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检测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懿 黄浩 +2 位作者 张志诚 帅建刚 文仲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的可行性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准确性,评价SLN活检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6例,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下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的可行性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准确性,评价SLN活检在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早期宫颈癌患者26例,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从宫颈分4点注射1%亚甲蓝染料4ml行淋巴绘图,腹腔镜下识别和取蓝染淋巴结活检。蓝染淋巴结和手术的其他标本分别送病理检查,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以手术后所有切除的盆腔淋巴结常规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SLN活检对预测盆腔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性、假阴性率等及SLN分布情况。结果26例宫颈癌中,23例成功检测出SLN,检出率为88.5%(23/26)。共检出SLN51枚,其中1个SLN者6例,2个SLN者9例,3个SLN者6例,4个SLN者1例,5个SLN者1例。双侧分布者占65.2%(15/23)。26例中,5例(19.2%)盆腔淋巴结有转移。23例SLN成功识别的患者中,3例(6枚)SLN存在转移。SLN转移且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2例,SLN是盆腔淋巴结唯一转移者1例,SLN无转移而盆腔淋巴结有转移者1例。SLN活检预测盆腔淋巴结的准确性为95.7%(22/23),灵敏度为75%(3/4),特异度为100%(19/19),阴性预测值为95%(19/20),SLN与盆腔淋巴结的转移有极好的一致性(κ=0.832)。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出SLN,可以用于早期宫颈癌SLN活检;SLN能较准确地反映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前哨淋巴结 腹腔镜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的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莉 王玉珏 高雪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0期896-898,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 生殖道恶性肿瘤 宫腔镜 女性生殖道 5年生存率 世界范围 癌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固有荧光及其分子基础探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连少辉 杨士珍 +5 位作者 林威 丁爱华 钮经义 王振亚 邓玉妹 戎春华 《量子电子学》 CSCD 199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在光作用下,宫颈癌组织发光特征峰主要在630nm和420nm附近。其发光与蛋白-卟啉结合物的敏化荧光特性基本相类同。
关键词 卟啉 癌固有荧光 敏化荧光 宫颈癌 子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欧阳云 罗启东 李先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11-12,共2页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和判断宫颈是否受累的可靠性。方法:对64例子宫内膜癌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段诊刮结果与术后标本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64例子宫内膜癌中,宫腔镜检查无...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和判断宫颈是否受累的可靠性。方法:对64例子宫内膜癌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将宫腔镜检查结果、分段诊刮结果与术后标本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64例子宫内膜癌中,宫腔镜检查无1例漏诊,而分段诊刮漏诊率为12.5%;宫腔镜检查判断宫颈受累情况相符率为96.9%,而分段诊刮相符率为73.5%,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定位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和判断宫颈是否受累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B超检查前饮水量及憋尿时间对膀胱充盈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晶 王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1期8-10,共3页
通过对 169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壁B超检查前膀胱充盈情况的研究 ,结果显示 :检查前饮水 5 0 0ml、憋尿 2h ,或饮水 80 0ml、憋尿 1h 。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妇科B超 检查前准备 饮水量 憋尿时间 膀胱充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治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庄文明 张凤 张玉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20-322,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 诊治 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病变 早期诊断 癌变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超声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英华 牛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26-227,共2页
对29例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行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探测,其中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阴道超声为875%,腹部超声的检出率为483%。经病理证实,阴道超声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P<001)。且显著的优点还在于肿瘤分期对... 对29例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行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探测,其中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阴道超声为875%,腹部超声的检出率为483%。经病理证实,阴道超声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P<001)。且显著的优点还在于肿瘤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癌 超声波诊断 阴道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附295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祝玉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临床上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并有腹痛的患者 ,应用阴道超声检查 2 95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子宫肌瘤 194例 ,子宫腺肌病 5 6例 ,子宫肌瘤...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对临床上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并有腹痛的患者 ,应用阴道超声检查 2 95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子宫肌瘤 194例 ,子宫腺肌病 5 6例 ,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病 4 5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 ,亦各具特征。结论 :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更能获取最佳图像 ,是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方法且检出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电环切术对孕晚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恒 肖梅 《现代医院》 2013年第3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对孕晚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1~6月入院分娩的、孕前因CINⅠ或CINⅡ在我院行宫颈电环切术的孕妇,对这组孕妇孕晚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eep组与同期未做过Leep的孕产妇相...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术对孕晚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1~6月入院分娩的、孕前因CINⅠ或CINⅡ在我院行宫颈电环切术的孕妇,对这组孕妇孕晚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eep组与同期未做过Leep的孕产妇相比,两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者产程、胎膜早破发生率、早产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因CINⅠ及CINⅡ实施规范的Leep术,对孕晚期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 宫颈电环切术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32例术前漏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黎明 《临床误诊误治》 1999年第6期435-435,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诊断 误诊 子宫内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B超漏误诊原因探讨
11
作者 程瑞萍 王怀禄 +5 位作者 刘俊娥 候晓斌 闫瑞玲 赵夏夏 孙厚坦 常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303-303,26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B超 超声波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巨细胞病毒核酸
12
作者 易广才 邵振堂 +3 位作者 李风山 单祥年 陈金东 蒋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72,共2页
本文用改良套式PCR即“一管单次扩增套式PCR”(又称“链置换式扩增“扩增了10个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和11个石蜡切片中HCMVDNA,总阳性率为80.95%,而对照组10个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阳性率为40%,经X2检... 本文用改良套式PCR即“一管单次扩增套式PCR”(又称“链置换式扩增“扩增了10个新鲜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和11个石蜡切片中HCMVDNA,总阳性率为80.95%,而对照组10个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阳性率为40%,经X2检验,P<0.05,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HCMV感染有关。并同时讨论了改良套式PCR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和低污染可能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子宫内膜癌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尿苷测定对宫颈癌卵巢癌诊断意义的探讨
13
作者 王景萍 李杰 +2 位作者 周梦强 周丽莉 王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探讨尿中假尿苷(Pseudouridine简称 Ψ)含量对宫颈癌、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了23例宫颈癌,13例卵巢癌病人和25例正常妇女尿液的假尿苷和肌酐(Creatin... 目的:探讨尿中假尿苷(Pseudouridine简称 Ψ)含量对宫颈癌、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了23例宫颈癌,13例卵巢癌病人和25例正常妇女尿液的假尿苷和肌酐(Creatinine简称Cr)。结果:尿 Ψ/Cr宫颈癌组为 30.67± 5.53 nmol/μmol,卵巢癌组为 32.66± 5.02 nmol/μmol,显著高于正常组 20. 25±3.22nmol/μmol。结论:测定尿中 Ψ/Cr对宫颈癌、卵巢癌的诊断及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尿苷 肌酐 宫颈癌 卵巢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0例阴道细胞学检查的体会
14
作者 王熙清 程建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9-39,共1页
1973~1982年,我们共收治宫颈癌340例,术前均行阴道细胞学及活组织检查,其结果见表1。术后病理与涂片检查结果对照见表2。
关键词 阴道 细胞学检查 宫颈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超声误漏诊葡萄胎9例分析
15
作者 张雅勤 陆洪芳 +2 位作者 赵华 郭维忠 徐建功 《临床误诊误治》 1991年第3期16-17,共2页
B 型超声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葡萄胎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准确率为80~96%。但由于部分病例声像图不典型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仍有误诊或漏诊。现将前五年中笔者应用 B 型超声诊断葡萄胎过程中误诊和漏诊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临... B 型超声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葡萄胎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准确率为80~96%。但由于部分病例声像图不典型及操作者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仍有误诊或漏诊。现将前五年中笔者应用 B 型超声诊断葡萄胎过程中误诊和漏诊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我院1984年8月至1989年10月住院治疗的患者中,经刮宫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葡萄胎者共110例,术前均做过 B 型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东芝 SAL—22A 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诊 超声检查 葡萄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例绝经后子宫肌瘤误诊分析
16
作者 高芹 袁大川 刘新民 《临床误诊误治》 1997年第4期223-223,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绝经后 误诊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
17
作者 龚巧丽 陈萍 +1 位作者 王芬娟 徐晓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4期584-585,共2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是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原因之一,可因反复阴道大量流血而危及患者生命。本科对2例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未产生不良后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 剖宫产术后 文献复习 假性动脉瘤形成 产后出血原因 阴道大量流血 及时处理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18
作者 秦石成 程安玲 +2 位作者 汤五洲 孟君 荆建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1期76-77,共2页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例正常人和26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子宫肌层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良性组(良性葡萄胎)11例,恶性组15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癌7例)。结果发现:正常人和良性组患者子宫肌层内未见血...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例正常人和26例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子宫肌层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中良性组(良性葡萄胎)11例,恶性组15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癌7例)。结果发现:正常人和良性组患者子宫肌层内未见血流显示;恶性组15例中13例(占87%)可见子宫肌层内呈灶状分布的五彩样血流丰富区存在。据此认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滋养细胞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多普勒超声 超声波诊断 子宫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OR技术在宫颈癌诊断的应用
19
作者 姜宏 章太平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8-19,共2页
AgNOR是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简称。近年来AgNOR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检测癌前病变,研究肿瘤的分级分型以及与临床愈后的关系。本文运用AgNOR技术对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癌进行形态计量研究,以探讨其在宫... AgNOR是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的简称。近年来AgNOR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检测癌前病变,研究肿瘤的分级分型以及与临床愈后的关系。本文运用AgNOR技术对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癌进行形态计量研究,以探讨其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银技术 子宫颈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
20
作者 朱荫芝 丁淑芬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5-47,共3页
子宫内膜癌为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最近报告平均年龄为57.6±2.1岁。郎景和报道108例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53.3岁,比同期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推迟8年。许多学者把小于40岁的本症患者称... 子宫内膜癌为一种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在50岁以上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最近报告平均年龄为57.6±2.1岁。郎景和报道108例子宫内膜癌,平均年龄53.3岁,比同期宫颈癌的发病年龄推迟8年。许多学者把小于40岁的本症患者称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但较少见.近年国外有关报道渐多,国内尚少报道.为了提高对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文献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诊断 年轻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