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2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中CT平扫联合血清CRP及PCT水平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传坤 刘金刚 +2 位作者 王守玉 李庆海 李明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幼儿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CRP和PCT水平,观察组患儿行CT扫描;评估两组CRP... 目的 探讨CT平扫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幼儿9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清CRP和PCT水平,观察组患儿行CT扫描;评估两组CRP和PCT水平,分析CT特征。结果 观察组CT扫描显示病变可累及双肺,主要累及中、下肺野。联合检查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96.94%、75.00%、98.89%)均高于CRP和PCT血清学检查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83.67%、50.00%、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CRP和PCT分别为(12.86±1.30)mg/L、(3.60±0.53)ng/mL,高于对照组(2.20±0.93)mg/L、(0.52±0.4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CT平扫可见病变主要累及中、下肺野,联合血清CRP、PCT检查后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殷宗宝 陈彦凡 +1 位作者 陈少贤 叶进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2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7月采用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90例患者成功经过内科胸腔镜检查,胸腔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结核性胸膜炎4...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7月采用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90例患者成功经过内科胸腔镜检查,胸腔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确诊结核性胸膜炎43例、转移性肿瘤18例、非特性慢性炎症12例、不明原因10例、肝源性3例、胸膜间皮瘤3例、淋巴瘤1例。胸腔积液诊断率为88.9%(80/90)。结核性胸膜炎主要表现为胸膜多发结节,部分病灶出现弥漫性白色粟粒样结节和胸膜增厚,可见条索状粘连;而转移性胸膜肿瘤主要表现在肋膈角、横膈处的灰白色单结节和大小不等的多结节;非特性慢性炎症性胸膜炎主要为胸膜充血水肿,胸膜增厚纤维增生或粘连,少见有单个或多个结节增生。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准确率高,具有安全、创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内科胸腔镜 临床诊断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后CT表现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阮桂萍 蔡芳 +1 位作者 黄咏梅 赵承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CT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对症治疗,并分别进行阿奇霉素注射液和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CT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基础对症治疗,并分别进行阿奇霉素注射液和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评估临床疗效及胸部CT表现、血清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胸部CT特征中病变构成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PCT、LDH、CRP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基泼尼松龙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胸部CT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甲基泼尼松龙 阿奇霉素注射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诊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6例小结
4
作者 章巍 王广发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1期215-217,共3页
目的:介绍可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的方法,总结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2005年6~8月问进行的6例7次内科胸腔镜胸膜探查术及胸膜固定术。结果:6例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恶性间皮瘤3例,低分化腺癌2例,嗜酸细胞... 目的:介绍可弯曲式内科电子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的方法,总结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总结2005年6~8月问进行的6例7次内科胸腔镜胸膜探查术及胸膜固定术。结果:6例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恶性间皮瘤3例,低分化腺癌2例,嗜酸细胞肉芽肿1例。恶性间皮瘤表现为血性胸水、胸膜局限性肥厚、胸膜结节样肿块;腺癌表现为多发粘连、胸膜肿块及坏死。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轻度局部疼痛。3例患者进行了胸膜固定术。结论:可弯曲式内科胸腔镜是诊断胸腔积液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胸膜探查术 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潘频华 杨红忠 +2 位作者 胡成平 杨华平 瞿素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评价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该科自2005年5月~2006年12月间采用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共有51例经过一系列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胸腔积液患者... 目的评价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该科自2005年5月~2006年12月间采用可弯曲内科电子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临床资料。共有51例经过一系列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了胸腔镜检查。结果51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胸腔腔检查,胸腔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确诊恶性肿瘤37例、结核性胸膜炎7例、慢性炎症6例、未见异常1例。肿瘤和结核病理结果确诊率为86.3%。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结节样改变,部分病灶融合成肿块;而结核性胸膜炎主要为胸膜弥漫性充血肿胀,结节病灶细小呈卵石样改变,可见坏死物覆盖。51例胸腔镜检查仅1例出现粘连带撕裂出血,1例术中血压下降,经处理均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确诊率高,具有安全创伤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内科胸腔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炅 孔俊沣 +3 位作者 何泽清 刘兴华 高才良 牟桂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的特征。方法收集本院6例经临床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其胸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早期病灶位于一侧肺下叶或...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胸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的特征。方法收集本院6例经临床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其胸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早期病灶位于一侧肺下叶或双肺下叶,6例进展期均表现为双肺多叶多段的弥漫性病变,并且右肺病变比左肺严重,双肺下叶及后部病变较上叶及前部严重。肺部病变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为主。实变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1例患者出现小叶中心型结节。1例可见小叶间隔增厚。2例患者肺部出现空洞病灶,其中1例空洞内可见典型曲菌球及空气新月征,患者痰培养证实黄曲霉菌感染,另1例痰培养提示泛耐药脑膜脓毒性黄杆菌感染。5例在恢复期肺部出现条索影及网格影。1例死亡患者在后期胸片表现为典型双侧白肺表现,并出现纵隔、双侧胸壁、颈肩部广泛积气,几天后又出现一侧大量气胸。1例患者前纵隔少许积气。6例进展期均出现浆膜腔少量积液,3例纵隔多发淋巴结增大。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肺部病灶变化快,发病3~7天可迅速进展为双肺多叶多段弥漫性病变。早期病灶常位于一侧肺下叶或双肺下叶,进展期右肺病变常比左肺严重;双肺下叶及后部病变较严重,有沿重力分布的特点。肺部病变以磨玻璃影及实变影为主;常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令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双侧白肺提示病变恶化。进展期常出现浆膜腔少量积液,部分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可出现气胸、纵隔积气、皮下气肿等气压伤表现。恢复期较长,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甲型H7N9病毒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胸腔镜在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涂明利 刘玉全 +4 位作者 刘先军 罗国仕 刘为舜 雷怀定 罗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能否提高胸膜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方法对3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统计诊断准确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电子胸腔镜下肉眼观:多...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能否提高胸膜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顺应性。方法对36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电子胸腔镜肉眼观察和病理检查,统计诊断准确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和顺应性。结果电子胸腔镜下肉眼观:多发、单发结节最为常见(21例),占58.3%,其次为胸膜充血、水肿(8例),占22.2%。病理检查结果:36例患者中胸膜肿瘤为22例(61.2%),胸膜结核7例(19.4%),不明原因1例(2.8%),诊断准确性达97.2%。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均稳定;36例患者中仅6例在壁层胸膜活检时轻度疼痛,术后有4例伤口疼痛,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都乐意接受该项检查,97.2%的患者对检查结果满意。结论局部麻醉下电子胸腔镜检查术,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可以观察整个胸膜腔,也易于取活检,确诊率高,而且费用低,风险小,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HRCT表现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晓华 马大庆 +3 位作者 靳二虎 岳云龙 侯新萌 张淑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7期1217-1221,共5页
目的 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20例经开胸、电视胸腔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COP的高分辨CT(HRCT)进行影像分析,并和病理学对照,追踪临床及治疗后结果。结果 COP主要发生于40岁... 目的 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20例经开胸、电视胸腔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活检诊断为COP的高分辨CT(HRCT)进行影像分析,并和病理学对照,追踪临床及治疗后结果。结果 COP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的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活动后气促和喘憋。HRCT表现为双肺病变(14例,70%),多灶性(19例,95%),实变(17例,85%),磨玻璃密度影(7例,35%),结节(8例,40%),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治疗有效。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率为100%。随访2~130个月不等,所有病例病情稳定。结论 COP影像学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实变,结节和GGO的多灶性,双肺的分布,胸膜下及支气管血管束旁分布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典型CT表现,反晕征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较为特异性表现。典型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经皮肺活检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多数病例可以确诊,少数须开胸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 肺疾病 间质性 病理学 临床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肺孤立小结节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武华 樊琦玮 +6 位作者 张雪红 杨文海 郑海澜 应华保 张期莲 颊鹏 陈灵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孤立小结节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与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病变56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复查,并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孤立...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孤立小结节的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与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肺孤立性小结节病变56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复查,并与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肺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性为93.10%,特异性为88.46%,准确性为90.91%。恶性病变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良性病变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恶性病变患者的边缘大部分呈现不规则或分叶,而良性病变患者的边缘则呈现清楚的状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良性病变患者的内部结构表现为钙化的例数明显多于恶性病变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炎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患者在动态增强扫描期间,在各时间点的CT值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炎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的不同时间点动态增强CT值可以发现炎性结节组在30s、90s、180s的动态增强CT值均升高,但是两组无差异(P>0.05);而在300s和480s,炎性结节组的动态增强CT值明显下降,而恶性结节组则下降不明显,而且炎性结节组在300s和480s的动态增强CT值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以为鉴别和诊断良、恶性肺孤立性小结节病变提供有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孤立小结节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臻 童朝晖 +6 位作者 李红杰 金木兰 罗静 徐莉莉 王晓娟 张隽 王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目的应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对临床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膜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探讨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经内科胸腔镜检壁层胸膜活检确诊的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应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对临床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膜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探讨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经内科胸腔镜检壁层胸膜活检确诊的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9~80岁,平均(53.7±23)岁,右侧胸腔积液7例,左侧胸腔积液5例;6例老年患者中胸水存在时间≥30天者4例,5例在胸部CT中发现陈旧性肺结核改变。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病理表现肉芽肿改变,其中5例伴干酪样坏死;2例仅发现增生纤维组织及渗出物,未见肉芽肿改变。2例术前低热的青年患者检查后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对症治疗可缓解,无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部麻醉下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检查方法,对有肺结核病史、胸水存在时间长、临床疑诊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同时胸腔内粘连的处理和充分引流胸膜腔液体有助于改善发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高兴林 陈正贤 +1 位作者 郭纪全 李静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了解内科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1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男17例,女4例,平均(62±12)岁。所有患者连续3次行胸水细胞学及经皮胸膜活检后实施内科胸腔镜。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胸腔镜术后行胸膜粘连术。观察对比... 目的了解内科胸腔镜在胸膜间皮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1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男17例,女4例,平均(62±12)岁。所有患者连续3次行胸水细胞学及经皮胸膜活检后实施内科胸腔镜。弥漫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胸腔镜术后行胸膜粘连术。观察对比3种方法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并发症及利用胸腔镜行胸膜粘连术的疗效。结果胸水细胞学、胸膜活检及胸腔镜3种检查方法在胸膜间皮瘤中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4.3%(3/21)、57.4%(12/21)和100.0%(21/21),两两对比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胸膜活检和胸腔镜检查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0%(4/21)和28.6%(6/21),胸腔镜检查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P>0.05,差异无显著性。19例患者行胸膜粘连术,12例注入顺铂,7例使用博莱霉素,总有效率达84.2%(16/19);半年的复发率为31.3%。结论内科胸腔镜操作简单安全,在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中阳性率高,具有诊断治疗一次进行的优点,是胸膜间皮瘤诊治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术 间皮瘤 胸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在130例老年患者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培芳 罗志扬 +4 位作者 陈钢 梅湛强 甄国粹 刘剑 温业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接受内科胸腔镜130例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老年患者均成功实施了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恶性肿瘤61例(46.9%)、结核性胸膜...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在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接受内科胸腔镜130例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老年患者均成功实施了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恶性肿瘤61例(46.9%)、结核性胸膜炎37例(28.5%)、非特异性炎症29例(22.3%)、脓胸2例(1.5%)、淀粉样变性1例(0.8%)。对于恶性疾病的敏感性为96.8%。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科胸腔镜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诊疗技术,对老年患者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具有很高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钟维农 魏树全 +3 位作者 黄侃 何卫国 谭锦文 赵子文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21-824,共4页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经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46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或恶性胸腔积液接受内科胸腔镜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 目的评价内科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以及经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该院46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或恶性胸腔积液接受内科胸腔镜诊断或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25例为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21例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5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中,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最终确诊23例,诊断有效率为92%。21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接受经内科胸腔镜滑石粉喷洒的胸膜粘连术,1个月后随访,有18例患者无胸水复发,成功率为85.7%。所有接受内科胸腔镜检查或胸膜粘连术患者无严重并发症,仅有部分患者出现胸痛和自限性发热,分别为32.6%和21.7%。结论内科胸腔镜诊断病因不明胸腔积液以及通过胸腔镜对难治性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滑石粉胸膜固定术安全有效,创伤较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胸腔镜 胸腔积液 胸膜粘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在大量胸腔积液外科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日茂 陈胜喜 +2 位作者 罗万俊 蒋海河 张卫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60-60,62,共2页
目的 :探讨胸腔镜积液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2 0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胸腔积液无复发 ,1 3例获得病理资料 ,5例找到结核证据。结论 :大量胸腔积液采用胸腔镜手术来确诊和治... 目的 :探讨胸腔镜积液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2 0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胸腔积液无复发 ,1 3例获得病理资料 ,5例找到结核证据。结论 :大量胸腔积液采用胸腔镜手术来确诊和治疗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腔积液 外科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并尿激酶注入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翟亮 蔡小红 史俊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将67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均先行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10万U+0.9%氯化钠20 ml+丁胺卡那注射液0.4 g治疗...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将67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32例,两组均先行基础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10万U+0.9%氯化钠20 ml+丁胺卡那注射液0.4 g治疗,对照组行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丁胺卡那注射液0.4 g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胸腔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结核 胸腔积液 肥厚 粘连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韩俊 杨晓峰 +1 位作者 吴凡 朱建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时应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大咯血的84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且于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治疗时再次明确患者的出血动脉,并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1周后再行支气管动脉CTA复...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时应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大咯血的84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且于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治疗时再次明确患者的出血动脉,并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1周后再行支气管动脉CTA复查。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CTA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大咯血患者治疗前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112支,介入栓塞治疗时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共123支,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06%。患者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后均行介入栓塞治疗且治疗均成功,介入栓塞治疗后共有76例患者回院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变血管栓塞治疗后均获良好栓塞效果。结论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能够为大咯血患者的介入栓塞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术后再行该检查则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造影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胸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防护价值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郑文龙 吴爱琴 +1 位作者 许崇永 严志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胸部应用的可行性和防护价值。方法:对35例近期(2周内)80mAs胸部常规剂量CT检查病例复查者,使用本机设置最低剂量(20mAs)扫描,盲式阅片评判两种扫描剂量图像对病变诊断、图片质量的差异,结果进行统计学...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成人胸部应用的可行性和防护价值。方法:对35例近期(2周内)80mAs胸部常规剂量CT检查病例复查者,使用本机设置最低剂量(20mAs)扫描,盲式阅片评判两种扫描剂量图像对病变诊断、图片质量的差异,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mAs从常规剂量80减低到20时,辐射剂量显著降低,CTDIvol从8.64mGy降低到2.16mGy,为原来剂量的25%。对照常规剂量组的诊断结果,低剂量组均能明确诊断,无一例漏诊或误诊。图像质量在常规剂量以优质片为主,低剂量以优和良为主,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说明降低扫描剂量后图像质量有所下降,但不影响疾病的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成人胸部低剂量扫描,对于胸部复查病例,既不影响胸部疾病的诊断,又能显著降低扫描剂量,具有显著的防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辐射剂量 防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和胸水中多项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岑慧 李观强 +3 位作者 李文 周爱莲 张卫珍 许瑞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9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胸水(胸腔积液)中人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胸水(胸腔积液)中人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恶性肿瘤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79例临床已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恶性47例,结核性32例)的血清和胸腔积液采用酶免疫法进行TPS、sTNFR、TSGF、CEA、NSE、CYFRA21-1含量测定。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6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6项指标,平行试验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为95.7%,特异度为59.4%,准确度为81.0%,Youden指数为0.6,较检测单一指标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序列试验则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为48.9%,特异度为93.8%,准确度为67.1%,Youden指数为0.4,较检测单一指标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及Youden指数。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胸腔积液中TPS、sTNFR、TSGF、CEA、NSE、CYFRA21-1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恶性肿瘤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 结核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容积定量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夏艺 管宇 +4 位作者 范丽 张铁峰 刘士远 李兵 于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研究HRCT容积量化参数对COPD严重程度的评估,及其与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方法61例COPD患者进行HRCT扫描,将HRCT原始数据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 TM后处理工作站,设定吸气末阈值<-950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 目的研究HRCT容积量化参数对COPD严重程度的评估,及其与肺功能检查(PFT)指标的相关性。方法61例COPD患者进行HRCT扫描,将HRCT原始数据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 TM后处理工作站,设定吸气末阈值<-950HU为肺气肿区,得出总肺气肿体积(the total emphysema volume,TEV),计算肺气肿指数(emphysema index,EI=TEV/TLV)。COPD各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HRCT容积量化参数与PF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级别COPD患者HRCT容积量化参数的比较:IV级COPD患者TEV和EI分别与I级或II级间有差异(P<0.005),III级COPD患者EI与I级间有差异(P<0.005),其它各级间TEV和EI均无差异。COPD患者的HRCT容积量化参数TEV和EI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及FEV1/FVC)均有相关性(P<0.005)。当FEV1/预测值的阈值为50%时,TEV和EI与FEV1/FVC分别有中等强度的相关性(P<0.05)。结论 TEV和EI对评价COPD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与PFT指标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结合多层螺旋CT对肺部磨玻璃影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董春艳 于丽娟 +3 位作者 李迎辞 楚春雨 王欣 王文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 探讨PET/CT结合多层螺旋CT在肺部磨玻璃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9月间在我院PET/CT中心行检查并经病理及临床诊断证实的以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的肺部疾病患者11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结果 112例持续存在的... 目的 探讨PET/CT结合多层螺旋CT在肺部磨玻璃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9月间在我院PET/CT中心行检查并经病理及临床诊断证实的以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的肺部疾病患者11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结果 112例持续存在的肺内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经确诊支气管肺泡癌(BAC)6例,腺癌63例,鳞癌13例,肺结核6例,肺炎6例,其他18例.结论 PET/CT联合MSCT分析病变的分布范围、出现部位、形态、伴随征象.有助于缩小拟诊范围并对确定磨玻璃密度的性质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磨玻璃影 PET CT 18F-FDG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