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2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江秀娟 徐艳 +1 位作者 危正林 唐协林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探究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O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对照组,行NMES治疗,另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 目的探究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CTAR)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老年口咽期吞咽障碍(O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对照组,行NMES治疗,另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3例老年OD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舌骨上肌群CTAR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白蛋白、血红蛋白和上臂肌围(MAMC)]、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腔准备、吞咽过程、吞咽后表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白蛋白、MAM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肌肉力量、步速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舌骨上肌群CTAR联合NMES治疗老年OD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促进日常生活能力和躯体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期吞咽障碍 老年人 舌骨上肌群下颏抗阻力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功能 上臂肌围 日常生活能力 肌肉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价值
2
作者 李玲玲 闫会娟 冯明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在医院接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在医院接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功能恢复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康复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从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比较,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生活质量方面比较,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康复指数方面比较,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疼痛程度方面比较,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应用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具有显著价值。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腰部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术后康复 疼痛程度 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 中医治疗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与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
3
作者 李娴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导致上肢运动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仅接受作... 目的探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导致上肢运动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0例患者仅接受作业疗法(对照组),余下患者在作业疗法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观察组)。监测两组患者实施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前后的上肢功能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更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在血浆黏性、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血小板聚集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的下降幅度较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SF-36评分较对照组偏高,DASH评分偏低(P<0.05)。结论rTMS联合作业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上肢瘫痪患者的上肢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瘫痪 重复经颅磁刺激 作业疗法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神经可塑性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朱冬梅 王宇 +1 位作者 刘楠 孙玉珠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脑神经可塑性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收治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2)与康复组(n=32)。常规组给... 目的:探讨基于脑神经可塑性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徐州市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收治的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2)与康复组(n=32)。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康复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参数、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康复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主动用力时间占比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运动轨迹平均偏差率均低于治疗前,且康复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脑神经可塑性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上肢康复机器人 上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怀旧疗法在脑损伤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陈旭 李胜秋 +2 位作者 李霞 廖冬霞 邹金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怀旧疗法对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6月选取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损伤康复期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 目的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怀旧疗法对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6月选取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损伤康复期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36例、对照组37例。干预组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怀旧疗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怀旧疗法,于干预前、干预后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且干预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的怀旧疗法可有效提高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怀旧疗法 脑损伤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洁 刘希金 +2 位作者 许艳梅 郭浩 冯玉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分析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 目的分析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相关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运动康复治疗,两组均干预6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超声心动图、心肺运动试验相关指标、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运动康复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各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NT-proBNP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LVEF和LVF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NT-proBN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VEDD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患者的LVEDD和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54.33±6.58)mm比(58.60±5.23)mm、(1037.37±352.94)pg/ml比(1503.86±610.97)pg/ml,P<0.05],LVEF和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51.89±4.98)%比(47.98±5.86)%,P<0.05]。试验组患者MET、Peak VO_(2)/kg、Peak O2pulse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的MET、Peak O2pulse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eak VO_(2)/k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的MET、Peak VO_(2)/kg、Peak O2pulse明显高于对照组[(5.52±0.99)比(4.59±0.70)、(16.37±1.71)ml·kg^(-1)·min^(-1)比(15.36±1.44)ml·kg^(-1)·min^(-1)、(9.87±1.68)ml/beat比(9.15±1.60)ml/beat,P<0.05]。试验组的MACE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广播体操可能较常规康复治疗更能够改善CHF患者的心肺功能、运动耐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 八段锦 运动耐量 心肺运动试验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康复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康复效果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阳 王淑敏 +1 位作者 许琰 邵春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 探讨阶段性康复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康复效果、创伤后成长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96例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探讨阶段性康复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康复效果、创伤后成长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96例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康复干预,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前后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评估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的应对方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呼吸指标(浅快呼吸指数、氧合指数)、康复情况、PTGI评分、SCSQ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浅快呼吸指数低于干预前(P<0.01),氧合指数均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CSQ的消极应对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SCSQ的积极应对维度评分及PTGI的人生感悟、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ICU入住时长、机械通气时长短于对照组(P<0.01),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康复干预可改善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的呼吸状态,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缩短康复进程,转变其应对疾病的方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康复干预 重症 机械通气 康复效果 创伤后成长 应对方式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超宇 胡继红 +3 位作者 何金华 罗伟 张玲 黄伊萌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141例ASD儿童,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并对所有患儿进行5个月跟踪随访。对比相关参数及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 cale,CA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得分,观察组治疗后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及语言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儿的言语行为里程碑评估和安置计划(verbal behavior milestones assessment and placement program,VB-MAPP)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联合综合康复干预可显著改善ASD症状,提高患儿神经、语言、社交及感知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综合康复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临床症状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炜 王玲 +1 位作者 张学敏 季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 目的探讨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50~58岁,平均年龄54.79岁;病程79~92 d,平均病程87.76 d;偏瘫左侧33例,右侧27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29例。随机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都进行综合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衡生物反馈训练。两组连续训练8周,每周5 d,每天2次,每次共60 min。选用美国Tekscan公司的Footscan三维动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在足底压力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侧压力增大(P<0.05),外侧压力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50.18±96.30)N vs(175.70±99.95)N,外侧压力(184.14±85.72)N vs(166.46±112.01)N;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压力(147.11±74.22)N vs(165.97±71.93)N,外侧压力(230.13±93.73)N vs(223.57±114.75)N]。两组患者内侧接触面积增大(P<0.05),外侧接触面积减小(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26.75±12.07)cm^(2)vs(34.97±9.17)cm^(2),外侧接触面积(45.79±21.57)cm^(2)vs(37.86±21.99)cm^(2);对照组治疗前后内侧接触面积(39.28±22.25)cm^(2)vs(42.44±14.76)cm^(2),外侧接触面积(45.74±22.66)cm^(2)vs(41.73±20.54)cm^(2)],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内外侧压力和接触面积变化更为显著(P<0.05)。在平衡运动学参数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X、Y轴上的轨迹长度、均方差、最大动摇径、总轨迹、偏移长度和包络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速度、单位面积轨迹长度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平衡运动学参数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平衡生物反馈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足内翻患者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生物反馈训练 足底压力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分娩产妇经盆底肌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功能恢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荣美 宋兵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经盆底肌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门诊盆底治疗中心治疗的72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试验组(n...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经盆底肌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门诊盆底治疗中心治疗的72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试验组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是同期未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经阴道分娩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盆底肌疲劳度、腹盆收缩协调性及盆腔脏器脱垂等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阴道前壁点Aa、阴道前壁最低点Ba、阴道后壁最低点Bp、宫颈C点、后穹隆D点数值明显减小,产妇的阴道后壁脱垂度和子宫脱垂度减小、I类肌纤维肌力、牛津肌力、II类肌纤维肌力、手测深层II类肌肌力和盆腹收缩协调减小,而阴道后壁最低点Ap数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前壁脱垂度、手测深层I类肌肌力和腹直肌分离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于治疗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和盆腔脏器脱垂等情况有较好的疗效,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顺产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行 宋宗键 +5 位作者 苏梦焱 刘康楠 吴蓓 邹晨冉 展俊平 周子朋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3期63-68,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主要影响关节及滑膜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现有治疗手段效果有限且存在多种副作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Exo),作为一种无细胞治疗方式,因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及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在RA治疗领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主要影响关节及滑膜的系统性炎症性疾病,现有治疗手段效果有限且存在多种副作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SC-Exo),作为一种无细胞治疗方式,因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及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在RA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MSC-Exo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抑制血管生成的激活、调节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占比等方式发挥对RA的治疗作用。本文对间充质干细胞与MSC-Exo的特征、MSC-Exo治疗RA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
12
作者 毕云凤 刘显历 陶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160例围绝经期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160例围绝经期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盆底肌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干预6、12周后,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和盆底功能评分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电压值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PFD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盆底肌疲劳度、电压值、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盆底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老年性聋患者言语识别能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13
作者 刘亚珍 刘烨松 仇顺锋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 分析音乐疗法对老年性聋患者负面情绪、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接纳的老年性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与音乐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音乐疗法),训练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听... 目的 分析音乐疗法对老年性聋患者负面情绪、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3年3月我院接纳的老年性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与音乐组(40例,言语识别能力训练+音乐疗法),训练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听觉功能、负面情绪、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训练后音乐组平均听阈、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HHI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音乐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各维度评分(物质、社会、躯体、心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性聋患者采用音乐疗法可显著改善言语识别能力,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言语识别能力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复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兰云霞 易梦思 +3 位作者 王晓明 张玉英 袁利琴 庞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0,共5页
目的减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恐惧心理,促进其运动康复。方法便利抽取70例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和实施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 目的减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恐惧心理,促进其运动康复。方法便利抽取70例心内科住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和实施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复运动方案,持续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心脏病运动恐惧得分、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运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未发生运动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恐惧-回避模型的康复运动方案能减轻患者运动恐惧心理,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恐惧-回避模型 心功能 运动恐惧 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寇小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及常规护理康... 目的: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2年1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轻度子宫脱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肌电值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Ⅰ类、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轻度子宫脱垂的效果显著,能够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改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电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康复训练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彦艳 姚梁怡 +4 位作者 蔡立柏 陈鑫 时慕华 周佳宁 曹梦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6,共5页
目的总结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确定循证问题,依照“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等... 目的总结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确定循证问题,依照“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临床决策、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8年2月10日至2023年2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以及随机对照试验2篇。从运动原则、运动评估、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时间、运动监测6个方面共汇总27条最佳证据。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运动方案的制定应遵循运动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原则,医护人员在临床应结合患者自身状况意愿、证据应用情境等因素选择证据,个体化制定患者的运动干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运动 锻炼 非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雅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其吞咽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两组,各5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其吞咽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分配法分为两组,各5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4.00%vs.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精力、语言、思维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4.00%vs.对照组16.00%(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速度,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增加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治疗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晓文 谭丽萍 朱琳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近年来,音乐治疗逐渐成为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音乐治疗对脑瘫儿童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情绪、运动技能等方面系统综述了音乐治疗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脑瘫儿童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瘫 儿童 音乐治疗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配合早期VitalStim治疗仪对卒中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丽军 冯雅娟 贾晓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 探讨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配合早期VitalStim治疗仪对卒中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卒中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依据康复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 目的 探讨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配合早期VitalStim治疗仪对卒中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卒中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依据康复干预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4)。观察组行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配合早期VitalStim治疗仪干预,对照组行早期VitalStim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表面肌电检查指标、营养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视频荧光吞咽摄影检查(VFSS)及洼田饮水实验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表面肌电平均波幅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而表面肌电吞咽时限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微型营养评价精法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配合早期VitalStim治疗仪对卒中后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在改善患者吞咽障碍的同时还能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老年人 下颌收拢抗阻力运动 VitalStim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平衡与步态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红 包娟 +2 位作者 卢苇 马瑞 张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并发症较多,预后不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通过视觉反馈、镜像神经元激活、中枢刺激易化神经通路等机制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态,在提高患者康复主动性及生存质量方面有积极... 脑卒中后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并发症较多,预后不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研究显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通过视觉反馈、镜像神经元激活、中枢刺激易化神经通路等机制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态,在提高患者康复主动性及生存质量方面有积极意义。本文综述了视觉反馈平衡训练的作用原理,概括了该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态康复的作用机制,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为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方法的优化及脑卒中平衡与步态的康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反馈训练 脑卒中 平衡 步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