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高血压病治疗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吕国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应用于高血压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厄贝沙...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应用于高血压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和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硝苯地平控释片 高血压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R基因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常鸣珂 褚超 +10 位作者 杜鸣飞 贾昊 孙月 胡桂霖 张玺 王丹 罗文婧 严瑜 满子悦 汪洋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基因遗传变异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2004年在陕西眉县共招募了来自124个家系的514名受试者,并建立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对受试者进行了为期3 d的正常饮食、7 d的低盐饮食、7 d... 目的 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基因遗传变异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2004年在陕西眉县共招募了来自124个家系的514名受试者,并建立了“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对受试者进行了为期3 d的正常饮食、7 d的低盐饮食、7 d的高盐饮食和7 d的高盐补钾饮食干预,并测量不同干预期的血压,并采集外周血标本。此外,采用MassARRAY检测平台对GLP-1R基因的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了分型检测。结果 GLP-1R基因SNP rs9462472与低盐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反应呈显著相关性。而SNP rs2268637则与高盐期的收缩压反应呈显著相关性。此外,SNP rs2268637还与高盐补钾饮食期的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反应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GLP-1R基因的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密切相关,提示其参与调节血压盐敏感性及钾反应性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R 基因多态性 盐敏感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3
作者 何泽明 郑敏文 +4 位作者 赵宏亮 韩冬 于楠 张喜荣 贺太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MS)参数在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左室功能的可行性,以及该参数区分这两种疾病的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心脏冠状... 目的 探讨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MS)参数在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左室功能的可行性,以及该参数区分这两种疾病的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呈阴性的205例成年受试者。依据各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将受试者分为HCM组(n=70)、HHD组(n=65)和健康对照组(n=70)。采用后处理软件对3组的左室形态学特征、传统心功能参数以及MS参数进行了量化,比较参数的差异,以及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能力。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组,HCM与HHD组的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9.25±1.68 vs 15.32±1.67 vs 18.01±2.24;56.64±19.57 vs 86.90±12.31 vs 106.27±19.56,P<0.001),而MS绝对值则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心肌整体周向应变,-25.80±3.74 vs-23.00±4.49 vs-21.03±4.97;心内膜下整体周向应变,-40.95±8.13vs-35.86±7.90 vs-31.85±9.16;心肌整体径向应变,81.26±37.76 vs 66.99±18.37 vs 55.31±23.19,P<0.001),其中以纵向应变降低最为显著(心肌整体纵向应变,-23.03±3.84 vs-19.86±2.22 vs-15.47±4.28;心内膜下整体纵向应变,-30.35±5.35 vs-25.01±3.62vs-21.92±8.16,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组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0(敏感度为97%,特异性为83%)。结论 基于CT所获得的MS参数可以用于精确评估HCM和HHD患者的早期左室功能损伤,其中以纵向应变的损伤最为显著。所得参数中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的组合模型在区分这两种疾病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计算机断层成像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压的影响
4
作者 刘卫国 周娜 王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到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HHD患者设为试验对象,纳入试验对象共100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到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HHD患者设为试验对象,纳入试验对象共100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将其中5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将其余5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1)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00%(P<0.05)。(2)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3)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4)治疗后,研究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6)治疗后,研究组的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HHD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美托洛尔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功能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肾交感神经术对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其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谭丽华 李小刚 +3 位作者 郭运忠 唐晓鸿 杨侃 蒋卫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0-555,共6页
目的:观察去肾交感神经术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左室肥厚及心肌局部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炎症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去肾交感神经术抗心肌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SHR大鼠进行肾交感神经切除或假手术处理,并... 目的:观察去肾交感神经术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血压、左室肥厚及心肌局部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炎症通路表达的影响,探讨去肾交感神经术抗心肌重塑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SHR大鼠进行肾交感神经切除或假手术处理,并以12周龄的SHR和WKY大鼠做对照。术后1、6周分批处死大鼠,留取心脏组织,称量左室心肌质量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免疫组化法观察左室心肌组织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6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TLR4、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HR大鼠的血压、LVMI及心肌组织TLR4、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较WKY大鼠显著升高(P<0.05)。肾交感神经切除1周后,SHR大鼠的血压、LVMI及心肌组织TLR4、NF-κB、TNF-α、IL-6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减少(P<0.05);6周后,SHR大鼠的血压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VMI及TLR4、NF-κB、TNF-α、IL-6较假手术组大鼠降低(P<0.05)。结论:去肾交感神经术能够显著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进展,其作用机制除与压力负荷的减轻有关外,可能还与心肌局部免疫炎症反应的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近交SHR 高血压 交感神经切除术 心肌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Toll样受体4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振东 路方红 +4 位作者 赵颖馨 金世宽 闫志晖 刘军 孙尚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80岁以上老年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病患者 左心室肥厚 高龄老人 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心室重量 独立危险因素 常见并发症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宏 王晓丽 +1 位作者 王术芳 张晶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0-8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32例:RHR<70/min,RHR 2组38例:70/min≤RHR<80/min,RHR 3组33例:RHR≥80/min。入选患者均行静息心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动态血压参数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103例,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32例:RHR<70/min,RHR 2组38例:70/min≤RHR<80/min,RHR 3组33例:RHR≥80/min。入选患者均行静息心电图、动态血压等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RHR 3组的24h、昼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脉压明显高于RHR 2和RHR 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HR与24h收缩压、24h脉压呈正相关(r=0.509,r=0.40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22,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RHR增快与收缩压、脉压及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注重加强对心率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心率 肥大 左心室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胖症 高血糖症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窦性心律震荡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虹 马旃 +2 位作者 赵兴山 徐新娜 李文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 1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及单纯高血压组,46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HRT和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关系。方法 1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及单纯高血压组,46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计算HRT和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并分析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与LVMI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左室肥厚组及单纯高血压组均显示TO升高、TS降低,左室肥厚组变化明显(P均<0.05)。TO与LVMI呈负相关(r=-0.387,P=0.015),TS与LVMI呈正相关(r=0.626,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损害参与了高血压的左室重构机制,且其损害程度可能伴随左室重构过程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发作的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季选秀 王和德 +1 位作者 张彦 崔红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70-71,共2页
对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电图、经胸心脏超声(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等检查,随访3个月-2a[(12±5)个月]。对36例发生心房颤动者(AF组)及保持窦性心律者(非AF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心率... 对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电图、经胸心脏超声(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等检查,随访3个月-2a[(12±5)个月]。对36例发生心房颤动者(AF组)及保持窦性心律者(非AF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心率、平均收缩压无显著差异,AF组年龄、P波最大长度(Pmax)、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左心耳最大容积(Vmax-LAA)、左心耳最小容积(Vmin-LAA)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较非AF组明显增高(P〈0.05),而左心耳容积变化率(EF-LAA)、左心耳峰值血流排空速率(PEV)较非AF组明显降低(P〈0.05)。认为LVMI、Pd、LAA功能变化与高血压患者AF发作密切相关,可作为无创、简便、敏感的指标及早识别高危患者,并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房颤 左心耳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艳群 龚云 万翔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清IGF-1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SBP、24hDBP及24h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6±6.5)mmHg比(131.4±8.6)mmHg、(73.7±5.5)mmHg比(80.7±6.2)mmHg、(68.5±5.6)mmHg比(77.9±7.2)mmHg,P〈0.05];观察组血清I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32.1±34.2)μg/L比(272.5±35.7)μg/L,P〈0.05],FMD显著高于对照组[(8.81±2.46)%比(7.57±2.37)%,P〈0.05];观察组LVPWT、IVST、LVMI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9.1±1.9)mm比(10.4±2.3)mm,(43.1±4.7)mm比(46.7±5.4)mm,(121.6±14.8)ml/m^2比(131.7±19.2)ml/m^2,(58.1±6.6)%比(54.1±5.7)%,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能提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降低血清IGF—1水平,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硝苯地平 卡维地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心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作用中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南田 符史干 +3 位作者 符皎荣 林世珍 洪灯 郑小桃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气化氮(NO)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心室/体重比值(LVW/BW);测量大鼠心肌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比表面(S/V)及平均自由程(λ)等... 目的:探讨一气化氮(NO)在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心室/体重比值(LVW/BW);测量大鼠心肌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比表面(S/V)及平均自由程(λ)等。结果:高血压大鼠的MAP、LVW/BW、心肌横断面积、平均直径、VV、SV明显增大、λ显著减小;加L-Arg组的MAP、LVW/BW值大致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肌横断面积及平均直径、VV、SV等明显小于高血压组,S/V及λ则增大;加L-NAME组的MAP、LVW/BW、心肌横断面积及平均直径、VV、SV等持续加大,而S/V及λ则变小。结论:NO可明显改变体视学各项参数,对压力超负荷引起的高血压和心肌肥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体视学 一氧化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谢克俭 潘芙蓉 +2 位作者 曾焕森 王爱霞 潘辉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EH,观察组)、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20例EH伴LVH(观察组)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血清ET、NO水...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在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EH,观察组)、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及20例EH伴LVH(观察组)患者降压治疗前后血清ET、NO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Ⅰ组血清ET明显高于对照组、NO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血清ET明显高于观察组、NO明显低于观察组(P均<0.01),且ET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586,P<0.01);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ET呈正相关(r=0.427,P<0.05)、与NO呈负相关(r=-0.653,P<0.01)。观察Ⅱ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ET和NO两者失衡可能参与了EH及LVH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庆福 徐占领 +3 位作者 李保军 李勇 刘春平 王彩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63例与高血压心功能正常者63例,根据性别、年龄配对,运用动态心电图,结合心率变异指标,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观察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程度...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63例与高血压心功能正常者63例,根据性别、年龄配对,运用动态心电图,结合心率变异指标,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观察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程度,评价自主神经功能及平衡情况。结果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指标较高血压心功能正常者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率变异 自主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B型钠尿肽与早期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洪 姜荣建 +1 位作者 舒燕 赖金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4-697,共4页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以及LVH时无症状的左心室舒张性心功能不全(LVDD)的关系,探讨高血压LVH伴LVDD时的诊断方法。方法 113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左心室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 目的研究B型钠尿肽(BNP)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以及LVH时无症状的左心室舒张性心功能不全(LVDD)的关系,探讨高血压LVH伴LVDD时的诊断方法。方法 113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左心室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PWT)、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A)、E/A、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计算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BNP,BNP与高血压LVH及LVDD的关系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BNP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190,P<0.05),与IVSD、PWT、LVM、LVMI呈正相关(r=0.399、0.394、0.678、0.795、P<0.01);与E、E/A呈负相关(r=-0.885、-0.869,P<0.01);与A、IVRT呈正相关(r=0.735、0.817,P<0.01)。BNP在82.79ng/L时,诊断LVDD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2%。结论高血压LVH时,BNP明显升高,而当高血压LVH伴LVDD时,BNP升高更明显,BNP是反映LVH及LVH伴早期LVDD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利钠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心室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秋荣 王勤 +1 位作者 范伯丽 刘倩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比索洛尔 高血压病 左心功能 LVH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丽 常润英 +2 位作者 李小鹰 王新明 李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 (≥ 6 0岁 )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分为左室肥厚 (A组 )和非左室肥厚 (B组 )。经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 ...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90例老年 (≥ 6 0岁 )高血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分为左室肥厚 (A组 )和非左室肥厚 (B组 )。经2 4h动态心电图测定 2 4h室性早搏总数 (VPCs)、Lown’s分级、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及 2 4h发作次数。结果 A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室性早搏 :75 %比 5 4% ,Lown’s 3~ 4级 :2 6 %比 4%。A组发作性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 ,缺血持续时间长 (5 0 %比 15 % ,P <0 .0 5 )。所有缺血发作均为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肌缺血的昼夜节律变化基本相同。结论 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LVH 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胺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洋 孙月 +21 位作者 胡桂霖 邹婷 张晓玉 杜鸣飞 周浩伟 贾昊 王丹 张婕 陈晨 胡佳文 马琼 袁悦 廖月圆 王科科 严瑜 张玺 牛泽家馨 官永娟 闫睿晨 高可 李敏 牟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2-397,共6页
目的通过对既往建立的“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进行慢性盐负荷及补钾饮食干预,旨在探讨人群肾胺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关系。方法2004年在陕西省眉县招募来自126个家系的514名受试者建立“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对其中... 目的通过对既往建立的“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进行慢性盐负荷及补钾饮食干预,旨在探讨人群肾胺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钠钾反应性的关系。方法2004年在陕西省眉县招募来自126个家系的514名受试者建立“盐敏感性高血压研究队列”,对其中的334名非父母者进行慢性盐负荷及补钾干预试验,包括3 d正常饮食-7 d低盐饮食-7 d高盐饮食-7 d高盐补钾饮食。采用MassARRAY检测平台对肾胺酶基因10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检测。结果肾胺酶基因多态性位点rs2576178与低盐期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反应性均呈相关性(收缩压:β=-2.730,P=0.005;平均动脉压:β=-1.718,P=0.028)。此外,rs17109290位点与低盐期舒张压反应性呈相关性(β=-1.608,P=0.031)。本研究并未观察到这些多态性位点与血压钾反应性存在相关性。结论肾胺酶基因多态性与血压的低盐期反应性密切相关,提示肾胺酶基因可能参与血压的盐敏感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胺酶 基因多态性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血管紧张素Ⅱ致高血压小鼠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康晓敏 吕宏娟 +4 位作者 王霞 王蕾 杨坤 李汇华 尹洪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高血压小鼠心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C57小鼠18只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和TLR4阻断组,每组6只。AngⅡ组和TLR4阻断组AngⅡ微量泵灌注建立高血压模型,TLR4阻断组尾...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致高血压小鼠心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C57小鼠18只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和TLR4阻断组,每组6只。AngⅡ组和TLR4阻断组AngⅡ微量泵灌注建立高血压模型,TLR4阻断组尾静脉注射TLR4中和抗体后,小鼠尾动脉套法测血压,心动超声图观察小鼠的心脏功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纤维化。RT-PCR检测心肌白细胞介素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结果与AngⅡ组比较,TLR4阻断组小鼠血压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减少,舒缩未期左心室内径增加(P<0.05)。心肌组织半乳糖凝集素2阳性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白细胞介素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小鼠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减轻(P<0.05)。结论 TLR4通过介导炎性反应参与AngⅡ所致高血压小鼠心脏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受4 血管紧张素Ⅱ 高血压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 白细胞介素1Β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0
19
作者 秦芳 樊丽君 孙文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5-427,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数据收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左室重构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赫军 李海波 +1 位作者 孙锐 杨丽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10m...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肝肾功能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d+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疗程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室肥厚的逆转及心律失常改善程度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发挥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