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根强 张志军 +2 位作者 戴雪松 张浩 朱家骏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0期591-59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4例(52条)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14~58岁,平均27.3岁,分别采用自体血管(42条)和人造血管(10条)移植.结果:截肢3例,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行股浅-胭静脉原位置换2例... 目的:探讨血管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4例(52条)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男35例,女9例,年龄14~58岁,平均27.3岁,分别采用自体血管(42条)和人造血管(10条)移植.结果:截肢3例,人工血管移植物感染行股浅-胭静脉原位置换2例,肢体缺血挛缩6例,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7例.其余移植血管均通畅,远端肢体血循环良好.结论:血管移植治疗血管损伤保肢成功率高;治疗中须注意早诊断、早修复、严格显微外科原则、积极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血管移植 重建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跟踝区皮肤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晨霖 丛海波 +1 位作者 吴红军 隋海明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6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吻合手术 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跟踝区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具人尸枕动脉解剖 被引量:4
3
作者 韩永刚 高亦深 +1 位作者 孙明阳 佟小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15具人尸的枕动脉解剖特点,探讨以枕动脉作为颅内—颅外后循环搭桥术的桥血管时,如何安全准确获取该血管。方法采用远外侧入路,开颅显微解剖15例尸头共30侧枕动脉,观察枕动脉的起源、行程、分支、邻近结构,并测量枕动脉各段的... 目的观察15具人尸的枕动脉解剖特点,探讨以枕动脉作为颅内—颅外后循环搭桥术的桥血管时,如何安全准确获取该血管。方法采用远外侧入路,开颅显微解剖15例尸头共30侧枕动脉,观察枕动脉的起源、行程、分支、邻近结构,并测量枕动脉各段的直径、椎动脉V3的直径、可移植段的长度以及与周围临近结构的距离。结果枕动脉一般在二腹肌后腹下缘起源于颈外动脉后壁或外壁,与颈外动脉平行、沿二腹肌后腹向上,然后转向二腹肌后腹深面,内侧紧邻颈内静脉,行于寰椎横突前上方,接近乳突尖或二腹肌沟转向内侧走行,途中经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深面(4侧经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深面及头最长肌浅面),在上项线下方的头半棘肌后面继续向内侧行走,经过斜方肌、头半棘肌的上方附着点,在此穿过斜方肌的附着点至上项线,与枕大神经相伴,继续在头皮浅筋膜内上行,并分出一个或两个终末支,远端分布于头皮。枕动脉起点直径为(2.3±0.3)mm,平行于寰椎横突上缘至越过上项线处的长度为(93.2±2.6)mm,平行于寰椎横突上缘处的外径为(1.9±0.4)mm,越过上项线处的外径为(1.8±0.3)mm。椎动脉V3段中点的直径为(3.2±1.4)mm,枕动脉距枕外隆突的距离为(21.4±0.9)mm,枕下段距离上项线最远距离为(23.7±1.2)mm。结论颅内—颅外后循环搭桥术术中以枕外隆突外侧25 mm、上项线下方30 mm以内、乳突、寰椎横突为标志,能安全准确获取枕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搭桥术 桥血管 显微解剖 枕动脉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构扩张皮瓣微循环灌注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海涛 薛文君 王明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预构扩张皮瓣微循环灌注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预构扩张组(A组)、扩张器衬垫预构组(B组)及预构组(C组)各12只。股动静脉血管束移位后,A、B组分别在肉膜深面植入50m l扩张器,预构扩张组7d后开... 目的研究预构扩张皮瓣微循环灌注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预构扩张组(A组)、扩张器衬垫预构组(B组)及预构组(C组)各12只。股动静脉血管束移位后,A、B组分别在肉膜深面植入50m l扩张器,预构扩张组7d后开始注水。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定点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7、27、52、62d的微循环灌注量。结果3组术后皮瓣微循环血量均急剧下降,术后第3d呈上升趋势,随扩张的进行,预构扩张组微循环血量上升趋势较其它组显著,至扩张充分后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结论扩张术能明显增加预构皮瓣的微循环灌注量,提高皮瓣移植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扩张术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体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植入治疗腘动脉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栋 夏茂盛 韩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 PTFE)人工血管植入治疗腘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腘动脉断裂17例,腘动脉血栓7例。患者均行e PTFE人工血管植入手术,术中预防性筋膜室切开减张,术后行抗凝、... 目的探讨膨体聚四氟乙烯(e PTFE)人工血管植入治疗腘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腘动脉断裂17例,腘动脉血栓7例。患者均行e PTFE人工血管植入手术,术中预防性筋膜室切开减张,术后行抗凝、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记录患者术后重新通血时间、肢体功能及血管血运情况。结果患者腘动脉均成功修复,肢体重新通血时间3.5~16 h、平均7.5 h。除1例截肢外,其他肢体均成活且功能基本恢复。22例获得随访,血管超声或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移植血管血运良好。结论 e PTFE人工血管植入治疗腘动脉损伤效果较好,是一种简易、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动脉损伤 人工血管 膨体聚四氟乙烯 血管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26转染对内皮祖细胞体外生成血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永斌 李伟东 +1 位作者 姜维良 孙占峰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0期1123-1126,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126(mir-126)对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新生的调节能力,探索促进EPCs新生血管的新方法。方法实验分为3组,每组20只大鼠:mir-126高表达组,无效序列转染组,无转染对照组。提取大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MNCs),经体外诱导培养得... 目的研究微小RNA-126(mir-126)对内皮祖细胞(EPCs)血管新生的调节能力,探索促进EPCs新生血管的新方法。方法实验分为3组,每组20只大鼠:mir-126高表达组,无效序列转染组,无转染对照组。提取大鼠骨髓中单个核细胞(MNCs),经体外诱导培养得到EPCs,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细胞标记抗原及转染成功率进行鉴定。通过研究EPCs在基质胶中形成的管腔样结构的长度,以及离体环境下的迁移能力,判定各组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转染mir-126组的内皮祖细胞较无效序列转染组和无转染对照组血管形成长度更长,分别为(1.52±0.16)mm、(1.19±0.14)mm vs(1.16±0.11)mm(P<0.01),迁移细胞数量更多,(121.83±11.86)个/视野、(91.33±6.25)个/视野vs(95.33±9.56)个/视野(均P<0.01)。结论 mir-126可以增加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转染 RNA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海涛 曲雪凌 +3 位作者 杨金存 胡南 张诚 李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对8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采用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皮瓣转移后,出现一过性充血潮红,均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面、颈部畸... 目的探讨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对8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采用颞浅动静脉预构扩张皮瓣修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皮瓣转移后,出现一过性充血潮红,均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面、颈部畸形矫正良好,皮瓣色泽接近,厚度、质地适宜,继发面、颈部瘢痕不明显,效果良好。结论预构扩张可提高皮瓣微循环灌注量,增大皮瓣成活面积,从而增加皮瓣移植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扩张 皮瓣 颞浅血管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就业现状调查的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设置标准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传明 陈景华 +1 位作者 季顺欣 张丽宏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5期75-78,共4页
以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问卷调查为契机,通过对该专业就业现状的调研与剖析,反思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该专业的设置标准,以期加快专业建设,提升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医学美容技术 就业现状 专业设置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静脉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技巧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立春 邢壮杰 +2 位作者 桂鹏 郝国强 赵晖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采用两点定位间断全层外翻吻合法,对60只大鼠行右侧颈外静脉分支与同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结果:手术成功47只,成功率为78.3%(47/60)。解剖分离颈静脉... 目的:探讨大鼠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技巧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采用两点定位间断全层外翻吻合法,对60只大鼠行右侧颈外静脉分支与同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结果:手术成功47只,成功率为78.3%(47/60)。解剖分离颈静脉和颈动脉时间为20~40 min,平均为25 min;切取修剪静脉桥时间为5~15 min,平均为7 min;血管吻合时间为1~2.5 h,平均为1.5 h。结论:通过提高手术技巧,可以提高大鼠自体移植静脉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移植静脉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部损伤合并腘动脉损伤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忠 王海洋 张卫兵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膝部损伤伴有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膝部损伤伴有腘动脉损伤的病例采用小腿筋膜室切开、血管端端吻合、大隐静脉移植,一期重建血液循环、骨折固定。3例无法修复的重度毁损者予以截肢。结果其中15例小腿及... 目的探讨膝部损伤伴有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膝部损伤伴有腘动脉损伤的病例采用小腿筋膜室切开、血管端端吻合、大隐静脉移植,一期重建血液循环、骨折固定。3例无法修复的重度毁损者予以截肢。结果其中15例小腿及足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恢复;3例小腿肌肉轻度萎缩伴跛行;1例小腿跛行明显,踝关节功能较差。3例由于术后各种原因截肢。结论对膝部损伤伴有腘动脉损伤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动脉 损伤 骨筋膜室 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血管研究状况与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楚洪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远期血栓形成和在多段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使该术受到限制。随着现代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再次引起重视,其中替代...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冠状动脉支架植人术远期血栓形成和在多段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使该术受到限制。随着现代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再次引起重视,其中替代性小直径(4~6mm)动脉成为关键。采用自体静脉进行移植远期通畅率低,这可能是由于自体静脉发生“血管重塑”的病理改变所致。自体动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血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狭窄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支架 血管外科技术 自体静脉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血管损伤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小祥 钱塘 +2 位作者 朱玉全 桑宏飞 冷霞 《淮海医药》 2002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 6 2例应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 36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男 4 5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2 6 .3岁。交通事故伤占 4...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在四肢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对 6 2例应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四肢血管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 36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男 4 5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2 6 .3岁。交通事故伤占 4 3.5 % ,机器挤压伤占 33.9%。血管损伤部位 :小腿占 5 4 .8% ,前臂占 2 7.4 %。移植大隐静脉长度 13~ 4 5 cm。血循环重建时间 :2小时 4 5分~ 2 4小时 30分。5 9例肢体成活 ,占 95 .2 %。随访 36例 ,肢体缺血挛缩 3例 ,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 5例 ,其余患者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大隐静脉移植治疗四肢血管损伤保肢成功率高 ,应作为血管移植的首选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血管移植 四肢血管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预防兔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凌林 胡名松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4期5-5,7,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新西兰兔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30只,建立兔自体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生物蛋白胶组和地塞米松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周测量内膜...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地塞米松对新西兰兔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兔30只,建立兔自体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随机分3组:空白对照组、生物蛋白胶组和地塞米松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术后3周测量内膜、中膜厚度及管壁炎性细胞数、周期蛋白(PCNA)阳性细胞率和凋亡细胞阳性率。结果:术后3周,地塞米松组较生物蛋白胶组、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内膜、中膜增生厚度,炎性细胞数减少;生物蛋白胶组较空白对照组也可抑制内膜、中膜厚度增生,3组数据PCNA阳性细胞率、凋亡细胞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在新西兰兔自体静脉移植中能通过抑制局部炎性反应,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从而防止移植静脉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生物蛋白胶 再狭窄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降温冷冻保存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李雷 顾松 陈蕾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目的 探讨冷冻复苏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以及在生物血管制品保存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 )程序降温冷冻保存后再复苏 ,在不同的复苏时间内应用RT PCR和ELISA检测内皮细胞... 目的 探讨冷冻复苏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以及在生物血管制品保存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 (ECV30 4 )程序降温冷冻保存后再复苏 ,在不同的复苏时间内应用RT PCR和ELISA检测内皮细胞VEGF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结果 复苏 3d内VEGF的表达显著下降 ,第 4d以后恢复至正常表达水平。结论 冷冻复苏血管内皮细胞孵育 4d后VEGF表达基本恢复正常。程序降温冷冻保存可能在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血管代用品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降温冷冻保存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TFE人工血管材料内衬自体骨髓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张健 赵珺 +4 位作者 王毅 伍波 梅家才 邵明哲 潘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内皮细胞衬里对ePTFE人工血管材料通畅性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分入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取犬自体骨髓,提取单核细胞种植ePTFE人工血管,行左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ePTFE人工血管。分别...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内皮细胞衬里对ePTFE人工血管材料通畅性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分入实验组(12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取犬自体骨髓,提取单核细胞种植ePTFE人工血管,行左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ePTFE人工血管。分别于术后1月、3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通畅率,并行组织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人工血管表面内皮化情况。结果:术后1月时实验组人工血管通畅率及内膜厚度同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但术后3月时实验组通畅率高于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内皮细胞衬里技术可明显提高ePTFE人工血管的短期通畅率,但其对远期通畅率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 人工血管 骨髓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乳内动脉旁路内逆向血流的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赵向东 姚建民 +1 位作者 马旭东 杨碧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左前降支(LAD)自身狭窄程度、有效侧支循环及左室前壁及前间壁有无活动异常对左乳内动脉(LIMA)旁路内逆向血流(RF)形成的影响。方法对CABG手术治疗中建立LIMA-LAD旁路的133例患者的LIMA旁路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左前降支(LAD)自身狭窄程度、有效侧支循环及左室前壁及前间壁有无活动异常对左乳内动脉(LIMA)旁路内逆向血流(RF)形成的影响。方法对CABG手术治疗中建立LIMA-LAD旁路的133例患者的LIMA旁路进行分析。按3种不同影响因素对比分成6组,测量各组患者LIMA-LAD旁路平均RF速度,分析诸因素对RF形成的各自影响程度。结果狭窄程度不同的两组间RF速度平均值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具备及不具备有效侧支循环的两组间RF速度平均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间RF速度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来自LAD近端的自身血流可显著影响CABG术后LIMA-LAD旁路的瞬时血流灌注,是旁路内产生RF的重要因素,LAD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也是RF的主要成因之一。RF与左室前壁及前间壁有无活动异常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乳内动脉 逆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α mRNA在兔自体静脉移植中的表达
17
作者 吴捷 蔡方刚 +1 位作者 詹腾辉 郭平凡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α(PKC-α)mRNA在兔自体静脉移植中的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兔自体颈静脉移植模型(右颈静脉移植至对侧颈动脉),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n=5),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SO...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α(PKC-α)mRNA在兔自体静脉移植中的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兔自体颈静脉移植模型(右颈静脉移植至对侧颈动脉),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n=5),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SO组。Ⅰ-Ⅳ组的取材时间分别为移植术后的第3,7,14,28天。SO组只行颈部切开与再缝合,未行血管移植,术后直接取材。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中PKC-α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O组相比,PKC-α mRNA在静脉移植术后第3天时,表达升高至2.335±0.059倍(P<0.01),而后在术后7,14,28d表达渐降至正常。结论PKC-α可能与自体静脉移植后的血管内膜增生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蛋白激酶C—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移植在开放性四肢血管损伤的应用
18
作者 冷震 杨小祥 +2 位作者 钱塘 朱玉金 桑宏飞 《淮海医药》 2004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开放性四肢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 对 1 3例采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开放性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 ,并阐述大隐静脉的解剖特点、切取方法、血管吻合方法。结果 移植大隐静脉长度 1 3~ 4 5 cm,一个肢体...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开放性四肢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 对 1 3例采用大隐静脉移植治疗的开放性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 ,并阐述大隐静脉的解剖特点、切取方法、血管吻合方法。结果 移植大隐静脉长度 1 3~ 4 5 cm,一个肢体修复血管 3~ 8条 ,伴有肢体浅静脉损伤 4例 ,修复 3例。根据吻合的血管口径不同 ,分别采用“六种”血管吻合方法。移植的血管通畅率 1 0 0 %。结论 大隐静脉能满足开放性四肢血管损伤对移植血管的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移植 开放性四肢血管损伤 外科治疗 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管移植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破裂的手术配合
19
作者 韦凤平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492-494,共3页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长期吸毒患者毒瘾发作时以腹股沟区血管注射吸毒,由于其对腹股沟区的血管解剖部位不了解,毒品注射时大都注入股动脉内,股动脉经反复穿刺损伤后没有加压止血等原因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该病常合并局部感染,瘤体两端...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长期吸毒患者毒瘾发作时以腹股沟区血管注射吸毒,由于其对腹股沟区的血管解剖部位不了解,毒品注射时大都注入股动脉内,股动脉经反复穿刺损伤后没有加压止血等原因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该病常合并局部感染,瘤体两端血管壁水肿增厚,瘤壁糜烂,易发生破裂大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管移植 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破裂 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玉贤 顾福杭 +5 位作者 王雪平 胡雅萍 王志波 李锰 张峰 谢绍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380-1382,F0002,共4页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确诊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38例、糖尿病足(DMF)65例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2例,分别给予粒细胞集落... 目的 评价动员后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确诊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38例、糖尿病足(DMF)65例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2例,分别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肌肉注射,每日2次。第3天时采集和分离PBMNCs,配成单个核细胞混悬液。经皮微球囊扩张狭窄动脉,同时将分离的PBMNCs通过导管腔内注入缺血部位。观察12个月,进行各项指标综合评估。结果PBMNCs移植后,患肢冷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好转。跛行距离由入院时的(24.0±14.8)m逐渐提高到12个月时的(642.0±224.1)m,表现为持续延长(P〈0.01)。溃疡于移植后1~3个月逐渐愈合。踝肱指数(ABI)短期明显提升,由入院时的0.60±0.07提高到1个月的0.84±0.11,12个月时略有下降,为0.70±0.07,但仍高于入院时的水平。移植前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动员后的PBMNCs经血管腔内途径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下肢 移植 自体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