用到中药制药生产过程当中是实现中药制药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中药制药生产各环节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中药制药现代化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试验优选苦石莲胶囊乙醇提取工艺
18
作者
唐炳兰
莫单丹
刘振杰
袁经权
周小雷
缪剑华
机构
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组分研究室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33-35,39,共4页
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项目(GZYZ1112)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转1298009-2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102088C)
文摘
目的优选苦石莲胶囊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化合物Neocaesalpin L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方法、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对Neocaesalpin L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25倍量的95%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1.5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
苦石莲胶囊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Neocaesalpin
L
Keywords
Caesalpinia Minax Capsules
Orthogonal test
Extraction process
Neocaesalpin L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鱼类降脂中式药膳设计
被引量:
1
19
作者
史守纪
王尚光
机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6期149-150,共2页
文摘
现代社会高血脂发病日益广泛、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鱼类,通过科学的烹调、辅以经过筛选具备降脂功效的中药,烹调出降脂药膳,经常食用对防控高血脂有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高血脂
鱼
降脂药膳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胆附子炮制工艺开发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
6
20
作者
夏飞
曹静静
冯婕
汪梦雯
刘志超
崔浪军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汉中市药材总公司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试验室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513)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9ZDLSF04-01-0)。
文摘
附子因其良好的药用功效,在中医中广泛应用.目前附子炮制主要以胆巴炮制工艺为主.胆巴残留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危害.本研究对无胆附片炮制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筛选、结合正交分析方法,以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和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为指标,开发无胆附子的最佳炮制工艺.同时以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指标,探究无胆蒸附片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浸润干燥生附片用水量为1∶0.4(g∶mL),蒸制温度120℃,蒸制时间50 min,干燥温度100℃条件下,所得蒸制附片中单酯类生物碱含量达0.3085%,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减少至0.0148%.该结果符合现行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要求.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附子饮片煎煮提取液在10 mg/mL浓度下,体外DPPH清除率可达到87.832%;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29.253%.本研究开发一种无胆附子的炮制工艺,为附子药材的进一步安全、有效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附子
无胆炮制
工艺开发
正交试验
抗氧化
Keywords
aconite
no gallbladder process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tioxidant
分类号
R943.1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铁皮石斛咀嚼片的配方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雯钰
付贤树
白雪
吴诗雯
李佳斌
俞晓平
张明洲
叶子弘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圆柱型结构的中药材提取动力学模型
陈勇
蔡铭
瞿海斌
程翼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方丹参滴丸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
易丹
罗晓波
陆向红
罗圣平
周于禄
《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苍耳子毒性成分及炮制工艺研究进展
曹丽萍
臧志和
廖洪利
王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概况
田月洁
李泮海
李彩利
《中国药物警戒》
2010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王新凤
苏婷婷
傅春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探讨
毕凤兰
张力
《中国药物警戒》
2012
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有毒中草药炮制减毒方法研究进展
何佳
金艳
赵玉洋
周骏辉
李晓琳
袁媛
付璐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没药炮制工艺的研究
陈卫红
蒋晓煌
蒋孟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正交法优选醋制白屈菜最佳炮制工艺
李瑞海
贾天柱
《食品与药品》
CAS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药炮制的现代化研究
高尚
杨异卉
吴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常见太白草药的炮制现状研究
许欢
张东东
姜祎
崔九成
宋小妹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正交试验优选广西地不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罗昱澜
李江
毛柳珺
韦荔莉
廖露琴
《华夏医学》
CAS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生半夏应慎用
刘正端
陈亚娟
蒋志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脑瘫患儿的中医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王彦斐
张林茹
《西部中医药》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参芪补虚合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李世根
樊向华
《现代医院》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自动控制技术在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黄潇
陈瑶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正交试验优选苦石莲胶囊乙醇提取工艺
唐炳兰
莫单丹
刘振杰
袁经权
周小雷
缪剑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鱼类降脂中式药膳设计
史守纪
王尚光
《科学技术创新》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无胆附子炮制工艺开发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夏飞
曹静静
冯婕
汪梦雯
刘志超
崔浪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