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模拟失重后直立性紫癜与心血管、血液和尿液指标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李铠 卢亮 +6 位作者 石宏志 元艳宏 王林杰 李志利 徐冲 曲丽娜 李莹辉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6-463,共8页
针对航天飞行后或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实验后会出现直立性紫癜的问题,开展心血管、血液和尿液等表型指标关联性研究。在地星二号90 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中,招募36位志愿者,头低位实验结束后发现7名志愿者发生了直立性紫癜现象。通过26... 针对航天飞行后或模拟失重生理效应实验后会出现直立性紫癜的问题,开展心血管、血液和尿液等表型指标关联性研究。在地星二号90 d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实验中,招募36位志愿者,头低位实验结束后发现7名志愿者发生了直立性紫癜现象。通过261个表型组指标与直立性紫癜的关联分析,研究了与直立性紫癜发生显著相关的表型指标。结果表明:单核细胞绝对值(校正后P=0.0064)、单核细胞百分比(校正后P=0.0452)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校正后P=0.0100)等指标与直立性紫癜的形成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头低位卧床实验 表型组 直立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重肌萎缩的营养防护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郭娴 唐玉婷 +6 位作者 汪毅 刘书娟 张剑锋 李志利 戴小倩 王颜晴 王惠娟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78,共8页
航天飞行期间,航天员骨骼肌特别是抗重力肌肉将出现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持续下降。综述了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防护作用,对近年来应用蛋白质、氨基酸类补充剂、抗氧化补充剂、维生素D和肌酸改善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效果和... 航天飞行期间,航天员骨骼肌特别是抗重力肌肉将出现肌肉质量和力量的持续下降。综述了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防护作用,对近年来应用蛋白质、氨基酸类补充剂、抗氧化补充剂、维生素D和肌酸改善失重状态下肌萎缩的效果和部分机制进行总结。现有研究发现:失重状态下蛋白质、氨基酸和HMβ的适当补充可防止抗重力肌的萎缩;由于补充剂量的不同,维生素类抗氧化剂和维生素D的改善效果目前尚无统一结论。在模拟失重前、后,持续补充白藜芦醇、姜黄素类天然产物抗氧化剂以及肌酸可产生更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肌萎缩 头低位卧床 航天飞行 营养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后肢去负荷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对抗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轩莹莹 杨玉田 +4 位作者 孙月红 蔡楠 唐汉琴 李亮 陈克明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1,共9页
为研究白藜芦醇对后肢去负荷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对抗作用,将30只实验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placebo control,PC)、后肢去负荷+安慰剂组(hind-limp unloading+placebo control,HU+PC)、后肢去负荷+白藜芦醇给药组(hind-limp unloadin... 为研究白藜芦醇对后肢去负荷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对抗作用,将30只实验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慰剂组(placebo control,PC)、后肢去负荷+安慰剂组(hind-limp unloading+placebo control,HU+PC)、后肢去负荷+白藜芦醇给药组(hind-limp unloading+Resveratrol,HU+Res).HU+Res组按隔天30 mg·kg^(–1)的剂量腹腔注射,PC组和HU+Res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8 d后处死所有雄性大鼠,取睾丸和附睾,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组织生化指标检测、组织蛋白表达分析.与PC组相比,HU+PC组雄性大鼠睾丸和附睾重量均显著下降,白藜芦醇可以显著改善这些指标;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HU+PC组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生精上皮层数显著减少,细胞间质面积显著增大,出现明显的水肿,精原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经白藜芦醇处理后,睾丸组织形态有部分恢复;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PC组相比,HU+PC组雄性大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失衡,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经白藜芦醇处理后,可以明显逆转这一有害情况;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HU+PC组大鼠睾丸组织Bax表达水平,提高Bcl-2,p-PI3K/PI3K,p-AKT/AKT表达水平,表明30 mg·kg^(–1)的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后肢去负荷雄性大鼠生殖损伤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雄性大鼠 生殖 后肢去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重性肌萎缩现代研究进展和在轨穴位刺激防治策略
4
作者 欧阳夏荔 戴小倩 +1 位作者 黄跃平 赵百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180-182,192,共4页
目前,我国已完成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性任务的新篇章,这对维护航天员健康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时间的失重将导致骨骼肌尤其是抗重力肌发生肌萎缩,其主要原因是失重导致骨... 目前,我国已完成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启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性任务的新篇章,这对维护航天员健康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时间的失重将导致骨骼肌尤其是抗重力肌发生肌萎缩,其主要原因是失重导致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分解增加。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对失重性肌萎缩发生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强调建立基于中医穴位理论的在轨穴位刺激防护技术体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防护措施,可成为中医对我国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技术的特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性肌萎缩 中医理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机制 航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RT-PCR法检测原代培养脂肪细胞生脂基因mRNA转录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建雄 臧荣鑫 +3 位作者 潘和平 杨具田 陈粉粉 杨公社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原代培养脂肪细胞生脂机制研究中,为了检测生脂基因ACC l和FAS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以β-actin为内参照,分别与ACC l和FAS等基因同管扩增。通过探讨和优化PCR体系中引物设计、退火温度、MgC l2浓度和循环次... 在原代培养脂肪细胞生脂机制研究中,为了检测生脂基因ACC l和FAS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细胞总RNA经反转录合成cDNA,以β-actin为内参照,分别与ACC l和FAS等基因同管扩增。通过探讨和优化PCR体系中引物设计、退火温度、MgC l2浓度和循环次数等参数,以及引物对间的扩增竞争,建立了检测脂肪细胞生脂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半定量多重RT-PCR体系。结果显示,RT-PCR产物经电泳后,β-actin及生脂基因电泳带清晰,与预期产物大小一致,引物对间无扩增竞争,其扩增效率和特异性与单重RT-PCR体系相同,实验重复性好。因此,该方法和体系可用于快速、灵敏、可靠地检测特异基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脂肪细胞 生脂基因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重条件下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
6
作者 王林杰 戴小倩 +8 位作者 李文炯 李志利 刘书娟 张剑锋 汪毅 强静 孔方舟 王惠娟 王颜晴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7-804,共8页
针对失重条件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搜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电子数据库,通过分析和确定相关研究的偏误风险,进行了荟萃分析。共检索文献318篇,其中重复54篇,按照纳入标准,最终10篇满足要求的文献纳入分析。荟萃分析表... 针对失重条件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搜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电子数据库,通过分析和确定相关研究的偏误风险,进行了荟萃分析。共检索文献318篇,其中重复54篇,按照纳入标准,最终10篇满足要求的文献纳入分析。荟萃分析表明:①0 G下行走足底作用力相对于1 G平均降低0.17 BW,跑步足底作用力平均降低0.56 BW,0 G下跑步足底作用力与跑步速度、外加力负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0 G下行走膝关节屈峰值角度相对于1 G增加8.79°,踝关节跖屈峰值角度增加5.95°;0 G下跑步时髋关节伸的峰值角度相对于1 G减少12.59°,膝关节屈峰值角度增加7.03°,髋关节屈峰值角度减少11.19°。③0G下运动足底作用力平均降低0.35 BW。④速度每增加1 m/s足底作用力与外加力负荷每增加10%,BW的增加近似,0 G下运动关节更为僵直,可能与失重状态及着束缚系统外部力加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运动 跑步 生物力学 足底作用力 关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拟长期失重影响的大鼠尾部悬吊模型 被引量:259
7
作者 陈杰 马进 +1 位作者 丁兆平 张立藩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本文改进了Morey-Holton和wronski的大鼠尾部悬吊方法,还总结出了一套不致对尾部造成损伤的长期尾部悬吊技术。用此方法,完成了五批(每批10只)为期90—120天的悬吊实验。结果表明:引起的应激程度轻微;悬吊组大鼠体重增长与对照大鼠接近... 本文改进了Morey-Holton和wronski的大鼠尾部悬吊方法,还总结出了一套不致对尾部造成损伤的长期尾部悬吊技术。用此方法,完成了五批(每批10只)为期90—120天的悬吊实验。结果表明:引起的应激程度轻微;悬吊组大鼠体重增长与对照大鼠接近。可用来对长期失重生理影响及其机理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模拟失重及解悬吊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佟海英 胡素敏 +4 位作者 周鹏 傅骞 李谨 高学敏 张建军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观察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及解悬吊后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尾部悬吊14d,解悬吊后继续饲养14d,空白组则正常饲养28d。实验第14天活体检测各组大鼠颅骨、T2椎体、L4椎体... 目的:观察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及解悬吊后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2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尾部悬吊14d,解悬吊后继续饲养14d,空白组则正常饲养28d。实验第14天活体检测各组大鼠颅骨、T2椎体、L4椎体、骨盆、右侧桡尺骨和右侧股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实验第28天处死大鼠,检测右侧股骨及L4椎体BMD及生物力学强度。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第14天,模型组大鼠股骨、骨盆、腰椎BMD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1);颅骨、胸椎、桡尺骨BMD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第28天,模型组大鼠股骨、腰椎BMD和股骨最大载荷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P<0.01)。结论:大鼠尾部悬吊14d即可引起骨代谢的紊乱:承重骨骨矿盐大量丢失;即使解悬吊14d后承重骨BMD及力学强度也明显降低,表明骨代谢紊乱短期内不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生物力学 失重模拟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m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苏娣 樊小力 唐斌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的mATP酶活性的影响 ,旨在探讨失重条件下梭内、外肌代谢的改变。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 ,以钙增强的mATPase法检测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的mATP酶活... 目的 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的mATP酶活性的影响 ,旨在探讨失重条件下梭内、外肌代谢的改变。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 ,以钙增强的mATPase法检测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的mATP酶活性。结果 尾部悬吊可使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减少 ,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增加 ,梭内肌纤维mATP酶活性增强 ,核袋 1纤维mATP酶染色不变或由阴性转变为弱阳性 ,核袋 2纤维和核链纤维由阳性转变为强阳性。结论 模拟失重导致梭内、外肌代谢发生改变 ,梭外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mATP 肌梭 大鼠 尾部悬吊 比目鱼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HDT—30°)和噪声复合因素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光华 温秀兰 +1 位作者 王宝珍 钱锦康 《空间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0-213,共4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在声级为85dB(A)噪声环境下悬吊(HDT-30°)10昼夜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下丘脑内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呈升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在声级为85dB(A)噪声环境下悬吊(HDT-30°)10昼夜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及白细胞介素2(IL2)明显降低,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下丘脑内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呈升高趋势,表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单纯85dB(A)噪声组除多巴胺及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外上述指标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但没有复台因素组明显.本文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可能是航天员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噪声 神经 内分泌 免疫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培养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岳茗 张小铀 +3 位作者 汪恭质 丁柏 曾育章 谭映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实验是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对离体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的形态由细长梭形变成椭圆形甚至为圆形,并且通过荧光标记后的细胞骨架的排列由纵形变成辐射状.同时在对细胞进... 本实验是利用回转器模拟失重对离体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的形态由细长梭形变成椭圆形甚至为圆形,并且通过荧光标记后的细胞骨架的排列由纵形变成辐射状.同时在对细胞进行测量发现,细胞体积缩小近40%,细胞长短径比例减少近70%.上述结果提示模拟失重对培养心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模拟失重 细胞骨架 心肌细胞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长期飞行任务中航天员医学防护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喜庆 张舒 +1 位作者 耿捷 王永春 《载人航天》 CSCD 2013年第4期69-80,共12页
通过对国外航天医学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实际,综述长期飞行任务中失重、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从医学监测和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技术角度对行星际航天飞行任务中保障航天员的健康安全提出建议,为我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期航天飞行 航天医学 失重 空间辐射 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心肌细胞骨架的灰度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宇华 严洪 +2 位作者 熊江辉 李莹辉 马永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0,共3页
微重力条件下细胞的细胞骨架形态会发生弥散性变化。由于细胞骨架的结构十分复杂,目前对于该变化主要是定性地描述。本研究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回转组)和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对照组)细胞骨架的微管图像提取灰... 微重力条件下细胞的细胞骨架形态会发生弥散性变化。由于细胞骨架的结构十分复杂,目前对于该变化主要是定性地描述。本研究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回转组)和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对照组)细胞骨架的微管图像提取灰度统计特征,试图利用灰度方差、偏度及峰度等参数量化细胞骨架的灰度特征。结果发现所选的参数对量化微管的灰度特征有不同程度的统计意义,其统计结果表明微管图像的灰度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弥散性下降。利用灰度方差、偏度和峰度进行多元判决,对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和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心肌细胞微管的误判率仅为16 . 7%。这说明图像的灰度统计特征参数对细胞骨架的定量分析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微重力 微重力 细胞骨架 微管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小时头低位卧床期间脑阻抗图的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沈羡云 向求鲁 孟京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6-71,共6页
为了检查被试者对失重的适应能力,本实验采用了4h 头低位15°卧床方法模拟失重,观察了38名被试者在卧床中的耐受时间和脑阻抗图(REG)的变化,结果是短时间的头低位卧床期间REG 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此变化反映了被试者脑循环系统状态... 为了检查被试者对失重的适应能力,本实验采用了4h 头低位15°卧床方法模拟失重,观察了38名被试者在卧床中的耐受时间和脑阻抗图(REG)的变化,结果是短时间的头低位卧床期间REG 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此变化反映了被试者脑循环系统状态,并与被试者卧床耐力一致。结果提示,短期头低位卧床可作为检查被试者失重适应能力的一种方法,而REG 是一个有用的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失重 生理效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跖肌肌内神经、运动终板及肌梭的分布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胜波 李季蓉 薛黔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1,F004,共4页
目的 :探究家兔跖肌肌内神经、运动终板及肌梭的分布。方法 :改良Sihler’s染色法、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及HE染色法。结果 :肌的起端 ,神经主干上发出若干细小分支 ,尤以内侧部为多 ;肌的中上部 ,可见 2~ 4条“L”形初级支 ,分布到内侧... 目的 :探究家兔跖肌肌内神经、运动终板及肌梭的分布。方法 :改良Sihler’s染色法、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法及HE染色法。结果 :肌的起端 ,神经主干上发出若干细小分支 ,尤以内侧部为多 ;肌的中上部 ,可见 2~ 4条“L”形初级支 ,分布到内侧部肌纤维 ;3~ 5条初级支 ,穿越肌内腱膜板后司外侧部肌纤维。运动终板呈线状排列于跖肌两缘 ,矢状和冠状切面上可见“V”形终板带 ,横断面上呈“S”型。肌梭密度为 (16 .94± 1.72 )个 / g。 结论 :家兔跖肌的肌内神经、运动终板和肌梭分布与肌纤维排列有关 ;肌内神经分支密集的部位 ,运动终板聚集呈带状 ,肌梭密度高 ;跖肌具有划分亚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终板 肌梭 肌内神经 肌纤维 家兔 HE染色法 腱膜 分布 主干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材料和基于CT灰度值材料的股骨、胫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尚禹 彭亮 +3 位作者 刘加成 万玉民 李莹辉 白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2-727,共6页
为了定量分析骨量分布与载荷环境的关系,基于CT数据建立了大鼠股骨和胫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赋予均匀的材料特性和基于CT灰度值的材料特性,用描述骨密度与力学刺激关系的算法来评估简单生理载荷下两种材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为了定量分析骨量分布与载荷环境的关系,基于CT数据建立了大鼠股骨和胫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分别赋予均匀的材料特性和基于CT灰度值的材料特性,用描述骨密度与力学刺激关系的算法来评估简单生理载荷下两种材料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CT灰度值模型的有效应力和应变能密度分布与CT灰度分布比较相似,相关系数也较均匀材料模型更高;而且,基于CT灰度值模型的抗断裂能力更强;除此之外,这类模型也更符合骨再造平衡时的力学刺激均匀性假设。基于CT灰度值的有限元模型符合骨的功能适应性原理,可用于进行骨骼内部受力、变形和断裂分析,以及骨再造的数值仿真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CT 灰度值 骨再造 力学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评估尾部悬吊大鼠股骨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亮 尚禹 +3 位作者 刘加成 万玉民 李莹辉 白净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1-425,共5页
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对于尾部悬吊大鼠骨骼力学性能的评估能力。基于10根尾部悬吊大鼠股骨的CT图象序列,三维重建股骨的几何模型并转换为有限元网格,根据CT值与骨骼材料特性关系设置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特性,施加三点弯曲实验的... 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对于尾部悬吊大鼠骨骼力学性能的评估能力。基于10根尾部悬吊大鼠股骨的CT图象序列,三维重建股骨的几何模型并转换为有限元网格,根据CT值与骨骼材料特性关系设置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特性,施加三点弯曲实验的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用最大等效Von Mises应力和总体应变能的结果与骨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正交各向异性模型与骨密度在最大等效Von Mises应力(R=0.907,P<0.001)和总体应变能(R=0.827,P<0.01)两种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因此,基于CT数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可以精确描述骨骼的力学性能,能够用于评估大鼠尾部悬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尾部悬吊 骨骼力学性能 CT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时兔脏器血流量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向求鲁 沈羡云 +1 位作者 孟京瑞 刘光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48-154,共7页
本文报道了用26只白色短毛家兔所做的动物学模型实验,得出了各脏器血流量的动态反应曲线.并用微循环研究方法,分析了模拟失重时各脏器微血管功能状态与血流量的关系;阐述了各脏器微循环功能变化特点;对变化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兔脏器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模拟失重兔耳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沈羡云 向求鲁 孟京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6,共4页
因失重时血循环系统的改变十分类似于中医“血淤症”时的变化,故采用活血化淤中药来改善失重时的血循环状态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防护措施。实验比较了4种中药(丹-黄合剂、川芎、冠心Ⅱ号、樟柳碱)对模拟失重兔耳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因失重时血循环系统的改变十分类似于中医“血淤症”时的变化,故采用活血化淤中药来改善失重时的血循环状态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防护措施。实验比较了4种中药(丹-黄合剂、川芎、冠心Ⅱ号、樟柳碱)对模拟失重兔耳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中药均有改善模拟失重兔血循环的作用,其效果是丹-黄合剂>川芎>冠心Ⅱ号>樟柳碱。两种药量实验结果表明丹黄合剂用15g/kg,川芎用10g/kg 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 血液循环 药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卧床模拟失重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内分泌调节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涛 温秀兰 +3 位作者 杨光华 胡平 司少艳 向求鲁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64,共4页
本文研究了-6°卧床模拟失重对T淋巴细胞受到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增殖能力和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辅助/炎性T细胞亚群(CD4+T细胞)、杀伤T细胞亚群(CD8+T细胞)、及表达CD25分子细胞数的影响,同时观察生长激素、... 本文研究了-6°卧床模拟失重对T淋巴细胞受到有丝分裂原刺激后增殖能力和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辅助/炎性T细胞亚群(CD4+T细胞)、杀伤T细胞亚群(CD8+T细胞)、及表达CD25分子细胞数的影响,同时观察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的改变,来探讨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内分泌系统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模拟失重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与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T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 内分泌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