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息肉癌变7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修岭 杨玉秀 +1 位作者 张延瑞 李怀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63-63,65,共2页
关键词 大肠息肉 癌变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自体荧光差异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阳德 刘蔚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比较胶原Ⅰ、Ⅲ、Ⅳ型在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分布差异,分析组织癌变后胶原的改变对自体荧光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计分分析Ⅰ、Ⅲ、Ⅳ型胶原亚型在26例病人正常和腺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正常组... 目的:比较胶原Ⅰ、Ⅲ、Ⅳ型在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分布差异,分析组织癌变后胶原的改变对自体荧光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半定量计分分析Ⅰ、Ⅲ、Ⅳ型胶原亚型在26例病人正常和腺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正常组织的基底膜呈现很强的Ⅳ型胶原抗体阳性反应,在基底膜形成较粗的环形染色带;Ⅰ型和Ⅲ型胶原抗体反应在细胞外基质呈连续的细丝纤维样,紧贴基底膜,间质中染色较基底膜稍深。癌组织Ⅳ型胶原抗体反应在癌巢周边为阴性,或仅在残存的基底膜有片断的阳性反应;Ⅰ型和Ⅲ型胶原在癌巢周边的反应呈阴性或不连续性的阳性,但癌间质的阳性反应较正常间质内明显。癌细胞浸润深肌层后癌巢周边间质内三种胶原抗体反应均呈阴性。Ⅰ型、Ⅲ型和Ⅳ型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分布存在十分显著性差异(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荧光 大肠癌 胶原 细胞外基质 早期诊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抑癌基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美东 姚礼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基因 大肠癌 发病率 P53基因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族青年人大肠癌发病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工 郑树 +2 位作者 余海 高玉堂 高汝聂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84-85,89,共3页
本文从移民流行病学角度,分析了1978~1982年137个国家和地区及不同种族男女性年龄别大肠癌发病数据.结果表明:≥30岁组大肠癌受移居(环境因素)的影响明显,尤其是结肠癌;而<30岁组(青年人)大肠癌同一种族不同居住地发病率相同,提示... 本文从移民流行病学角度,分析了1978~1982年137个国家和地区及不同种族男女性年龄别大肠癌发病数据.结果表明:≥30岁组大肠癌受移居(环境因素)的影响明显,尤其是结肠癌;而<30岁组(青年人)大肠癌同一种族不同居住地发病率相同,提示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流行病学 大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和核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耿宝琴 倪庆桂 周水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3-16,共4页
不同剂量(10-5mol/L、10-6mol/L和10-7mol/L)β-胡萝卜素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癌细胞核DNA含量明显减少、分布改变。此作用不仅由于β-胡萝卜素的VitA活性... 不同剂量(10-5mol/L、10-6mol/L和10-7mol/L)β-胡萝卜素对体外人大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显示明显的抑制作用,癌细胞核DNA含量明显减少、分布改变。此作用不仅由于β-胡萝卜素的VitA活性,也由于其自身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表现为抗氧化、抑制癌基因表达、损伤核结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素 细胞核测量法 大肠肿瘤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1,p53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关系的研究——附128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京山 孙立中 魏东燕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8-9,共2页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128例大肠癌标本中的nm23-H1,p5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肠癌中nm23-H1,p53的表达分别为73.4%,53.1%。nm23-H1的表...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128例大肠癌标本中的nm23-H1,p5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大肠癌中nm23-H1,p53的表达分别为73.4%,53.1%。nm23-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5),p53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有关(P<0.05)。提示nm23-H1主要作用于大肠癌转移过程,p53的表达在肿瘤浸润转移及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转移基因 P53基因 大肠癌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洪升 欧阳钦 +2 位作者 王一平 林世富 陈岱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大肠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大肠腺癌主要的癌前病变。本文总结分析我院53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癌变因素,目的在于探讨腺瘤性息肉的特点及其癌变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大肠腺瘤性息肉是大肠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大肠腺癌主要的癌前病变。本文总结分析我院530例大肠腺瘤性息肉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癌变因素,目的在于探讨腺瘤性息肉的特点及其癌变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性息肉 病理 大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腹水中CEA、CD44的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磊 陶怡菁 +3 位作者 袁向亮 吕文杰 刘颖斌 毕建威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腹水中CEA、CD44的表达量,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腹水标本,经real—timePCR定量测定CEA、CD40基因的表达情况,数据采用2-△△CT法处理。结果经过9~55个月随访,107例胃癌患者中1... 目的 通过检测胃癌患者腹水中CEA、CD44的表达量,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0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腹水标本,经real—timePCR定量测定CEA、CD40基因的表达情况,数据采用2-△△CT法处理。结果经过9~55个月随访,107例胃癌患者中19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CD44基因的表达含量与术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CEA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F=0.83,P〈0.01)。结论胃癌腹水中CEA的含量能够证实肿瘤分期,而CD44的含量能够预测肿瘤的转移可能性,因此胃癌患者腹水中CEA、CD44的表达对肿瘤的预后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水 real—time PCR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血硒水平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宁 姚凤一 +2 位作者 王淑石 陆婉英 薛淑莲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98-100,160,共3页
本文对原发性大肠癌病例86例和与病例同性别、同年龄、同居地健康者86名,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比色微量法进行了全血血硒水平的测定。结果病例组血硒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且显示出随血硒含量降低,患大肠癌危险性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大肠癌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10
作者 唐芙爱 樊清波 +3 位作者 李振峰 刘益清 崔广林 冯常炜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3期582-583,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 L SAB法对 5 2例大肠癌组织、1 9例大肠腺瘤组织和 1 8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 VEGF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正常大肠粘膜组织 VEGF表达阴性 ,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 L SAB法对 5 2例大肠癌组织、1 9例大肠腺瘤组织和 1 8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的 VEGF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正常大肠粘膜组织 VEGF表达阴性 ,大肠腺瘤和大肠癌的 VEGF阳性率分别为 2 6 .32 %和 5 1 .92 % ,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 (P<0 .0 1 ) ;VEGF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阳性率为 6 8.1 8% ,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的 40 .0 0 % (P<0 .0 5 ) ;VEGF的阳性率随 Dukes分期增加 ,且 Dukes A期、Dukes B期和 Duke C期相比 ,差异显著 (P<0 .0 5 ) ,但与大肠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0 .0 5 )。结论 :VEGF促进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化疗耐药机制及逆转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燕 张俐 +1 位作者 牛素生 刘俊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2期23-25,共3页
骨肉瘤是常见的骨源性恶性肿瘤,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但肿瘤耐药性的存在,成为骨肉瘤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明确其耐药机制,有效预防或逆转骨肉瘤耐药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骨肉瘤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 骨肉瘤是常见的骨源性恶性肿瘤,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但肿瘤耐药性的存在,成为骨肉瘤复发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明确其耐药机制,有效预防或逆转骨肉瘤耐药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骨肉瘤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耐药机制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大肠癌内分泌样癌细胞的表达
12
作者 王道存 冯常炜 +3 位作者 唐芙爱 刘益清 王立东 贾云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研究内分泌样癌细胞在不同年龄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嗜铬蛋白A标记的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老年、中年及青年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手术切除大肠癌组织中内分泌样癌细胞的表达。结果:青年组大肠癌... 目的:研究内分泌样癌细胞在不同年龄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嗜铬蛋白A标记的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老年、中年及青年组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手术切除大肠癌组织中内分泌样癌细胞的表达。结果:青年组大肠癌15例,嗜铬蛋白A表达10例,表达率66.7%;中年组22例,7例阳性表达,表达率31.8%;老年组25例,阳性表达5例,表达率20.0%。三组间差异显著(P<0.025,χ2=9.12),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P<0.005(χ2=8.71);青年组与中年组比较P<0.05(精确概率计算法);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肠癌内分泌样癌细胞表达率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的差异可能是大肠癌的一种新的病理学特点,极有可能是青年及老年大肠癌患者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年龄 嗜铬蛋白A 内分泌样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息肉、大肠癌的肠微生态变化及其意义探讨
13
作者 周国华 左大镒 +1 位作者 陈奉条 陆秀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67-67,共1页
多数学者认为,大肠癌大多数是由腺瘤演变而来的,腺瘤应视为癌前病变。但是,腺瘤是如何演变为癌的?目前仍不能确定,我院消化内科通过3年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及其正常组肠微生态变化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肠微生态变化在大肠息肉... 多数学者认为,大肠癌大多数是由腺瘤演变而来的,腺瘤应视为癌前病变。但是,腺瘤是如何演变为癌的?目前仍不能确定,我院消化内科通过3年对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癌及其正常组肠微生态变化对比分析,旨在探讨肠微生态变化在大肠息肉及大肠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 大肠癌 大肠肿瘤 微生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1WAF1/CIP1基因及p53蛋白在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孙润芹 陈晓黎 +1 位作者 黄莺 王康敏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2-43,68,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 2例大肠癌组织 p2 1WAF1/ CIP1基因及 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p2 1WAF1/ CIP1阳性率 4 2 .9% ,p53蛋白阳性率 6 4 .1% ;两者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率之间有关 ,并随着肿瘤恶性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 2例大肠癌组织 p2 1WAF1/ CIP1基因及 p5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p2 1WAF1/ CIP1阳性率 4 2 .9% ,p53蛋白阳性率 6 4 .1% ;两者与大肠癌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率之间有关 ,并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 ,p2 1WAF1/ CIP1阳性率下降 ,p53蛋白阳性率增加。推测 p2 1WAF1/ CIP1及 p53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性相关关系 ,同时检测 p2 1WAF1/CIP1基因及 p53蛋白的表达情况 ,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P21WAF1/CIP1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大肠癌癌旁移行粘膜的免疫组织化学、DNA含量及AgNORs形态计量研究
15
作者 任景丽 张建江 +3 位作者 银平章 祝庆蕃 刘政国 李玉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微分光光度计和AgNORs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结合组织学观察,比较分析大肠癌、癌旁移行粘膜(TM)和正常大肠粘腹的差异,结果表明,移行粘膜的许多改变与正常粘膜明显不同,其变化介于正常粘膜与癌...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微分光光度计和AgNORs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结合组织学观察,比较分析大肠癌、癌旁移行粘膜(TM)和正常大肠粘腹的差异,结果表明,移行粘膜的许多改变与正常粘膜明显不同,其变化介于正常粘膜与癌组织之间,反映移行粘膜客观存在。尽管移行粘膜组织学上无明显异型性,但其肿瘤相关性抗原的高表达,DNA倍体增加,AgNORs数目和面积的增加以及细胞核面积和周长的增加,说明移行粘膜并非一般刺激而致的非特异性反应,而是具有恶性肿瘤的某些特征,提示TM与癌有密切关系,为癌变危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DNA 移行粘膜 AGNORS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癌基因和大肠癌关系的研究
16
作者 张予蜀 朱人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61-64,共4页
中图法分类号R735.34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一般认为是细胞内的重要调控基因损伤,伴随生化信号传递系统功能失调所致,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当一个细胞中这些基因或信号传递物质、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等的... 中图法分类号R735.34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一般认为是细胞内的重要调控基因损伤,伴随生化信号传递系统功能失调所致,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当一个细胞中这些基因或信号传递物质、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等的表达或功能紊乱累积到一定数量时,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大肠癌 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大肠癌组织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17
作者 于庆凯 马杰 乔思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1期6-8,共3页
应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检测143例大肠癌癌组织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分布情况,ER和PR阳性病例一致,阳性率为51.04%。发现ER、PR分布与大肠癌年龄、月经、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明显相关性(P<0.05)。
关键词 大肠肿瘤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与大肠癌
18
作者 应月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 生物学特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病人粪便及组织中Ki-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干月波 蔡心涵 郑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241-247,共7页
作者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中国人结直肠癌ras基国突变的背景,并在病人粪便DNA中检测该突变基因。35例癌组织中发现Ki-ras12位密码子突变11例(31.4%),61位密码子1例(2.9%),没有发现西方... 作者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了中国人结直肠癌ras基国突变的背景,并在病人粪便DNA中检测该突变基因。35例癌组织中发现Ki-ras12位密码子突变11例(31.4%),61位密码子1例(2.9%),没有发现西方结直肠癌中较为常见的13位密码子突变。18例病人粪便DNA中6例有突变ras基因,并与癌肿组织的检测结果完全吻合。作者认为从粪便DNA检测ras基因突变,对早期发现结直肠肿瘤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致癌基因 RAS基因 粪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肠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周伦 余海 郑树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204-206,共3页
对杭州市区在1986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内被诊断的245例大肠癌进行了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所有调查因素都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饮酒史、饮自来水、慢性腹泻史、血便史及重体力活动... 对杭州市区在1986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内被诊断的245例大肠癌进行了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所有调查因素都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饮酒史、饮自来水、慢性腹泻史、血便史及重体力活动与大肠癌有阳性联系,轻体力活动则有保护作用,以上因素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病因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