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磨削打孔法对治疗膝关节各期软骨缺损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钦宗 周红星 +4 位作者 张保健 兰宇彬 王永朝 成小辉 潘登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磨削打孔法对治疗不同程度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Outerbridge关节镜分级标准将8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软骨缺损患者分为A组:Ⅰ~Ⅱ级(32例)、B组:Ⅲ级(28例)和C组Ⅳ级(26例),并对不同期的软骨缺损患者采用磨削打孔微... 目的探讨采用磨削打孔法对治疗不同程度软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Outerbridge关节镜分级标准将8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软骨缺损患者分为A组:Ⅰ~Ⅱ级(32例)、B组:Ⅲ级(28例)和C组Ⅳ级(26例),并对不同期的软骨缺损患者采用磨削打孔微骨折技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4.5个月,对三组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VAS和Lysholm评分进行术前与术后比较及不同组间的比较。结果 A、B、C3组患者膝关节VAS评分术后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Lysholm评分术后则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B组和C组患者VAS评分高于A组(P〈0.05),Lysholm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A组、B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Lysholm评分高于C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磨削打孔微骨折技术对早期及中期软骨缺损患者术后患者VAS和Lysholm评分效果好,关节镜下磨削打孔法简单,操作方便,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缺损 膝关节镜 微骨折 磨削打孔法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骨折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影响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钦宗 周红星 +4 位作者 张保健 兰宇彬 王永朝 成小辉 潘登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对腱骨界面愈合影响。方法对54例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均采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术后在前交叉韧带上止点...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对腱骨界面愈合影响。方法对54例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均采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术后在前交叉韧带上止点及周围软骨面上行微骨折处理。术后1年随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疗效,同时行x线片检查,观察骨道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2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51例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3例Lachman试验阳性,轴移试验检查所有患者均为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58.8分改善至91.4分。术后平均10周活动度恢复至1000,4个月恢复至大于1200,伸直0°。复查X线片显示骨隧道愈合满意。结论微骨折术可以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界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自体腘绳肌腱 微骨折术 单束重建 前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 被引量:3
3
作者 周红星 李钦宗 +2 位作者 张保健 兰宇斌 潘登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435,438,共3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的37例闭合性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其中8例无法固定者一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通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前... 目的介绍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的37例闭合性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其中8例无法固定者一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通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前交叉韧带的松紧度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8周复查骨折无移位并愈合,经过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术后12周患膝均恢复到与健膝相同的活动度,关节稳定。术后6个月均正常行走,按Lysholm评分平均(95.45±0.43)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具有创伤小、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必要时可一期重建交叉韧带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骨折 胫骨髁间嵴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对不同分型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潇杰 宋修恩 荣晓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股骨颈骨折(FNF)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疑似FNF患者CT和MRI资料。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FNF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评价诊断效能。比较观察CT与MRI检出不同解剖分型及不同Ga...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股骨颈骨折(FNF)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疑似FNF患者CT和MRI资料。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FNF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评价诊断效能。比较观察CT与MRI检出不同解剖分型及不同Garden分型FNF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基于金标准,CT诊断FNF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M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同金标准诊断FNF不同解剖分型的Kappa值均>0.75,诊断一致性较好。MRI诊断FNF Garden I型的Kappa值高于CT,其他分型两种方法与金标准诊断的Kappa均>0.75,诊断一致性较好。结论CT与MRI均是诊断FNF有效可行的方法,但MRI在诊断中损伤程度小、病情较为隐匿的稳定型FNF方面更具优势,对于可疑FNF但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建议进一步行MRI检查,以减少漏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诊断效能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残端纤维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腱骨界面愈合影响的早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钦宗 周红星 +4 位作者 张保健 兰宇斌 王永朝 成小辉 潘登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48例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均采用保留韧带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纤维重建前交叉韧带对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48例急性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均采用保留韧带残端纤维的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股骨端应用Endo-button钢板固定,胫骨端应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术后随访,观察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2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所有患者前抽屉试验阴性,46例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2例Lachman试验度阳性,轴移试验检查所有患者均为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54.6分改善至92.8分。术后平均10周活动度恢复至100°。复查X线片显示骨隧道愈合满意。结论采用保留残端纤维的ACL单束重建是一种恢复膝关节稳定性的可靠方法,保留残端纤维有利于腱骨愈合,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自体腘绳肌腱 保留残端纤维 单束重建 前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关育忠 关梅菊 +2 位作者 张平 李光磊 常西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于X线下闭合复位,用PFN行内固定。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2a,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20周。疗效优49例,良5例,可4例。结论PFN...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于X线下闭合复位,用PFN行内固定。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2a,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20周。疗效优49例,良5例,可4例。结论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