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1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镇痛效果
1
作者 黄亚飞 陈桂丽 周伟亚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镇痛效果。方法 严格执行纳排标准后前瞻性选取我院2021.02至2022.08期间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TAPB组45例采...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镇痛效果。方法 严格执行纳排标准后前瞻性选取我院2021.02至2022.08期间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TAPB组45例采用经腹横肌平面阻滞,QLB-LSAL组46例采用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及术后恢复指标、疼痛及镇静程度、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QLB-LSAL组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PB组(P<0.05);QLB-LSAL组术后2h、8h、12h、24h VAS评分均低于TAPB组,术后2h TAPB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QLB-LSAL组(P<0.05),术后8h、12h、24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LSAL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总次数均少于TAPB组,首次按压时间长于TAP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不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效果,而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其舟 肖仲清 +3 位作者 龙生根 王丽君 杨晶 舒宽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患者意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及多孔腹腔镜手术各30例,均使用常规器械,不使用举宫器,比较2组手术指标。结果2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及泌尿系、肠道或大血管等损伤。单孔组出血量较少[(54.6±20.5)ml vs.(67.5±27.0)ml,P=0.041],排气较早[(27.6±8.0)h vs.(32.2±9.0)h,P=0.040],总住院时间较短[(4.4±1.5)d vs.(5.1±1.2)d,P=0.044]。2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与穿刺器相关的近期并发症(如穿刺孔感染、出血)或远期并发症(如脐疝、切口疝)。结论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瘢痕最小化,并发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朱伟 毛世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使用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43例使用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使用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43例使用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疼痛程度、美观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05.46±21.32)min长于对照组的(83.37±14.26)min,切口长度(2.67±0.41)cm短于对照组的(4.49±0.52)cm(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变化值、腹腔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当(P>0.05)。观察组术后1、3、7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45±0.48)、(1.89±0.31)、(1.21±0.35)分低于对照组的(3.54±0.62)、(2.76±0.45)、(2.08±0.47)分,术后1周的体象障碍自评量表(BIS)评分(12.87±1.74)分、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21.68±2.06)分高于对照组的(10.05±2.11)、(16.90±2.34)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缩小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对腹部美观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良性疾病 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部美观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Logstcs回归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导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
4
作者 马琳 刘华静 +1 位作者 刘艳丽 徐芝灵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93-95,共3页
目的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导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84例根据患者子宫切除情况将患者分为切除组(n=68)与未切除组(n=116)分析切除组与为切除... 目的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导致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84例根据患者子宫切除情况将患者分为切除组(n=68)与未切除组(n=116)分析切除组与为切除组患者临床资料。2.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3.分析危险因素在预测患者子宫切除的能效。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人工流产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预置球囊和胎盘植入程度是影响患者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切除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人工流产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前预置球囊是影响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项指标单独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均为超过0.7,但是通过联合预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3。结论人工流产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前预置球囊是影响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s回归 凶险性前置胎盘 子宫切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45-1046,1091,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妇科于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开腹下开展子宫全切术)和实验组(52例,腹... 目的:探究不同术式子宫全切术对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妇科于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开腹下开展子宫全切术)和实验组(52例,腹腔镜下开展子宫全切术)。分析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性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开展子宫全切术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提升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 腹腔镜 盆底功能 性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
6
作者 张文艳 施晓燕 +1 位作者 李晓燕 施晓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46-449,共4页
目的比较子宫腺肌病(AM)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6例)和开腹组(43例)。比较2组围手术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 目的比较子宫腺肌病(AM)患者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6例)和开腹组(43例)。比较2组围手术指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or)、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卵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01),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01)。腹腔镜组术后6、1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Cor、AngⅡ水平低于开腹组(P均<0.001)。腹腔镜组CRP、IL-6水平低于开腹组(P均<0.001)。腹腔镜组E2水平高于开腹组(P<0.001),LH、FSH水平低于开腹组(P均<0.001)。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47)。结论与开腹子宫切除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切除 腹腔镜 开腹 疼痛评分 应激反应 炎性因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育女性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王聘清 夏菁 张英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即时放置于未育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未育女性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是否即时放置IUD设为放置IUD组(50...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即时放置于未育女性人工流产术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于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未育女性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是否即时放置IUD设为放置IUD组(50例)和未放置IUD组(3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未育女性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影响因素。结果放置IUD组待业、性生活频率≥4次/月、流产次数2~3次、近2年有生育需求、知道人工流产术后可立即放置IUD者占比高于未放置IU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待业(OR=9.487)、性生活频率≥4次/月(OR=8.975)、流产次数2~3次(OR=10.568)、近2年有生育需求(OR=9.154)、知道人工流产术后可立即放置IUD(OR=12.568)是未育女性人工流产术后IUD即时放置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未育女性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影响因素为待业、性生活频率≥4次/月、流产次数2~3次、近2年有生育需求、知道人工流产术后可立即放置IUD。因此,临床应加强宣教IUD相关知识,全面推广人工流产术后关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育女性 人工流产术 宫内节育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8
作者 陈淑琴 姚书忠 +3 位作者 牛刚 陈玉清 谢洪哲 徐成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71-127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对自2002年3月~2004年3月21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296例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和恢复等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全...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对自2002年3月~2004年3月21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296例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和恢复等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适于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8
9
作者 葛伟平 楚蔚昕 +2 位作者 刘红 马红梅 陈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9月因子宫非脱垂良性疾病于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术后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A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9月因子宫非脱垂良性疾病于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术后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A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治疗,B组做Kegel训练,C组无特殊处理。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评估术后5年阴道壁及穹隆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1 h尿垫试验检测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手检和机检评估术后盆底肌力变化,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和中国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评价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结果 A组术后盆底Ⅰ类肌(χ~2=4.882,P=0.027)和Ⅱ类肌(χ~2=4.882,P=0.027)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t=-0.727,P=0.471)和性生活质量(t=1.549,P=0.128)无下降;B组术后Ⅰ类肌肌力下降(χ~2=4.244,P=0.039),生活质量(t=-9.220,P=0.000)和性生活质量(t=5.108,P=0.000)下降,POP发生率[20%(10/50)]较A组[4%(2/50)]升高(χ~2=6.061,P=0.014);C组术后盆底Ⅰ类肌(χ~2=5.086,P=0.024)和Ⅱ类肌(χ~2=5.002,P=0.025)肌力均下降,生活质量(t=-13.472,P=0.000)和性生活质量(t=10.748,P=0.000)均明显下降,且POP和SUI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POP 20%(10/50)vs.4%(2/50),χ~2=6.061,P=0.014;SUI 22%(11/50)vs.4%(2/50),χ~2=7.162,P=0.007]。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合理的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可以减少POP和SUI的发生,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训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2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程忠平 胡莉萍 +5 位作者 帅桂珍 季芳 陈晓残 沈根娣 瞿晓燕 康乐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CISH)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我院共行CISH 2 1 7例。手术指征 :子宫肌瘤 ,子宫肌腺症 ,卵巢巧克力囊肿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结果 :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剖腹 2例 (0 .9% ...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CISH)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我院共行CISH 2 1 7例。手术指征 :子宫肌瘤 ,子宫肌腺症 ,卵巢巧克力囊肿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结果 :腹腔镜手术失败中转剖腹 2例 (0 .9% )。平均手术时间 (91 .2± 34 .0 )min ,术中出血为 (88.3± 50 .2 )ml。术后病率为1 6 .6 % ,术后住院时间为 (7.3± 1 .9d)。并发症发生率为 6 .5 %。结论 :CIS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适合宫颈无明显病变的良性子宫疾病 ,掌握手术适应症可以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手术指征 临床分析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和剖腹子宫次全切除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程忠平 帅桂珍 +5 位作者 胡丽萍 陈晓残 沈根娣 季芳 瞿晓燕 康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Classicintrafascialsupracervicalhysterectomy ,CISH)和剖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CISH 12 5例 (腹腔镜组 ) ,剖腹子宫次全切除术 6 4例 (剖腹组 ) ,对照分析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 ... 目的 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Classicintrafascialsupracervicalhysterectomy ,CISH)和剖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CISH 12 5例 (腹腔镜组 ) ,剖腹子宫次全切除术 6 4例 (剖腹组 ) ,对照分析两组手术及术后情况。 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 ( 10 2 1± 2 8 9min)与剖腹组 ( 97 7± 2 4 1min)无明显差异 (t =0 78,P >0 0 5 )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 ( 79 4±5 3 3)ml显著少于剖腹组 ( 99 5± 38 2 )ml(t=2 11,P <0 0 5 ) ,腹腔镜组术后最高体温 ( 37 9± 0 4 )℃明显低于剖腹组 ( 38 4±0 3)℃ (t=2 34,P <0 0 5 ) ,腹腔镜组术后病率 ( 15 2 % )明显低于剖腹组 ( 34 4 % ) ( χ2 =9 16 ,P <0 0 1) ,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 ( 7 8± 2 4 )天明显短于剖腹组 ( 9 5± 3 5 )天 (t=2 6 5 ,P <0 0 1) ,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 ( 2 1± 0 4 )天明显早于剖腹组 ( 2 3± 0 5 )天 (t=2 32 ,P <0 0 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CIS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尤其适合无明显宫颈病理改变的良性子宫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筋膜内子宫切除 子宫次全切除 剖腹 临床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韩玲玲 胡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浠水县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研究组实施全子宫加双侧输... 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浠水县人民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研究组实施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卵巢血供 卵巢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腹腔镜下大子宫全切除160例报告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海波 李秀娟 +5 位作者 高丽彩 闫西红 李萍 逯彩虹 孟宪涛 李保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160例子宫12~18孕周行改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置镜位置在宫底上至少3 cm。使用自制加长举宫器;处理完双侧附件后即下压子宫体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160例子宫12~18孕周行改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置镜位置在宫底上至少3 cm。使用自制加长举宫器;处理完双侧附件后即下压子宫体打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后向两侧分离阔韧带,游离子宫动静脉约0.8~1 cm后离断;阻断子宫血管后先旋切大部分宫体。结果 16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皮下气肿,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90.8 min(86~138 min),术中出血量103.8 ml(70~302 ml),术后住院时间4.2 d(4~5d)。160例随访3~6个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置镜孔,选择加长举宫器,处理好附件及子宫血管,子宫旋切器粉碎出大部分子宫体,腹腔镜下巨大子宫全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但要求术者具备丰富的镜下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大子宫 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文仲勇 黄诗敏 +4 位作者 黄浩 田乔 王小婕 胡碧洪 张秀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PAN)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42例LRH(宫颈癌ⅠA2~ⅠB1 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PAN)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42例LRH(宫颈癌ⅠA2~ⅠB1 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A 16例),系统保留PAN 10例(保留PAN组),32例常规LRH(常规组),比较2种术式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镜下完成,保留PAN组成功保留单侧PAN 4例,保留双侧PAN 5例,失败1例。保留PAN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9.2±4.6)d,与常规组(15.2±2.3)d相比明显缩短(t=-5.440,P=0.000)。保留PAN组2例拔尿管后出现尿频、尿痛,常规组有9例。术后切除标本阴道残端、USL、CL长度均>3 cm,切缘均未出现癌细胞的情况。结论腹腔镜下保留PAN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但远期临床效果还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大子宫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海波 周爱玲 +5 位作者 逯彩虹 闫西红 刘丽宁 高飞 刘元昀 寻丽彬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比较大子宫阴式切除术(TVH)与改良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阴式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接受以上不同途径大子宫切除术患者(20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式大子宫全切除术86例(阴式组),改良腹腔镜辅助大子... 目的比较大子宫阴式切除术(TVH)与改良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阴式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接受以上不同途径大子宫切除术患者(20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式大子宫全切除术86例(阴式组),改良腹腔镜辅助大子宫阴式全切除术122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中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结果LAVH组与TVH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体温恢复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TVH组术中发生膀胱损伤2例,转开腹行膀胱修补,术后发生阴道残端脓肿1例;LAVH组全部在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近期随访,TVH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2例,阴道后壁轻度脱垂1例;LAVH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子宫行改良LAVH手术优于T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阴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大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和分碎器取出标本的安全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海波 李秀娟 +4 位作者 高丽彩 张爱群 李萍 逯彩虹 周爱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12孕周)切除术不同子宫取出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大子宫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16例资料,均由同一手术者及助手配合。由患者选择子宫标本取出方法。经阴道组162例,完全离断子宫...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12孕周)切除术不同子宫取出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大子宫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16例资料,均由同一手术者及助手配合。由患者选择子宫标本取出方法。经阴道组162例,完全离断子宫后自阴道采取分段、劈半、剖块等方法取出;分碎器组254例,离断子宫动静脉上行支后用肌瘤分碎器将大部分子宫体以及肌瘤逐条取出,移除影响手术操作的子宫体,再按常规方法切除剩余子宫颈自阴道取出。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安全性。结果分碎器组手术时间短于经阴道组[(116.4±44.6)min vs.(128.6±56.4)min,t=-2.444,P=0.015];阴道残端及周围损伤分碎器组2例(0.8%),经阴道组6例(3.7%),2组差异无显著性(χ^2=3.061,P=0.080)。2组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分碎器组7例(2.8%),经阴道组6例(3.7%),2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298,P=0.585)。随访3~10年,(5.4±4.3)年,5例病理报告为富于细胞者(经阴道组1例,分碎器组4例),经妇科检查、阴道超声等检查均无恶变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用肌瘤分碎器取出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随访无恶变、转移或播散发生,在术前充分告知患者子宫分碎的风险后,可选择性应用于大子宫的腹腔镜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电动子宫分碎器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首例报道 被引量:13
17
作者 顾成磊 李立安 +8 位作者 王宁 范文生 杨雯 张洁 刘英 马兰兰 徐佳 刘丹 孟元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0-615,共6页
本文报道1例基于5G技术的相隔4000 km的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2岁,牧民,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年,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入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宫腔镜检查+诊刮病理提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 本文报道1例基于5G技术的相隔4000 km的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2岁,牧民,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年,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入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宫腔镜检查+诊刮病理提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性激素六项提示卵巢功能衰退。因居住偏远,就医困难,患者要求子宫切除手术。术前诊断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卵巢功能衰退。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妇产医学部会诊,决定施行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网络连接与保障通过公共5G无线网络(中国电信)和5G客户端设备(CPE)连接医生控制台与患者手术平台,然后通过5G核心网将数据从该站传输到目的站。北京电信和皮山电信通过在北京医生控制台上方和皮山县人民医院手术间均安装室分基站(华为)来增强信号质量,保障5G网络信号传输。现场由两地电信人员术中实时监测和保障网络信号,测试信号覆盖率100%,驻留比100%,空口时延20 ms。北京端网络带宽下行177 Mbps,上行101 Mbps,新疆端网络带宽下行282 Mbps,上行145 Mbps。2023年6月21日,由位于北京市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的医师,采用国产图迈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通过5G网络连接,为4000 km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人民医院的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2 min,出血5 ml,术中延时148.481~268.742 ms,平均161.959 ms,丢包率0.20%,未出现机器人及网络不良事件。术后第1天排气并进食,第2天拔除尿管,第3天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术后4周门诊复查,患者无不适主诉,腹壁切口及阴道断端愈合良好。经系统查新,该例手术为5G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首例报道。本例填补了5G远程机器人手术在妇科领域应用的空白,也初步探讨了远程机器人手术为偏远地区群众服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手术 机器人手术 妇科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阴道穹隆顶举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夏恩兰 黄晓武 +4 位作者 郑杰 张洪涛 彭雪冰 于丹 刘玉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阴道穹隆顶举器(简称顶举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用建筑材料PVC管制成顶举器,其粗细有两种规格,小号的直径3.2cm,大号的直径3.8cm,长度均为25cm,顶端的长缘较短缘长2.5cm,术时根据宫颈大小选用。术中其长缘放... 目的探讨自制阴道穹隆顶举器(简称顶举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用建筑材料PVC管制成顶举器,其粗细有两种规格,小号的直径3.2cm,大号的直径3.8cm,长度均为25cm,顶端的长缘较短缘长2.5cm,术时根据宫颈大小选用。术中其长缘放在前穹隆,用力向前向上顶举,并略微向两侧转动,膀胱即与宫颈自然分离,并向下垂落,子宫血管束即清楚显露。超声子宫血管处理后,再次用顶举器顶举前穹隆,先将长缘向上、向前翘起,然后再向下拉,可见顶举器长缘上方的阴道壁松弛,甚至塌陷。在顶举器长缘的指示下切开前穹隆及后穹隆,其两端稍向上方倾斜,于穹隆切口外缘与子宫血管之间切断双侧主韧带,自阴道牵出子宫。结果1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膀胱推举分离顺利。手术时间72 ̄132min,平均(96.66±32.4)min;出血量5 ̄150mL,平均(21.45±30.5)mL;切除子宫78 ̄480g,平均(270.8±143.9)g。术中肉眼血尿4例,其中1例术终膀胱镜检查见尿液清亮。术后放置引流尿管1d。术后病率8例,排气、下地无异常。病理与术前诊断一致。结论顶举器应用安全,宫颈切除完整,降低了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子宫切除术 阴道 穹隆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aSure与超声刀在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9
作者 苏园园 韩燕华 +2 位作者 张樱樱 陈汝虹 刘晓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613-614,617,共3页
目的探讨LigaSure与超声刀在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22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LigaSure手术152例、应用超声刀手术73例。结果LigaSure组手术时间为(104.9±29.2)min... 目的探讨LigaSure与超声刀在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22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LigaSure手术152例、应用超声刀手术73例。结果LigaSure组手术时间为(104.9±29.2)min,显著短于超声刀组(152.4±46.6)min(t=-9.329,P=0.000);LigaSure组术中出血量为(32.9±14.9)ml,显著少于超声刀组(126.4±12.1)ml(t=-46.710,P=0.000)。2组均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LigaSure和超声刀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均安全、可靠。LigaSure在处理子宫血管方面更具有优势,超声刀在打开膀胱反折和离断主韧带方面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 超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食管双通喉罩在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尤新民 赵璇 +2 位作者 叶海蓉 陈红 金耀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38,42,共4页
目的探讨气道食管双通喉罩(Proseallaryngealmaskairway,PLMA)用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0例,年龄35~65岁,ASAⅠ ̄Ⅲ级。常规静脉麻醉肌松药后,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PLMA,观察PLMA置入前... 目的探讨气道食管双通喉罩(Proseallaryngealmaskairway,PLMA)用于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40例,年龄35~65岁,ASAⅠ ̄Ⅲ级。常规静脉麻醉肌松药后,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PLMA,观察PLMA置入前后1、3、5和10min及气腹后5、10、20和30min的血流动力学、PETCO2、SpO2变化,同时观察PLMA通气罩在不充气、充气10、20和30mL时分别在气道压20、30和40cmH2O时对头正中位、屈曲位、过伸位、侧位时的气道密封效果,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插入通气管,检查PLMA的位置,插入引流管检查通畅性并放置胃管。结果置管成功率100%,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稳定,通气罩不充气,气道压20cmH2O时,80%不漏气;充气10mL气道压20cmH2O,90%不漏气;充气20mL气道压30cmH2O,95%不漏气;充气30mL气道压30cmH2O,95%不漏气,即使气道压40cmH2O也只有2例病人少量漏气。各种头位不影响气道密封效果。97.5%的病人胃管一次置入成功,纤维支气管镜证实PLMA位置好,引流管通畅,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PLMA具有操作简单、置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很好的呼吸道密封功能、无反流误吸等优点。可提供安全、有效的正压通气,可安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麻醉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