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大肠息肉的治疗——附608例报告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丽安 邹益友 +2 位作者 陈凤英 陈爱莲 周群秀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62-62,64,共2页
大肠息肉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腺瘤样息肉为癌前病变,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了不同方法,对大肠息肉进行恰当的治疗。608例中有蒂息肉采用电凝电切治疗394例,无蒂或亚蒂息肉102例采用微波治疗,半球形直径≤0.5cm的... 大肠息肉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腺瘤样息肉为癌前病变,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了不同方法,对大肠息肉进行恰当的治疗。608例中有蒂息肉采用电凝电切治疗394例,无蒂或亚蒂息肉102例采用微波治疗,半球形直径≤0.5cm的小息肉直接用活检钳夹除99例,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治疗 大肠肿瘤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爱武 张奕荫 +2 位作者 鲁志诚 赵振刚 黄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1-11,13,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1984~ 1999年 71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大肠癌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治疗 43例 ,癌灶的完全切除率达90 .7%。手术治疗组 (包括内镜治疗后... 目的 :探讨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1984~ 1999年 71例经病理证实为早期大肠癌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治疗 43例 ,癌灶的完全切除率达90 .7%。手术治疗组 (包括内镜治疗后追加手术者 ) 4 6例 ,比较 2 5例单纯内镜治疗及 2 4例手术治疗的粘膜层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 ,疗效及预后相仿 (P >0 .0 5 )。结论 :早期大肠癌位于粘膜层者的内镜治疗较手术治疗具有安全、简便、损伤小、费用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大肠癌 内镜治疗 粘膜层癌 粘膜下层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8枚大肠息肉窥镜圈套切除疗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永伟 邓高里 +4 位作者 陈达恭 徐慧英 屠世良 董全进 郑伯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纤维结肠镜 息肉 切除术 疗效 大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结肠镜治疗大肠腺瘤癌变的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卫东 姚礼庆 +1 位作者 周平红 顾赛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42-43,45,共3页
经结肠镜摘除的腺瘤已发生癌变,是否需要作肠切除或淋巴结清扫,该文收集了334例共475枚大肠腺瘤,其中22例(22枚)腺瘤癌变。9例经肠镜电切后未作进一步治疗,随访6月~5年,其中8例无复发,1例广基腺瘤电切后2月复... 经结肠镜摘除的腺瘤已发生癌变,是否需要作肠切除或淋巴结清扫,该文收集了334例共475枚大肠腺瘤,其中22例(22枚)腺瘤癌变。9例经肠镜电切后未作进一步治疗,随访6月~5年,其中8例无复发,1例广基腺瘤电切后2月复查发现局部复发。8例电切后再行肠切除,发现4例残留,因其病变为广基,所以切除不全。5例因为腺瘤癌变为广基,不适于经肠镜电切而直接手术。大多数有蒂的腺瘤癌变可经肠镜摘除,而广基者宜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癌变 肠镜 息肉切除术 大肠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邢国璋 张建生 +1 位作者 张增海 韩延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热活钳高频电灼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和开创内镜下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2月 5 6例大肠扁平腺瘤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5 6例 (177颗 )... 目的 :探讨内镜下热活钳高频电灼治疗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和开创内镜下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新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2月 5 6例大肠扁平腺瘤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 5 6例 (177颗 )大肠扁平腺瘤分别采用 1~ 2次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 ,未发生并发症 ,其中 48例得到随访 ,随访 4周~ 18周 ,无 1例原位复发。结论 :内镜下热活检钳高频电灼治疗大肠扁平腺瘤的方法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扁平腺瘤 热活检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肠镜粘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被引量:4
6
作者 邱培林 郑树 胡晓晔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2-3,共2页
对16例19个大肠病变行EMR,经病理检查证实早期原位癌2例,腺瘤9例,粘膜赘生2例,息肉合并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结合结果及操作体会.对EMR操作的注意事项,治疗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指征和价值作了探讨。
关键词 内镜 粘膜切除术 大肠癌 大肠息肉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二甲肼诱发的小鼠大肠癌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倪庆桂 耿宝琴 雍定国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52-55,共4页
ICR小鼠每周皮下注射20mg/kg1,2-二甲肼(DMH)共20周,诱发大肠癌。对2个给药组分别从实验第1周和第17周开始以15mg/kgβ-胡萝卜素灌胃,每周2次,至第26周处死动物,前者小鼠大肠肿瘤发生率下降,... ICR小鼠每周皮下注射20mg/kg1,2-二甲肼(DMH)共20周,诱发大肠癌。对2个给药组分别从实验第1周和第17周开始以15mg/kgβ-胡萝卜素灌胃,每周2次,至第26周处死动物,前者小鼠大肠肿瘤发生率下降,大肠带瘤数减少,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降低;后者小鼠大肠带瘤数也明显减少。以5mg/kgβ-胡萝卜素灌胃,每天1次,第7天每鼠皮下注射DMH20mg/kg,24h后,小鼠大肠腺上皮细胞微核频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素 大肠肿瘤 药物疗法 二甲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健 陈君坤 +4 位作者 刘福坤 吴波 黄伟 曹建民 李成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方法,探讨大肠癌的化疗方法及药物选择。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993~1996年大肠癌手术病例中的114例,其中术前化疗组... 动脉灌注抗癌药物治疗恶性肿瘤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病理组织学研究的方法,探讨大肠癌的化疗方法及药物选择。1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我院1993~1996年大肠癌手术病例中的114例,其中术前化疗组93例,对照组21例。各组一般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药物疗法 动用灌注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林酸对结肠癌SW1116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光侠 何晓华 +2 位作者 陆敬华 韩新臣 费素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舒林酸(sulindac)对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前列腺素E2(PGE2)释放的影响,以及舒林酸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与非选择性COX抑制剂舒林酸(sulindac)对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前列腺素E2(PGE2)释放的影响,以及舒林酸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抗癌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尼美舒利和舒林酸作用前后细胞上清液中PGE:水平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SW1116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舒林酸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放免检测发现,尼美舒利、舒林酸作用1h即可出现细胞上清液中PGE2水平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比色法显示舒林酸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FCM分析结果显示舒林酸能促进细胞的凋亡且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降低G0/G1期细胞的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NSAIDs能抑制结肠癌SW1116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的进程、促进细胞凋亡、抑制PGE2的释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凋亡 增殖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血管造影与介入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健 陈君坤 +4 位作者 吴波 刘福坤 曹建民 黄伟 李成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 :用病理组织学对照观察探讨大肠癌数字血管造影 ( DSA)表现和介入化疗 ( TAC)疗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96例大肠癌病例经术前 DSA及 TAC,2~ 4周后行肿瘤手术切除 ,与 40例单纯手术切除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对照观察... 目的 :用病理组织学对照观察探讨大肠癌数字血管造影 ( DSA)表现和介入化疗 ( TAC)疗效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96例大肠癌病例经术前 DSA及 TAC,2~ 4周后行肿瘤手术切除 ,与 40例单纯手术切除病例进行病理组织学对照观察。 结果 :DSA检查示大肠癌肿瘤血管染色发生率 ( 5 5 /96 )占 5 7.3% ,肿瘤血管染色发生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侵犯深度及肿瘤大小呈正相关。介入化疗组细胞坏死、间质改变及血管内膜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造影中肿瘤血管染色的发生率与血管内膜炎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而与细胞坏死的程度差异不显著。 结论 :DSA可以帮助判断大肠肿瘤的恶性程度、侵犯深度及肿瘤大小。无论造影时有无肿瘤血管染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管造影 介入化疗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对实验性大肠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银平章 程书钧 +8 位作者 赵进英 祝庆蕃 刘政国 孔令非 徐继跃 张广甫 党伟一 吴凯彦 Y.Hara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本实验观察了绿茶儿茶素对1,2-DMH诱发小鼠大肠癌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绿茶多酚及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对1,2-DMH诱发C_57BL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徽核及凋谢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本实验所用微核及凋谢的测定方法是一种简... 本实验观察了绿茶儿茶素对1,2-DMH诱发小鼠大肠癌的影响,结果显示:①绿茶多酚及绿茶水溶性提取物对1,2-DMH诱发C_57BL小鼠大肠隐窝上皮细胞徽核及凋谢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本实验所用微核及凋谢的测定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而且经济的抗结肠致癌物筛选方法。②绿茶几茶素对大肠癌有预防作用,其抗癌机制可能与绿茶儿茶素成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它抗氧化剂清除癌组织中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儿茶素 大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探讨
12
作者 阮永威 谭辉 +1 位作者 侯连泽 李乐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20,共1页
结肠、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探讨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阮永威谭辉侯连泽李乐平1985~1994年,我院收治30例结肠、直肠癌术后复发而需行再次手术的患者,年龄28~72岁,平均49.5岁。肿瘤原发灶位于升结肠5例... 结肠、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探讨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阮永威谭辉侯连泽李乐平1985~1994年,我院收治30例结肠、直肠癌术后复发而需行再次手术的患者,年龄28~72岁,平均49.5岁。肿瘤原发灶位于升结肠5例,横结肠2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外科手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育龄期女性直肠阴道间隔应用解剖
13
作者 刘海防 陈旭 刘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为直肠阴道间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腹腔镜手术中实时测量97名育龄期妇女阴道后壁和直肠阴道间隔长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结果:97名育龄期妇女阴道后壁长度为(89.74... 目的:为直肠阴道间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腹腔镜手术中实时测量97名育龄期妇女阴道后壁和直肠阴道间隔长度,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结果:97名育龄期妇女阴道后壁长度为(89.74±11.47)mm(60-120mm),直肠阴道间隔长度为(30.29±8.17)mm(15~50mm),直肠阴道间隔占阴道后壁长度百分比为(33.89±8.48)%(15%~57%)。阴道后壁及直肠阴道间隔长度均与患者体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9(P=0.024)和0.307(P=0.002)。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实体测量的直肠阴道间隔的解剖数据准确,对于直肠阴道间隔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阴道间隔 阴道后壁 应用解剖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14
作者 吴泰璜 申泮远 +1 位作者 赵保轩 李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2,共2页
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Zavadsky报告328例大肠癌患者,首次诊断时肝转移率约为15%。Ekberg等报告确诊为大肠癌者有20%~40%发生肝转移。而大肠癌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后,异时性肝转移率可高达50%。刘宝善等对980例行大肠癌手... 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Zavadsky报告328例大肠癌患者,首次诊断时肝转移率约为15%。Ekberg等报告确诊为大肠癌者有20%~40%发生肝转移。而大肠癌在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后,异时性肝转移率可高达50%。刘宝善等对980例行大肠癌手术发现的255例肝转移患者进行分析,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肝转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腺瘤癌变13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宋洪亮 贺亚东 金肖丹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临床分析 腺瘤癌变 早期胆囊癌 胆囊腺瘤 癌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围手术期TPN支持疗法的应用
16
作者 赵建更 樊小开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62-164,共3页
对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TPN支持疗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TPN支持疗法 ,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的血清蛋白和体重状况 ,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内的氮平衡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而... 对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TPN支持疗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TPN支持疗法 ,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的血清蛋白和体重状况 ,改善患者围手术期内的氮平衡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日恢复而且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大肠癌围手术期TPN治疗多采用周围静脉输注 ,并应重点注意周围静脉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围手术期 胃肠外营养 支持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恶性息肉的内镜治疗
17
作者 杨玉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42,共2页
大肠恶性息肉的内镜治疗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3)杨玉秀恶性息肉是早期大肠癌的主要表现形式,常在内镜下切除息肉后作出诊断。由于恶变早期癌灶可处于不同的位置和深度,故仅靠内镜下活检极易漏诊。1969年,Wolf和Sh... 大肠恶性息肉的内镜治疗河南省人民医院(450003)杨玉秀恶性息肉是早期大肠癌的主要表现形式,常在内镜下切除息肉后作出诊断。由于恶变早期癌灶可处于不同的位置和深度,故仅靠内镜下活检极易漏诊。1969年,Wolf和Shinya首先介绍了纤维结肠镜下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恶性息肉 消化道狭窄 内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成人内镜电凝切除小儿大肠息肉体会
18
作者 涂景林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5,共3页
1987~1993年我们采用单人操作法用成人纤维结肠镜(下称肠镜)电凝切除小儿大肠息肉89例(104颗)。经近期观察及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37例;年龄2~13岁,平均6岁。全部病例皆以无痛性间歇小... 1987~1993年我们采用单人操作法用成人纤维结肠镜(下称肠镜)电凝切除小儿大肠息肉89例(104颗)。经近期观察及随访,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52例,女37例;年龄2~13岁,平均6岁。全部病例皆以无痛性间歇小量鲜血便或伴有粘液就诊。病程2~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息肉 切除术 内窥镜 电凝切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摘除大肠息肉体会
19
作者 涂景林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23,共3页
我科1987年4月至1990年11月采用单人操作法经纤维结肠镜(以下简称肠镜)为162例大肠息肉瘤人摘除息肉272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材料及方法 1987年4月至1990年11月我们应用olympus产的CF-LB_3R、CF-LT_(10)I型肠镜和高频电发生仪-UES_... 我科1987年4月至1990年11月采用单人操作法经纤维结肠镜(以下简称肠镜)为162例大肠息肉瘤人摘除息肉272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材料及方法 1987年4月至1990年11月我们应用olympus产的CF-LB_3R、CF-LT_(10)I型肠镜和高频电发生仪-UES_2及其配件为162例大肠息肉病人进行177次内镜下治疗,共摘除息肉272颗,其中高频电凝圈套切除207颗,凝除25颗,热活检钳钳除21颗,活检咬除19颗。除凝除的不能回收标本外,共回收239颗,回收率96.8%。 162例中男121例,女41例;年龄2~7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结肠镜 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镜诊治大肠腺瘤癌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何国杰 姚礼庆 +3 位作者 高卫东 周平红 徐美东 梁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肠镜下大肠腺瘤的分布、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腺瘤癌变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80 4例病理证实为大肠腺瘤或腺瘤癌变的病例 ,分析大肠腺瘤大小、位点、基蒂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对腺瘤癌变的影响。结果 :发现 80 4例共 1... 目的 :探讨肠镜下大肠腺瘤的分布、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腺瘤癌变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80 4例病理证实为大肠腺瘤或腺瘤癌变的病例 ,分析大肠腺瘤大小、位点、基蒂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对腺瘤癌变的影响。结果 :发现 80 4例共 112 6枚大肠腺瘤 ,腺瘤癌变 46例 (4 6枚 ) ,癌变发生率 4.1%。直肠、乙状结肠腺瘤 897枚 ,占腺瘤总数的 79.7% ,其中癌变腺瘤 39枚 ,占癌变腺瘤总数的 84.8%。直径大于 2 .0cm的腺瘤癌变率 17.2 % (2 6 / 15 1) ,1.0~ 2 .0cm腺瘤癌变率为 5 .5 % (15 / 2 71)。广基腺瘤癌变率为 11.5 % (2 6 / 2 2 6 ) ,短蒂或亚蒂者为 3.1% (18/ 5 74)。绒毛状腺瘤癌变率 2 2 .1% (2 1/ 95 ) ,管状绒毛状腺瘤 9.4% (15 / 15 9) ,管状腺瘤 1.1% (10 / 872 )。结论 :直肠、乙状结肠是大肠腺瘤及腺瘤癌变的好发部位 ,直径大于 2 .0cm腺瘤、广基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有较高的癌变危险性。积极治疗大肠腺瘤是防治大肠癌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腺瘤癌变 结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