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单体麝香酮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袁思梦 李琳 +1 位作者 杨将 邢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97-102,共6页
麝香酮作为天然活性化合物,近年来在抗癌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多靶点作用。本文综述麝香酮在胃癌、肝癌、乳腺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的抗癌机制。其通过调控PI3K/Akt/mTOR、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和细胞周... 麝香酮作为天然活性化合物,近年来在抗癌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多靶点作用。本文综述麝香酮在胃癌、肝癌、乳腺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中的抗癌机制。其通过调控PI3K/Akt/mTOR、NF-κB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和细胞周期停滞,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此外,麝香酮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免疫杀伤力,并抑制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表达。虽然其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但生物利用度较低及代谢较快等问题仍需通过药物制剂优化解决。麝香酮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抗肿瘤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酮 抗癌作用 机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苦苷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天勤 李欣 +5 位作者 董圣军 程春雷 史荣军 贾龙 王健 刘宝辉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龙胆苦苷(GPS)对人上皮性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上皮性卵巢癌HO891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中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对照组单纯加入0. 01%DMSO培养48 ... 目的观察龙胆苦苷(GPS)对人上皮性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上皮性卵巢癌HO891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GPS低剂量组、GPS中剂量组、GPS高剂量组。对照组单纯加入0. 01%DMSO培养48 h,GP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在加入10、20与40μmol/L GPS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48 h。采用MTT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TUNEL实验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率;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能力,计算细胞迁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P38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促凋亡蛋白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白血病-2(Bcl-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PS中剂量组、GPS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迁移率均降低,凋亡率均升高(P <0. 05或0. 01)。与对照组相比,GPS中剂量组、GPS高剂量组细胞内Bax、p-P38MAPK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 <0. 05或0. 01)。结论 GPS具有抑制人上皮性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及迁移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苦苷 卵巢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粗提物、葛根素对肺癌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萍 裴兰英 +3 位作者 李娟 张蕾 张洪权 许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粗提物(CP)和葛根素纯品(SP)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的SP和CP培养H446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 目的观察葛根粗提物(CP)和葛根素纯品(SP)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的SP和CP培养H446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技术检测Bcl-2和Bax蛋白。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结果CP作用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35μg/ml,SP为1403μg/ml。此浓度作用72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71%和2.61%,两组相比P<0.05;G0/G1期细胞构成比分别为79.20%和72.20%,G2/M期细胞构成比分别为8.94%和10.50%,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CP作用于H446细胞后,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的蛋白表达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SP和CP对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相关性;SP和CP可诱导细胞凋亡且CP强于SP,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上调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H446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对血瘀证乳腺癌生长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永惠 常靖 +5 位作者 薛陆军 郭少贤 王瑞 孙烨 夏欣欣 李恩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血瘀证裸鼠乳腺癌进展的影响。方法构建血瘀证乳腺癌裸鼠模型,用麝香酮[2mg/(kg·d)]灌胃14d后,观察裸鼠的一般状况,计算肿瘤体积及麝香酮的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麝香酮可...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血瘀证裸鼠乳腺癌进展的影响。方法构建血瘀证乳腺癌裸鼠模型,用麝香酮[2mg/(kg·d)]灌胃14d后,观察裸鼠的一般状况,计算肿瘤体积及麝香酮的抑瘤率,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麝香酮可抑制血瘀证裸鼠乳腺癌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麝香酮可有效抑制瘤体生长(抑瘤率为48.03%);麝香酮组VEGF的阳性细胞表达降低。结论在血瘀证裸鼠模型中,麝香酮可以显著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VEGF的表达,达到抑制血管生成、阻断肿瘤营养供应,从而影响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麝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对晚期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海金 董良 +1 位作者 李英 符淑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67,共2页
艾迪注射液是由黄芪、刺五加、人参、斑蝥等提取的抗肿瘤中成药,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笔者通过观察晚期肿瘤患者应用艾迪注射液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进一步探讨其抗肿瘤活性。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恶性肿瘤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舒注射液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程晶 胡健莉 吴红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78-479,共2页
目的 探讨岩舒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将6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相应化疗方案处理,并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相应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岩舒注射液... 目的 探讨岩舒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 将6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相应化疗方案处理,并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相应化疗和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岩舒注射液20 mL/d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转换率(LBT)、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显著增加(P<0.01),T淋巴细胞亚群中T3、T4增高,T8相对减少,且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后的LBT、NK、T3、T4则呈降低趋势,T8相对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岩舒注射液能较好地增强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舒注射液 肿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7
作者 李敏芳 李慧 王学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02-104,共3页
金丝桃苷(Hyp)属于黄酮醇苷类化合物,拉丁名为Hyperoside,英文名为Hyperin,异名为田基黄苷、海棠因,结构为槲皮素-3-半乳糖苷(结构式如图1)。其存在于植物之中,如贯叶连翘、菟丝子、山楂、吴茱萸等,它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金丝桃苷(Hyp)属于黄酮醇苷类化合物,拉丁名为Hyperoside,英文名为Hyperin,异名为田基黄苷、海棠因,结构为槲皮素-3-半乳糖苷(结构式如图1)。其存在于植物之中,如贯叶连翘、菟丝子、山楂、吴茱萸等,它对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调节活性,已引起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现对Hyp的药理作用及含有该成分的中药材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Hyp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苷 药理作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挥发油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宁 熊勇 +2 位作者 张海涛 贾振斌 罗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9-21,共3页
目的评估高良姜挥发油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根茎的挥发油成分,采用MTT法观察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人鼻咽癌CNE-2Z细胞、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 目的评估高良姜挥发油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根茎的挥发油成分,采用MTT法观察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人鼻咽癌CNE-2Z细胞、人甲状腺癌SW579细胞及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高良姜挥发油提取率达1.2%,其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HT29、CNE-2Z、SW579、Hela细胞株增殖,对HT29、Hela、CNE-2Z、HepG2、SW579细胞株的IC50值分别为2 352、717、458、431、329μg/mL。结论高良姜挥发油成分对多种类型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挥发油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肿瘤慢性病性贫血临床观察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越 蒋霆辉 +3 位作者 孙贤俊 张庆荃 吴士延 张微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72,共2页
将60例肿瘤慢性病性贫血(AC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肿瘤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60 ml/d,连续用药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6、肿瘤... 将60例肿瘤慢性病性贫血(AC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肿瘤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60 ml/d,连续用药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发现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总分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有显著性升高,IL-2、IL-6、TNF等明显降低;治疗组血红蛋白(Hb)升高呈线性变化趋势。IL-2、IL-6和Hb水平有负相关线性回归关系。提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肿瘤ACD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干预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影响Hb水平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慢性病性贫血 细胞因子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与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建军 孔维佳 +3 位作者 项济生 舒宏 施秋梅 檀慧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 rhinitis,NINA)在年龄、性别分布、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的特性及差异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首次确诊为AR及NIN... 目的探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 rhinitis,NINA)在年龄、性别分布、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的特性及差异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首次确诊为AR及NINA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发作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R最高发年龄段在10~19岁,而NINA最高发年龄段在30~39岁。AR发病性别比例,在10~19岁前男性高于女性,2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NINA发病患者数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61.6% AR起病年龄在20岁以前,男性起病年龄多早于女性;66.5%的NINA在20岁以后出现症状,起病高峰年龄为20~29岁。本地区AR发病高峰季节为7~11月,NINA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AR与NINA在年龄分布、性别、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鼻炎 血管运动性 发病年龄 性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榆升白片预防及治疗宫颈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会彬 范丽霞 +5 位作者 史鸿云 盖晓惠 苑兰惠 刘妙玲 崔桂敏 苏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对宫颈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221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观察组采用放疗起始即预防性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口服鲨肝醇和维生素B12,观察放疗第1、2周两组骨髓抑制程...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对宫颈癌放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221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9例,观察组采用放疗起始即预防性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口服鲨肝醇和维生素B12,观察放疗第1、2周两组骨髓抑制程度;于放疗第3周起将对照组中85例出现Ⅰ、Ⅱ度骨髓抑制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非干预组42例,两组均继续口服鲨肝醇和维生素B12,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地榆升白片,观察第3、4周两组骨髓抑制程度。结果观察组0度和Ⅰ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Ⅱ度和Ⅲ度以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0度和Ⅰ度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而Ⅱ度和Ⅲ度以上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结论地榆升白片可预防宫颈癌放疗中的骨髓抑制,并对已出现的骨髓抑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癌 地榆升白片 放射治疗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养阴方对急性放射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炳胜 张秀丽 +4 位作者 彭东长 李永申 刘秀芳 张海 雒书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益气活血养阴方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晓丽 宋政军 王旭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1-513,525,共4页
目的体外实验检测丹参酮ⅡA(TanⅡA)对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用于实验,经TanⅡA作用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胃腺癌细胞凋... 目的体外实验检测丹参酮ⅡA(TanⅡA)对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用于实验,经TanⅡA作用后,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电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胃腺癌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TanⅡA对胃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nⅡA作用后胃腺癌细胞表现为凋亡特征性的形态改变;TanⅡA可时间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TanⅡA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TanⅡA可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使其不能进入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胃腺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配合反应停及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增虎 刘俊堂 +3 位作者 张维莲 李成云 刘秀芳 丁瑞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3-74,共2页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肿瘤缩小、症状缓解,部分病例因瘤体缩小明显而重新获得手术机会。但栓塞后在肿瘤的周边常有新生肿瘤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建立,是造成肿瘤复... 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肿瘤缩小、症状缓解,部分病例因瘤体缩小明显而重新获得手术机会。但栓塞后在肿瘤的周边常有新生肿瘤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建立,是造成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组织中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不仅与肿瘤血管生成增殖有关,而且直接参与其浸润和转移。反应停(沙利度胺)能显著抑制肿瘤内血管形成和VEGF分泌,细胞凋亡增加,肿瘤生长受抑制.笔者就TACE配合反应停及健脾理气中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做了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停 中晚期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午莉 李阳彪 +4 位作者 李迎红 汪燕翔 毕重文 邵荣光 宋丹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8期17-20,共4页
目的通过在小檗碱的13位上引入不同取代基,探讨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开展初步研究。方法以小檗碱为起始原料,13-烷基小檗碱(3a-3j)可经选择性还原后与脂肪醛反应而制备;13-取代苄基小檗碱(... 目的通过在小檗碱的13位上引入不同取代基,探讨13-取代小檗碱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开展初步研究。方法以小檗碱为起始原料,13-烷基小檗碱(3a-3j)可经选择性还原后与脂肪醛反应而制备;13-取代苄基小檗碱(3k-3n)可经碱性条件下丙酮加成后与取代溴苄反应而制备。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活性及周期的影响。结果设计合成了14个目标化合物,其中7个为全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和高分辨质谱确证。所有目标物的抗肿瘤活性均强于小檗碱,其中3h对人肝癌HepG2细胞和白血病细胞HL60的IC50分别达到了0.08μg/mL和0.06μg/mL。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13位烷基取代衍生物活性明显优于13位苄基取代衍生物;13位烷基链长度适中时活性最好。初步作用机制显示:3h可将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使细胞增殖受阻,达到抗肿瘤效果。结论 13-取代小檗碱具有发展成为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取代小檗碱 抗肿瘤 构效关系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药灸治疗癌性疼痛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6
作者 蔡圣朝 肖伟 +3 位作者 曹奕 王颖 刘嘉玲 徐燕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癌性疼痛 艾灸 舒痛灵 镇痛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瘤平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红刚 朴炳奎 +3 位作者 花宝金 侯炜 熊露 周雍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4-65,共2页
朴炳奎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肿瘤虚证与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失衡的分子机制研究,逐步探索出以益气养阴、解毒抗癌、活血化瘀相结合的基本治疗大法,并结合现代医学药物筛选结果研制出“肺瘤平膏”。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气阴两虚型晚期非... 朴炳奎主任医师长期从事肿瘤虚证与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失衡的分子机制研究,逐步探索出以益气养阴、解毒抗癌、活血化瘀相结合的基本治疗大法,并结合现代医学药物筛选结果研制出“肺瘤平膏”。本研究通过观察其对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生存质量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瘤平膏 非小细胞肺癌 气阴两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多糖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瀛 宋晓琳 沈明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猴头菌多糖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猴头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以体质量... 目的:观察猴头菌多糖对小鼠移植性实体瘤H22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22瘤株接种于小鼠,制备移植性实体瘤模型。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猴头菌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mg/kg,以体质量计),正常组10只,其余各组12只,连续灌胃10d。阳性对照组以20mg/kg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计算肿瘤抑制率、胸腺及脾脏指数,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测定白细胞数和白蛋白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猴头菌多糖抑瘤率均高于26%,显著提高胸腺指数,提高血中TNF-α和IL-2的水平,降低实体瘤组织VEGF的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白蛋白水平;猴头菌多糖组白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猴头菌多糖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多糖 抗肿瘤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生口服液辅助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文娟 王良花 +1 位作者 陆琼 周雪明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1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辅助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予6 MV的X线姑息放疗及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直至放疗结束。观察... 目的观察回生口服液辅助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予6 MV的X线姑息放疗及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回生口服液10 mL/次、3次/d,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骨痛、肢体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痛、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骨髓抑制程度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辅助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可保护骨髓造血、减轻放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生口服液 骨转移 恶性肿瘤 疼痛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消化系统肿瘤54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花宝金 王芳 侯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4-74,76,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半夏泻心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