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炜 王玲 +1 位作者 张学敏 季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9例。随机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都进行综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衡生物反馈训练。两组连续训练8周,每周5 d,每天2次,每次共60 min。选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ootscan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在足底压力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侧压力增大(P<0.05),外侧压力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50.18±96.30)N vs(175.70±99.95)N,外侧压力(184.14±85.72)N vs(166.46±112.01)N;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47.11±74.22)N vs(165.97±71.93)N,外侧压力(230.13±93.73)N vs(223.57±114.75)N]。两组患者内侧接触面积增大(P<0.05),外侧接触面积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26.75±12.07)cm^(2)vs(34.97±9.17)cm^(2),外侧接触面积(45.79±21.57)cm^(2)vs(37.86±21.99)cm^(2);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39.28±22.25)cm^(2)vs(42.44±14.76)cm^(2),外侧接触面积(45.74±22.66)cm^(2)vs(41.73±20.54)cm^(2)],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变化更为显著(P<0.05)。在平衡运动学参数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X、Y轴上的轨迹长度、均方差、最大动摇径、总轨迹、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速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平衡运动学参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 足底压力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骨即时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
2
作者 邬博来 王小军 +2 位作者 马智敏 吴乐彬 卢梓皓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探讨跖骨即时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采用跖骨即时延长术治疗跖骨短小症患者7例,男1例,女6例;年龄18~30岁;病程10~20年;5例为单足跖骨短小,其中2例为右足第1、4跖骨短小,行第1、4跖... 目的:探讨跖骨即时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采用跖骨即时延长术治疗跖骨短小症患者7例,男1例,女6例;年龄18~30岁;病程10~20年;5例为单足跖骨短小,其中2例为右足第1、4跖骨短小,行第1、4跖骨即时延长术;2例为双足跖骨短小。分别于术前、术后12个月测量患足负重位X线片的短缩跖骨长度、正常跖骨应有长度、跖骨短缩距离及植骨处骨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中足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结果:7例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跖骨都延长到满意的长度,植骨处完全愈合。跖骨长度、短缩距离分别由术前的3.55~5.90 cm、0.77~1.46 cm,改善至术后12个月的4.31~6.87 cm、0.04~0.57 cm。术后12个月患足X线片示7例跖骨与植骨间均达到了骨性愈合,术后正常跖骨头远端抛物线形状恢复。AOFAS评分由术前40~70分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88~95分;优6例,良1例。结论:跖骨即时延长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小症,植骨愈合过程中,移植骨生长良好,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使短小的跖骨恢复到满意的长度,足趾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延长术 跖骨短小症 畸形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趾外翻足负重位和非负重位下X线测量指标与跖骨头下疼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龚浩 桑志成 +5 位作者 温建民 孙卫东 胡海威 张永超 左建刚 王海雄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通过拇外翻足负重位和非负重位X线测量指标分析,探讨拇外翻畸形时足弓塌陷程度与跖骨头下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120例(240足)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观察并摄患足负重位和非负重位下X线正侧位片,分别测量拇... 目的:通过拇外翻足负重位和非负重位X线测量指标分析,探讨拇外翻畸形时足弓塌陷程度与跖骨头下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120例(240足)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观察并摄患足负重位和非负重位下X线正侧位片,分别测量拇外翻角(HVA)、1-2跖间角(IM1-2)、1-5跖间角(IM1-5)、内弓顶角和前弓角,比较其负重与非负重位下的差异,并分析其(除HVA)差值与拇外翻畸形、跖骨头下疼痛的相关性。结果:120例拇外翻患者240足中148足存在跖骨头下疼痛,拇外翻足负重位IM1-2、IM1-5、内弓顶角较非负重位均明显增加,而拇外翻角和前弓角则反之;负重与非负重位下IM1-2、IM1-5、内弓顶角的差值与拇外翻畸形程度及跖骨头下疼痛密切相关。结论:拇外翻足弓塌陷程度随拇外翻畸形的增加而加重,跖骨头下疼痛随着足弓塌陷程度加重而加重。通过足负重、非负重位下X线测量指标分析可评价拇外翻足弓塌陷程度,对防治跖骨头下疼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拇外翻 足畸形 跖痛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外翻足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左建刚 胡海威 +4 位作者 桑志成 温建民 孙卫东 孙永生 程桯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通过对拇外翻足足弓的X线指标与足底压力指标的检测,分析拇趾外翻角的变化与足弓X线测量指标变化及足底压力变化的相关性,探讨拇外翻足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254... 目的:通过对拇外翻足足弓的X线指标与足底压力指标的检测,分析拇趾外翻角的变化与足弓X线测量指标变化及足底压力变化的相关性,探讨拇外翻足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观察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治疗的254例(477足)拇外翻患者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第2跖骨头下疼痛及年龄的情况,把所有拇外翻足按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的有无分为两组(疼痛组和无痛组),分别测量各组负重位拇外翻足拇趾外翻角(hallux abductor valgus angle,HAVA),第1、2跖骨间角(the inter-metatarsal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metatarsals,IMA1-2),第1、5跖骨间角(the inter-metatarsal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and fifth metatarsals,IMA1-5),内弓顶角、前弓顶角及第1、2跖骨头的相对长度,检测步态中第2跖骨头下峰压强、冲量、触地时间百分比等压力的情况。运用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拇外翻足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HAVA分别与各测量指标的IMA1-2、IMA1-5、内弓顶角、前弓顶角、第2跖骨触地时间百分比呈相关性(P<0.05,r=0.647、0.553、0.127、-0.165、0.15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并发第2跖骨头下疼痛的影响因素为HAVA、第2跖骨相对长度、第2跖骨头触地时间百分比(P<0.05,ORj=1.030,1.069,1.060)。结论:拇外翻角的增大导致了拇外翻足足弓塌陷,使步态中第2跖骨头负重的时间延长,从而导致了第2跖头下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趾外翻 跖骨 疼痛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战春 朱建 +5 位作者 王丹 袁永健 鲍鹰 张强华 邢时通 施利华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小儿足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表现为足马蹄、后足内翻、前足内收、高弓。该病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身心健康及日后的生活,目前治疗CCF的办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不但增加手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小儿足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表现为足马蹄、后足内翻、前足内收、高弓。该病严重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身心健康及日后的生活,目前治疗CCF的办法很多,但复发率较高,不但增加手术次数,而且增加患者治疗费用,也带来不必要的残疾。目前国际公认的早期保守治疗的较好方法是Ponseti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畸形 先天性 手法 骨科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关崧华 彭国光 +1 位作者 赵继刚 夏炜 《现代医院》 2008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29例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选择颌面部靶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9例眼睑及面肌痉挛者完全缓解12例(41%),明显缓解17例(59%)。总有效率达100%。...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29例眼睑及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患者症状进行选择颌面部靶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9例眼睑及面肌痉挛者完全缓解12例(41%),明显缓解17例(59%)。总有效率达100%。结论A型肉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一种安全、毒副作用小,简单易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眼睑及面肌痉挛 颌面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新涛 唐明姣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137-141,共5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出生后常见下肢畸形问题,不仅影响患儿外观形态而且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影响。ponseti技术是一种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合理正确使用该技术后可重新获得表观及功能良好的足,具有有效、经济、...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出生后常见下肢畸形问题,不仅影响患儿外观形态而且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影响。ponseti技术是一种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方法,合理正确使用该技术后可重新获得表观及功能良好的足,具有有效、经济、简单易行等特点。现就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概述、ponseti技术治疗原则、ponseti技术在先天性马蹄足中的临床应用、ponseti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ponseti技术 治疗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松解配合塑质夹板外固定治疗马蹄内翻足
8
作者 韩大为 王清玉 +2 位作者 李学正 李杰 卢圣友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1期867-868,共2页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足部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自2003年至2007年采用手法按摩配合聚乙稀塑质夹板治疗1岁以内患儿单纯型马蹄内翻足78例113足,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113足),男48例,...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足部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疾病。自2003年至2007年采用手法按摩配合聚乙稀塑质夹板治疗1岁以内患儿单纯型马蹄内翻足78例113足,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113足),男48例,女30例;年龄15—321d,平均115d;单侧43例,双侧35例。出生后有明显畸形,但排除脑瘫、儿麻后遗症、全身关节挛缩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正骨手法 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畸形并巨大自发性脑脊液漏1例
9
作者 郑雷 张富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503-1503,共1页
脊柱脑脊液漏比较少见,一般为外伤性居多,本院收治1例脊柱巨大自发性脑脊液漏患者,报道如下。
关键词 脊柱畸形 脑脊液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dloff截骨联合McBride手术治疗疼痛性姆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张翊 张玉良 +3 位作者 吴宏飞 王斌 董宇启 张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Ludloff截骨联合McBride软组织松解治疗疼痛性坶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该术式治疗15例(25趾)疼痛性坶外翻患者,随访时限为2年。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测量踌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AO... 目的探讨Ludloff截骨联合McBride软组织松解治疗疼痛性坶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该术式治疗15例(25趾)疼痛性坶外翻患者,随访时限为2年。手术前后均摄双足正侧位X线片,测量踌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并采用足部疾患治疗效果AOFAS评分,进行患足功能评分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截骨部骨愈合满意,无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情况,皮肤感染1例1足。术后与术前相比,患者的坶外翻角及第1、2跖骨间夹角平均矫正16.3°和4.0°,AOFAS评分提升37分。结论Ludlofr截骨联合McBride手术可显著地矫正坶外翻畸形,明显减少前足疼痛,足的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疼痛性蹲外翻畸形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坶外翻 第1跖骨 Ludloff截骨 McBride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Freiberg病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1
作者 温建民 孙卫东 +7 位作者 桑志成 胡海威 孙永生 蒋科卫 梁朝 程桯 林新晓 吴夏勃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Swanson人工关节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13例(18足),其中男1例(1足),女12例(17足)。合并母外翻12例(17足),创伤性关... 目的:观察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Swanson人工关节假体实施跖趾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13例(18足),其中男1例(1足),女12例(17足)。合并母外翻12例(17足),创伤性关节炎1例(1足)。病变均为第2跖趾关节。X线参照Smillie分期,所有患足均为晚期,其中4期11足,5期7足。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疼痛、行走、穿鞋及跖趾关节活动度等进行临床评价。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11.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活动度改善。术前AOFAS评分平均为(50.06±9.59)分,术后平均为(77.50±4.99)分,术后与术前AOF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anson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Freiberg病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假体置入 跖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内翻治疗体会及病因探讨
12
作者 姚满叶 陈国营 +2 位作者 靳三丁 陈婉 荆常有 《罕少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翻的发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Farmer术式治疗先天性内翻3例,足内侧坚硬索条2例为挛缩纤维条,1例为起自第5跖骨内侧基底,与副趾相关节的软骨性跖骨,给以切除;切除副趾;其中转移Y形皮瓣2例,转移Y形皮瓣...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翻的发生、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Farmer术式治疗先天性内翻3例,足内侧坚硬索条2例为挛缩纤维条,1例为起自第5跖骨内侧基底,与副趾相关节的软骨性跖骨,给以切除;切除副趾;其中转移Y形皮瓣2例,转移Y形皮瓣加游离植皮1例;结果转移皮瓣及游离植皮片全部存活,第1跖趾关节恢复直线关系。结论Farmer手术能有效治疗先天性内翻;先天性内翻源自足内侧多跖趾畸形的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拇内翻 病因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垂直距骨治疗(附12例分析)
13
作者 吕欣 罗润明 阎良 《山西临床医药》 1995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先天垂直距骨治疗(附12例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吕欣,罗润明山西榆次经纬纺机厂医院阎良先天性垂直距骨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畸形。具体发病原因尚不详。它的临床表现及X片表现较特殊,较少引起人们的重视,... 先天垂直距骨治疗(附12例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吕欣,罗润明山西榆次经纬纺机厂医院阎良先天性垂直距骨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畸形。具体发病原因尚不详。它的临床表现及X片表现较特殊,较少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易与扁平足相混淆,由此失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距骨 先天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onseti石膏固定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愉歆 袁永健 +2 位作者 王丹 闵继康 李战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7期1265-1266,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Ponseti法石膏固定术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8例,13例应用传统石膏固定法,25例应用改良ponseti石膏固定法,观察石膏相关皮肤软组织损伤,随访矫形前后Pirani评分。结果改良ponseti石... 目的观察改良Ponseti法石膏固定术对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38例,13例应用传统石膏固定法,25例应用改良ponseti石膏固定法,观察石膏相关皮肤软组织损伤,随访矫形前后Pirani评分。结果改良ponseti石膏治疗法与传统ponseti石膏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石膏固定中相关软组织并发症明显减少(P〈0.01)。术前Dimglio分型对于预后有指导意义,Ⅰ型及Ⅱ型的预后显著优于Ⅲ型及Ⅳ型(P〈0.05)。结论改良ponseti石膏固定法代替传统石膏固定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石膏相关并发症,减少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改良Ponseti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趾症2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守平 李兆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巨趾症 X线诊断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康复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明珍 容国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8期28-29,共2页
对25例(36足)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用音频治疗、蜡疗、手法矫正、中药泡洗、刺激疗法等方法治疗,随访1年,优良率100%;治疗前后患足正侧位跟距角有显著改善(均P<0.01)。提出治疗前讲解治疗目的和坚持治疗的意义,做好皮肤检查... 对25例(36足)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运用音频治疗、蜡疗、手法矫正、中药泡洗、刺激疗法等方法治疗,随访1年,优良率100%;治疗前后患足正侧位跟距角有显著改善(均P<0.01)。提出治疗前讲解治疗目的和坚持治疗的意义,做好皮肤检查、体温测量等护理;治疗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注意蜡疗温度等;治疗后严密检查有无电灼伤、烫伤,嘱多饮水,选择合适的塑料矫形鞋等,可使患儿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僵硬型 音频治疗 蜡疗 中药泡洗 手法矫正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onseti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海孺 李战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9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P0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5例(18足),平均年龄3.8岁。依据Dimeglio法分型和Pirani评分判定疗效。随访时间16-28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所有患儿... 目的评价改良Ponseti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P0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5例(18足),平均年龄3.8岁。依据Dimeglio法分型和Pirani评分判定疗效。随访时间16-28个月,平均24个月。结果所有患儿均先行经皮跟腱切断后再行Ponseti石膏矫形。13例(16足)治愈,占88.89%;2例(2足)畸形明显,通过软组织松解并行胫骨前肌肌腱转移术治疗后获得矫正,平均治疗时间9.4周,全部患儿均在随访中。结论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由于畸形明显,先行跟腱切断后再行石膏矫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改良Ponseti方法 经皮跟腱切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毅斌 程红亮 吴劲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手法治疗,1d1次;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75mg,1d1次;2组均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 目的:观察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手法治疗,1d1次;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75mg,1d1次;2组均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3.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适应证广,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推拿疗法 双氯芬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相矫治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方法及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5-206,共2页
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采用传统手术方法难以完全纠正畸形。本文介绍四维相法矫治此种畸形的原理、所用外固定装置的构造、使用方法及护理 ,认为此法不仅考虑到畸形的三维结构特点 ,而且考虑生物组织的时间结构特性 ,增加了时间这个可调节... 重度马蹄内翻足畸形采用传统手术方法难以完全纠正畸形。本文介绍四维相法矫治此种畸形的原理、所用外固定装置的构造、使用方法及护理 ,认为此法不仅考虑到畸形的三维结构特点 ,而且考虑生物组织的时间结构特性 ,增加了时间这个可调节的变量 ,为重度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文中阐述了安装这种特制外固定装置前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畸形矫治 外固定装置 护理 畸形足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3期168-169,共2页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坐骨静脉系统残留而形成的先天性疾病。具有患肢增长、增粗,皮肤葡萄酒色斑,浅静脉曲张等特征[1]。我院1998年4~7月行静脉自体带瓣静脉移植及小腿曲张静脉剥脱...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坐骨静脉系统残留而形成的先天性疾病。具有患肢增长、增粗,皮肤葡萄酒色斑,浅静脉曲张等特征[1]。我院1998年4~7月行静脉自体带瓣静脉移植及小腿曲张静脉剥脱、小腿大隐静脉结扎术2例,术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T综合征 下肢肥大 畸形 术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