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内镜在累及舌根的舌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朱越 钱晓云 +1 位作者 衡伟伟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内镜评估吞咽功能(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FEES)在累及舌根的舌癌(both the oral tongue and the base of the tongue, OBO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初诊为累及O... 目的:探讨纤维内镜评估吞咽功能(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FEES)在累及舌根的舌癌(both the oral tongue and the base of the tongue, OBO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初诊为累及OBOT病变的患者术前、术后1周、1月和1年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吞咽功能的评估包括MD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 Anderson Dysphagia Inventory, MDADI)、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 UW-QOL)、头颈癌表现状态量表(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PSS-HN)、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 WST)、舌运动测量和FEES[包括渗透-吸入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 PAS)和口咽吞咽效率(oropharyngeal swallowing efficiency, OPSE)]。并对FEES的评估OBOT的可靠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1例患者纳入研究。FEE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916)。FEES结果与WST和MDADI评分显著相关(P<0.001)。术后1年,累及OBOT病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但OPSE明显下降,生活质量仍受影响(P<0.001)。结论:FEES是评估累及OBOT病变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在术后随访中,虽然这些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以恢复,但应注意吞咽效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舌根肿瘤 纤维内镜检查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NUT癌合并远处转移1例
2
作者 田彭雨 刘婷 +4 位作者 汤良科 向亚郎 刘诗瑶 彭越 杜国波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930-931,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2020年7月因“发现舌根肿物4月余”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完善颌面部CT(图1A)提示:左侧舌根部、舌肌(约左侧舌后2/3区域)团块影,考虑肿瘤性病变,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PET-CT(图2)提示:左侧舌根部、口...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2020年7月因“发现舌根肿物4月余”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完善颌面部CT(图1A)提示:左侧舌根部、舌肌(约左侧舌后2/3区域)团块影,考虑肿瘤性病变,伴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PET-CT(图2)提示:左侧舌根部、口咽左侧壁及双侧颈动脉鞘旁多发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T癌 舌肿瘤 远处转移 放化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靶向RNA干扰质粒构建及其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泥艳红 施佩花 +5 位作者 王志勇 黄晓峰 韩伟 侯亚义 华子春 胡勤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阻断人舌鳞癌系Tca8113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观察细胞增殖及凋亡特征。方法:检测人舌鳞癌系Tca8113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采用真核转录质粒pRNA-U6.1/Neo构建针对VEGF基因的重组转染质粒。将4种不同... 目的:用RNA干扰技术阻断人舌鳞癌系Tca8113细胞中VEGF基因的表达,观察细胞增殖及凋亡特征。方法:检测人舌鳞癌系Tca8113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采用真核转录质粒pRNA-U6.1/Neo构建针对VEGF基因的重组转染质粒。将4种不同序列的VEGF-shRNAV1、VEGF-shRNAV2、VEGF-shRNAV3、VEGF-shRNAV4质粒以及含与VEGF无关序列的VEGF-shRNAVc和空白质粒VEGF-shRNAU6分别转染Tca8113细胞,48h后检测其VEGF表达水平,筛选稳定转染RNAi-VEGF的细胞;CCK8检测其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Anexin-V-PI检测其凋亡特征。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ca8113细胞阳性表达VEGF;用Lipofectamine 2000成功将不同VEGF片段的质粒转染入Tca8113细胞;RT-PCR发现,VEGF-shR-NAV2组细胞VEGF表达被显著抑制,用400ng/mLG418压力筛选获得VEGF稳定被抑制的细胞系;CCK8检测各组Tca8113细胞增殖见VEGF-shRNAV2组增殖能力小于VEGF-shRNAVc组和VEGF-shRNAU6组;转染VEGF-shRNAV2的Tca8113细胞G0-G1期细胞较VEGF-shRNAVc组和VEGF-shRNAU6组高,且细胞凋亡多。结论:用RNA靶向干扰能明显降低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内VEGF的表达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NA干扰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根治术后前臂转移游离皮瓣温度、颜色的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邹虹 欧阳淑园 +2 位作者 彭郁林 李丽 夏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前3d皮瓣温度、颜色与皮瓣成活的关系。方法:运用半导体皮温计测量40例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前3d皮瓣及残余舌组织的温度,计算其差值(△T),观察皮辩温度、颜色的变化与其成活的关系。通过不同的... 目的:探讨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前3d皮瓣温度、颜色与皮瓣成活的关系。方法:运用半导体皮温计测量40例舌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前3d皮瓣及残余舌组织的温度,计算其差值(△T),观察皮辩温度、颜色的变化与其成活的关系。通过不同的干预手段提高皮瓣温度,提高皮瓣成活率。结果:术后3d平均△T≤2℃的皮瓣中92.6%能在术后3d内恢复红润,经保温、抗凝等一系列措施干预后,全部皮瓣在术后7d内恢复红润;术后3d平均2℃<△T<3℃的皮瓣仅18.2%能在术后3d内恢复红润,经相关干预后全部皮瓣也均在术后7d内恢复红润;术后3d平均△T≥3℃的2例皮瓣在经过一些列相关护理后,1例在术后7d内恢复红润,另1例效果不佳,皮温过低,静脉栓塞时间过长坏死。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术后3d皮瓣及残余舌组织的温度差与皮瓣成活存在一定关系。采用半导体皮肤测温仪与观察皮肤色泽相结合的方法准确率高、操作简单、发现血运障碍及时,是移植术后血运监测的良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外科皮瓣 皮温 皮瓣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钱永 邵益森 +3 位作者 曹钟义 危由春 习伟宏 严俊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及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SC236)进行干预的方法,观察SC236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致瘤... 目的:观察并探讨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及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SC236)进行干预的方法,观察SC236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致瘤性和成瘤速度的影响。结果:在Tca8113细胞中存在Cox-2的表达;将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颈部皮下可成功诱导出组织学形态与人舌鳞癌基本一致、且表达Cox-2的移植瘤。SC236能够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明显延缓Tca8113细胞的成瘤速度(P<0.05)。结论:Cox-2在Tca8113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TCA8113细胞 SC236 细胞增殖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ND1、ORAOV1、ERCC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何黎明 郭新程 +6 位作者 陶山松 黄建华 邵春生 仝向娟 卢若煌 李翠 周珅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0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CCND1、ORAOV1、ERCC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CND1、ORAOV1、ERCC1与舌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8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及4例正常舌组织芯片中CCND1,ORAOV1,ERCC1蛋白表达情... 目的:通过观察CCND1、ORAOV1、ERCC1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CCND1、ORAOV1、ERCC1与舌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38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及4例正常舌组织芯片中CCND1,ORAOV1,ERCC1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舌癌组织中CC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舌组织(P<0.05),但其过表达水平与正常舌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CND1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ORAOV1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P<0.05);ORAOV1在舌癌中的过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ORAOV1的过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ERCC1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过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舌组织(P<0.05),并均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P<0.05);且与高、中分化组相比,低分化组ERCC1蛋白过表达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CND1和ORAOV1显著高表达,ERCC1表达显著降低,三者的检测对早期诊断舌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舌鳞状细胞癌 CCND1 ORAOV1 ER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削薄“L”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8
7
作者 赵苏峰 唐恩溢 +4 位作者 蒲玉梅 杨旭东 文建民 孙国文 王育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探讨削薄"L"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完成的22例削薄"L"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病例。分析皮瓣的设计、成活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目的:探讨削薄"L"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完成的22例削薄"L"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病例。分析皮瓣的设计、成活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2例游离皮瓣中,完全成活21例,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危象,1例出现3//4坏死。再造舌体外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削薄"L"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效果好,是理想的修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舌癌 舌再造 修复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C-Met在舌部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仲伟 徐冬贵 +3 位作者 朱李军 王启朋 冯航 江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蛋白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舌组织、14例舌癌前病变及63例舌鳞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的表达,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非参数秩和检...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蛋白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舌组织、14例舌癌前病变及63例舌鳞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C-Met的表达,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非参数秩和检验统计。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在舌癌、舌癌前病变及正常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1%、57.1%、40.0%和76.2%、35.7%、20.0%,其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低分化组(90.3%)及有淋巴结转移组(100%)舌鳞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组(78.1%)及无转移淋巴结组(76.7%);在Ⅲ、Ⅳ期(82.1%)及有淋巴结转移组(85.0%)的舌鳞癌中C-Met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期(71.4%)及无转移淋巴结组(72.1%),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舌癌组织切片中46例HGF及C-Met都有阳性表达,其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过度表达的HGF/C-Met可作为判断舌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恶性潜能和预测淋巴结转移趋势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C-MET 舌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影响肿瘤病人舌苔形成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许冬青 王明艳 +1 位作者 梁枫 詹瑧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株粘附分子CD29、CD54、CD106表达的影响,探讨EGF促进肿瘤患者舌苔增厚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54、CD106的表达。结果:EGF能明显促进Tca-8113细胞膜上CD29、CD54...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舌鳞癌细胞Tca-8113株粘附分子CD29、CD54、CD106表达的影响,探讨EGF促进肿瘤患者舌苔增厚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54、CD106的表达。结果:EGF能明显促进Tca-8113细胞膜上CD29、CD54的表达,但对CD106的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EGF可能通过促进CD29、CD54的表达影响舌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 舌苔 TCA-8113 CD29 CD54 CD1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3 位作者 马福容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0 60mCi,平均植入 4颗~ 9颗。 结果 随访 3月~ 8月 ,1例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 ,1例进展 ,有效率 75% ( 3 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舌癌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效应蛋白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国文 张笑佛 +2 位作者 李田 胡勤刚 唐恩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效应蛋白Ptch、Smo和Gli1在舌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院24例舌癌患者的病灶及癌旁组织中Ptch、Smo和Gli1的表达。结果:Ptch和Smo在舌癌组织中为高表达,与患者年... 目的: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效应蛋白Ptch、Smo和Gli1在舌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院24例舌癌患者的病灶及癌旁组织中Ptch、Smo和Gli1的表达。结果:Ptch和Smo在舌癌组织中为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烟酒习惯等不相关,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在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越高的舌癌组织中表达越高。部分Ptch及Smo阳性表达的舌癌组织中,Gli1也呈阳性表达。结论:HH信号通路可通过Ptch和Smo的过度表达,有可能通过进一步激活转录因子Gli1及其他目的基因,与舌癌的发生及发展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HH信号通路 PTCH SMO GL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根治术后患者皮瓣护理的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瑛 袁伟军 +1 位作者 郑丽萍 朱操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30-32,65,共4页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针对性的根治方案是舌颈联合根治术加皮瓣修复术。其中的皮瓣修复术,是采用带血管蒂的连体肌皮瓣或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以修复舌体及口底缺损,通过手术重建患者脸部外形和舌功能,从而提高...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针对性的根治方案是舌颈联合根治术加皮瓣修复术。其中的皮瓣修复术,是采用带血管蒂的连体肌皮瓣或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以修复舌体及口底缺损,通过手术重建患者脸部外形和舌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过去的30余年里,上述血管游离组织移植术已经成为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中一项重要而值得信赖的手段,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复杂重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颈联合根治术 术后患者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皮瓣护理 舌癌 皮瓣修复术 游离组织移植术 游离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泽亮 叶茂昌 +5 位作者 李容新 王来平 周瑜 朱伟政 王祎 彭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的舌癌137例。改良型即... 目的:探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评价其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的舌癌137例。改良型即是增加了往复锯和磨头对下颌下缘内侧和口底黏膜连接处的骨组织进行片切和选磨。选择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拉拢缝合/带蒂/游离皮瓣移植行舌、口底重建再造。术后30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后随访均达到30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45%(101/137)和70.80%(97/137)。术后的咀嚼、吞咽、语言和外形的丧失程度有较大的改善,无一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疗效比较满意。结论:保持下颌骨连续性的改良型边缘性下颌骨切除、舌癌联合根治术对中期舌癌是一种可行的根治性手术,既能完成根治性,又能对患者的外形和功能保留有积极的作用。手术的关键是掌握好适应症,同时要求术者具备相当的经验和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性下颌骨切除 改良型 舌癌 联合根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9在不同浸润方式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喆 高志彪 +1 位作者 冯正虎 杨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参照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对65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分型,运用免疫组化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参照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对65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分型,运用免疫组化链霉卵白素-过氧化酶法观察MMP-9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在不同浸润方式的舌鳞状细胞癌,MMP-9的表达不同。在Ⅲ、Ⅳ型的舌鳞状细胞癌中,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型,而且临床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MMP-9与舌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方式密切相关,其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可能与舌癌的浸润与早期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浸润方式 舌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冬 牛力璇 +3 位作者 田嘉禾 李科 刘军华 费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1-486,共6页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的^(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保证PET/CT检查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行PET/CT检查的TSCC患者,对可能影响原发肿瘤SUVmax的因素,...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TSCC)的^(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以保证PET/CT检查结果更好地指导临床。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术前行PET/CT检查的TSCC患者,对可能影响原发肿瘤SUVmax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NM分期、T分期、N分期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原发肿瘤SUVmax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吸烟史、年龄无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是原发肿瘤SUVmax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原发肿瘤SUVmax对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当界值为6.57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度为79.2%,特异度为85.7%。结论 TSCC的^(18)F-FDG PET/CT SUVmax在男性、舌根部肿瘤、较大肿瘤、伴淋巴结转移时较高,原发肿瘤SUVmax对预测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舌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冬 牛力璇 +3 位作者 费军 李科 闫如意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6-500,504,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舌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舌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舌癌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肿瘤部位、大小、FDG代谢特征及肿瘤分期预测,并与术后病理进行...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舌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舌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舌癌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观察肿瘤部位、大小、FDG代谢特征及肿瘤分期预测,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PET/CT显像示初诊时患者多处于中晚期(28/52),病灶多位于舌缘中部或中后部,平均SUVmax值为6.81±3.81。PET/CT诊断舌癌的敏感度为94.2%,高、中-高、中分化舌癌原发灶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舌癌原发灶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Ⅲ、Ⅳ期舌癌的SUVmax值明显高于Ⅰ、Ⅱ期。术前PET/CT与手术后病理对舌癌诊断分期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0.859,P<0.01),其对舌癌分期判断的准确度达90.4%(47/52)。结论 SUVmax值越高,提示舌癌分期越差,但对其分化程度提示意义不大。PET/CT可以为舌癌的术前诊断和准确分期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肿瘤分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8转染人舌癌CRL1623细胞及抗瘤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炜炜 高尚 +4 位作者 王战鑫 徐志民 张晓燕 韩永杰 韩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IL-18基因转染治疗舌鳞癌的应用价值及抑瘤机制。方法:我们将人IL-18基因克隆至pcDNA3.1(+)并转染CRL1623细胞,以未转染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的CRL1623(pCDNA3.1/CRL1623)作为对照;随后在空载体pCDNA3.1(+)和pIL18转染后24,48... 目的:初步探讨IL-18基因转染治疗舌鳞癌的应用价值及抑瘤机制。方法:我们将人IL-18基因克隆至pcDNA3.1(+)并转染CRL1623细胞,以未转染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的CRL1623(pCDNA3.1/CRL1623)作为对照;随后在空载体pCDNA3.1(+)和pIL18转染后24,48和72h时,测定caspase3/7的活性;在空载体pCDNA3.1(+)和pIL18转染48h时,对IL-18和IFN-γ进行实时定量检测;SPSS16.0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检测24,48和72h的细胞增殖情况发现,与非转染细胞、转染了空载体pcDNA3.1(+)的细胞相比,IL-18转染细胞caspase3/7活性显著提高。而且,与未转染细胞相比,IFN-γ在IL-18转染后48h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IL-18在调控舌鳞状细胞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可能在该癌症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舌鳞状细胞癌 凋亡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HOTAIR对舌鳞状细胞癌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代梦莹 张洋 +4 位作者 张照楠 宿伟鹏 张宋安 刘攀 赵化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HOTAIR的表达,将无意义序列设为对照,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v...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HOTAIR的表达,将无意义序列设为对照,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vere transcrio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沉默效果。噻唑蓝(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2株细胞系中HOTAIR成功敲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MTT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24、48、72、96h时吸光度(A)值均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中实验组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划痕实验中实验组的迁移距离少于对照组(P<0.001)。结论:HOTAIR促进了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TSCCA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参与了舌癌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完整下颌骨的舌癌根治术式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永宁 张韬 赖钦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丧失,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法。方法:收集随访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10例(原发灶T2~T1,无明显口底侵犯或口底侵犯... 目的:为减少舌癌患者术后口腔功能的丧失,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保留下颌骨完整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方法。方法:收集随访2003年5月至2004年12月本科舌癌手术患者10例(原发灶T2~T1,无明显口底侵犯或口底侵犯〈0.5cm,颈部N0~N3)。同期行舌一颈联合根治术,于正中或颏孔前截断下颌骨,沿颌舌沟切开口底黏膜达舌根处,自下颌骨内侧骨面剥离骨膜及下颌舌骨肌附丽,保留下颌舌侧牙龈及部分黏膜,外展下颌骨,直视下扩大切除原发灶,取自身组织瓣(前臂桡侧皮瓣8例,胸大肌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1例)一期修复,皮瓣边缘与下颌内侧牙龈或黏膜缝合,复位下颌骨并以钛板钛钉固定;术后常规放疗。结果:随访6~26个月,无1例于下颌骨内侧切缘部位复发,口腔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舌癌联合根治术中,通过严格选择病例,保留下颌骨完整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下颌骨 联合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舌鳞癌组织超薄切片的AFM成像和切割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鑫辉 季彤 +3 位作者 张晓东 张陈平 孙洁林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利用一种基于电镜超薄切片法改进的制样方法 ,将人舌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以环氧树脂包埋并切片后 ,将薄片平整地贴附在云母上 ,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切片表面进行研究 ,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细胞超微结构图像 ,局部的亚细胞水平的形态结... 利用一种基于电镜超薄切片法改进的制样方法 ,将人舌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以环氧树脂包埋并切片后 ,将薄片平整地贴附在云母上 ,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对切片表面进行研究 ,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细胞超微结构图像 ,局部的亚细胞水平的形态结构可以与电镜下得到的图像相比拟。在此基础上 ,利用AFM针尖对肿瘤细胞核内特定区域进行切割和操纵 ,形成生物分子的堆积 ,从而为拾取 (pick 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亚细胞 超薄切片 人舌鳞癌组织 显微机构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