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575肝及胆疾病
1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8期66-67,共2页
9928556 肝炎性假瘤伴有膈下脓肿1例[日,英摘]/松本英男∥日消外会志.-1997,30(7).-1771~1775 冀医情9928557 家兔正常肝脏激光照射的病理学变化[日]/藤富丰∥日病理会志.-1997,86(1).-200 冀医情9928558 培养小鼠肝细胞的克隆形成能... 9928556 肝炎性假瘤伴有膈下脓肿1例[日,英摘]/松本英男∥日消外会志.-1997,30(7).-1771~1775 冀医情9928557 家兔正常肝脏激光照射的病理学变化[日]/藤富丰∥日病理会志.-1997,86(1).-200 冀医情9928558 培养小鼠肝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和基因学背景[日]/吉江真澄∥日病理会志.-1997,86(1).-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性假瘤 病理学变化 正常肝脏 总胆管结石 大鼠肝细胞 激光照射 克隆形成 基因学 家兔 胆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双歧杆菌HuNan20162810调控肠道屏障稳态缓解泻剂结肠的机制解析
2
作者 程婷 卢慧敏 +4 位作者 张童 王琳琳 王刚 赵建新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4,共10页
泻剂结肠是由于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而导致的一种顽固性便秘。研究表明,长期泻药刺激会导致严重的肠神经及肠屏障的损伤。目前对泻剂结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应用益生菌缓解胃肠道疾病是当前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长双歧杆菌Hu... 泻剂结肠是由于长期服用刺激性泻药而导致的一种顽固性便秘。研究表明,长期泻药刺激会导致严重的肠神经及肠屏障的损伤。目前对泻剂结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应用益生菌缓解胃肠道疾病是当前研究热点。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长双歧杆菌HuNan20162810对泻剂结肠具有缓解作用,但机制还未清晰。基于此,该研究拟从肠神经和肠屏障的角度解析长双歧杆菌HuNan20162810缓解泻剂结肠的可能机制。通过对便秘指标的测定表明长双歧杆菌HuNan20162810对泻剂结肠具有缓解作用。进一步通过对肠屏障及肠神经指标的检测以及建立其与便秘缓解指标及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双歧杆菌HuNan20162810通过上调肠道中SCFAs菌的相对丰度,提高粪便中SCFAs含量,调节神经递质分泌及增加肠神经胶质细胞数量修复肠神经,降低机体炎症水平,调控肠道屏障稳态,最终缓解泻剂结肠。该研究为泻剂结肠的缓解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双歧杆菌 肠道屏障 泻剂结肠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Tx2腹腔注射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3
作者 张洁 闫波 +4 位作者 赵昊赟 蔡洁 彭启迪 张冬冬 袁丽萍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1-15,共5页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3特异性拮抗剂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NIH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和模型组采用旋毛虫感染NIH小鼠建立PI-IBS模型...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3特异性拮抗剂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小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NIH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每组6只。实验组和模型组采用旋毛虫感染NIH小鼠建立PI-IBS模型,对照组不予造模;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120µg/kg的APETx2腹腔注射,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7 d。采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评估小鼠内脏敏感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小肠组织中的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蛋白;取小鼠小肠组织,分离Cajal间质细胞(ICC),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ICC中的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钙库操纵性Ca2+内流相关调节因子(SARAF)、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1(Orai1)、c-Kit mRN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AWR评分升高,小肠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增加,ICC中SARAF、Orai1、c-Kit mRNA表达增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AWR评分降低,小肠组织中c-Kit蛋白表达降低,ICC中SARAF、Orai1 mRNA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APETx2腹腔注射可改善PI-IBS小鼠的内脏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调控ICC中STIM1、SARAF、Orai1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酸敏感离子通道3特异性拮抗剂 内脏敏感性 STIM1基因 SARAF基因 Orai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对内镜普通活检无法诊断的食管狭窄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王婷 马师洋 +2 位作者 符翠 董蕾 史海涛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内镜普通活检无法诊断的食管狭窄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该院因内镜普通活检无法明确诊断而行EUS-FNA的6例食管狭窄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最终手术...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内镜普通活检无法诊断的食管狭窄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该院因内镜普通活检无法明确诊断而行EUS-FNA的6例食管狭窄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最终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诊断标准,分析EUS-FNA对内镜普通活检无法诊断的食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EUS-FNA,穿刺病理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5例,慢性炎症1例。其中,5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术后病理与穿刺病理相符,1例患者长期随访并复查胃镜,临床表现和普通胃镜结果均无恶性肿瘤证据,考虑仍为炎性改变,与穿刺病理结果一致。所有患者未发生腹痛、出血、穿孔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EUS-FNA用于诊断普通内镜活检无法诊断的食管狭窄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 食管狭窄性病变 胃镜活组织检查 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误诊误治及防误诊与治疗对策
5
作者 吕林 黄开月 +3 位作者 王凤云 马祥雪 吕咪 唐旭东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当患者以食管外症候群就诊时,易被误诊为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咽喉炎等,虽经相关治疗,效果不佳。GERD的临床症状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当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甚至...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疾病,当患者以食管外症候群就诊时,易被误诊为慢性咳嗽、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咽喉炎等,虽经相关治疗,效果不佳。GERD的临床症状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当以食管外症状为主要表现甚至为唯一表现时,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分析了该病误诊误治现状及对策,旨在为临床医生在诊断该病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误诊 哮喘 胸痛 慢性咽喉炎 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张丹丹 王燕 +1 位作者 赵冉 谭学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A组。通过TNB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ASA组和ES-IOCS/5-ASA组于TNBS造模后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灌胃7 d。7 d后处死小鼠,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组织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ASC)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1),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01),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NBS模型组相比,ES-IOCS/5-ASA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肠道缩短被抑制(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下降(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P<0.05),但两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5-ASA对小鼠肠道炎症无明显缓解作用。结论 ES-IOCS/5-ASA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来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三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炎症小体 纳米复合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睡眠质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苟彩霞 张洁 +5 位作者 包依夏姆·阿巴拜克力 王一鸣 姚磊 郑嵘炅 潘金良 鲁晓擘 《临床荟萃》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睡眠质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lly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关联,并探究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4月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 目的研究体检人群睡眠质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lly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关联,并探究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4月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并参加健康体检的人群142例。根据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2例,最终共入选140例。依据是否患有MAFLD分为MAFLD组(n=60)与非MAFLD组(n=8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探究MAFL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MAFLD组比较,MAFLD组男性占比较高,血红蛋白、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尿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日间小憩时间、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因子得分、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催眠药物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HDL-C、日间小憩时间、睡眠质量得分、睡眠障碍得分是MAFLD的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绘制散点图可见,PSQI评分与T-BIL、HDL-C、日间小憩时间无相关性(P>0.05),与睡眠质量因子得分、睡眠障碍因子得分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体检人群中,T-BIL水平越高、HDL-C水平越低、日间小憩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睡眠障碍越严重,罹患MAFLD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体检人群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钱晨莹 闫文君 +1 位作者 黄燕 赵志 《临床荟萃》 202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3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设为感染组,其余100例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3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设为感染组,其余100例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设为非感染组。收集所有可能引起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33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共33例,占比24.81%,其中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为16例,占比最多。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无使用机械通气、有无入住ICU、有无使用激素、有无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及白蛋白水平等因素与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bacteria,MDRO)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住院时长≥10 d、合并脓毒症性休克是影响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若住院时长≥10 d或合并脓毒症休克时则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较大,临床实践中应加强评估,早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张莉 张杨 郭虹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AP组)、中度组(MSAP组)、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sB7-H4)评估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AP组)、中度组(MSAP组)、轻症组(MAP组);根据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31例)、迁延组(38例)、死亡组(13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B7-H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B7-H4对AP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P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SAP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均高于MSAP、MAP组,MSAP组PCT、CRP、TNF-α、APACHE-Ⅱ评分高于MAP组(P<0.05)。SAP组血清sB7-H4水平高于MSAP组和MAP组,MSAP组血清sB7-H4水平高于MAP组(P<0.05)。好转组血清sB7-H4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迁延组和死亡组,且迁延组血清sB7-H4水平、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SAP组、MSAP组、M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均与血清sB7-H4呈正相关(r=0.514、0.469、0.524,P<0.05)。血清sB7-H4水平与PCT、CRP、TNF-α呈正相关(r=0.464、0.634、0.514,P<0.05)。血清sB7-H4诊断AP患者重症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754~0.880)、0.897(0.815~0.979)。严重程度、CRP、APACHE-Ⅱ评分、血清sB7-H4高表达均为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P患者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转归有关,血清sB7-H4高表达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可作为临床诊治AP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可溶性B7同源体4 病情严重程度 疾病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晓彤 柳越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37-40,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肠道连续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西药干预存在着治疗作用有限,服药时间长,易发生不良反应等缺点。随着现代对医学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针...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肠道连续性炎性反应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升高,但西药干预存在着治疗作用有限,服药时间长,易发生不良反应等缺点。随着现代对医学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针灸疗法方便操作,不良反应小,适应范围广,独到优势越来越明显,该文就针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为之后针灸治疗UC提供充实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溃疡性结肠炎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肝汤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肠道菌群和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赵静怡 连博 +3 位作者 陆梦馨 郑金粟 朱宏勋 高剑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2-150,共9页
目的 探索和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肠道菌群以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18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和肝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与和肝汤组... 目的 探索和肝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肠道菌群以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信号通路有关。方法 18只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和肝汤组,每组6只。模型组与和肝汤组大鼠以夹尾应激法建立FD模型,造模后和肝汤组予0.918 g生药/100 g体质量的和肝汤灌胃7 d,干预结束后取十二指肠组织和盲肠内容物,荧光定量PCR检测TLR4基因转录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TLR4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法观察TLR4的表达位置,16S rRNA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盲肠内容物中菌群和代谢物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和肝汤组TLR4表达下调(P<0.05)。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显示,TLR4在各组十二指肠固有层和上皮层均存在表达。模型组相比正常组阳性着色增强(P<0.01),和肝汤组相比模型组阳性着色减弱(P<0.01);但各组TLR4基因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盲肠内容物中疣微菌门丰度增加(P<0.05),而厚壁菌门丰度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和肝汤组拟杆菌门丰度提升(P<0.05),疣微菌门丰富下调(P<0.05);各组间n-γ-谷氨酰谷氨酰胺等代谢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 FD大鼠十二指肠TLR4表达上调,同时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结构存在异常改变。和肝汤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结构,下调TLR4在十二指肠的表达改善F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肝汤颗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道菌群 十二指肠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激光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与白光内镜诊断食管胃连接部病变的价值
12
作者 刘畅 孙雨萌 +3 位作者 郝欣 花海洋 李常洲 李建辉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探讨蓝激光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BLI+ME)诊断食管胃连接部(EGJ)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2月该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6803例患者的内镜和病理资料,根据检查时所用胃镜型号的不同,将其分为BLI+ME组(2931例)和白光... 目的探讨蓝激光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BLI+ME)诊断食管胃连接部(EGJ)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4年2月该院接受电子胃镜检查的6803例患者的内镜和病理资料,根据检查时所用胃镜型号的不同,将其分为BLI+ME组(2931例)和白光内镜组(WLI组,3872例)。比较两组患者EGJ活检率、活检阳性率、总体病变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等差异。结果BLI+ME组EGJ的活检率为27.60%,活检阳性率为68.73%,总体病变检出率为20.74%,非癌性病变检出率为20.30%,早癌检出率为0.14%,齿状线上非癌性病变检出率为5.53%,齿状线下非癌性病变检出率为14.77%,齿状线下癌性病变检出率为0.27%,明显高于WLI组EGJ的活检率17.74%、活检阳性率60.26%、总体病变检出率11.90%、非癌性病变检出率11.67%、早癌检出率0.00%、齿状线上非癌性病变检出率3.49%、齿状线下非癌性病变检出率8.19%和齿状线下癌性病变检出率0.05%,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LI联合ME能够提高EGJ的活检率、活检阳性率、总体病变检出率、非癌性病变检出率、早癌检出率、齿状线上、下非癌性病变检出率和齿状线下癌性病变的检出率,有助于提高EGJ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激光成像技术(BLI) 放大内镜(ME) 食管胃连接部(EGJ) 活检率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早期癌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陈俊旭 张小梦 +4 位作者 张宗霞 陈恋 柳亚茹 任宏飞 张铭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3,57,共5页
目的分析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术后疼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的疼痛干预方法、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满意度、促进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 目的分析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术后疼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的疼痛干预方法、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满意度、促进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患者31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以及疼痛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消化道早期癌ESD术后疼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消化道早期癌ESD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33.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后有无胃管、手术范围、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术前有疼痛病史、术后有发热、术后有出血对ESD术后患者发生疼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部位和华西心情指数(HEI)是ESD术后发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手术部位疼痛分布不同,食管ESD术后疼痛好发于胸部,胃ESD术后疼痛好发于上腹部,肠ESD术后疼痛好发于下腹部。结论诊断为食管恶性肿瘤、HEI评分越高、手术部位位于食管、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越长、术后有胃管、术前有疼痛病史、术后有发热及出血的消化道早期癌患者ESD术后更易发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 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 疼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FXR-FGF15通路探讨沙棘熊果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14
作者 李楠 赵雪 +4 位作者 郭少龙 张文龙 戈娜 李智 林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该研究借助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沙棘熊果酸补充对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小鼠的改善效果,通过分析沙棘熊果酸对ALD小鼠肠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ibroblast growth fact... 该研究借助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沙棘熊果酸补充对酒精性肝损伤(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小鼠的改善效果,通过分析沙棘熊果酸对ALD小鼠肠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15,FGF15)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沙棘熊果酸能够改善ALD小鼠的肝脏、小肠组织炎症反应,降低ALD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活性、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D-乳酸(D-lactic acid,D-LA)含量,提高ALD小鼠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BSH)浓度。同时,沙棘熊果酸可提高ALD小鼠肠道FXR、FGF15、肝脏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第4号(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4,FGFR4)蛋白表达量,降低肝脏中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蛋白表达。综上,沙棘熊果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FXR-FGF15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熊果酸 酒精性肝损伤 小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FGF15) 法尼醇X受体(FXR)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肝纤维化早期血清诊断标志物筛选
15
作者 朱毅 谯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肝纤维化早期血清诊断标志物。方法58只SPF级SD大鼠[8~10周,(220±20)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8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4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正常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花生油,每周2次,连续12周... 目的探究肝纤维化早期血清诊断标志物。方法58只SPF级SD大鼠[8~10周,(220±20)g,雄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8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40%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正常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花生油,每周2次,连续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体重,肝、脾脏质量,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提取两组大鼠血清进行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和代谢物。整合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和逻辑回归筛选关键差异代谢物并评价其诊断效能。采用Western blot法验证关键靶点蛋白,并对关键基因及差异代谢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肝、脾脏重量增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水平上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汇管区炎症浸润伴随纤维化但小叶结构保留,判定为肝纤维化早期。两组差异表达基因有120个,排名前10位的关键基因和关键差异代谢物共同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E成员1、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趋化因子2、基质金属蛋白酶-7蛋白表达降低,分泌型磷蛋白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两组差异表达代谢物有124个,整合机器学习最终得到γ-谷氨酰半胱氨酸、谷氨酸、羟丙酸、2-氧基-4-甲硫基-丁酸和神经酸5个关键差异代谢物,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0.9,关键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等。结论代谢组学-转录组学整合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γ-谷氨酰半胱氨酸、谷氨酸、羟丙酸、2-氧基-4-甲硫基-丁酸和神经酸5个关键的差异代谢物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E成员1、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2趋化因子2、基质金属蛋白酶-7、分泌型磷蛋白1等10个关键的差异基因,且共同富集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提示早期肝纤维化可促使上述10个基因差异表达,进而导致肝脏代谢物异常表达,为临床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提供准确性高、无创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标志物 转录组学 代谢组学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西洁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本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应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6例UC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治疗方案... 目的 本研究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应用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灌肠疗法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集的86例UC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治疗方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研究组治疗方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辅以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灌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积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肠镜观察黏膜状况,记录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86.05%)高于对照组(67.44%)(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疾病活动指数(Sutherland DAI)、组织病理评分、肠镜检查积分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积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白介素-4(IL-4)、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白介素-1β(IL-1β)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IL-4、TGF-β水平比对照组更高,IL-1β水平更低(P<0.05);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16.28%)和研究组(9.30%)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复发率,研究组(6.98%)低于对照组(34.88)(P<0.05)。结论 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辅以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灌肠治疗UC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缓解炎症,推荐在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汤 灌肠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肠溶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预测分析
17
作者 冯华梅 王春鹏 白立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5,5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前行UE联合CEUS检查,根据...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und elastography,UE)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行微波消融治疗,治疗前行UE联合CEUS检查,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组(58例)和非显著有效组(20例)。比较两组结果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UE联合CEUS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非显著有效组弹性应变率比值(SR)、造影剂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高于显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影剂通过时间(MMT)、上升时间(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UE显示显著有效58例,非显著有效20例;CEUS显示显著有效58例,CEUS未见明显增强,非显著有效20例,结节可见少许增强。绘制ROC曲线,分析SR、TTP、PI预测微波消融治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9、0.785、0.798,联合预测的AUC较单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80、1.959、1.919,P>0.05)。绘制决策曲线分析,SR、TTP、PI联合预测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能提高净收益率。结论UE和CEUS定量指标对TI-RADS 4a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效果均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查能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微波消融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诺拉生替代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张条条 季夏薇 +1 位作者 卢光荣 杨守醒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伏诺拉生替代质子泵抑制剂在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42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220例)及对照组(207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阿莫西林1.0 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 目的探讨伏诺拉生替代质子泵抑制剂在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427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220例)及对照组(207例)。观察组治疗方案为阿莫西林1.0 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伏诺拉生片20 mg,1次/d,胶体果胶铋200 mg,2次/d。对照组治疗方案为阿莫西林1.0 g,2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2次/d,胶体果胶铋200 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4周,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按意向治疗(ITT)根除率为75%,对照组为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按方案分析(PP)的根除率,观察组为87.9%,对照组为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7%和5.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诺拉生铋剂的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诺拉生 四联方案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肝轴探讨安化黑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毛彩薇 夏旭婷 +3 位作者 葛俊 李琳莉 喻长红 刘富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3期68-75,共8页
为探讨安化黑茶水提液预防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阿托伐他汀,10 mg/kg)组及安化黑茶低、中、高剂量(0.75、1.5、3.0 g/kg)组,采取预防... 为探讨安化黑茶水提液预防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阿托伐他汀,10 mg/kg)组及安化黑茶低、中、高剂量(0.75、1.5、3.0 g/kg)组,采取预防模型,同时给药与饲喂高脂高糖饲料,连续10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安化黑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极显著降低(P<0.01),体质量增长量极显著减少(P<0.01),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与气球样变得到纠正,回肠病理损伤改善,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表达增加(P<0.01);安化黑茶高剂量组拟杆菌门、Muribaculaceae_unclassified及乳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厚壁菌门、脱硫弧菌属及毛螺菌属相对丰度降低。综上所述,安化黑茶具有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微生态的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肠-肝轴发挥对NAFLD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化黑茶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肠-肝轴 肠道菌群 肠黏膜机械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介导铁死亡的机制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彬彬 周喜汉 +2 位作者 姜红梅 林心艳 王衍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44-47,56,共5页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可通过介导铁死亡方式影响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等过程,增加肿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并减轻治疗抵抗现象。然而,ACSL4在部分肿瘤中具有双重作用,如在肝癌和结直肠癌中AC...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可通过介导铁死亡方式影响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等过程,增加肿瘤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并减轻治疗抵抗现象。然而,ACSL4在部分肿瘤中具有双重作用,如在肝癌和结直肠癌中ACSL4具有促瘤和抑瘤作用。本文就ACSL4介导铁死亡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及耐药监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铁死亡 消化系统肿瘤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