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早期诊断的价值
1
作者 任江龙 林震 +3 位作者 魏彤 张适 董丽 吕朋举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IPA)患者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PA患者49例研究对象为...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曲霉菌感染(IPA)患者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1,3)-β-D-葡聚糖(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试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IPA患者49例研究对象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肺部非IPA患者51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BALF组织样本真菌培养、G试验、GM试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G试验、GM试验结果。另根据真菌培养结果将IPA患者分为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比较3种曲霉菌属患者的G试验、GM试验结果,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试验、GM试验单一及其联合对IPA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G试验、GM试验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49例IPA患者中,BALF真菌培养分离出曲霉属真菌54株,烟曲霉31株(57.41%),黄曲霉15株(27.78%),黑曲霉8株(14.81%);在3种曲霉菌属感染中,G试验、GM试验均以烟曲霉检测值更高,其次为黄曲霉。ROC曲线分析,G试验、GM试验联合对IPA患者的诊断敏感度最高,为75.60%,AUC=0.851(0.766~0.915),约登指数为0.665。结论在IPA患者中应用BALF G试验、GM试验敏感度较高,可对曲霉菌属进行辨别,实现IP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1 3)-β-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研究热点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韩阳 叶卫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0期81-89,共9页
目的 对国内外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收录的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相关文献,运用VOSviewer 1.6.16和CiteSpace 5.7.R5... 目的 对国内外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收录的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相关文献,运用VOSviewer 1.6.16和CiteSpace 5.7.R5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发文国家和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比较国内外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以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结果 共纳入1 822篇文献,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相关研究发文量从2000年开始明显增加。中文文献中朱有华是国内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关键词聚类分析,中文文献有6个相关聚类。突现关键词检测得到中文文献中最近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危险因素、临床药师和药学监护等方面。英文文献中Husain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关系最密切。关键词聚类分析,英文文献有4个相关聚类。突现关键词检测得到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则主要包括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毛霉病、泊沙康唑、抗真菌药物管理和指南等。结论 我国的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应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开展国内的抗真菌药物管理,并重视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毛霉病等方面的研究,完善和细化国内的指南,以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真菌感染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毛霉病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耶氏肺孢子菌与新型隐球菌的诊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西雅 尹霏霏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耶氏肺孢子菌与新型隐球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为临床此类免疫抑制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一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因“胸闷气促、纳差20余天”来院就诊,临床结合胸部CT检查...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感染耶氏肺孢子菌与新型隐球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为临床此类免疫抑制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一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因“胸闷气促、纳差20余天”来院就诊,临床结合胸部CT检查结果,考虑其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后,患者血常规、生化常规和血气分析除肌酐水平较高外无明显异常,但2 d后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回报阳性,(1,3)-β-D-葡聚糖试验呈阳性,肺泡灌洗液的涂片和六胺银染色均发现隐球菌样真菌孢子和少量耶氏肺孢子菌,并且肺泡灌洗液的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查提示真菌阳性(新型隐球菌、耶氏肺孢子菌),遂确定患者的诊断为新型隐球菌和耶氏肺孢子菌所致真菌性肺炎,随即予以氟康唑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近1周后,患者肌酐水平持续升高,为减小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遂决定减小氟康唑的剂量和减少复方磺胺甲噁唑的用药频次;又18 d后,考虑患者胸闷气促症状明显好转,且肌酐水平较前明显降低,遂准予患者出院;3个多月后,患者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或好转。结论:临床上肺部混合真菌感染较为少见,并且对于免疫低下患者稍有不慎更是极为凶险,故完善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是极为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耶氏肺孢子菌 新型隐球菌 肾移植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色菌外泌蛋白酶研究进展
4
作者 谈桂其 谭冬芳 +2 位作者 梁晓冬 李慧慧 邓新华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76-280,共5页
马拉色菌是皮肤常驻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可致病,该菌致病机制参与因素繁多且复杂,其中外泌蛋白酶是关键因素之一。外泌蛋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在富含蛋白质和脂质的皮肤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有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 马拉色菌是皮肤常驻菌群,在一定条件下可致病,该菌致病机制参与因素繁多且复杂,其中外泌蛋白酶是关键因素之一。外泌蛋白酶是一种能够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在富含蛋白质和脂质的皮肤环境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有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及限制性马拉色菌外泌蛋白酶等的相关研究,包括蛋白酶的发现及命名、蛋白酶活性、致病性。本文主要对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厚皮马拉色菌及限制性马拉色菌外泌蛋白酶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 糠秕马拉色菌 球形马拉色菌 厚皮马拉色菌 外泌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鉴别牛早期胚胎性别PCR方法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宗礼 王栋 +4 位作者 程金华 杨波 朱化彬 郝海生 郭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根据牛Y 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睾丸特异蛋白基因以及性别决定基因序列设计合成5对公牛Y 染色体特异引物, 依据牛骨胳肌α肌动蛋白前体基因和微卫星 DNA 序列设计合成 4 对牛 DNA特异引物(内标引物)。单重PCR扩增牛基因组DNA,筛选出4对... 根据牛Y 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睾丸特异蛋白基因以及性别决定基因序列设计合成5对公牛Y 染色体特异引物, 依据牛骨胳肌α肌动蛋白前体基因和微卫星 DNA 序列设计合成 4 对牛 DNA特异引物(内标引物)。单重PCR扩增牛基因组DNA,筛选出4对牛Y 染色体特异引物和1对牛DNA特异内标引物。将不同的 Y 染色体特异引物与内标引物组合,多重PCR扩增牛基因组DNA、已知性别的牛成纤维细胞和克隆胚胎,筛选出 2 个可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别的PCR引物组合: B34/A12 和B78/A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引物 性别鉴别 内标 鉴别 筛选 Α肌动蛋白 序列设计 早期胚胎 特异蛋白 基因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感染与抗真菌药物 被引量:8
6
作者 孙淑娟 娄红祥 +2 位作者 苏乐群 李宏建 范培红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2A期1-4,共4页
关键词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作用机理 皮肤感染 皮下组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 被引量:9
7
作者 杨蕾 宋晓莉 +1 位作者 秦晓峰 林吉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5期805-807,8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血管IPA的CT表现。结果多发35例;以双肺外周带分布为主39例;病灶形态为结节或肿块38例;伴有晕征21例,其中15例发生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心低密度征13... 目的探讨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血管IPA的CT表现。结果多发35例;以双肺外周带分布为主39例;病灶形态为结节或肿块38例;伴有晕征21例,其中15例发生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心低密度征13例;反晕征5例;空气半月征或空洞28例,其中49个(67%,49/73)病灶的空气半月征或空洞位于近肺门位置;9例增强扫描病例出现环形强化。17例随访患者中,7例空气半月征、4例空洞分别出现在晕征之后的第2、4周。结论血管IPA的CT常表现为双肺外周带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常伴晕征或空气半月征或空洞,后二者多位于病变肺门侧;CT动态观察诊断意义较大;肿块结节内中心低密度征,反晕征以及增强扫描环形强化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晕征 空气半月征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征患者血清及胎儿脐血清IFN-γ、IL-4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胡明英 张建军 +3 位作者 王莹 邵清春 李洁 刘茹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0,共2页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及相应胎儿脐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并选择同期16例正常孕妇作对照组。结果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及胎儿脐血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及相应胎儿脐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4(IL-4)水平,并选择同期16例正常孕妇作对照组。结果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及胎儿脐血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妊高征患者血清IFNγ-、IL-4水平分别与胎盘质量和新生儿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提示妊高征患者存在免疫细胞因子失衡,IFN-γ、IL-4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Γ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丽君 刘蓬蓬 +1 位作者 王芳芳 蒋捍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132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7.05岁,均有基础疾病,均用过抗菌药物,部分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化疗。真菌菌种白... 目的探讨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种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分析132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7.05岁,均有基础疾病,均用过抗菌药物,部分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化疗。真菌菌种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7.12%,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6.44%,光滑假丝酵母菌占8.22%。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尿嘧啶(5-Fu)、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100%敏感;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5-Fu敏感率较高,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次之(其耐药率分别为4.44%、24.44%)。结论呼吸道真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伴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患者。白色假丝酵母菌是呼吸道主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率高;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呼吸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复配组合处理后褐腐病菌的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艾启俊 吴小虎 +2 位作者 于庆华 肖艺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9-181,共3页
笔者对中草药处理后的褐腐病菌进行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经11号中草药组合(鹿蹄草+厚朴+大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处理的褐腐病菌菌丝数量减少,菌丝断裂,细胞壁变薄或缺失,胞内物质发生变化等,证实11号中... 笔者对中草药处理后的褐腐病菌进行了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经11号中草药组合(鹿蹄草+厚朴+大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处理的褐腐病菌菌丝数量减少,菌丝断裂,细胞壁变薄或缺失,胞内物质发生变化等,证实11号中草药组合可引起褐腐病菌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褐腐病菌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阚为民 杜永成 +1 位作者 张新日 刘维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省城部分医院收治的113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及同期住院、同一病房、同性别,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相似,无遗传病、家族性疾病的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113例进行1∶1配对,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省城部分医院收治的113例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及同期住院、同一病房、同性别,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相似,无遗传病、家族性疾病的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113例进行1∶1配对,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与下列5种因素密切相关:年龄在65岁以上,OR值为3.669;有基础疾病,OR值为2.126;有创通气,OR值为1.930;使用抗生素14 d以上,OR值为2.421;低蛋白血症,OR值为2.024。结论年龄、基础疾病、有创通气、使用抗生素及低蛋白血症可能是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铧 万楚成 +4 位作者 章正华 夏云金 张霞 胡明均 龙志国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118-1120,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医院内感染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枝孢样枝孢霉与卡氏枝孢霉形态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桑红 何威 +6 位作者 姜少军 吕桂霞 沈永年 邓德权 管海宏 周晓军 刘维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比较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的差异,探讨其致病性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对临床分离的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有所不同,显示枝孢样枝孢霉真菌易于发生衰... 目的:比较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的差异,探讨其致病性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对临床分离的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有所不同,显示枝孢样枝孢霉真菌易于发生衰老,真菌细胞壁出现明显增厚等改变。结论:了解枝孢样枝孢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可用于对暗色枝孢霉病诊治,也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枝孢样枝孢霉的致病性弱于卡氏枝孢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孢样枝孢霉 卡氏枝孢霉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内真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11
14
作者 牛常明 孙伏喜 赵水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X期91-92,共2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ICU患者的各部位标本,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真菌感染的种类及其耐药特点,为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ICU患者的各部位标本,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55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9.09%。常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58%)和泌尿道(20%)。菌株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均<6%,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高达36.4%。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是ICU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性较低,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真菌感染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致慢性复发性泛发型浅部真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庆涛 邓琳 +4 位作者 李宗辉 胡治丽 梅寰 桑红 刘维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慢性复发性泛发型浅部真菌病患者较少见。文中探讨红色毛癣菌所致的慢性复发性泛发型浅部真菌病的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5例红色毛癣菌所致的慢性复发性泛发型体癣患者,取患者皮损... 目的慢性复发性泛发型浅部真菌病患者较少见。文中探讨红色毛癣菌所致的慢性复发性泛发型浅部真菌病的原因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5例红色毛癣菌所致的慢性复发性泛发型体癣患者,取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其中1例典型患者(病程7年,趾甲严重累及、皮疹全身泛发)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其不同部位皮损处分离的4株菌株行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并根据体外药敏试验进行药物选择。结果患者皮损处真菌学检查见大量有隔分枝的菌丝,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红色毛癣菌。不同皮损处菌株基因型鉴定为同一菌株。组织病理示鳞状上皮轻度增生,表面角化过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PAS染色表皮见少量有隔菌丝。确诊后给予口服伊曲康唑,外用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洗剂洗浴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慢性复发性泛发型浅部真菌病,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尤为重要,且应注意患者有无指/趾甲的累及,治疗不能仅针对体癣治疗,而应结合药敏试验采取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发型体癣 红色毛癣菌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罕见的限制性马拉色菌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
16
作者 朱晓华 亓志刚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期19-22,31,共5页
目的:分析1例罕见的限制性马拉色菌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此类罕见感染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2周前被猫抓伤后反复发热,入院后仍持续发热,检查显示血清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均正常,仅C反应蛋白升高,结合... 目的:分析1例罕见的限制性马拉色菌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为临床此类罕见感染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与结果:该患者2周前被猫抓伤后反复发热,入院后仍持续发热,检查显示血清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均正常,仅C反应蛋白升高,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排除了呼吸道和尿路的感染,且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感染灶,临床先经验性予阿奇霉素;2 d后,真菌D-葡聚糖检查结果异常(222.53 pg/mL);临床药师会诊发现,患者近期存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且有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因而可能免疫功能较差,综合患者前期检查结果,怀疑患者的发热可能是由猫抓伤致真菌侵入血液所致的血流感染引起的,遂建议加用氟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第2天,患者体温明显回落,且第3天患者血标本的二代测序结果为限制性马拉色菌(序列数为29),基本印证了临床药师的判定;最后,患者在用氟康唑治疗10 d后出院。结论: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充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各种检查结果,以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反馈,以准确判断患者的感染部位和可能病原菌,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为患者开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血流感染 限制性马拉色菌 药学监护 氟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0年送检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梅 蓝丽萍 +2 位作者 刘惠英 郭林 张婕斐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1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2008~2010年间我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灵公司半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2008~2010年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微量MIC法),使用WHONET 5.4软件对标... 目的了解2008~2010年间我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灵公司半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对2008~2010年间临床送检标本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微量MIC法),使用WHONET 5.4软件对标本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近3年间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检出分别为3 538、4 413、5 755株,革兰阳性菌分别为1 572、1 740、2 058株,真菌分别为1 121、1 173、1 333株。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高,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类药物均高度敏感。结论密切关注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分布趋势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宗辉 孔庆涛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70-874,共5页
近年来,真菌生物膜引起的相关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研究发现多种真菌均能形成生物膜,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红酵母、烟曲霉、厚皮马拉色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许多慢性持续性感染与真菌生物膜形成有关。真菌生物膜形成... 近年来,真菌生物膜引起的相关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研究发现多种真菌均能形成生物膜,如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红酵母、烟曲霉、厚皮马拉色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许多慢性持续性感染与真菌生物膜形成有关。真菌生物膜形成过程复杂,包括黏附、繁殖、成熟和扩散等生长阶段,并且这一过程受多个基因调控。文中从常见人类致病真菌生物膜形成对临床的影响,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生物膜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在临床病原真菌检测及鉴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霄霄 汪定成 张惠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4-296,共3页
抗菌药物及激素的使用,致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递增。真菌培养时间长、形态特征复杂且难以辨别。质谱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衍生和串联技术凭借其快速、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及优于传统鉴定方法等诸多优点,在临床致病真菌鉴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 抗菌药物及激素的使用,致真菌引起的感染逐年递增。真菌培养时间长、形态特征复杂且难以辨别。质谱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关衍生和串联技术凭借其快速、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及优于传统鉴定方法等诸多优点,在临床致病真菌鉴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优势。本文就此技术在临床病原真菌检测及鉴定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病原真菌 检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烟曲霉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丹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近年来,烟曲霉成为引起免疫力低下患者高病死率的一种条件性致病真菌,其已引起重视。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主要成分,在抗烟曲霉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中就巨噬细胞在烟曲霉感染中的特点作一综述。
关键词 烟曲霉感染 巨噬细胞 天然免疫 受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