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9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常规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杨旭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常规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定西市岷县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针刺治疗,联...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常规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月—2023年3月定西市岷县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针刺治疗,联合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抑郁情况、脑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43)。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针刺、常规治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重复经颅磁刺激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2
作者 王韩英 吴鹏 +3 位作者 邢俊娥 袁行勇 沈永富 劳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及老年前期最常见疾病谱,呈退行性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与AD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发病机制,整理分析了AD的一般危险因素,...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及老年前期最常见疾病谱,呈退行性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与AD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发病机制,整理分析了AD的一般危险因素,诸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可控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睡眠,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在AD发生发展的作用。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供相关防治策略,阻止A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病毒感染对阿尔兹海默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茜 许金珂 +1 位作者 侯林 张晓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因素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AD已成为全球健康和社会护理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AD发病机制与淀粉样蛋白β过度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因素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AD已成为全球健康和社会护理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AD发病机制与淀粉样蛋白β过度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突触丢失、神经细胞死亡、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传染性病毒感染与AD的发生与发展存在一定关联。传染性病毒感染可通过神经炎症、淀粉样蛋白β和氧化应激等途径促进AD的发病进程。本文综述了传染性病毒感染与AD的共性因素及二者的关系,并以单纯疱疹病毒1型等典型传染性病毒为例,阐述其对AD发病的影响,探讨传染性病毒感染与AD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为AD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病毒 共性因素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林青 叶秋燕 +1 位作者 高嘉悦 李虹霖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73-176,180,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AD会损伤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最终导致失忆症和认知能力的全面丧失,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1]。AD的组织病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AD会损伤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最终导致失忆症和认知能力的全面丧失,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担[1]。AD的组织病理学标志物为脑内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Aβ)形成的老年斑沉积,以及tau蛋白异常聚集导致的神经元纤维缠结[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p38 MAPK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刘芳 李梦醒 +2 位作者 李真 王玉 唐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2-48,共7页
目的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探究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实验组(48只);实验组大鼠... 目的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探究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实验组(48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复制VD大鼠模型,随后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艾灸组、阻滞剂组、艾灸+阻滞剂组,每组12只;艾灸组大鼠取“百会”“大椎”“风府”穴,采用温和灸法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治疗6 d,休息1 d,连续治疗4周;阻滞剂组在模型复制前30 min腹腔注射p38 MAPK阻滞剂(10μmol/L SB203580),模型复制成功后隔日注射1次,每次每只大鼠按1 mL/kg注射10μmol/L SB203580,连续注射4周;艾灸+阻滞剂组大鼠在阻滞剂组干预方法基础上进行艾灸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和RT-qPCR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p38 MAPK、Bcl-2、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阻滞剂组、艾灸+阻滞剂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38 MAPK、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艾灸+阻滞剂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艾灸组、阻滞剂组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p38 MAPK、Caspase-3、Caspase-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灸督脉组穴对VD大鼠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艾灸 督脉 p38 MAPK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应激反应与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爱华 李灵敏 王剑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98-100,共3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一种在手术及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均可产生负面影响。炎性应激反应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在手术创伤后会在中枢神...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一种在手术及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均可产生负面影响。炎性应激反应是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在手术创伤后会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明显增强,尤其表现在海马区,这一反应会引起长时程的损伤增强效应,从而破坏海马区介导的认知功能,进一步诱发精神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即PND。高龄与潜在的系统疾病都会将原本可自我限制的术后神经炎症反应转变为一种持续不断的反应状态,加剧认知功能损伤。本文对近年深入探讨炎性应激反应与手术患者PND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找到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为围术期患者的认知功能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应激反应 围术期 认知功能障碍 炎性因子 相关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构建与慢性病防控相结合的痴呆防治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解恒革 田金洲 +3 位作者 解子怡 倪敬年 孙永安 时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1-244,共4页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年均净增长将超过1...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截至2020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9亿,占总人口的13.5%。“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年均净增长将超过1200万,到“十四五”期末将突破3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有近1000万患者^([1])。根据全球研究,从1990年至2016年,我国AD和其他痴呆症的患病率上升了5.6%,而全球患病率上升了1.7%^([2])。1990年以来我国痴呆症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3])。因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的行动目标。鉴于此,我们迫切需要对AD等痴呆相关疾病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全面防治和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危险因素 慢性病 痴呆风险预测模型 干预 健康中国行动 痴呆防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健脑方调控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伟峰 秦合伟 +1 位作者 姬令山 董新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目的探讨痴呆健脑方调控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改良双侧颈总动脉分次结扎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 目的探讨痴呆健脑方调控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改良双侧颈总动脉分次结扎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大鼠记忆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NIMA相关激酶7(NIMA-related kinase 7,NEK7)、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含CARD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目标象限时间比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区虽有部分核染色凋亡神经元,但神经元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超微结构不同,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神经元整体形态规则,神经元间隙均匀致密,神经元结构层次分明、结构相似,核固缩、碎裂及坏死神经元极少。与模型组比较,多奈哌齐组,痴呆健脑方高、中剂量组海马区NEK7、NLRP3、ASC、Caspase-1、GSDM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1β、IL-6、IL-18、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痴呆健脑方通过抑制NEK7/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水平,降低神经元凋亡后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达到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记忆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痴呆健脑方 炎症小体 NLRP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婷婷 蒋尚融 +2 位作者 张志杰 文明明 李永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35-40,共6页
目的 探讨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的效果。方法 57例PD-M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帕金森病(PD)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rTMS+认知训练,对照... 目的 探讨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的效果。方法 57例PD-M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帕金森病(PD)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接受rTMS+认知训练,对照组仅接受认知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成套测试(LOTCA)、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Ⅰ、d2注意力测试评分及改良Hoehn-Yahr分级。结果 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27.57±1.26)分高于对照组的(24.07±1.00)分(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MoCA评分(26.32±1.16)分高于对照组的(20.10±2.06)分(P<0.05)。治疗后,两组定向能力、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2注意力测试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d2注意力测试评分(91.29±2.27)分高于对照组的(82.83±1.26)分(P<0.05)。治疗后,两组UPDRS-Ⅰ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UPDRS-Ⅰ评分(4.64±0.83)分低于对照组的(6.72±0.80)分(P<0.05)。治疗前后,两组改良Hoehn-Yahr分级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认知训练联合rTMS、单纯认知训练均能明显改善PD-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但两者联合效果较单一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训练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心源性认知障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拥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1-604,共4页
认知障碍是指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等方面出现异常,根据认知障碍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两类;痴呆根据病因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变性病相关的痴呆和血管性痴呆(VD)等非变性病痴呆。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CVD)是... 认知障碍是指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等方面出现异常,根据认知障碍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两类;痴呆根据病因主要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等神经变性病相关的痴呆和血管性痴呆(VD)等非变性病痴呆。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CVD)是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认知障碍在CVD患者中常见。国外报道在心脏病诊所就诊的患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肺心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婷 李乐迅 +6 位作者 邵长胜 周富丁 赵涵瑜 李亚楠 谢必果 王鹏 陈文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9期155-164,共10页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25-35),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确定Aβ_(25-35)和PSP的干预... 目的探讨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对β淀粉样蛋白(25-35)[βamyloid protein(25-35),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确定Aβ_(25-35)和PSP的干预浓度和时间,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检测细胞的凋亡、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水平、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含量、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及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实验检测Nrf2/HO-1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SP能够显著恢复细胞活力,清除胞内ROS,升高细胞MMP,减少线粒体Cyt C释放,抑制凋亡蛋白的生成。同时能够逆转Aβ_(25-35)对Nrf2/HO-1信号通路的抑制,降低JAK2/STAT3通路的磷酸化程度。结论PSP可通过上调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分子的表达,逆转JAK2/STAT3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减轻氧化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最终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β淀粉样蛋白(25-35)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三维动脉自旋标记评价经颅交流电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脑灌注的影响
12
作者 王涛 闫少珍 +4 位作者 薛寒笑 席晗予 齐志刚 唐毅 卢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5-131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 目的 探讨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及病房诊治的轻度AD患者21例,接受3周tACS治疗,基线(T_(0)期)、完成即刻(T_(1)期)和3个月(T_(2)期)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听觉词语学习测验(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 AVLT)评分和磁共振成像数据采集,CBF图z变换(z-transform CBF,zCBF)减少个体差异,分析tACS治疗前后MMSE、AVLT评分以及脑zCBF、CBF的变化,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zCBF、CBF与认知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T_(0)期比较,AD患者T_(1)期MMSE评分明显增加[22.00(20.00,25.00)分vs 20.00(18.00,21.50)分,P<0.01]。基于体素分析显示,与T_(0)期比较,AD患者T_(1)期双侧额叶及颞叶皮质zCBF明显增加,T_(2)期右侧额叶及颞叶皮质zCBF明显增加(P<0.05)。zCBF增加最明显的脑区位于右侧岛叶。基于感兴趣区分析显示,与T_(0)期比较,AD患者T_(1)期右侧额叶及颞叶皮质zCBF、CB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期右侧额叶皮质CBF改变值与AVLT评分延迟再认改变值呈正相关(r=0.617,P=0.005),T_(2)期左侧额叶皮质CBF改变值与MMSE评分改变值呈正相关(r=0.596,P=0.012)。结论 磁共振成像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可客观评价tACS治疗后AD患者CBF变化,为评估tACS疗效提供可靠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经颅交流电刺激 脑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的临床评估
13
作者 王思萌 杨淑娜 +3 位作者 李譞婷 秦伟 杨磊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CR)的患病率及运动和认知功能减退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岁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有EPVS的患者113例... 目的 探究老年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CR)的患病率及运动和认知功能减退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岁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有EPVS的患者113例,根据是否患有MCR分为MCR组44例和MCR阴性组69例。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连线测试(TMT),运动功能评估包括Tinetti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8 m步行任务、“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步行和连续减法任务(WSS)、步行和语义流畅任务(WSF)、TUGT和串行减法任务(TUGSS)。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PVS患者发生MC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MCR阴性组比较,MCR组MoCA评分、SPPB评分、8 m步行速度降低,TMT-A时间、TMT-B时间、WSS时间、WSF时间、TUGSS时间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模型1中(将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纳入回归分析),MoCA评分、8 m步行速度、TUGSS时间是EPVS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P<0.05,P<0.01);在模型2中(将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纳入回归分析同时调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既往史因素),MoCA评分(OR=0.621,95%CI:0.432~0.929,P=0.010)、8 m步行速度(OR=1.332,95%CI:1.115~1.591,P=0.002)、TUGSS时间(OR=0.393,95%CI:0.232~0.665,P=0.001)仍为EPVS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老年EPVS患者中,MCR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显著减退,MoCA评分、8 m步行速度、TUGSS时间是EPVS患者发生MCR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 运动 LOGISTIC模型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 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斯盛 兰睿 +4 位作者 谭淇 贾欣怡 熊炜 罗玥佶 曾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木犀草素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木犀草素组,每组10只。通过水迷宫检测等行为学、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小鼠海马认知行为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间的小鼠活动度差... 目的木犀草素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木犀草素组,每组10只。通过水迷宫检测等行为学、免疫组织荧光法检测小鼠海马认知行为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间的小鼠活动度差异不显著;模型组小鼠新旧食物识别指数显著降低,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延长,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缩短,海马成熟神经元数目降低,突触相关蛋白表达下降;木犀草素组小鼠新旧食物识别指数显著增加,小鼠找到平台的潜伏期缩短,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延长,海马成熟神经元数目增多,突触相关蛋白表达上调。结论木犀草素可能通过增强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保护海马神经元,增强神经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D-半乳糖导致的小鼠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认知障碍 突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联合多模块饮食管理在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中的应用
15
作者 古玮娜 赵昆朋 +2 位作者 杨檬 张凌芳 王雪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多模块饮食管理在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9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49例和对照组3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常规饮食管理基础上给予微视频联合多模块饮食...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多模块饮食管理在预防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噎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9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49例和对照组3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在常规饮食管理基础上给予微视频联合多模块饮食管理,干预3周。比较两组患者噎食知识问卷评分、饮食管理依从率、饮食管理质量缺陷数及噎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噎食知识问卷评分、饮食管理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饮食管理质量缺陷数、噎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微视频联合多模块饮食管理提高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防噎食相关知识知晓度,改善其饮食管理依从性,有效减少噎食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饮食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老年 噎食 微视频 饮食管理 多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的价值
16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419,425,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Β-淀粉样蛋白 诊断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多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吴明 田国强 赵桂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 探讨黑蒜多酚联合西药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早期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黑蒜多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予多奈哌齐单药治疗,持续治疗12周。采... 目的 探讨黑蒜多酚联合西药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早期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黑蒜多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予多奈哌齐单药治疗,持续治疗12周。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等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况进行评定,同时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00%,对照组有效率6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和HD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ADL评分和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黑蒜多酚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早期AD患者有明显疗效,可减缓认知功能衰退,改善精神行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多酚 阿尔茨海默病 多奈哌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彭玲 谢渭根 凌迎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A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认知...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疗效及对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A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用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血脂、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执行功能、抽象能力、定向力评分、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右侧大脑中动脉(MCA)水平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水平均较低(P<0.05);观察组语言能力、记忆力、注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执行功能、抽象能力、定向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A、RVA、MCA血流速度均较低(P<0.05);总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认知功能可显著改善AD患者血脂水平,及语言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定向力等,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患者与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
19
作者 王红旭 高延伦 王苗苗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患者与磁共振(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CSVD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查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MoC...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障碍患者与磁共振(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CSVD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检查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MoCA≤26分,n=28)和认知功能正常组(MoCA>26分,n=52)。两组患者均接受MRI检查,MRI检查行T_(1)加权成像(T_(1)WI)、T_(2)加权成像(T_(2)WI)、T_(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_(2)Flai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比较两组患者MRI总负荷评分、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数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MRI总负荷评分、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结果认知功能损害组患者的MRI总负荷评分为(1.72±0.39)分,认知功能正常组为(0.81±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功能损害组CSVD患者的脑白质高信号总数目及皮层下白质高信号数目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MRI总负荷评分、脑白质高信号总数目、皮层下白质高信号数目均呈负相关(r=-0.485、-0.472、-0.357,P<0.05)。结论 MRI总负荷可较好评估CSVD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与MRI总负荷及不同部位脑白质高信号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磁共振总负荷 脑白质高信号 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痴呆伴谵妄与非痴呆老年谵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伟 高坤 王洪旗 《安徽医学》 2009年第6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的老年痴呆伴谵妄与非老年痴呆伴谵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谵妄评分的差异。方法对18例老年痴呆伴谵妄患者与17例非老年痴呆伴谵妄患者所患躯体疾病、导致谵妄的诱因进行比较分析;使用谵妄量表(DSS)评估谵妄的严重程... 目的探讨住院的老年痴呆伴谵妄与非老年痴呆伴谵妄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谵妄评分的差异。方法对18例老年痴呆伴谵妄患者与17例非老年痴呆伴谵妄患者所患躯体疾病、导致谵妄的诱因进行比较分析;使用谵妄量表(DSS)评估谵妄的严重程度,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非老年痴呆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恶性肿瘤、慢性心功能不全患病人数高于痴呆组。痴呆组脑卒中患病人数高于非痴呆组。非痴呆组的感染、低氧血症、血压波动等诱因患病人数高于痴呆组。DSS评分24h病情波动非痴呆组低于痴呆组;而思维不连贯,语言清晰度,对环境的错觉及总分平均值痴呆组低于非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痴呆伴谵妄与非老年痴呆伴谵妄所患躯体疾病、导致谵妄的诱因及DSS的评分存在差异。老年痴呆患者对各种诱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老年谵妄 临床 治疗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