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恐惧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萍 胡燕莹 +1 位作者 吴芸芸 郑力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4,79,共5页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个体化的复发恐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经济毒性综合... 目的 调查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潜在剖面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个体化的复发恐惧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脑卒中特定生存质量量表等对其调查并进行潜在剖面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复发恐惧评分为(38.96±13.60)分,约66.8%的患者存在复发恐惧。经济毒性、述情障碍、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1.14±7.13)分、(67.26±12.23)分和(170.14±41.47)分。患者的疾病复发恐惧情况可分为低复发恐惧-稳定组(36.6%)、中复发恐惧-依从组(33%)和高复发恐惧-依赖组(30.4%)3个剖面类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潜在剖面在年龄、家庭月均收入、脑卒中类型、营养供给情况、经济毒性等项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脑卒中类型、经济毒性、生活质量是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具有群体异质性,应针对每种类别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发恐惧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护理风险矩阵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环林林 王乐红 +3 位作者 顾玉华 杨群 胡倩 赵晨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3期225-229,237,共6页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护理风险矩阵模型。方法于2022年9—11月基于文献研究与分析、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和风险矩阵理论构建AI...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溶栓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护理风险矩阵模型。方法于2022年9—11月基于文献研究与分析、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和风险矩阵理论构建AIS溶栓患者END护理风险矩阵,并用Borda序值法完善原始风险矩阵。结果构建的AIS溶栓患者END护理风险矩阵模型共有5个维度,51个风险条目中,极高风险16个条目(31.4%),高风险条目29个(56.9%),中风险条目6个(11.7%),无低风险条目。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风险矩阵模型可为临床护士提供科学、直观的风险防范重点,并显著降低AIS溶栓患者EN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溶栓 风险矩阵 风险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
3
作者 李艳荣 谢卫征 +2 位作者 周欣欣 赵娜娜 孟楠楠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558-562,共5页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8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165例,接受常... 目的 分析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8例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165例,接受常规干预),试验组(143例,接受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两组均护理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效果、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及睡眠,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护理前,护理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执行缺陷综合征行为评价量表(BA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得分均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0.05)。护理后,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总满意率更高(93.71%比85.45%,P<0.05)。护理期间,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中更低(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下无缝隙护理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取栓治疗患者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及睡眠,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获得患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无缝隙护理 急性脑梗死 取栓 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原因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4
作者 董建惠 郭佳丽 +3 位作者 张通 秦江霞 马玉霞 韩琳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4,9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原因,为制订促进患者及时就医的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中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质性研究文...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原因,为制订促进患者及时就医的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数据库中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0月。结果共纳入16篇研究,提炼出27个研究结果,归纳为9个类别,整合成3个结果:决策延迟、转运延迟、院内延迟。结论就医延迟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通过加强卒中知识的普及宣传、提供有效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完善医疗体系建设等措施,可减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提升患者的早期诊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就医延迟 原因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阮自豪 林蓓蕾 +3 位作者 张振香 王晓萱 靳雨佳 赵称欣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为指导临床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脑卒中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为指导临床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脑卒中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等对其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复发恐惧、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38.77±11.50)分、(32.16±9.78)分、(59.56±17.24)分。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在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程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恐惧与心理弹性、功能锻炼依从性均呈负相关(r=-0.674,-0.544;均P<0.01),心理弹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正相关(r=0.574,P<0.01)。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对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β=-0.268,P<0.05),中介效应占比45.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既可直接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也可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锻炼依从性 复发恐惧 心理弹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6
作者 张思宇 周郁秋 +1 位作者 白海昕 孟丽娜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与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相关的文献,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包含20项研究,涉及3074例研究对象,提取到28个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脑卒中史、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认知功能、脑卒中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痴呆等是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情感淡漠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护理人员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识别高风险患者群体,并提供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情感淡漠 影响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
作者 周忠辉 申雪花 +2 位作者 何燕 王艳玲 吴昭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构建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指标初稿,2023年3—5月课题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 目的构建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指标初稿,2023年3—5月课题组采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了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和100%,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58、0.88,变异系数(CV)为0~0.24、0~0.14,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133、0.382。最终构建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合理、专科性强,可为评价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成人患者 德尔菲技术 护理质量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理论评估与干预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梁洺瑜 赵伟 +2 位作者 王玉玲 刘志华 张俊峰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28,共5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理论受损是导致其社会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心智理论受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不能正确推测他人的思维和判断其可能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沟通、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该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理论受损是导致其社会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心智理论受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不能正确推测他人的思维和判断其可能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沟通、人际交往和学习工作。该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智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失言识别测试、心智理论图片故事任务、暗示任务等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及优缺点,并详述国内外提升心智理论的干预方法,如阅读文学小说、连环画和视频干预、情绪和心智理论模仿训练等,旨在为今后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智理论 社会认知 社会功能障碍 日常功能障碍 心理评估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滕慧 李春梅 +3 位作者 田杨君 谈周 甄梦妮 舒庆霞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湘西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复诊的277例脑卒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 目的探讨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湘西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复诊的277例脑卒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准备度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照顾者对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贡献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ASSO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和筛选。结果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护理贡献得分为(68.87±19.76)分、照顾准备度得分为(14.32±8.51)分、一般自我效能得分为(20.52±6.84)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49.39±18.36)分。领悟社会支持、照顾准备度、一般自我效能、患者年龄和照顾者年龄影响自我护理贡献(均P<0.001),共解释36.6%的变异量,其中领悟社会支持为首要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照顾者的自我护理贡献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医护人员可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以提升照顾者的自我护理贡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照顾者 自我护理贡献 随机森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疲劳相关症状群的网络分析
10
作者 袁佳琳 王慧娟 +2 位作者 刘晓慧 王丽君 陈苗苗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1,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分析探索急性脑卒中患者疲劳相关症状群的网络特征,识别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和桥梁症状,进而发掘症状干预的关键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在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 目的通过网络分析探索急性脑卒中患者疲劳相关症状群的网络特征,识别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和桥梁症状,进而发掘症状干预的关键靶点。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在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0例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劳严重度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疼痛数字评分表进行调查,构建症状网络并分析中心性指标。结果患者疲劳严重度量表得分为(3.35±1.02)分,阿森斯失眠量表得分4.00(3.00,7.00)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抑郁亚量表得分为6.00(4.00,7.75)分。症状网络分析显示,各症状之间相互关联,“感到容易疲劳”的强度中心性、紧密中心性和预期影响均最高,“睡眠时间”的桥梁强度最高。经检验,网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网络模型较为可靠。结论本研究运用网络分析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疲劳症状群的网络结构,其中疲劳为核心症状,睡眠障碍为桥梁症状,建议未来研究以疲劳和睡眠障碍为干预靶点,实施精准管理,提升症状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症状群 核心症状 桥梁症状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依从性问卷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信效度及测量等值性检验
11
作者 张灵慧 陈宇斌 +3 位作者 周郁秋 宇虹 张佳媛 李棋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对治疗依从性问卷(treatment adherence questionnaire,TAQ)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中的信效度及测量等值性。方法经正译、回译、文化调试和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治疗依从性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 目的对治疗依从性问卷(treatment adherence questionnaire,TAQ)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中的信效度及测量等值性。方法经正译、回译、文化调试和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治疗依从性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11月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收治的252例SZ患者正式进行调查,并检验其信效度和测量等值性。结果中文版TAQ包括3个维度(治疗维持、随访与治疗参与、目标与责任)共16个条目。内容效度为0.857~1.000,问卷得分与药物依从性量表呈正相关(r=0.581~0.771,均P<0.01);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1,分半信度为0.842。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治疗依从性具有跨性别、跨年龄和跨病程的测量等值性。结论中文版TAQ具备良好信效度,可作为我国SZ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问卷 治疗依从性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患者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郑子涵 张慧琳 +2 位作者 黄玉婷 覃祖明 苏思予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4,共5页
近年来,我国痴呆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痴呆患者人数已接近1700万例,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1]。由于目前尚无治愈痴呆的有效手段,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发展到终末期[2]。生命末期的痴呆患者... 近年来,我国痴呆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痴呆患者人数已接近1700万例,给患者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医疗负担[1]。由于目前尚无治愈痴呆的有效手段,大多数患者最终会发展到终末期[2]。生命末期的痴呆患者不仅会出现行动障碍、攻击性行为、情感淡漠、抑郁等症状,而且难以清晰表达护理需求、无法配合护理计划,这使得其健康维护成为一大难点[3]。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生命末期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已成为广泛认可的途径[4]。然而,当前我国对痴呆患者的临终照护主要集中于生活照料和症状控制,未能从身体、心理、社会、精神等多维度全面入手,导致照护质量不高,内容相对单一[5]。国外部分地区已率先探索“如何为痴呆患者提供优质安宁疗护”,并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模式[6-8]。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本土化的照护模式,是提升生命末期痴呆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拟综述痴呆患者的安宁疗护模式,旨在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安宁疗护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康复训练方案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王小雪 王素利 +1 位作者 刘晓莹 张瑞星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 model,IBM)模型的康复训练方案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中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康复训练的120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nformation motivation behavior model,IBM)模型的康复训练方案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中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康复训练的120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IBM模型的康复训练。结果干预前,两组上肢、下肢功能以及总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CA、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ECSA评分及各维度得数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CSA评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I患者采用基于IBM模型的康复训练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及平衡功能,并提高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康复训练 脑梗死 自我护理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徐兰平 陈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 目的:分析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昆山市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吞咽康复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吞咽功能、焦虑、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吞咽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行动研究理论 健康教育 吞咽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黄佳璐 田婷婷 +1 位作者 曾婷 仲朦朦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 目的:探讨使用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及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吸气峰值流速[(4.06±1.12)L/s]、最大吸气压力(MIP)[(68.45±10.44)cmH2O]高于对照组[(3.05±0.86)L/s、(50.56±8.48)cmH2O](P<0.05)。干预后,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02±2.24)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8.48±1.67)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6.62±1.84)分]低于对照组[(14.42±3.06)分、(11.45±2.02)分、(8.84±2.42)分](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干预可有效提高呼吸功能,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超前精准化肺康复护理 音乐疗法 呼吸功能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喘息服务需求
16
作者 徐培培 王庆生 徐雯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以及对喘息服务的需求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喘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某三级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的117位孤独症儿童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喘息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以及对喘息服务的需求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喘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某三级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的117位孤独症儿童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量表、喘息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总分为(46.16±16.03)分,67.52%孤独症儿童照顾者存在中重度的照顾负担。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康复时间、照顾者与孩子的关系为祖父母、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家庭月收入、家庭居住地为农村是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3.50%。69.23%孤独症儿童照顾者表示需要喘息服务,需要喘息服务组的照顾负担得分高于不需要或不确定组(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照顾者的照顾负担重,对喘息服务的需求高,可根据不同特征和需求的照顾者制定个性化喘息服务方案,以减轻照顾者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照顾者 照顾负担 喘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干预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于美玲 何春梦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叙事护理干预应用于帕金森病(PD)患者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31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掷硬币法分成仿照组(15例)、叙事组(16例)。仿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叙事护理干预应用于帕金森病(PD)患者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31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掷硬币法分成仿照组(15例)、叙事组(16例)。仿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叙事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结果:与仿照组相比,叙事组干预后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P<0.05),独立生活能力评分更高(P<0.05)。结论:叙事护理干预可减轻PD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叙事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独立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闫沙沙 李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6例BD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6例BD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护理干预,两组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伤行为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HI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期间自伤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护理在BD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希望水平,降低自伤行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跨理论模型 家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决策辅助工具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文菲 叶敏 王涛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随着患者自我意识的提升及医学知识获取渠道的拓展,患者参与到治疗决策中的意愿也日益强烈,但目前临床实践中患者的参与度仍然较低,未充分考虑患者情感偏好与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关键作用。患者决策辅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PtDAs... 随着患者自我意识的提升及医学知识获取渠道的拓展,患者参与到治疗决策中的意愿也日益强烈,但目前临床实践中患者的参与度仍然较低,未充分考虑患者情感偏好与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关键作用。患者决策辅助工具(patient decision aids,PtDAs)可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澄清个人价值观与偏好,降低决策冲突,提高决策满意度。现就脑卒中PtDAs的概念、内容、形式及现存的问题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决策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患者决策辅助工具 共享决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宋培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42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3例。A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B组实... 目的: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42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3例。A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B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联合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及脑神经功能。结果:护理前A组、B组的Barthel指数(B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BI评分均比护理前上升,且B组高于A组(P<0.05)。护理前A组、B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比护理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护理前A组、B组的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CRP、NSE水平均比护理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的护理满意度较A组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能力,减轻其脑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医康复护理 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