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白细胞介素36γ水平升高对CD8^(+)T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崔晓珊 李英兰 赵统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643,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白细胞介素36γ(IL-36γ)的表达,分析IL-36γ对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CD8^(+)T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集47例COPD患者、39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2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采集27例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纯化CD8^(+)T细胞。ELISA检测血浆和BALF中4种IL-36亚型表达。使用重组人IL-36γ刺激CD8^(+)T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重组人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与NCI-H1882细胞直接接触或Transwell TM共培养,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乳酸脱氢酶水平,计算靶细胞死亡比例。结果COPD组和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血浆IL-36α、IL-36β、IL-36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仅血浆IL-36γ水平在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组高于COPD组[(200.11±99.95)pg/mL vs(153.03±87.18)pg/mL,P=0.023],血浆IL-36受体拮抗剂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中,感染部位BALF中IL-36γ水平高于非感染部位[(305.82±59.60)pg/mL vs(251.93±76.01)pg/mL,P=0.011]。IL-36γ刺激后CD8^(+)T细胞分泌IFN-γ、TNF-α、穿孔素和颗粒酶B水平均高于无刺激组。IL-36γ刺激后的CD8^(+)T细胞与人肺癌细胞系NCI-H1882直接混合培养后,细胞死亡比例升高[(16.06±3.67)%vs(11.47±2.36)%,P=0.002],但使用Transwell TM平板进行非接触培养时,IL-36γ刺激的CD8^(+)T细胞诱导NCI-H1882细胞死亡比例与无刺激比较无明显变化[(4.77±0.78)%vs(4.99±0.92)%,P=0.554]。结论COPD继发真菌性肺炎患者血浆和感染部位IL-36γ水平升高,可增强外周血和感染微环境中CD8^(+)T细胞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真菌 白细胞介素36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莹 张妍 +3 位作者 雷杰 刘娟 方勇 贺立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分别用LPS和IFN-γ、IL-4和IL-13处理48 h,更换不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培养24 h,取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将血管平...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对血管平滑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成为巨噬细胞,分别用LPS和IFN-γ、IL-4和IL-13处理48 h,更换不含血清的新鲜培养基培养24 h,取上清作为条件培养基。将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成对照组、M0培养基组、M1培养基组和M2培养基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IL-1α、IL-6和TGF-β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0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上清中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细胞上清中IL-1α和IL-6水平、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M0培养基组相比,M1培养基组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上清中TGF-β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上清中IL-1α和IL-6水平、细胞中PI3K、Akt、mTOR mRNA和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M2培养基组趋势相反(P<0.05)。结论:巨噬细胞极化能够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动脉粥样硬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mer 1a过表达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减轻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神经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远 王孟阳 +1 位作者 张修民 罗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 目的探讨Homer蛋白同源物1a(Homer 1a)过表达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TBI组、空载慢病毒(Lv-NC)组、Homer 1a过表达慢病毒(Lv-Homer 1a)组和Lv-Homer 1a联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激动剂740 Y-P(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每组12只。于造模前5 d原位注射相应慢病毒至小鼠大脑皮层内,而740 Y-P于造模前1 d经腹腔注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构建TBI模型,并于术后72 h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测定小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神经元丢失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鼠脑组织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Homer 1a、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Beclin 1、PI3K、磷酸化的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的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的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显著升高,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元大量丢失,自噬小体形成增加,脑组织中Homer 1a、Beclin 1蛋白表达和LC3B-Ⅱ/LC3B-Ⅰ蛋白比值显著升高,而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显著降低。与TBI组比较,Lv-Homer 1a组小鼠mNSS和脑含水量降低,脑组织病理损伤和神经元丢失得到改善,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增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蛋白比值降低。与Lv-Homer 1a组比较,Lv-Homer 1a联合740 Y-P组小鼠神经损伤加重,自噬小体形成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减少,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过表达Homer 1a可有效减轻TBI小鼠神经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TBI) Homer 1a 自噬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免疫学教学变革的思考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初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1285,共5页
在人工智能(AI)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基于AI的教学(AIBT)是以AI赋能教学过程,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支持;基于AI的学习(AIBL)是以AI助力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技术通道;基于AI... 在人工智能(AI)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基于AI的教学(AIBT)是以AI赋能教学过程,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支持;基于AI的学习(AIBL)是以AI助力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技术通道;基于AI的管理(AIBM)是以AI辅助管理,为组织教学提供可视化的数据支持。本文系统提出了AIBT、AIBL和AIBM,并以免疫学教学为例,深入剖析了AI对教学改革的深远影响,以推动教育变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 教学 人工智能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 基于人工智能的学习 基于人工智能的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膝关节液免疫因子建立区分OA与RA的机器学习模型
5
作者 梁勤 赵灵芝 +6 位作者 鲁彦 张锐 杨巧林 付慧 柳海平 张磊 李国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基于膝关节液中免疫因子、细胞计数分类、膝关节液涂片结果等25个指标,建立用于区分膝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器学习模型。方法分别选取100例和40例择期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与RA患者。在术前抽取患者的膝关节液,检测... 目的基于膝关节液中免疫因子、细胞计数分类、膝关节液涂片结果等25个指标,建立用于区分膝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器学习模型。方法分别选取100例和40例择期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与RA患者。在术前抽取患者的膝关节液,检测其中的有核细胞计数及分类,测量免疫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5、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MMP13、类风湿因子(R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等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涂片染色及镜检分类。通过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Lasso回归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OA或RA的独立影响因子。基于独立影响因子分别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各模型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共筛选出5个用于区分OA与RA的膝关节液指标,分别是IL-1β[优势比(OR)=10.512,95%可信区间(95%CI)为1.048-105.42,P=0.045)、IL-6(OR=1.007,95%CI为1.001-1.014,P=0.022)、MMP9(OR=3.202,95%CI为1.235-8.305,P=0.017)、MMP13(OR=1.002,95%CI为1-1.004,P=0.049)、RF(OR=1.091,95%CI为1.01-1.179,P=0.026)。综合ROC、校准曲线、DCA的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性(0.979)、敏感度(0.98)、曲线下面积(AUC为0.996,95%CI为0.991-1)均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区分能力优于其他2种模型。结论基于膝关节液免疫因子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区分OA与RA方面有一定价值,能够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和防治OA与R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关节液 免疫因子 膝骨关节炎(OA) 类风湿关节炎(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皮瓣存活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金鹏 郭婕 +4 位作者 刘涛 魏晓涛 宋渊 王威威 何志军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6-422,共7页
皮瓣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诸多疾病和创伤的治疗。皮瓣存活与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自噬可维持细胞内稳态,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等... 皮瓣手术是一种复杂的外科手术,可用于诸多疾病和创伤的治疗。皮瓣存活与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细胞自噬可维持细胞内稳态,在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损伤修复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过度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对皮瓣构成威胁,影响其存活和成功移植;内皮细胞通过增殖、迁移和产生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再生,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则可直接促进血管形成和维持内皮细胞功能;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多种作用机制,在促进皮瓣存活和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细胞自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功能以及血管再生影响术后皮瓣存活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提高术后皮瓣存活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实践探索
7
作者 付海英 闫东梅 +5 位作者 倪维华 齐妍 李冬 徐金影 袁红艳 杨巍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6-1289,1293,I0001,共6页
在人工智能(AI)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医学免疫学教学进行数智化是时代与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本研究以讲授讨论-对分课堂-翻转课堂-专家讲座的医学免疫学进阶式教学模式为基础,将图谱、AI助教引入学生学习全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 在人工智能(AI)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医学免疫学教学进行数智化是时代与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本研究以讲授讨论-对分课堂-翻转课堂-专家讲座的医学免疫学进阶式教学模式为基础,将图谱、AI助教引入学生学习全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知识体系的理解,还锻炼了学生应用免疫学知识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临场发挥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精神和求知探索精神。数智赋能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实践不仅实现了医学免疫学教学的理论与应用融通、课内与课外贯通、共性与个性相通、能力与素质联通,还为数智赋能医学免疫学教学路径的探索提供了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I技术构建的知识图谱开展免疫系统组织学教学实践
8
作者 刘佳梅 刘颖 +2 位作者 李树蕾 赵佳 曲绘楠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0-1323,共4页
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众多高校积极探索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课程组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基于AI知识图谱的免疫系统组织学的教学创新与实践,通过学生课前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线上自学... 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众多高校积极探索数字信息技术、人工智能(AI)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课程组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数字化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基于AI知识图谱的免疫系统组织学的教学创新与实践,通过学生课前基于知识图谱的AI课程线上自学、课中师生互动式教学及课后师生互助式提升三个阶段,探索智能化可视化辅助教学、个性化学习及多维精细的形成性评价,帮助教师开展差异化关注、个性化辅导,促进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本教学实践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知识图谱 AI课程 个性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课”背景下医学免疫学教学实例分享及成效
9
作者 刘锦龙 张涛 +1 位作者 刘友 白慧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9-984,共6页
淘汰低阶性、陈旧性的“水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是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主干和桥梁课程,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医学免疫学教学... 淘汰低阶性、陈旧性的“水课”,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是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主干和桥梁课程,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医学免疫学教学工作,以具体实例从课程导入、课程主体、课程收尾及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分享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启迪创新思维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以期为建设医学免疫学“金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医学免疫学 教学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蛭降糖胶囊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足细胞焦亡改善糖尿病肾损伤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苏珊珊 郭兆安 +3 位作者 杨欢 刘慧 唐静楠 姜晓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 探究芪蛭降糖胶囊(QZJT)通过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半胱天冬酶1/消皮素D(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NC)、模型组(DN)、 QZJT低剂量组(L-QZJT)、... 目的 探究芪蛭降糖胶囊(QZJT)通过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半胱天冬酶1/消皮素D(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NC)、模型组(DN)、 QZJT低剂量组(L-QZJT)、 QZJT高剂量组(H-QZJT)、阳性对照组(参芪降糖颗粒给药,SQJT)、 ML385组[核呼吸因子2(Nrf2)抑制剂],模型构建成功后给药处理,通过测定空腹血糖(FBG)、 24 h尿白蛋白(UAl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BUN)及肾脏/体质量比值(K/B)评估小鼠肾功能损伤程度;HE及PAS染色评估肾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18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足细胞标志物及相关通路蛋白水平。结果 与NC组相比,DN组的FBG、 24 h UAlb、 SCr和BUN升高,K/B质量比值升高。与DN组相比,QZJT低剂量及高剂量给药组的FBG、 24 h UAlb、 SCr及BUN均降低,同时K/B质量比降低,高剂量QZJT的治疗效果与参芪降糖颗粒相当。QZJT改善DN小鼠肾组织病理学损伤,提高了足细胞标志物肾病蛋白(Nephrin)的蛋白水平,降低了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 pro-caspase-1和GSDMD-N的蛋白水平。ML385处理后,小鼠的肾组织细胞肿胀和形态改变,炎性浸润面积增加,NLRP3、 ASC、 pro-caspase-1和GSDMD-N的蛋白水平上调,IL-1β和IL-18水平升高。结论 QZJT可能通过作用Nrf2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足细胞焦亡,改善DN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降糖胶囊(QZJT) 糖尿病肾病 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NRF2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73靶向调控JAK2/STAT6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对直肠癌细胞的影响
11
作者 李鸷 吴迪 +2 位作者 谢兴明 田飞 刘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目的 探究miR-373和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JAK2/STAT6)信号通路对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THP-1细胞诱导为M0/M1/M2型巨噬细胞,M0型巨噬细胞与Caco-2细胞共培养获得TAM,流式细胞术检测CD8... 目的 探究miR-373和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6(JAK2/STAT6)信号通路对直肠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向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THP-1细胞诱导为M0/M1/M2型巨噬细胞,M0型巨噬细胞与Caco-2细胞共培养获得TAM,流式细胞术检测CD86、 CD206表达,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miR-37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几丁质酶样3 (Ym1)、抵抗素样α (Fizz1)、 IL-10 mRNA和蛋白水平。TAM进行细胞转染,分为过表达miR-373组(miR-373-TAM)及其对照组(miR-NC-TAM)、过表达miR-373和JAK2组(miR-373联合JAK2-TAM)及其对照组(miR-373联合NC-TAM),随后与Caco-2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TAM中CD206表达;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TAM中miR-373、 Arg1、 Ym1、 Fizz1、 IL-10、 JAK2、 STAT6 mRNA和蛋白水平;CCK-8实验、集落形成实验、 Transwell^(TM)实验检测Caco-2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30只裸鼠随机分为Caco-2细胞组、 Caco-2细胞联合miR-NC-TAM组、 Caco-2细胞联合miR-373-TAM组,每组各10只。各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单纯Caco-2细胞,Caco-2细胞联合TAM,Caco-2细胞联合过表达miR-373的TAM。细胞接种4周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组织F4/80^(+)CD206^(+)细胞水平;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miR-373、 JAK2、 STAT6、 Arg1、 Ym1、 Fizz1、 IL-10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TAM趋向于向M2型极化。过表达miR-373后,TAM中miR-373水平升高,Arg1、 Ym1、 Fizz1、 IL-10、 JAK2、 STAT6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Caco-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降低;过表达JAK2能够部分逆转过表达miR-373对TAM向M2型极化以及对Caco-2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TAM能够促进肿瘤生长;过表达miR-373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并抑制TAM向M2型极化。结论 miR-373能够抑制直肠癌中TAM向M2型极化,miR-373可能通过调控JAK2/STAT6通路抑制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miR-373 JAK2/STAT6信号通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12
作者 郑立明 刘津含 +3 位作者 李洪 柳龙根 郑国军 戴思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7-443,共7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IFN-α水平,以期为PBC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01-01/2024-06-30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PBC的住院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排标准的152例PBC住院患者和9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病历资料。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检验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倾向性得分匹配平衡后,每组最终各纳入61例患者,确保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在两组间均衡可比。结果分析显示,PBC患者外周血总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31.9%vs 17.8%),以CD4^(+)T细胞升高为主(46.77%vs 41.19%),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19.73%vs 22.07%)。CD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T细胞和CD8^(+)PD-1^(+)T细胞明显升高,且CD8^(+)PD-1^(+)T细胞与PBC患者的肝脏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41)。CD4^(+)T细胞线粒体质量(MM)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MM及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未见异常改变。此外,PBC患者血浆中IL-4、IL-8、IL-10及IFN-α水平存在异常升高,IL-5和IL-1β与PBC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2)。结论PBC患者CD4^(+)T细胞过度活化和增殖,CD8^(+)T细胞受到抑制,PD-1的高表达导致T细胞耗竭,揭示了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发生显著改变,这种改变与疾病的进展相关。此外,细胞因子可能参与PBC的免疫调节过程,对疾病的致病机制产生影响。通过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PBC患者的免疫状态和疾病活动性,从而指导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R-146a-IRAK轴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瘘管型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作用
13
作者 倪健 朱晓文 于海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瘘管型克罗恩病(CD)模型大鼠瘘管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其对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信号轴的调节机制。方法:RT-PCR检测80例瘘管治疗的瘘管型CD患者术后血清中miR-146a和IRAK的mRNA表达。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分析miR-146a和IRAK的关系。将成功制备的CD瘘管病变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Con)、ADSC干预组(ADSC)、ADSC+miR-146a-antagomir干预组(ADSC+antagomir)、ADSC+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干预组(ADSC+antagomir+si),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1 h,ADSC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ADSC+antagomir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ADSC+antagomir+si组大鼠以2×10^(6)个/ml ADSC悬液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siRNA-IRAK,Con组大鼠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入瘘口周围区域,并皮下注射2μg/kg miR-146aantagomir-NC;每组每日定时处理2次,连续处理14 d。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的血管新生;Western blot检测瘘管创面组织中IRAK、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miR-146a表达在CD瘘管病变患者术后的血清中明显降低,IRAK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miR-146a能靶向调控IRAK表达;与Con组相比,ADSC组、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的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与ADSC组相比,ADSC+antagomir组、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升高,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的数量以及Bcl-2、VEGF的表达明显降低;与ADSC+antagomir组相比,ADSC+antagomir+si组大鼠瘘管创面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瘘管组织中IRAK、Bax表达明显降低,瘘管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以及Bcl-2、VEGF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SC促进CD模型大鼠瘘管病变术后的瘘管愈合,这可能与调控miR-146a/IRAK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克罗恩病 瘘管病变 创面愈合 miR-146a/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信号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7细胞/Treg比例
14
作者 李芹芝 段东升 +7 位作者 王秀娟 孙明玲 刘颖 王新有 王蕾 范文霞 宋梦婷 郭新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C、Th17细胞、Treg比例,ELISA测定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6(IL-6)、IL-23、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的mRNA表达,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上述细胞、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其与血小板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HMGB1对mDC及Th17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HMGB1、IL-6、IL-23、IL-17水平及RORγt 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Treg比例和TGF-β水平降低。ITP患者组mDC比例和FOXP3 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mDC的比例与IL-6、IL-23的表达显著正相关;HMGB1的表达与mDC、IL-6、IL-23、RORγt mRNA、IL-1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mDC的比例、HMGB1的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mDC的成熟并增加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Th17细胞/Treg失衡,可能参与ITP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髓样树突状细胞(mDC) TH17细胞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过载对小鼠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刘玉梅 王化泉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小鼠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以分析铁过载抑制T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铁过载小鼠模型外周血T细胞内不稳定的铁池、活性氧以及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结果: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小鼠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以分析铁过载抑制T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铁过载小鼠模型外周血T细胞内不稳定的铁池、活性氧以及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结果: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钙黄绿素平均荧光强度为2492±311.1,较对照组的3136±537.3明显降低(P<0.01),提示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不稳定的铁池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铁过载组小鼠外周血T细胞CD4/CD8比例正常或升高;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为2452±393.3,较对照组的1874±121.8明显增加(P<0.001);铁过载组小鼠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表达明显升高,其中CD8+T细胞PD-1+比例为(12.97±6.92)%,对照组为(6.18±2.95)%(P<0.05);铁过载组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PD-1+比例为(33.55±15.69)%,对照组为(12.51±4.11)%(P<0.001)。结论:铁过载小鼠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参与抑制T细胞效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基因1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 M1型极化
16
作者 罗维 王宇航 +2 位作者 刘延松 王媛媛 艾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离体培养的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过表达对照组(NC-OE组)、免疫反应基因1过表达组(IRG1 OE组)、沉默对照组(NC-siRNA组)和IRG1沉默组(IRG1 siRNA组),电穿孔进行质粒转染后... 目的研究高糖环境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将离体培养的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过表达对照组(NC-OE组)、免疫反应基因1过表达组(IRG1 OE组)、沉默对照组(NC-siRNA组)和IRG1沉默组(IRG1 siRNA组),电穿孔进行质粒转染后再组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高糖组(HG组),60 mmol/L葡萄糖干预72 h后收集细胞进行检测。CCK-8检测细胞活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IRG1、iNOS、Arg-1、IL-1β和IL-10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iNOS和Arg-1蛋白荧光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IL-1β和IL-10蛋白水平。结果与对应Con组相比,HG组IRG1表达均下降(P<0.01),同时出现较多梭形和多突形细胞且两极可见伸展的伪足,iNOS表达升高(P<0.01)、Arg-1表达下降(P<0.05),IL-1β表达和分泌升高(P<0.05)、IL-10分泌下降(P<0.01)。转染IRG1过表达质粒后,与对应NC-OE组相比,IRG1 OE组IRG1水平均升高(P<0.01);高糖环境下,HG-IRG1 OE组梭形和多突形细胞明显减少、iNOS表达下降(P<0.01)、Arg-1表达升高(P<0.01)、IL-1β表达和分泌下降(P<0.01)、IL-10表达和分泌升高(P<0.05)。IRG1沉默后,与对应NC-siRNA组相比,IRG1 siRNA组IRG1水平降低(P<0.01);高糖环境下,HG-IRG1 siRNA组多突形细胞和伪足进一步增加、Arg-1表达降低(P<0.01)、IL-10表达和分泌减少(P<0.05)。结论高糖环境诱导巨噬细胞促炎性M1型极化进而诱发慢性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中IRG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1型极化 炎症因子 高糖环境 免疫反应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fp335调控效应性Treg比例及肿瘤免疫应答
17
作者 申晓楠 李文华 +7 位作者 贾筱萱 杨飚 王昕 刘海艳 焦安君 雷蕾 杨小丰 张保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锌指蛋白335(Zfp335)参与调控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Zfp335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他莫昔芬在Treg中特异性敲除Zfp335基因[Zfp335^(fl/fl)叉头盒P3(FOXP3)creERT... 目的锌指蛋白335(Zfp335)参与调控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Zfp335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他莫昔芬在Treg中特异性敲除Zfp335基因[Zfp335^(fl/fl)叉头盒P3(FOXP3)creERT2],并构建MC38移植瘤模型。接种肿瘤后第7天,观察并测量肿瘤的大小,第12天剥离肿瘤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WT)组和Zfp335敲除(Zfp335^(CKO))组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Treg的比例,以及效应性Treg(eTreg)的线粒体功能。结果自接种肿瘤后第10天开始,Zfp335^(CKO)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WT组。Zfp335^(CKO)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肿瘤浸润比例、及其对应的效应细胞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CD8^(+)T细胞分泌颗粒酶B(GzmB)的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Treg、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Treg比例显著低于WT组。Zfp335^(CKO)组eTreg表达Mitotracker Deep Red的水平显著低于WT组。结论在肿瘤发生过程中,Treg特异性缺失Zfp335导致其活化减弱,与eTreg的线粒体功能降低有关;Zfp335^(CKO)小鼠肿瘤浸润的效应性T细胞增多、分泌杀伤性细胞因子增多,进而抵抗肿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335(Zfp335) T细胞 效应性Treg(eTreg) 肿瘤免疫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小板HLA基因库配型治疗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实践
18
作者 刘艳 刘丽丽 +2 位作者 邵静茹 聂向民 翟培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开展供、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在治疗HLA抗原抗体不相和导致的严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获取患者的HLA-Ⅰ类基因型,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 目的探讨利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开展供、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在治疗HLA抗原抗体不相和导致的严重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获取患者的HLA-Ⅰ类基因型,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检索与患者HLA分型相匹配的献血者,选择配合级别高的血小板推荐输注。结果19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检索到B2U以上的供者,6名患者检索到BX级以上的供者,6名患者没有检索到合适的供者。通过对输注后24 h血小板增加量(CCI)的计算评估输注效果,发现输注均有效。结论对于严重的PTR患者,在血小板供者资料库中查询HLA基因分型相匹配的供者,通过供患者的基因匹配来选择合适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来达到良好输血效果是治疗PTR的最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血小板供者资料库 HLA基因配型 精准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miR-203a-3p基因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陈礼荣 范秋玉 +1 位作者 刘亚 杨惠琴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究抑制miR-203a-3p基因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分为Control组(未转染细胞)、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anti-miR-203a-3p组(转染anti-miR-203a-3p)、anti-mi... 目的:探究抑制miR-203a-3p基因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成纤维样滑膜细胞MH7A分为Control组(未转染细胞)、anti-miR-NC组(转染anti-miR-NC)、anti-miR-203a-3p组(转染anti-miR-203a-3p)、anti-miR-203a-3p+LiCl组(转染anti-miR-203a-3p+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qRT-PCR检测miR-203a-3p表达水平;克隆形成实验、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CNA、Bcl-2、Bax、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转染miR-203a-3p可降低MH7A细胞克隆形成数、存活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CNA、Bcl-2、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ax蛋白表达水平。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增加转染miR-203a-3p对MH7A细胞克隆形成数、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Wnt1、β-catenin、PCNA、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miR-203a-3p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促进RA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3a-3p 类风湿关节炎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调控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红升 张庆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9,共7页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改变其免疫表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肠促胰素,具有降糖、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脓毒症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并与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脓毒症时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可能代表机体能量代谢向有氧糖酵解转换,反映的是PICS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阐述GLP-1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以为通过GLP-1R防治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脓毒症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