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美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升锡 许均通 屠文莲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目的研究阿美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 目的研究阿美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阿美替尼治疗EGFR经典突变的晚期NSCLC临床疗效、阿美替尼治疗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临床疗效、阿美替尼治疗罕见的EGFR突变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及阿美替尼联合治疗延缓耐药性发生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论述。结果在真实世界研究中,阿美替尼对于EGFR经典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延长至20个月,对于T790M耐药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其mPFS延长至15个月,对罕见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也有良好疗效,阿美替尼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减缓耐药性的发生。结论阿美替尼对晚期NSCLC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美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联合治疗 罕见突变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以金 唐静 +17 位作者 杨超 徐凯 张梦蝶 高健 吴晓丽 张粤 牛晓兵 蒋鹤松 茆飞 周闪 姜熙 郭忠英 孙苏安 徐明 徐宗源 王恒兵 李歆 傅广波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9期1044-1050,共7页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探讨黏膜下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SIOG)联合TURBT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270例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 213例,S... 目的 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探讨黏膜下小剂量注射吉西他滨(SIOG)联合TURBT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本院270例中高危NMIBC患者(TURBT 213例,SIOG+TURBT 57例)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以1∶1的比例匹配,每组病例为52人,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核算其成本,构建1年为循环周期,1 000人10年的Markov模型对2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TURBT组患者3、6、12个月肿瘤未复发率和SIOG+TUR BT组患者3、6、12个月肿瘤未复发率分别为90.38%vs 100.00%、84.62%vs 98.08%、78.85%vs92.31%,术后6个月时肿瘤未复发率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r a n k检验,2组1年时肿瘤未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URBT方案和SIOG+TURBT方案累积人均成本分别为217 117.20元和190 701.12元,获得的健康效果分别为5.56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和5.77QALYs。与TURBT治疗方案相比,SIOG+TURBT治疗方案提高了0.21QALYs,节约了26 416.08元。SIOG+TURBT方案对于TURBT方案具有成本-效用优势。结论 与TURBT相比,SIOG+TURBT治疗中高危NMIBC具有更优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吉西他滨 黏膜下注射 MARKOV模型 临床研究 药物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3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焕均 麦嘉恒 +2 位作者 张云惠 郭晨晨 梁蔚婷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324-328,334,共6页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征与规律,为日间化疗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l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某院61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1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征与规律,为日间化疗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l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某院61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61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中60.03%发生在医院内,男性患者的ADR发生率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51~70岁为主(51.23%)。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72.49%),严重ADR占14.68%,经停药或治疗未好转占4.24%。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的ADR占81.23%,其中以奥沙利铂最常见(18.65%)。ADR主要累及血液或造血系统(17.68%)。结论 应加强细胞毒类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关注特殊人群及重点药物。在日间化疗中心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评估ADR风险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新型抗肿瘤药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日间化疗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1例靶向抗肿瘤口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益俊 陈霞 孟萍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0期1137-1142,1147,共7页
目的研究靶向抗肿瘤口服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特点和数量,挖掘其ADR可疑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对某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到的141例靶向抗肿瘤药所致ADR报告中的患... 目的研究靶向抗肿瘤口服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特点和数量,挖掘其ADR可疑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对某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到的141例靶向抗肿瘤药所致ADR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ADR严重程度及转归、ADR累及系统-器官、ADR临床表现及发生例次等进行分析,并运用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法挖掘ADR信号。结果141例中共涉及23个药品,共发生164例次ADR,累及13个系统-器官。发生例次排名前3位的ADR为皮疹(28例次,17.07%)、高血压(16例次,9.76%)、腹泻(14例次,8.54%)。共挖掘到8个药物的13个可疑ADR信号。其中安罗替尼的可疑信号为3个:高血压、口腔溃疡、手足综合征;阿帕替尼的可疑信号为3个: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奥希替尼的可疑信号为2个:皮疹、腹泻;阿法替尼、达可替尼、吉非替尼和伊马替尼的可疑信号均为1个:皮疹;瑞戈非尼的可疑信号为1个:腹泻。结论在患者使用靶向抗肿瘤口服药期间,应重点监护老年人群等特殊群体;重点关注首次用药1个月内的患者;重点监测皮疹、高血压、腹泻、手足综合征、口腔溃疡、蛋白尿等ADR并做好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物 抗肿瘤治疗 靶向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对人肿瘤细胞凋亡与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静 冯光远 +3 位作者 李登科 石璐缘 孙震晓 张兰珍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研究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余甘子鞣质部位40、80、160μg·m L-1作用于人肿瘤A549及BEL-7402细胞48 h,MTT法测定剂量反应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 目的研究藏药余甘子鞣质部位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余甘子鞣质部位40、80、160μg·m L-1作用于人肿瘤A549及BEL-7402细胞48 h,MTT法测定剂量反应曲线;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两种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余甘子鞣质部位作用48 h对A549和BEL-7402细胞均表现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倒置镜下可见加药组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收缩变小;流式细胞术测定发现余甘子鞣质部位具有显著的诱导细胞早期凋亡和G2/M期阻滞作用。结论余甘子鞣质部位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阻滞而发挥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鞣质部位 抗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三氧化二砷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甘戈 孙骏 +1 位作者 王佳域 王越 《中国药物警戒》 2008年第5期286-290,共5页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4~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收集到的27例三氧化二砷严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氧化二砷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累计多个系统-器官,其中...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1994~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收集到的27例三氧化二砷严重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氧化二砷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累计多个系统-器官,其中分别导致心、肝、肾功能衰竭的例数分别为13例、6例、3例,占23.2%、10.71%、5.38%;全身严重水肿5例,导致死亡9例。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2周内。结论应加强对三氧化二砷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研究及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药品不良反应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荔 张佳岳 高桂楠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6期380-380,共1页
病例:患者,女,49岁,因"头晕、多汗、乏力1月余,病情加重1周"于2008年6月14日入我院治疗。患者自诉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多汗、乏力症状,休息后稍有好转,未予以重视。1周前自感头晕、乏力症状加重。询问患者月经史,诉本次月经不... 病例:患者,女,49岁,因"头晕、多汗、乏力1月余,病情加重1周"于2008年6月14日入我院治疗。患者自诉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多汗、乏力症状,休息后稍有好转,未予以重视。1周前自感头晕、乏力症状加重。询问患者月经史,诉本次月经不规律,就诊时已行经16天,血量仍较多,色暗红,伴有腹胀、恶心、食欲不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发型过敏性休克 参麦注射液 乏力症状 食欲不振 月经史 患者 头晕 多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甫 耿翠芝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蒽环类抗肿瘤药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抗癌药物,阿霉素及柔红霉素是该类药物的代表,是一类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目前该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均具有抗瘤谱广、临床疗效高、... 蒽环类抗肿瘤药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抗癌药物,阿霉素及柔红霉素是该类药物的代表,是一类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目前该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均具有抗瘤谱广、临床疗效高、对乏氧细胞同样有效等显著特点,是多种化疗方案的核心。无论在乳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复发转移治疗和早期乳癌术后辅助化疗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为提高治疗效果,化疗方案中蒽环类药物的剂量通常较大,其化疗不良反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线性关系。故随着应用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尤其是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一旦出现明显的心肌病变,往往患者预后较差,有时病死率高达48%,故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蒽环类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注射液致尿失禁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魏雪 潘莹 +3 位作者 刘韬 黄红兵 刘庆 林子超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11期696-696,共1页
病例:患者,女,57岁,于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大便带血,为鲜红色样来院就诊。患者便频,约3~5次/日,伴里急后重,无畏寒发热、腹痛腹胀、无骶部及腰背部痛等不适,小便无异常。肛检及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癌。遂入院行直肠Dixon术,于... 病例:患者,女,57岁,于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大便带血,为鲜红色样来院就诊。患者便频,约3~5次/日,伴里急后重,无畏寒发热、腹痛腹胀、无骶部及腰背部痛等不适,小便无异常。肛检及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癌。遂入院行直肠Dixon术,于术后3周行XELOX方案辅助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注射液 尿失禁 XELOX方案 DIXON术 大便带血 里急后重 畏寒发热 肠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熊星华 雷招宝 《中国药物警戒》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年)和《药物不良反应多媒体光盘》(1960~1997年)中关于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同时手工...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年)和《药物不良反应多媒体光盘》(1960~1997年)中关于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种医药期刊中共检索到38例地塞米松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18~60岁的青、中年人占30例(78.9%)。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36例恢复正常,2例死亡(5.3%)。结论地塞米松引起过敏性休克并不少见,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加强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氟米松 肾上腺皮质激素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甘戈 孙骏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4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收集的1956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中老年人最多;奥沙利铂、顺...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2003年12月至2008年2月收集的1956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涉及中老年人最多;奥沙利铂、顺铂、紫杉醇所致不良反应/事件居前三位;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最高;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的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损害最常见。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预防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品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胶囊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蓝晓红 周永刚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病例:患者,女,63岁,因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行走不能,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和胸闷。2009年4月3~6日患者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4月6日下午起呼之不应。家... 病例:患者,女,63岁,因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行走不能,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和胸闷。2009年4月3~6日患者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4月6日下午起呼之不应。家属将其送至我院急诊,查头颅CT平扫: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脑梗死、脑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血脂康胶囊 左侧肢体无力 无意识障碍 双侧大脑半球 头颅CT平扫 2009年 大小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癌化疗患者肾功能损伤加重的用药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秀敏 蔡晶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8期491-495,共5页
目的分析患者化疗后肾功能损伤加重的药品相关原因,为临床化疗方案的调整和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分析其用药方案中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加重的药品原因,查阅相关文献,... 目的分析患者化疗后肾功能损伤加重的药品相关原因,为临床化疗方案的调整和监护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老年肺癌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分析其用药方案中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加重的药品原因,查阅相关文献,为患者用药方案调整和监护提出建议。结果该患者肾功能损伤加重和顺铂、培美曲塞、造影剂的相关性判定均为"可能",和贝伐珠单抗的相关性判定为"可疑"。对于肾功能损伤患者,使用顺铂和造影剂时需注意充分水化,且需间隔72 h以上。CrCl<30 mL/min时,停用顺铂和培美曲塞。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并开展药学监护,掌握相关药品不良反应,对于同时使用多种有肾毒性药物的患者,做好预处理和用药监测,需综合评估其疗效与不良反应,从而在临床治疗团队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培美曲塞 造影剂 贝伐珠单抗 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致过敏样反应4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荣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4期249-249,共1页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男,71岁,因"肺癌"于2009年6月5日入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在肺癌定期化疗期间给予抗肿瘤、免疫增强治疗。治疗方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30mL+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过敏样反应 免疫增强治疗 氯化钠注射液 2009年 药物过敏史 化疗期间 静脉滴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多西他赛与顺铂联用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15
作者 汪魏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9期572-572,共1页
病例:患者,女,67岁,因"左肺癌术后1年发现骨转移3月余"于2009年5月4日入住我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5月11日经预处理后,给予注射用多西他赛(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多西他赛 严重不良反应 注射用 顺铂 2009年 肺癌术后 相关检查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9例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世书 屈杰 +4 位作者 周楠 徐翠香 刘屹 张丽洁 王建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报至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的289例单抗类抗肿瘤ADR报告,从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陕西省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报至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的289例单抗类抗肿瘤ADR报告,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转归和ADR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的ADR报告中共涉及5种抗肿瘤药,ADR发生主要以40岁以上人群居多(92.04%),女性人数大于男性。在289例ADR报告中临床表现为309例次,以血液系统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全身性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不同的单抗类抗肿瘤药引起的ADR有相似点,即骨髓抑制均占较高比例。不同的是,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消化道症状出现较多;西妥昔单抗、帕妥珠单抗皮肤毒性明显;利妥昔单抗则是易出现寒战高热。5种抗肿瘤药均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但仍有11例静脉推注或胸膜腔内给药。引起严重的ADR最多的是利妥昔单抗(34例),其ADR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高热。其次为贝伐珠单抗(27例),其ADR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在转归方面,痊愈和好转占86.51%。另有1例结肠癌老年女性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20 d后出现结肠穿孔,1月后死亡。结论单抗类抗肿瘤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密切关联,使用存在一些特殊的用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时应注意。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以及该类药物特点,按时监测患者生理指标,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最大程度利用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单克隆抗体 贝伐珠单抗 曲妥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帕妥珠单抗 利妥昔单抗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蒽环类续贯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超声心动图监测执行度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百惠 姜红 +2 位作者 肖响 付东亮 李春岩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续贯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情况、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为蒽环类药物续贯曲妥珠单抗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12...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药物续贯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的超声心动图检测情况、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为蒽环类药物续贯曲妥珠单抗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三甲医院使用蒽环类药物续贯曲妥珠单抗治疗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住院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蒽环类药物用药前(T1)、曲妥珠单抗用药前(T2)、曲妥珠单抗治疗过程中(T3)、曲妥珠单抗治疗结束时(T4)超声心动图检测率及T3检测次数,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等。结果6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乳腺癌患者中,T1、T2、T3、T4超声心动图检测率分别为15.00%、58.33%、51.67%、11.67%,T3超声心动图检测次数构成比分别为41.94%(检测1次)、25.81%(检测2次)、29.03%(检测3次)、3.23%(检测4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LVEF值无明显下降(P>0.05),但是在曲妥珠单抗使用期间LVEF有所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不足10%,未达到心脏毒性诊断标准。结论临床中蒽环类药物续贯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未能完全遵循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监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曲妥珠单抗 心脏毒性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肠癌致不良反应的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晓光 张侠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收集2011~12月至2012~10月我院肿瘤科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大肠癌患者,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伊立替康致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伊立替康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收集2011~12月至2012~10月我院肿瘤科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大肠癌患者,对其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患者不同临床参数与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消化道反应总发生率为72%,骨髓抑制总发生率为56%,严重的Ⅲ~Ⅳ度血液学毒性12%,迟发型腹泻总发生率为40%,较严重的Ⅲ度发生率为4%,无严重的Ⅳ度腹泻,占腹泻总发生率的10%。急性胆碱能发生率为16%。腹泻的危险因素为具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结论伊立体康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而严重的骨髓抑制和迟发型腹泻(Ⅲ~Ⅳ度)发生率较低。发生腹泻的时间大约在用药后4~6天。具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患者发生腹泻的风险较高,对于这部分患者应加强戒烟戒酒的宣传,继而达到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大肠癌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警戒研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晓雯 侯文斌 +1 位作者 杨鸣 刘建平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1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介绍国内外药物警戒体系和国内外癌症治疗领域药物警戒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对癌症治疗领域的药物警戒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多角度分析其复杂因素,并归纳具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当前在癌症... 目的介绍国内外药物警戒体系和国内外癌症治疗领域药物警戒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对癌症治疗领域的药物警戒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多角度分析其复杂因素,并归纳具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果当前在癌症治疗中的药物警戒研究需求增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挖掘药物与事件的潜在联系,鼓励患者参与不良反应报告,丰富信息维度,药物警戒研究将促进癌症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应用。结论现代药物警戒研究在癌症治疗领域将朝着风险预测和药品不良反应个性化管理方向发展,建立更完善的药物警戒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控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警戒 癌症治疗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8例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敏 李歆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0期1134-1140,共7页
目的 对卡瑞利珠单抗在肿瘤患者免疫治疗中安全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目的 对卡瑞利珠单抗在肿瘤患者免疫治疗中安全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肿瘤患者住院病例,统计并分析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评价其临床用药安全性,并探讨irAE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集528例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患者,其中184例(34.85%)患者发生218例次irAEs,累及系统-器官10种,发生率最高的分别是内分泌系统132例次(60.55%),皮肤和皮下组织50例次(22.94%)。大部分irAEs为G1~G2级,其中G1级117例次(53.67%),G2级86例次(39.45%),G3级12例次(5.50%),经对症治疗后可以好转,未出现致死性不良事件,其他级别3例次(1.37%)。基础疾病乙肝、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周期是卡瑞利珠单抗发生irAEs的单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多危险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仅有治疗方案与ICIs治疗周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影响因素中联合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在肿瘤中使用广泛,irAEs发生较多,但程度较轻,且在不同肿瘤中发生率不同,及时发现、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免疫 不良反应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