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重建技术在胆管肿瘤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朋飞 俎雪玲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916-919,共4页
分析三维重建技术在胆管肿瘤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学生30名,进修医师10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选择三维重... 分析三维重建技术在胆管肿瘤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在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学生30名,进修医师10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选择传统教学法、研究组选择三维重建技术辅助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法开展临床教学工作,观察并比较教学质量。研究组的考试成绩、学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胆管肿瘤相关外科知识的教学,不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学生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三维重建 案例教学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VA序列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凌岳 罗志程 +3 位作者 邓新源 叶小玲 钟小东 阮兵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LAVA)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1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4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5mm)。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包括T2... 目的研究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LAVA)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1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84例胆总管小结石(直径≤5mm)。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包括T2加权成像、T1加权成像、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弥散加权成像、MRCP、LAVA,磁共振检查后1个星期内行经内镜逆行胆胰管成像(ERCP)检查并取石或胆总管外科手术。选取84例胆总管小结石在MRCP和LAVA序列上的影像表现,分析MRCP和LAVA对小结石的检出阳性率。结果84例胆总管小结石,66例LAVA序列胆总管小结石为高信号改变;62例MRCP胆总管小结石表现为充盈缺损;LAVA结合MRCP胆总管小结石阳性数82例。结论LAVA结合MRCP有助于提高胆总管小结石的诊断敏感性,比LAVA序列或MRCP序列对胆总管小结石的检出阳性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肝脏容积加速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再次出血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3
作者 喻卉 关李稳 刘真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586-592,共7页
目的:探讨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构建预测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模型,为临床治疗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消化道出血的212例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胃镜治疗分为观察组(n=165... 目的:探讨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构建预测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模型,为临床治疗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消化道出血的212例患者,根据是否接受胃镜治疗分为观察组(n=165)和对照组(n=47)。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凝血功能、血常规评分等,并检测生化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并评估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12.77%)(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年龄≥60岁、饮酒史、吸烟史等7项因素被确定为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上消化道再次出血方面表现出色,C-index值高,校正曲线与ROC曲线评估结果均佳。结论:胃镜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构建的预测模型能有效识别再出血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价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超声内镜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锦涛 黄旭明 +2 位作者 余细球 侯华军 杨建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4-1147,1150,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异位胰腺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诊治的43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及超声内镜(EUS)影像特征,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来源层次、回声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异位胰腺...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异位胰腺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诊治的43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及超声内镜(EUS)影像特征,记录病变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来源层次、回声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异位胰腺好发于胃窦,尤其大弯侧,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隆起中央见脐样凹陷;EUS下呈多样性,有高、低或混杂回声,可发生于管壁任何一层或几层。其主要特点为黏膜下层偏低或网格样混杂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内部出现特征性管状结构样回声,边界大多清晰。病理确诊异位胰腺10例(其中9例行EUS检查),7例的EUS结果与病理一致(78%)。结论超声内镜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异位胰腺的途径,可指导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胰腺 内镜超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在鉴别结直肠病变中的作用及其学习曲线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上文 戴木根 +3 位作者 练庆武 周桃梅 叶斌 何伟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结直肠病变中的作用。明确NBI在实际操作中的学习曲线,为开展该技术的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内镜中心4位医师行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并发现结直肠病变的289例患...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结直肠病变中的作用。明确NBI在实际操作中的学习曲线,为开展该技术的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内镜中心4位医师行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并发现结直肠病变的28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变经活检、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与佐野分型对照。根据NBI结合放大内镜分为3组,这3组包括可以通过内镜治疗(目标病变)的病变和不能通过内镜治疗(非目标病变)的病变。每位医师检查的目标或非目标病变均达到15例为1组。通过评估4名医师对每组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绘制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技术的相关学习曲线。结果在289例患者的结肠镜检查中共发现372处病变,NBI结合放大内镜使用佐野分型在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5.1%、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92.0%。对于目标及非目标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第2组相比第1组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为81.7%vs 95.1%(P=0.010)和71.7%vs 93.4%(P=0.000)];第2组与第3组病变之间的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及P=0.117)。结论 NBI结合放大内镜是诊断结直肠病变的有效工具。对于无NBI经验的医师在完成较短的训练计划和一定(对目标及非目标病变各15例)的临床实践后基本掌握其诊断方法,并获得有效、稳定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病变 内镜 诊断 窄带成像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磁感应磁声成像的新算法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廉 朱善安 贺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8-294,共7页
磁感应磁声成像技术(MAT-MI)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电阻抗成像技术,融合了磁感应技术和超声断层扫描技术,提供了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MAT-MI计算电导率分布的新型算法,解决电导率重建过程中的奇异值问题,同时又缩短了... 磁感应磁声成像技术(MAT-MI)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的电阻抗成像技术,融合了磁感应技术和超声断层扫描技术,提供了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MAT-MI计算电导率分布的新型算法,解决电导率重建过程中的奇异值问题,同时又缩短了重建所需时间,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构建的三维环状线圈和乳腺模型,验证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感应磁声成像 奇异值 电导率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与胶原纤维的相关性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知力 孙璐 +1 位作者 胡亚卓 李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及胶原纤维含量的差异,分析乳腺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与胶原纤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的116例拟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的乳腺病变患者进行剪切波弹性检查,并对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标本行Va...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及胶原纤维含量的差异,分析乳腺病变剪切波弹性模量与胶原纤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的116例拟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的乳腺病变患者进行剪切波弹性检查,并对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标本行Van Gieson(VG)染色,采用Image-Pro Plus 5.1软件进行胶原纤维的定量分析。结果乳腺恶性病变弹性模量最大值、平均值及病灶与周围组织弹性模量比值(140.43±70.16)kPa、(63.11±33.68)kPa、3.49±1.95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的(54.64±48.53)kPa、(34.52±25.23)kPa、2.25±1.48(t=5.329、4.382、4.487,P<0.01)。恶性病变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大于良性病变(t=8.437,P<0.01)。弹性模量最大值与胶原纤维含量呈线性正相关(r=0.746,P<0.05)。结论乳腺病变的弹性模量与胶原纤维含量密切相关,胶原纤维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弹性成像技术 胶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感度数字化胸部X线摄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纯生 洪国斌 +2 位作者 何强 范宪淼 郑晓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时不同感度数字化胸部X线正位摄影对图像顷最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300例行胸部X线榆查的健康体检暂,按体再指数分为正常组150例和超晕组15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低感度组、小感度组和高感度组3个亚组(每亚组各50... 目的探时不同感度数字化胸部X线正位摄影对图像顷最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300例行胸部X线榆查的健康体检暂,按体再指数分为正常组150例和超晕组15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低感度组、小感度组和高感度组3个亚组(每亚组各50例),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亚组分别行S200、S400和S800数字化胸部X线正位摄影,并上传至PACS上作站,记录每次曝光的曝光量和辐射剂量面积乘积(DAP)值,由3位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比较抨组受检者在不同感度下的曝光量、DAP、图像质量评分和噪声情况。结果正常组中低感度组、中感度组和高感度组的曝光量及D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3.19~829.895,P〈0.05),图像质量比较和噪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6~2.516,P〉0.05)。超重组中低感度组、中感度组和高感度组下的曝光量、DAP、图像质量评分及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358~290.656,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对比,两组曝光量值低感度组〉中感度组〉高感度组(F=0.626~31210,P〈0.05),DAP值低感度组〉中感度组〉高感度(F=0.416~1.416,P〈0.05),正常组图像质量比较及噪声比较无差别(F=O.001~0.100.P〉0.05),在超最组中低感度组与中感度组无差别(F=0.120~0.145,P〉0.05),低感度组与商感度组及中感度组与商感度组有筹异(F=1655~2.360,P〈0.05)。结论调节感度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辐射剂量。正常体型可以选择高感度摄影,而趟重体型可以选择中感度或低感度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胸部 感光度 图像质量 质量控制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微创诊疗系统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承琳 皮喜田 郑小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79-83,共5页
微创医疗是人性化医疗中的最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消化道微创诊疗系统是微创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消化道微创 诊疗系统的最新进展,并对国内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消化道 微创诊疗系统 MEMS 胶囊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向子云 韦日宇 肖树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的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0例已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病例 ,其中 6 0例为增强扫描 ,2 0例为平扫 ,将患者的原始扫描数据进行低对比强化 (ker nel≤ 30f)及薄层 (层厚及层间距均≤ 3.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的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80例已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病例 ,其中 6 0例为增强扫描 ,2 0例为平扫 ,将患者的原始扫描数据进行低对比强化 (ker nel≤ 30f)及薄层 (层厚及层间距均≤ 3.0mm)图像重建 ,然后把重建图像导入CT 3D工作站 ,利用机器所带软件Fly -Through通过调整阈值做仿真内镜观察并做出分析评价。 结果  6 0例增强扫描的患者均能获得大血管的类似内窥镜图 ,4 2例能显示到 2级分支血管腔镜图 ,8例获得 3级分支其以下血管腔镜图。发现动脉钙化及斑块 12例 ,动脉瘤 2例 ,血管畸形 3例 ,血管狭窄 4例 ;在图像质量和解剖细节方面 ,CT仿真血管镜能较横断图像获得更多的信息。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仿真内窥镜可比较直观地观察血管腔内的情况 ,显示管壁的钙化及揭示管腔狭窄的原因 ,其最大的优势是快速和无创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 内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在肺周围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房延凤 金发光 +1 位作者 孙瑞琳 薄利艳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在肺周围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6月唐都医院呼吸科就诊的肺周围型病变200例(0.8 cm<直径<4.0 cm),分为VBN组和对照组。VBN组:VBN引导超细支气管镜到达目标支气管,对照组:超... 目的探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在肺周围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5年6月唐都医院呼吸科就诊的肺周围型病变200例(0.8 cm<直径<4.0 cm),分为VBN组和对照组。VBN组:VBN引导超细支气管镜到达目标支气管,对照组:超细支气管镜仅以胸部CT为引导到达目标支气管。结果 200例患者中,VBN组及对照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1,P=0.069);VBN组及对照组直径>2.0 cm和≤2.0 cm的诊断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5.31,P=0.000、0.021);两组活检工具到达病变的平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检查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不良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0)。结论 VBN未提高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率,但缩短了定位病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支气管镜导航 肺周围型病变 诊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反投影算法的血管内光声图像重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朵朵 孙正 苑园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9,共10页
将目前在光声断层(PAT)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应用到血管内光声(IVPA)成像中,提出一种简单快速的二维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对组织产生的光声信号进行滤波、逆卷积和时域一阶求导的预处理;然后,针对IVPA在血管腔内... 将目前在光声断层(PAT)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应用到血管内光声(IVPA)成像中,提出一种简单快速的二维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对组织产生的光声信号进行滤波、逆卷积和时域一阶求导的预处理;然后,针对IVPA在血管腔内封闭成像的特殊性,采用权重法将预处理后的光声信号数据对导管以外的成像区域沿弧线进行反投影,得到成像平面内每个网格点处的初始光声压。最后,得到反映血管壁组织结构形态的横截面灰阶图像。对仿真血管模型的实验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重建IVPA图像的结构,相似性指标(SSIM)可达到0.571 7。合理选择滤波函数、滤波截止频率以及测量位置数,可以提高IVPA重建图像的质量;对光声信号进行时域一阶求导处理,能有效地突出重建图像中的组织结构信息。该方法为后续图像重建算法的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光声成像 图像重建 滤波反投影 结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PA、经胸心脏彩超、V/Q显像诊断PTE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薇 张伟 +1 位作者 王敏君 左玮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诊断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最佳影像学方法。方法收集117例经Wells评分判为高度PTE可能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经胸心脏彩超、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以发病情形和临床表现,包括具体的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血... 目的探讨诊断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最佳影像学方法。方法收集117例经Wells评分判为高度PTE可能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经胸心脏彩超、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以发病情形和临床表现,包括具体的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及胸部平片表现等,并综合分析MSCTPA、V/Q显像、彩超及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PT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析累及段以上支数准确率(5,6段以上的肺动脉栓子阳性)。结果 MSCTPA、V/Q显像、彩超诊断此病的灵敏度分别为96.08%、37.50%、73.68%,特异度分别为91.67%、87.50%、82.61%,累及段以上支数准确率分别为95.92%、83.33%、35.71%,MSCTPA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V/Q显像及彩超,P均<0.05。结论 MSCTPA诊断PTE的价值较高,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螺旋CT肺动脉造影 肺通气/灌注 经胸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胶片对于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侃敏 陈克敏 +3 位作者 潘自来 沈剑锋 董海鹏 赵越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49-450,455,共3页
通过描述和比较电子胶片不同的实现方式,并结合电子胶片在影像科及临床科室中的应用实际,阐述电子胶片对于优化影像科工作流程。电子胶片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具有价值。
关键词 电子胶片 关键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各节段旋转速度和旋转角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怡琳 施仲伟 +1 位作者 沈学东 何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4-928,共5页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各节段心内膜和心外膜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评价其在定位左前降支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2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闭塞的患者和24例冠状...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各节段心内膜和心外膜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评价其在定位左前降支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2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示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闭塞的患者和2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超声检查均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1周内进行,记录心脏心底水平和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轴切面,并脱机分析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心内膜和心外膜收缩期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结果心肌梗死组心底水平前间隔、后间隔心内膜收缩期旋转速度和后间隔心外膜旋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心肌梗死组心尖水平前间隔、前壁、前侧壁和后间隔心内膜收缩期旋转速度及前壁收缩期旋转角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心肌梗死组前间隔和前壁心外膜收缩期旋转速度、下壁和后间隔心外膜收缩期旋转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左心室心尖水平心内膜前间隔、前壁、前侧壁、下侧壁、下壁和后间隔的收缩期旋转速度均能定位左前降支病变(AUC=0.70~0.88)。前壁心内膜收缩期旋转速度≤45.86o/s定位左前降支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和79%。左心室心尖水平心外膜前间壁和前壁收缩期旋转速度能定位左前降支病变(AUC=0.69、0.74)。左心室前壁心外膜收缩期旋转速度≤43.8o/s定位左前降支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54%。结论心尖收缩期旋转速度与靶血管病变有直接关系,并且有望成为一项新的指标准确定位左前降支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描记术 速度向量成像 心肌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新科 汪金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7-369,373,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身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3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全身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A组)42例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B组)41例,观察记录异丙酚用...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身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行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3例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全身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A组)42例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组(B组)41例,观察记录异丙酚用量、麻醉时间和检查前中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患者耐受性好;而B组术中引起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加、血压明显上升,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支气管镜通过声门和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全身麻醉加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可显著提高无痛纤支镜检查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光线追踪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立民 鲍旭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4-20,共7页
光线追踪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图象体积数据的显示。本文将体积图象的许多显示驱动的预处理纳入到光线追踪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一个正则化的体积数据显示分析框架。各种处理与分析算子的有机组合可完成各种特定的任务。由于避免了数据的... 光线追踪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图象体积数据的显示。本文将体积图象的许多显示驱动的预处理纳入到光线追踪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一个正则化的体积数据显示分析框架。各种处理与分析算子的有机组合可完成各种特定的任务。由于避免了数据的整体预处理,使得体积显示与分析的效率更高、人机交互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追踪 体积图象 医学图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脏超声培养需求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喻红霞 郭琦 +2 位作者 李会霞 张晓光 苗菁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对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心脏超声培养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旨在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住培医师在心脏超声学习方面的整体情况,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住培体系中心脏超声方面的培养方案。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应用课题... 目的对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心脏超声培养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旨在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住培医师在心脏超声学习方面的整体情况,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住培体系中心脏超声方面的培养方案。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应用课题组自制的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的形式发给来自河南、北京、福建、广东四地的超声医学专业住培带教医师,并由带教医师在住培群里进行不记名问卷填写。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心脏超声知识掌握情况、心脏超声培养需求,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结果住培医师学习心脏超声的目的主要为开展心脏疾病的常规超声诊断、帮助急重症临床的快速评估、评价介入术后疗效、检测和随访病情、开展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等。住培医师心脏超声培养现状中掌握程度最好的3个分别是超声心动图常规切面扫查、心脏收缩功能评价、肺动脉压力的评估技术,掌握程度最差的3个分别是急、重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可能超声表现、心脏肿瘤与血栓的鉴别诊断。住培医师心脏超声培养需求最高的3个是心脏超声基础知识掌握及心脏超声带教教师能够提供动手操作机会(并列第1)、心脏超声课程学习内容与方式和心脏超声上机操作技能培训以及心脏超声临床技能与思维能力(并列第2)、心脏超声带教教师的带教方式(理论知识)和心脏超声带教教师的带教方式(技能操作)以及心脏超声职业精神(并列第3)。结论超声医学专业住培医师心脏超声培养方面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在对其进行心脏超声培养过程中,应从学习目的、培养需求出发构建合理培养体系,以不断提升超声医学专业住培医师心脏超声临床执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医学专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心脏超声 培养需求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9
作者 甘凤英 费允云 +3 位作者 侯勇 王迁 曾小峰 张奉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合并大动脉炎(Takayasu&#39;s arteritis, T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AS合并TA患者的资料。使用改良的纽约标准作为AS的诊...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合并大动脉炎(Takayasu&#39;s arteritis, T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AS合并TA患者的资料。使用改良的纽约标准作为AS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大动脉炎分类标准作为TA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行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检查,排除结缔组织疾病或其他疾病。同时行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C反应蛋白、 HLA-B27、心脏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血管造影或CT 血管造影和/或血管超声、骶髂关节X线和CT检查。结果7例患者诊断为AS合并TA,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就诊时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6±177;10.6)岁。5例患者HLA-B27阳性,2例阴性。所有患者ESR和C反应蛋白均升高, ESR平均84 mm/h。所有患者均先诊断AS,多年后又发现TA。诊断TA前,患者AS病史最短3年,最长29年,平均(13.9±177;11.6)年。发现TA的原因主要由于出现TA受累血管的症状或炎症所引起的发热。结论 AS合并TA并非随机现象,炎症因素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大动脉炎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PCNN算法在眼底黄斑水肿区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志南 顾敏 +1 位作者 吴一晓 郑东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11-414,共4页
为了从黄斑的OCT图像提取黄斑水肿的轮廓,估算水肿区体积,需精确地分割该区域。利用了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算法,通过自适应选择基准阈值以及简化神经网络参数的方法,分割出OCT图像中的眼底黄斑水肿二值图。根据其图像信息熵值... 为了从黄斑的OCT图像提取黄斑水肿的轮廓,估算水肿区体积,需精确地分割该区域。利用了改进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算法,通过自适应选择基准阈值以及简化神经网络参数的方法,分割出OCT图像中的眼底黄斑水肿二值图。根据其图像信息熵值最大原则,确定最佳迭代次数为8次。采用误分率进行性能评价。图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快速准确提取黄斑水肿区,为OCT图像后续的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 相干光断层扫描成像 阈值 PCNN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