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俊仕 杨晓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 探究颈动脉超声病变指标在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心脏中心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4 6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 目的 探究颈动脉超声病变指标在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心脏中心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4 6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已完成颈动脉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收集临床基线资料,通过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了量化,结合颈动脉超声指标,包括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 PI)值、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值、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进行详细评估,为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对颈动脉病变分层数据,构建了6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的PI、RI、IMT与冠状动脉狭窄的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I左:r=0.041,P=0.005;PI右:r=0.035,P=0.017;RI左:r=0.119,P<0.001;RI右:r=0.032,P=0.027;IMT:r=0.043,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形成和狭窄状态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P<0.001),而在校正性别、年龄、学历、吸烟史、收缩压等因素的模型2和进一步校正血液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肌酐、血脂等的模型3中,内膜增厚与CAD风险降低显著相关(P=0.009)。颈动脉病变分层分析表明,在内膜增厚合并斑块形成的模型5和斑块形成合并狭窄的模型6中,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斑块形成+狭窄与CA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P<0.001),而在单纯内膜增厚的模型4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结论 颈动脉超声的病变特征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风险密切相关,颈动脉病变可作为评估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要点解读
2
作者 谢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5,140,共4页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是针对超声评估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指导性文件,全面介绍了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超声检查方法、诊断标准,不同超声技术评估的优点、局限性及临床意义。本文旨在对该指...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是针对超声评估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指导性文件,全面介绍了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超声检查方法、诊断标准,不同超声技术评估的优点、局限性及临床意义。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要点解读,帮助超声和临床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及应用该指南,规范高血压心血管超声检查和诊断方法,指导临床超声检查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心血管重构 心功能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恐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超 孙星 +1 位作者 安红雨 叶春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38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心理及生活质量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疾病进展恐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患者疾病进展恐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380例患者中有366例完成问卷调查,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2%。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FOP-Q-SF量表总平均分(32.23±5.74)分。心理功能失衡病例共162例(44.26%),SF-36总平均分(445.12±63.7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FOP-Q-SF与SF-36量表中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情绪职能、精神健康及量表总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r=-0.463,-0.374,-0.465,-0.388,-0.473,-0.52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β=0.136;P=0.029)、糖尿病病程(β=0.094;P=0.008)及冠心病(CHD)(β=0.174;P=0.014)对FOP-Q-SF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月收入(β=-0.184;P=0.012)、血糖达标(β=-0.143;P=0.019)、血压达标(β=-0.155;P=0.011)及服药依从性(β=-0.184;P<0.001)对FOP-Q-SF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其共同解释因变量40.60%的变异度。家庭月收入(β=0.176;P<0.001)、体育锻炼(β=0.135,P=0.007)、血糖达标(β=0.236;P<0.001)、血压达标(β=0.116;P<0.001)及服药依从性(β=0.215;P<0.001)对患者SF-36得分有正向预测作用;CHD(β=-0.165;P<0.001)及脑梗死(β=-0.174;P<0.001)对SF-36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其共同解释因变量47.40%的变异度。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现象普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存在心理失衡现象,建议临床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督促患者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血压血糖控制效果等维度出发,降低患者疾病进展恐惧,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疾病进展恐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在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预后价值
4
作者 马维冬 周甜 +5 位作者 韩拓 周静 张能涵 惠静 张岩 张春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TyG指数)在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9...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TyG指数)在非糖尿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施行PCI治疗的非糖尿病ACS患者共529例,并根据TyG指数中位数(8.98)将患者分为低TyG指数组(TyG<8.98)和高TyG指数组(TyG≥8.98),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24个月的随访中,共有55例(10.4%)患者发生MACE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TyG组患者的MACE累积发生率与低TyG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在调整各混杂因素后,TyG指数升高与远期MACE发生独立相关(HR=3.50,95%CI:1.44~8.53,P<0.01),与低TyG组相比,高TyG组患者MACE发生风险增加1.12倍(95%CI:1.19~3.79,P=0.011)。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TyG指数是非糖尿病ACS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G指数 非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结合降压药物治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晓宇 潘媛媛 +1 位作者 付明欢 彭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85,共3页
老年高血压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持续攀升,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诱因。现行指南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60%,需加强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1-2]。降... 老年高血压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而持续攀升,成为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诱因。现行指南指出,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接近60%,需加强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1-2]。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的首选方案,可有效降低心血管时间风险,但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间相互作用风险,可能影响血压控制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运动疗法 抗高血压药 治疗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CBS通过影响PGC-1α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6
作者 于晓静 高雅楠 +6 位作者 李迎 涂丽梅 高千喜 孙要军 和荣丽 康玉明 史小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目的 阐明胱硫醚-β-合酶(CBS)过表达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转录的影响及发挥降压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 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单用/同时注射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的腺相关病毒... 目的 阐明胱硫醚-β-合酶(CBS)过表达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转录的影响及发挥降压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 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单用/同时注射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的腺相关病毒(AAV),监测大鼠血压,ELISA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水平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 PVN过表达CBS可以增加SHR的PVN中CBS(约3.8倍,P<0.05)及PGC-1α(约1.6倍,P<0.05)的转录水平;PVN过表达CBS可以降低SHR的血压(从177.81 mmHg降至128.77 mmHg,P<0.001),但PVN敲减PGC-1α会减弱过表达CBS降低SHR血压的作用(从128.77 mmHg升至152.79 mmHg,P<0.05);PVN过表达CBS可以缓解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但同时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时这种作用被减弱甚至消除。结论 PVN过表达CBS可以降低SHR的血压,并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PGC-1α的转录水平,缓解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改善交感神经兴奋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下丘脑室旁核(PVN) 胱硫醚-β-合酶(CBS)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与预测模型
7
作者 赵光艳 韩拓 +3 位作者 梁西颖 王倩 张岩 王聪霞 《临床荟萃》 202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究中青年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或同期健康体检的中青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 目的探究中青年人群中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门诊或同期健康体检的中青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及诊室血压测量与动态血压监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MH患病危险因素,并建立疾病诊断模型及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性能。采用Bootstrap自助法(n=1000次)进行模型内部验证,计算C统计量及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模型优劣。结果最终纳入805例门诊与健康体检患者,其中MH患者152例,患病率为18.9%。与正常血压组相比,MH患者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男性占比更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与血肌酐水平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95%CI:1.07~1.11)、BMI(OR=1.25,95%CI:1.15~1.35)、log2(TG)(OR=1.29,95%CI:1.09~1.52)、空腹血糖(OR=1.28,95%CI:1.01~1.62)可能是M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结果建立中青年人群中MH预测模型与诊断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通过Bootstrap(n=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与校准度均表现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在MH患病概率介于1%~65%时,该模型均能带来临床净获益。结论年龄、BMI、空腹血糖与TG是中青年M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与临床实际效用,有助力于门诊MH患者的早期精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高血压 人体质量指数 甘油三酯 空腹血糖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白婷 肖娟 +2 位作者 邢蓓 罗轩 闫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 基于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参与者711例,根据CHF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433)及CHF组(n=278)。比较两组患者一... 目的 基于24 h动态血压监测数据分析血压夜间下降率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参与者711例,根据CHF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433)及CHF组(n=27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之间的差异,运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方法分析血压昼夜下降率与CHF患病率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联,并进一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的收缩压夜间下降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3.3±7.1)mmHg vs.(5.0±6.7)mmHg,P=0.001],舒张压夜间下降率相较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5.7±7.6)mmHg vs.(6.8±7.2)mmHg,P=0.061]。限制性样条分析发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率之间呈现线性关联。经过年龄、性别、吸烟、体质指数、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矫正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夜间下降率(OR=0.97,95%CI:0.95~0.99,P=0.010)与CHF患病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舒张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未发现显著关联。结论 收缩压夜间下降率与CHF患病风险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收缩压昼夜波动明显下降的人群,CHF患病风险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夜间下降率 慢性心力衰竭 动态血压监测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和非高血压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黄权丰 赵悦瑶 +5 位作者 张蓓 赵丽娜 李莎 宋丹丹 曾微单 李艾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out hypertension,AF-HP)和非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ypertension,AF-N-HP)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 目的探讨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out hypertension,AF-HP)和非高血压房颤患者(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hypertension,AF-N-HP)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252例,将其分为AF-HP组(135例)和AF-N-HP组(117例)。根据术后1年随访结果,将每组患者又分为再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及心脏检查资料,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组房颤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危险因素联合预测的效能。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um anteroposterior diameter,LAD)是AF-HP患者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611和0.620,联合AUC为0.679。肌酐(Cr)和右心房横径(RAD)是AF-N-HP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AUC分别为0.619和0.655,联合AUC为0.700。结论AF-HP患者和AF-N-HP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不同,联合血液指标对术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房颤 超声检查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作用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10
作者 黄俊 罗春宇 +2 位作者 商行 崔英子 郭家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3-5,共3页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高血压病发展,患者常伴随心、脑、肾、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中药复方、中药单体、针灸及艾灸等。该文通过文献梳理,对中医药治疗...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随着高血压病发展,患者常伴随心、脑、肾、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中药复方、中药单体、针灸及艾灸等。该文通过文献梳理,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归纳出Rho/ROCK、TGFβ/Smad、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内皮素-1/一氧化氮、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5条信号通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靶器官损害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高血压的机制与研究进展
11
作者 于婷婷 罗磊 +2 位作者 詹磊 蔡岳 杨帆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高血压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及影响免疫系统和肠屏障等升高血压。微生物组考虑整合到临床前研究中至关重要,通过... 高血压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及影响免疫系统和肠屏障等升高血压。微生物组考虑整合到临床前研究中至关重要,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改善肠道菌群,可降低血压。因此,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在高血压中的作用,有助于为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机制 肠道菌群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核心结局指标集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付积川 李晓岚 +4 位作者 商行 龙蕴鑫 赵智利 崔英子 郭家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9-11,共3页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高血压诊疗缺乏一致、公认、规范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不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基于此,该文回顾了近5年来高血压核心结局指标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国...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高血压诊疗缺乏一致、公认、规范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不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基于此,该文回顾了近5年来高血压核心结局指标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国内外高血压核心结局指标集的发展现状,旨在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核心结局指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炎症指标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
13
作者 崔佰莹 闫弘睿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8-12,39,共6页
目的通过炎症指标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据。比较合并心房颤动组与未合并组的炎症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原发性... 目的通过炎症指标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据。比较合并心房颤动组与未合并组的炎症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评价包括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随机森林(RF)算法和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左房舒张末内径和淋巴细胞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变量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能,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良好(χ^(2)=210.000,P=0.12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95%CI:0.696~0.942),具有高度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观察值一致性较好;RF算法显示左房舒张末内径、淋巴细胞和PLR为最重要的变量;DCA曲线评估显示风险阈值在0.05~0.95时,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净获益,表明其临床有效性。结论通过炎症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风险,有助于优化临床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心房颤动 炎症指标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偏差及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魏诗意 张珍 +4 位作者 田艳珍 王浪 李春梅 张世纪 冯妮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5期456-462,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用药偏差的发生率、偏差类型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居家期间用药偏差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株洲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某乡镇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9例为...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用药偏差的发生率、偏差类型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居家期间用药偏差对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株洲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某乡镇卫生院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8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高血压自我管理量表和慢性病经济毒性问卷(financial toxicity in chronic disease scale,FTCDS)及中文版用药偏差评估工具(medication discrepancy tool,MDT)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用药偏差现状,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89例患者居家用药期间用药偏差发生率为58.1%;用药偏差类型有12种,最主要的类型为“漏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就医便利性、服药数量、共病数量、高血压自我管理得分、经济毒性得分是用药偏差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无用药偏差的患者相比,发生用药偏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居家治疗期间用药偏差发生率较高,基层医务人员应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偏差的管理工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用药偏差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高血压临床综合评价
15
作者 余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使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一...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临床综合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使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血压控制、负性情绪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1)血压控制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是(127.85±4.05)mmHg、(81.58±4.07)mmHg;对照组分别是(137.34±4.10)mmHg、(86.34±5.16)mmHg;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负性情绪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4.15±3.12)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6.79±5.06)分;对照组对应两项评分分别是(45.67±4.87)分、(48.25±5.94)分;观察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高血压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相关情况,并且能够合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联合用药下安全性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降压药物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血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动脉血压在高血压分型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锦灵 王君 颜培实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89-93,共5页
中心动脉(主动脉)血压是主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压力,可能与靶器官损害有密切关系,有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外周动脉(肱动脉)血压不能代替中心动脉血压。中心动脉血压检测技术已日趋成熟且实现自动化,近年来采用示波血压测量技术的动态血压... 中心动脉(主动脉)血压是主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压力,可能与靶器官损害有密切关系,有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外周动脉(肱动脉)血压不能代替中心动脉血压。中心动脉血压检测技术已日趋成熟且实现自动化,近年来采用示波血压测量技术的动态血压计可同步评估中心动脉血压和外周动脉血压,两者差异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两者差异出现3个高血压新表型:孤立性外周动脉高血压、孤立性中心动脉高血压、中心动脉和外周动脉一致性高血压。但这3个新表型的诊断及应用价值尚存许多争议。本文对中心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测量方法及在高血压分型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脉血压 脉压放大 高血压表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中的应用
17
作者 何元元 陈玲 +4 位作者 高慧 罗理尹 黄巧荣 严晓晨 曾掩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素养的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基于药物素养的...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素养的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8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基于药物素养的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安全、用药错误及药物素养得分。结果对照组39例、干预组33例完成研究。干预后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总分及各维度、药物素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用药错误总得分及处方错误、遗落错误、时间错误、剂量错误、自行购药、自行停药、监控错误等7个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药物素养的看图对话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安全水平,改善用药错误情况,提升患者药物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安全 药物素养 用药错误 老年高血压 看图对话 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董佳文 邹鑫 +6 位作者 唐慧 刘婷 张诗雯 王也 史少静 张金胜 李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3年5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718例,按照TyG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组437例(TyG指数≤8.375),Q2组424例(Ty...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3年5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718例,按照TyG指数四分位数分为Q1组437例(TyG指数≤8.375),Q2组424例(TyG指数8.376~8.737),Q3组429例(TyG指数8.738~9.087),Q4组428例(TyG指数≥9.088)。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各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yG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TyG指数作为连续变量,与高血压发生风险明显相关(OR=1.999,95%CI:1.393~2.869,P=0.001)。当TyG指数作为分类变量,以Q1组作为参考,Q3组、Q4组的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生风险明显相关(OR=1.869,95%CI:1.220~2.865,P=0.004;OR=1.844,95%CI:1.125~3.020,P=0.015)。多变量调整后,女性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生风险(OR=2.618,95%CI:1.312~5.221,P=0.006)明显高于男性(OR=1.783,95%CI:1.151~2.761,P=0.010)。≥65岁患者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生风险(OR=3.277,95%CI:1.600~6.741,P=0.001)明显高于<65岁患者(OR=1.782,95%CI:1.076~2.949,P=0.025)。结论脑出血患者TyG指数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在女性及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数据相关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硫酸硫转移酶样结构域2抗体与老年高血压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9
作者 白洁 周茜 张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76,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硫代硫酸硫转移酶样结构域2(thiosulfate sulfurtransferase-like domain containing 2,TSTD2)抗体与年龄≥60岁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subclinic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 目的 研究血清硫代硫酸硫转移酶样结构域2(thiosulfate sulfurtransferase-like domain containing 2,TSTD2)抗体与年龄≥60岁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和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subclinic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ubA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高血压科收治的≥60岁890例患者,根据是否确诊EH分为EH组384例和对照组506例。根据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EH患者分为subAS组122例和无subAS组262例。用均相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TSTD2抗体水平,并分析血清TSTD2抗体与EH和subAS的关系。结果 EH组血清TSTD2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315.50(1414.50,8782.00)AU vs 2106.50(666.25,5934.00)AU,P<0.01];subAS组血清TSTD2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无subAS组[8051.0(5004.75,11998.25)AU vs 2660.0(1078.75,6682.50)AU,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STD2抗体水平预测EH患者发生subAS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是血清TSTD2抗体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调整多种风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STD2抗体高水平是EH患者发生subA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70,95%CI:7.161~31.712,P=0.000)。结论 血清TSTD2抗体水平升高与≥60岁EH患者subAS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新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 H 型高血压的效果探讨
20
作者 焦秋芬 黄秀英 焦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H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8例H型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对比两组的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心脑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血脂、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相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脑血管相关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沙库巴曲缬沙坦 阿司匹林 叶酸 血脂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