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肘关节损伤致肘内翻畸形机制探讨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德洲 易雪冰 +3 位作者 钟鉴 谈伟 陈兵 陈运久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损伤导致肘内翻的原因和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儿童骨科因肘部损伤致肘内翻畸形患儿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7~16岁,平均9.7岁。提取全部病例连续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肘关节正侧位片,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损伤导致肘内翻的原因和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08年4月儿童骨科因肘部损伤致肘内翻畸形患儿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7~16岁,平均9.7岁。提取全部病例连续12~18个月,平均15个月肘关节正侧位片,观察骨折后的X线片,分析肘内翻的成因。结果:造成肘内翻的原因有:骨骺发育异常、生长不平衡所致肘内翻畸形81例(占81%),其中肱骨髁上骨折47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6例、肱骨外髁骨折11例、肱骨内髁骨折7例;骨折移位远端尺侧倾斜、旋转、尺侧骨皮质挤压塌陷等原因致肘内翻畸形19例(占19%),其中肱骨髁上骨折1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2例、肱骨外髁骨折5例、肱骨内髁骨折1例。结论:儿童肘内翻形成主要有两种因素:一是骨折后导致骨骺发育异常,内外侧骨骺生长不平衡,此为主要成因;另一种是骨折远端尺侧倾斜、骨折远端旋转、尺侧骨皮质挤压塌陷等骨折移位为次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肘内翻 骨骺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忠堂 温宏 +2 位作者 张宇 池永龙 徐华梓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0期608-609,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的治疗问题很多,包括神经、血管损伤,获得和维持复位困难,以及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畸形。本文...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的治疗问题很多,包括神经、血管损伤,获得和维持复位困难,以及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畸形。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6年9月93例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方法治疗的结果进行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74例,女19例;年龄从16个月至14岁;左侧60例,右侧33例,大多数发生在6~10个月(58例,62.4%)伤后就诊时间从1小时至20天。按照简单的Gart-land系统[1]进行分类。Ⅱ型38例,Ⅲ型55例。1.2 伴随损伤 ①骨折:同侧前臂损伤4例,尺桡骨骨折2例,桡骨下段骨折1例,Colles骨折1例;对侧桡骨小头骨折1例。1例尺桡骨骨折和1例Colles骨折行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其余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3例,其中有1例合并肱动脉损伤;桡神经损伤1例,Volk-mann缺血挛缩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被引量:9
3
作者 姚陆丰 叶招明 +2 位作者 李朝旭 仲肇平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2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5例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7~15岁,平均10.7岁;按照Judet分型:Ⅱ型6例,Ⅲ型17例,Ⅳ型2例(Ⅳa型1例,1V... 目的:探讨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5例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7~15岁,平均10.7岁;按照Judet分型:Ⅱ型6例,Ⅲ型17例,Ⅳ型2例(Ⅳa型1例,1Vb型1例)。术后记录患儿桡骨颈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的疼痛、畸形和活动范围。结果:所有患儿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25倒桡骨颈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按照Tibone-Stoltz的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4例,中3例。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泉州 黄淑明 +1 位作者 蔡奇勋 褚旭峰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收治采取弹性髓内针(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固定与克氏针(K-wire,KW)固定的56例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内固... 目的:比较采用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两种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收治采取弹性髓内针(titanium elastic nail,TEN)固定与克氏针(K-wire,KW)固定的56例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TEN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左侧11例,右侧14例;年龄(8.6±2.1)岁;骨折按Metaizeau-Judet改良分型:Ⅲ型16例,Ⅳ型9例;闭合复位20例,切开复位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8 d,平均(3.6±1.7)d。KW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左侧12例,右侧19例;年龄(9.1±1.9)岁;骨折按Metaizeau-Judet改良分型,Ⅲ型19例,Ⅳ型12例;闭合复位22例,切开复位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平均(3.7±1.5)d。分别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病例获得术后随访,TEN组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2.1个月;KW组随访时间13~48个月,平均21.9个月。两组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TEN组(56.6±11.8)min,长于KW组(45.5±10.3)min;内固定取出时间TEN组(9.1±2.5)周,长于KW组的(4.8±1.6)周;住院费用TEN组(1.8±0.3)万元,高于KW组(0.8±0.1)万元。按照Metaizeau等术后X线片评价及Tibone和Stoltz功能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与克氏针两种固定方式治疗儿童Metaizeau-Judet改良Ⅲ、Ⅳ型桡骨颈骨折总体临床疗效相当,由于弹性髓内针治疗需住院麻醉下二次取出内固定,医疗费用明显大于克氏针,弹性髓内针尚不能替代传统的克式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桡骨骨折 儿童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沙宪辉 王冬 +3 位作者 李娜 乔添柱 郝强 滕佳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0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Bold螺钉治疗肱骨外髁骨折患者30例,设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肱骨外髁骨折患者30例...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用Bold螺钉治疗肱骨外髁骨折患者30例,设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的肱骨外髁骨折患者30例,设立为B组,以及同期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肱骨外髁骨折患者30例,设立为C组,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疗效,以及术后1个月肘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各组术后3个月的优良率均较术后1个月明显提高,且A组术后3个月的优良率达96.7%,明显高于C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1个月肘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其他两组,A组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快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6~24个月,A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好于C组(P<0.05)。结论 Bold螺钉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疗效明显优于空心螺钉内固定以及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手术优良率高、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Bold螺钉 空心螺钉 克氏针固定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皮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川 张作君 +7 位作者 王蕾 昌中孝 杨林平 赵明 李星星 冯瑞萍 王国杰 段小波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8期707-710,共4页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儿童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7.8岁;术前内翻角度11°~24°,平均(17.50±6.73)&#...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儿童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7.8岁;术前内翻角度11°~24°,平均(17.50±6.73)°,其中3例较健侧屈曲受限角度>10°。均采用肘外侧切口,行肱骨远端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骨,保留内侧3~4 mm宽度的连续皮质,截骨对合后采用交叉克氏针穿针并皮外张力带(交叉针皮外部分在外侧反向折弯并针尾再返折相互钩绕)固定,截骨端外侧形成加压,术后随访比较治疗前后和健侧提携角,采用Laupattarakasem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于术后2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感染和神经麻痹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8.8个月,提携角恢复为8°~14°,平均(11.50±3.17)°。Laupattarakasem标准评定术后优14例,良11例,可1例。结论: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可以有效恢复肘内翻畸形,交叉穿针并皮外张力带固定可以满足术后早期活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畸形发生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新春 李保文 +1 位作者 李荣军 房清敏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选择较为合理、有效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 ,提高其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的成角、移位 ,对经我院诊治的 46例儿童桡骨颈骨折分度 ,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 2 7年 ,总优良率 80 9% (36/ 4 6... 目的 选择较为合理、有效的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 ,提高其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骨折的成角、移位 ,对经我院诊治的 46例儿童桡骨颈骨折分度 ,并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 2 7年 ,总优良率 80 9% (36/ 4 6) ,非手术及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 83 8% (31 / 37)、55 6 % (5/ 9)。结论 非手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不但方法简单 ,而且效果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儿童 桡骨颈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数字导航模板辅助儿童肘内翻畸形精准截骨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朋飞 陈杰 +3 位作者 徐鹏 江波 姚庆强 王黎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一种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实现儿童肘内翻畸形精准截骨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需手术治疗的15例儿童肘内翻畸形患者,依据上肢CT数据结合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一种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实现儿童肘内翻畸形精准截骨的可行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需手术治疗的15例儿童肘内翻畸形患者,依据上肢CT数据结合计算机软件设计并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肱骨远端匹配的截骨导航模板。术中在导航模板辅助下精准截骨,纠正冠状面的内翻畸形和水平面的内旋畸形,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截骨断端,伸直位石膏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的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术中与肱骨远端骨性标志匹配良好,沿导航模板截骨面进行截骨精准简便,术后患肢外观满意,截骨端平均愈合时间6.7周(6~8周)。随访3~6个月后影像学和肘关节活动范围评估优12例,良3例,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或继发性尺神经炎发生。结论:3D打印个体化手术导航模板可以辅助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精准截骨,最大程度恢复肘关节正常解剖结构,操作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截骨术 打印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汤译博 赵亮 苏佳灿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期91-93,共3页
随着传统重工业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上骨折的发生原因、机制、愈合及其影响因素极多,尤其是骨折愈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且受到稳定性、血供、感染、外部刺激等多因素的影响,若措施不当会对患者造成... 随着传统重工业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临床上骨折的发生原因、机制、愈合及其影响因素极多,尤其是骨折愈合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且受到稳定性、血供、感染、外部刺激等多因素的影响,若措施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制备正确的动物模型可以准确模拟骨折发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就骨折动物模型的材料、制备、应用等做一简要综述,以期能为正确合理地选择骨折动物模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模型 动物 骨折愈合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文霞 陈子纲 +4 位作者 万富安 仝允辉 李冠军 时国富 赵凌云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7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穿针治疗 儿童 肱骨近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肘旋前位整复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国帅 朱晓东 马云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9期550-550,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整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与治疗选择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序全 徐美涛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8期621-624,共4页
肱骨髁上骨折位于肱骨髁上2~3cm处,绝大多数由间接暴力导致,最常见于年幼儿童,好发于5~8岁,男多于女,左侧多于右侧。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情况的增加,肱骨髁上骨折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撬拨复位髓内固定治疗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晨霖 王辉亮 +2 位作者 吴红军 隋海明 丛海波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2期939-940,共2页
桡骨颈骨折是肘部常见骨折,以往多采取手法复位,但不易获得解剖复位,切开复位的疗效不确切。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采用钢针经皮撬拔手法复位的基础上,髓内固定治疗桡骨颈骨折1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移位程度与Baumann角关系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樊燕华 汤小康 童培建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应用Excel软件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桡尺侧移位值和Baumann角进行数值拟合分析,得出相关数据曲线,以期用于指导临床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就诊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56例(年龄3~14岁;男34例,女2... 目的:应用Excel软件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桡尺侧移位值和Baumann角进行数值拟合分析,得出相关数据曲线,以期用于指导临床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就诊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56例(年龄3~14岁;男34例,女22例;桡偏型15例,尺偏型41例)。采用数据测量工具MB-Ruler,测量各病例X线片骨折的移位值及Baumann角,将数值录入于Excel,分别对56组骨折的移位值和Baumann角,以及15组桡偏型、41组尺偏型数值行拟合分析,并对所得数据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用2种方式进行拟合所得出结果相近,即尺偏切线斜率>桡偏切线斜率;当桡偏系数<-0.18,尺偏系数>0.50时,Baumann角有反向改变的趋势,即Baumann角变化范围在65.70°~96.77°;当尺偏系数≥0.15时,Baumann角≥82°。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尺偏移位对Baumann角的影响大于桡偏移位,当尺偏系数≥0.15时应注重纠正,预防肘内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骨折 BAUMANN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治疗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仝允辉 张永红 +1 位作者 李文霞 李冠军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10期598-598,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肱骨外髁骨折 不愈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深支损伤 被引量:2
16
作者 鲍宜周 傅元贵 +1 位作者 薛金汉 张玉武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6期352-353,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陈旧性孟氏骨折 桡神经深支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前臂双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同行 郭德权 +3 位作者 徐晓峰 羊国民 徐国平 孔德宏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5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中 ,应该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95例 7~ 1 4岁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 ,其中 74例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 ,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 ,不成功... 目的 探讨儿童前臂双骨折治疗中 ,应该采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95例 7~ 1 4岁闭合性、移位的前臂双骨折 ,其中 74例按不同的骨折类型早期手法复位 ,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重点注意克服存在的旋转因素 ,不成功者给予手术治疗。适宜的指导功能锻炼。另有2 1例进行开放复位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以后二次手术 ,取内固定。结果  74例中 67例手法复位成功 ,成功率为 90 5 % ,骨折愈合时间为 32~ 45d ,平均 41d。 7例手法复位不成功采用手术治疗 ,其中 2例为小切口撬拨治疗。骨折愈合时间为 85~ 95d,平均 91d。手法复位组中 <6h就诊 60例中 3例不成功 ,>6h就诊 1 4例中 4例不成功。经随访 1年以上 ,2例有 1 0°左右的旋转。 2 1例手术骨折愈合时间为 75~ 1 50d ,平均 92d。皆于 6个月~ 1年取钢板。结论 儿童前臂双骨折应尽早应用手法复位是重要的 ,旋转移位是前臂双骨折复位成功和功能恢复好的关键性因素 ,应主动加以克服 ,复位成功率是可以提高的 ,开放复位对儿童前臂双骨折不能作为首选 ,应进一步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观念 ,融入有限的手术 ,便于护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儿童 前臂双骨折 手术治疗 内固定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加硬纸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立强 赵兴玮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小夹板固定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内髁骨折5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超 吴承亮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9期694-694,共1页
肱骨内髁骨折是罕见而且非常容易漏诊和误诊的疾病,1998年7月至2007年6月,共发现5例肱骨内髁骨折被误诊,本文分析这些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科手法 石膏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内、外髁骨折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延宙 张培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小儿 肘部骨折 X线检查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