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PET代谢脑网络的Hub节点和模块化的差异
1
作者 杨帆 肖静可 +2 位作者 彭岱云 付静瑜 柳江燕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4期397-404,共8页
目的基于18F-FDG PET成像构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代谢脑网络Hub节点和模块化的差异,探讨疾病本身和R-CHOP化疗方案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4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接受化疗前后全身1... 目的基于18F-FDG PET成像构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代谢脑网络Hub节点和模块化的差异,探讨疾病本身和R-CHOP化疗方案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月~2024年7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接受化疗前后全身18F-FDG PET检查的51例DLBCL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脑区间的相关性构建代谢脑网络。行1000次置换检验比较DLBCL患者与健康对照全局属性、Hub节点和模块化的差异。结果DLBCL患者脑网络Hub节点的数量和分布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保持了小世界网络的特性(Sigma>1.1)。在模块化方面,基线时DLBCL患者脑网络的部分节点模块归属发生变化,化疗后脑网络的模块结构则经历了明显重组,但模块度Q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疾病本身和R-CHOP化疗药物共同导致DLBCL患者代谢脑网络Hub节点和模块化的改变,从而影响大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 代谢脑网络 模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化疗中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2
作者 梁田田 卢国伟 +1 位作者 刘大炜 孙岩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5年第3期199-20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左侧鼻面部肿痛伴麻木3个月”于2023-05-23入院。既往“鼻窦炎”病史10年,无免疫系统相关合并症。3个月前,患者鼻腔通气差,随后出现发热、外鼻肿痛伴麻木及脓涕,口服“人工牛黄解毒胶囊”后症状较前好转;1个...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左侧鼻面部肿痛伴麻木3个月”于2023-05-23入院。既往“鼻窦炎”病史10年,无免疫系统相关合并症。3个月前,患者鼻腔通气差,随后出现发热、外鼻肿痛伴麻木及脓涕,口服“人工牛黄解毒胶囊”后症状较前好转;1个月前出现左侧面部肿胀累及颞区,抗生素治疗无效;15 d前病情再次加重,出现牙齿咬合障碍,张口困难,影响进食,精神状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Lymphoma Ext ranodal NK-T-Cel l)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噬血细胞性(Lymphohistiocytosis Hemophagocytic) 感染(Inf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计数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
3
作者 余桂芝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PL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患有DLBCL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招募同期同年龄段且性别匹配的100例健康... 目的 分析血小板计数(PLT)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患有DLBCL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招募同期同年龄段且性别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RDW和PLT的最佳临界值,根据临界值对病例组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前向选择法的Cox分析对病例组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独立临床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LBCL患者的RDW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升高,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降低(P<0.05)。RDW>14.36%与东部合作肿瘤学组表现状态较差、淋巴结外疾病部位较多、B症状、骨髓受累、Ann Arbor分期较高、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升高显著相关。PLT≤126.61×10^(9)/L的患者与Ann Arbor分期较高、淋巴结外疾病部位较多、LDH升高和B症状之间有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较晚、RDW较高和PLT较低是DLBCL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高RDW和低PLT水平是DLBCL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小板计数 血液学指标 预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颈部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4
作者 栗春莉 李亚洲 +3 位作者 宋雨 许费昀 王新方 张平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和31例淋巴瘤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组患者常规超声...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和31例淋巴瘤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比较两组患者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声像特征,探讨各指标在两种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超声发现结核组淋巴结最大长径、短径较淋巴瘤组小,内部囊性回声及边缘型或无血流的淋巴结占比多,存在条状或网格状回声、门型或混合型血流少于淋巴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结核组多表现为向心性、不均匀增强、有无增强区,淋巴瘤组多表现为非向心性、均匀增强、不伴无增强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诊断淋巴结结核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90.0%、80.6%、86.4%,94.0%、87.1%、91.4%,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的80.0%、71.0%、76.5%。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和淋巴瘤患者基于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的声像特点有显著的异同性,两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颈部淋巴结结核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CRP、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
5
作者 刘冬梅 于富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9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9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验指标[CRP、TNF-α、糖类抗原125(CA125)]、生活质量、免疫功能(CD^(3+)、CD^(4+)、CD^(8+)以及CD^(4+)/CD^(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1.74%,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4.01±2.36)mg/L、TNF-α(18.54±8.32)pg/ml、CA125(26.41±2.25)U/ml均低于对照组的(6.25±2.36)mg/L、(26.93±7.25)pg/ml、(34.21±3.58)U/m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4%,与对照组的30.43%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83.79±7.84)分高于对照组的(73.78±6.89)分,美国东部肺肿瘤协会组体力状况量表(ZPS)评分(0.93±0.27)分低于对照组的(1.43±0.31)分(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更高,CD^(8+)水平更低(P<0.05)。结论弥散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能够获得更显著的疗效,可促进CRP、TNF-α、CA125水平降低,保护患者免疫功能,且有着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化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吴春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8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预后结果,比较患者相关资料,分析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年...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预后结果,比较患者相关资料,分析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年,127例DLBCL患者存活92例(72.44%),死亡35例(27.56%),分别纳入存活组和死亡组。死亡组合并症>2种、结外器官受累数量≥2处、骨髓受累、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占比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2种、结外器官受累数量≥2处、骨髓受累、Ann Arbor分期Ⅲ~Ⅳ期、化疗后未达完全缓解为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较为复杂,临床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诊断:漏诊和误诊分析
7
作者 周瑞莉 郭玉萍 黄春旺 《循证医学》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超声特征及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8年31日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收集的51例术前常规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考虑PTL或经手术切除或者粗针穿刺... 目的 研究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超声特征及分析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8年31日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收集的51例术前常规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考虑PTL或经手术切除或者粗针穿刺病理诊断PTL患者的超声图像及图文报告,重点观察超声检查中甲状腺实质回声及病灶情况,包括甲状腺内病灶大小、回声、形态、边界、是否伴钙化、是否存在囊性变、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否累及颈部淋巴结等指标。将超声检查的各项指标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互相对照。结果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照超声诊断结果,发现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PTL患者23例,误诊17例,漏诊11例。结论 甲状腺超声呈现为实质性病灶、极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内部条索状或网格状稍强回声、形态不规则、钙化少见、无囊性变、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超声特征有助于诊断P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原发性淋巴瘤 超声 甲状腺恶性肿瘤 桥本氏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腔黏膜溃疡为首发表现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多学科诊疗1例
8
作者 王锋 陈旭亚 +1 位作者 周刚 张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sal type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以破坏面部中份结构为主的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以口腔黏膜溃疡为首发症状的病例罕见且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在诊断上极其困难。本文...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sal type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以破坏面部中份结构为主的NK/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以口腔黏膜溃疡为首发症状的病例罕见且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在诊断上极其困难。本文报道1例以颊黏膜及牙龈溃疡为首发表现的ENKTL的多学科诊疗,并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相关病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口腔黏膜溃疡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物灸辅助昂丹司琼预防淋巴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丁笑笑 梁珍伟 +2 位作者 王雯雯 陈建霖 郭艳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49-152,共4页
目的 探讨隔物灸辅助昂丹司琼对淋巴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淋巴瘤化疗患者共计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 目的 探讨隔物灸辅助昂丹司琼对淋巴瘤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淋巴瘤化疗患者共计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昂丹司琼治疗,研究组给予隔物灸辅助昂丹司琼治疗。比较两组化疗结束后7 d恶心、呕吐发生率、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物灸辅助昂丹司琼应用于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可提高恶心、呕吐预防效果,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物灸 昂丹司琼 淋巴瘤 化疗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坏死性肉芽肿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静 蔡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88,共3页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 ENKTL)是一种破坏面中线部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侵袭性强。本文报道1例以腭部溃疡为首发症状,初诊为坏死性肉芽肿,终诊为ENKTL的罕见病例。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误诊的原因...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 ENKTL)是一种破坏面中线部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侵袭性强。本文报道1例以腭部溃疡为首发症状,初诊为坏死性肉芽肿,终诊为ENKTL的罕见病例。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误诊的原因,以期对发生于腭部的ENKTL的诊断和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口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预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与 魏巍 +2 位作者 余璇 白岩 王梅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0-786,共7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无事件生存期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1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ENKTL患者9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63例和验证组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模型对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无事件生存期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1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的ENKTL患者90例,随机分为训练组63例和验证组27例。从基线PET和CT图像上提取特征,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结合Cox生存分析筛选特征并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影像组学复合模型,以模型风险评分的中位数作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使用C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3个模型的预测性能。基于最优模型构建列线图,采用校准曲线描述最优模型预测ENKTL患者生存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使用Kaplan-Meier分析和对数秩检验评估最优模型的预后价值。结果复合模型在训练组(C指数0.791,95%CI 0.702~0.879,曲线下面积为0.882)和验证组(C指数0.770,95%CI 0.650~0.889,曲线下面积为0.720)中比单独的临床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的预后表现更好。校准曲线表明复合模型在预测3年无事件生存期概率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生存曲线显示高危组的无事件生存期显著低于低危组。结论基于影像组学和临床参数构建的复合模型可以提供更全面的预后信息并提高诊断准确性。列线图为ENKTL患者的风险分层提供了一种无创的诊断工具,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影像组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淋巴瘤异质性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詹华英 李伟龙 +1 位作者 于丽硕 刘志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0-224,共5页
淋巴瘤是一种以淋巴细胞为主要来源的高度异质性肿瘤。^(18)F-FDG PET/CT通过对肿瘤细胞状态和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异质性FDG摄取进行评估,被广泛用于嗜FDG淋巴瘤分期、再分期及治疗反应评估。但常规PET参数在全面评估肿瘤异质性方面存在... 淋巴瘤是一种以淋巴细胞为主要来源的高度异质性肿瘤。^(18)F-FDG PET/CT通过对肿瘤细胞状态和肿瘤微环境变化的异质性FDG摄取进行评估,被广泛用于嗜FDG淋巴瘤分期、再分期及治疗反应评估。但常规PET参数在全面评估肿瘤异质性方面存在不足。本文总结PET/CT在淋巴瘤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并探讨PET/CT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新PET参数的探索、新试剂的开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这些领域在淋巴瘤检测、异质性量化、鉴别、中期疗效评估和预测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18)F-FDG PET/CT 肿瘤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林哲申 梁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95-98,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异质性高,目前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特征判定疗效及预后,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循环肿瘤DNA(ctDNA)是患者循环中的肿瘤DNA游离片段,作为新兴的特异性...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异质性高,目前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特征判定疗效及预后,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循环肿瘤DNA(ctDNA)是患者循环中的肿瘤DNA游离片段,作为新兴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治疗指导等方面展现出易全程获取、携带全面信息、可动态实时监测等诸多优势,尤其在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后,可实现更为经济高效的动态监测,从而改善DLBCL的全程管理。通过监测疾病全程中的ctDNA水平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实现DLBCL患者个体化精准治疗管理。ctDNA有望在未来成为一种可靠且广泛适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DNA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辅助诊断 预后评估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为首发皮肤表现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
14
作者 韩雪 林越 +2 位作者 钟大平 闫国富 何威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报告以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为首发皮肤表现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患者男,49岁,因头颈部蚊虫叮咬后红肿伴瘙痒反复5年,再发1周就诊。皮肤科检查:右颊外侧、颈后部偏右侧、右肩胛下区域红斑、肿胀,局部见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水疱,少许渗... 报告以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为首发皮肤表现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1例。患者男,49岁,因头颈部蚊虫叮咬后红肿伴瘙痒反复5年,再发1周就诊。皮肤科检查:右颊外侧、颈后部偏右侧、右肩胛下区域红斑、肿胀,局部见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疱疹、水疱,少许渗液,右颈部大片红肿。右耳后、右下颌、双侧颈部、双腋下淋巴结肿大,右颈部淋巴结肿大显著,轻触痛。右颈部淋巴结组织病理提示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见大量小淋巴细胞增生,细胞形态较为一致,胞浆少,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少见。免疫组化:CD20(+),Pax-5(+),CD3(-),CD5(+),CD23(+),Bcl-2(+),Bcl-6(-),CD10(-),Cyclin-D1(-),SOX-11(-),Mum-1(-),CD4(-),CD8(-),CD56(-),Ki-67(约30%+)。原位杂交:EBER(-)。EB病毒DNA定量:1.08×10^(4)/L。EB病毒抗体:EB-VCA-IgG>750.0 U/mL。诊断: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②蚊虫叮咬超敏反应。予甲泼尼龙、头孢呋辛治疗后,皮肤红肿及瘙痒症状减轻。患者转入血液科,因暂无治疗指征,目前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蚊虫叮咬超敏反应 EB病毒 淋巴结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OMP在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恒 王丹 +2 位作者 武中庆 钟建明 袁永健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运用血清COMP含量检测从有临床症状而未出现影像学改变的人群中筛选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亚临床患者,从而开展OA的早发现、早治疗。方法:收集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入院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或骨关节炎高危人群组115例(OA... 目的:运用血清COMP含量检测从有临床症状而未出现影像学改变的人群中筛选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亚临床患者,从而开展OA的早发现、早治疗。方法:收集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入院诊断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或骨关节炎高危人群组115例(OA组),体检健康对照人群35例(健康组)。OA组男55例,女60例;年龄39~76岁,平均(55±13.32)岁;体重指数15.1~29.8;病程6~60个月。健康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36~77岁,平均(53±12.53)岁;体重指数14.8~29.2。按照国际骨关节炎学会制定的诊断分类标准以及Kellgren和Lawrence衡量标准,确诊OA并分为Ⅰ-Ⅳ级,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检测血清COMP含量并分析与OA级别的相关性。OA亚临床组患者随访调查24~38个月,平均33.4个月,检测随访前后的血清COMP含量。结果:健康组血清COMP含量受年龄影响较大(t=2.50,P=0.02),但健康组和OA组均不受性别(t=0.98,P=0.34;t=0.18,P=0.86),体重指数(t=0.56,P=0.92;t=0.17,P=0.85)和吸烟史(t=1.89,P=0.08;t=0.70,P=0.49)影响。随着OA分级的升高,血清COMP含量逐渐升高(F=15.56,P=0.001)。即使针对未出现影像学改变的OA亚临床患者,也可以在该患者确诊的2年前检测出显著的血清COMP含量升高,并能有效地将其与其他相关疾病的亚临床患者区分(t=2.55,P=0.03)。结论:血清COMP可作为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为膝关节OA的亚临床和早期患者提供新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生物学标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药物刺激前后淋巴瘤活细胞的形貌及弹性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密 刘连庆 +4 位作者 席宁 王越超 董再励 肖秀斌 张伟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2-1508,共7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研究单个活细胞的形貌结构及物理特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固定方法,利用AFM对动物悬浮活细胞的形貌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柱阵列和静电吸附相结合的动物...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发明为研究单个活细胞的形貌结构及物理特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固定方法,利用AFM对动物悬浮活细胞的形貌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柱阵列和静电吸附相结合的动物悬浮细胞固定方法.通过微柱阵列的机械钳制和多聚赖氨酸的静电吸附实现了对单个淋巴瘤B细胞的固定,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FM动态观测了不同浓度Rituximab刺激下淋巴瘤B细胞的表面形貌及弹性的变化.经过0.2 mg·mL-1的Rituximab刺激2 h后,细胞表面的褶皱增加,细胞的杨氏模量从196 kPa减小到183 kPa.经过0.5 mg·mL-1的Rituximab刺激2 h后,细胞形貌发生显著变化并出现突起结构,细胞的杨氏模量从234 kPa减小到175 kPa.实验结果表明淋巴瘤细胞形貌和弹性变化的幅度随着Rituximab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深了对Rituximab作用效果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淋巴瘤 弹性 力曲线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散发型腹部伯基特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林杨皓 朱文淼 +2 位作者 何伟荣 刘维健 连永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一例成人散发型腹部伯基特淋巴瘤临床、影像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一例成人散发型腹部伯基特淋巴瘤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探讨其临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者男性,87岁,因腹痛不适,... 目的探讨一例成人散发型腹部伯基特淋巴瘤临床、影像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一例成人散发型腹部伯基特淋巴瘤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探讨其临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者男性,87岁,因腹痛不适,近一天疼痛加剧就诊,超声示左肾周围肿物,CT示左侧腹膜后团块状软组织肿块,横结肠左侧段肠壁增厚,增强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穿刺取病理,结合光镜及免疫组化,考虑伯基特淋巴瘤。结论成人散发型伯基特淋巴瘤属于少见、罕见病,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具有一定影像特征,充分认识有利于提高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散发型 伯基特淋巴瘤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旸 刘卓刚 +3 位作者 郝良纯 杨威 王占强 徐淑梅 《循证医学》 CSCD 201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美罗华"、"利妥昔单抗"、"非霍奇金淋巴瘤"、"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美罗华"、"利妥昔单抗"、"非霍奇金淋巴瘤"、"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1-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1-2010年)、维普数据库(1991-2010年)、万方数据库(1991-2010年),手工检索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及可以利用的综述,收集国内关于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两名评价者独立依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化疗与单用CHOP方案比较,其完全缓解率(相对危险度1.32,95%可信区间1.01~1.73)和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1.22,95%可信区间1.04~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肝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内目前有限的证据表明,与单用CHOP方案相比,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能提高中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同时并不增加治疗的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的研究样本量较小,随机试验的总体质量不高,以上结论尚有待于更多大样本、设计完善、实施良好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非霍奇金淋巴瘤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扬 赵洪国 +3 位作者 李广伦 崔中光 史雪 许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DLBCL患者74例,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GCB)型24例,其中R-CHOP方案治疗13例(GCB型R-CHOP组)、CHOP方案治疗11例(GCB型CHOP组);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non... 目的分析生发中心和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DLBCL患者74例,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GCB)型24例,其中R-CHOP方案治疗13例(GCB型R-CHOP组)、CHOP方案治疗11例(GCB型CHOP组);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non-GCB)型50例,其中R-CHOP方案治疗28例(nonGCB型R-CHOP组)、CHOP方案治疗22例(non-GCB型CHOP组)。比较两型及不同化疗方案的有效率(RR)、1年生存率,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GCB型R-CHOP组RR、1年生存率高于non-GCB型R-CHOP组;GCB型CHOP组RR高于non-GCB型CHOP组(P<0.01),但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CB型R-CHOP组1年生存率优于GCB型CHOP组(P<0.05),而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n-GCB型R-CHOP组RR高于non-GCB型CHOP组(P<0.05),但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R与年龄、性别、B症状无关(P均>0.05),而与Ki-67高表达、LDH升高、Ⅲ~Ⅳ期、IPI≥3分有关(P均<0.05),且以上因素主要影响non-GCB型疗效。结论 GCB型疗效及1年生存率优于non-GCB型;R-CHOP能有效提高GCB型的1年生存率;Ki-67高表达、LDH升高、Ⅲ~Ⅳ期、IPI≥3分是影响non-GCB型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环磷酰胺 美罗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VCS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丽霞 张杰 +3 位作者 周芸 陆琳 张茹 潘世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1-631,共1页
VCS参数可以反映计数细胞的形态特征,近年来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上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涂片可以看到形态异常淋巴细胞,特别是当疾病累及外周血时,会出现"淋巴瘤"细胞。本研究通过对恶性淋巴瘤患... VCS参数可以反映计数细胞的形态特征,近年来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上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涂片可以看到形态异常淋巴细胞,特别是当疾病累及外周血时,会出现"淋巴瘤"细胞。本研究通过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VCS参数的研究,探讨VCS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细胞 VCS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