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0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5987例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陈萍 孙杨 +8 位作者 褚晓月 田芬芳 杨颖群 王文华 牛佳萌 赵柏雅 常婧妍 杨江存 马超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抗体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04-01/2023-12-31西安地区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95987例,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对其在性别、年龄、血型、科室、输血史、妊娠史及疾病类... 目的分析血小板抗体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04-01/2023-12-31西安地区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95987例,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对其在性别、年龄、血型、科室、输血史、妊娠史及疾病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987例住院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达4.35%,女性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5.29%)高于男性患者(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24)。有妊娠史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7.92%)高于无妊娠史(4.19%),差异显著(χ^(2)=292.773);同样,有输血史血小板抗体阳性率(7.79%)高于无输血史(3.97%),差异显著(χ^(2)=300.209)。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妊娠次数呈现显著相关性(χ^(2)=91.061)。结论95987例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35%,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史及妊娠史有着密切关系,并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有多次输血史及妊娠史的患者来说,血小板抗体筛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 住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情志不畅影响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的ERPs研究
2
作者 曹入元 刘永 +5 位作者 侯俊林 赵紫薇 秦中朋 赵川 陈卓 詹向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5-1112,共8页
目的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的影响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成人版,在大学生中筛选高神经质人群和低神经质人群,分... 目的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长期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对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的影响及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成人版,在大学生中筛选高神经质人群和低神经质人群,分别纳入长期情志不畅组和情志畅达对照组,每组35名被试,采集和分析被试完成负启动范式任务的反应时、正确率,以及N2、P3波幅、潜伏期结果。结果 与情志畅达对照组相比,①长期情志不畅组反应时呈现延长趋势,P=0.072。②长期情志不畅组N2、P3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 长期情志不畅大学生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功能下降,下降机制可能与抑制加工、注意资源分配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情志不畅 肝失疏泄 选择性注意分心抑制 事件相关电位 负启动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心脏MR电影成像评估双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心肌应变
3
作者 李明志 武希庆 +2 位作者 李芹 曹伟 于艳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与传统心脏MR电影成像(Cine)及联合压缩感知(uCS)-Cine对比,观察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CS)-Cine序列用于评估双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0名受检者行传统Cine、uCSCine及ACS-Cine检查。以5分法对3种图像质量... 目的与传统心脏MR电影成像(Cine)及联合压缩感知(uCS)-Cine对比,观察人工智能辅助压缩感知(ACS)-Cine序列用于评估双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对30名受检者行传统Cine、uCSCine及ACS-Cine检查。以5分法对3种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加以比较。基于3种序列图像测量并比较双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心肌质量(LVEDM)、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LVGCS)及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结果ACS-Cine、uCS-Cine及传统Cine序列图像评分均≥3,ACS-Cine与传统Cine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0.306)而均略高于uCS-Cine(校正P均<0.05)。基于ACS-Cine及uCS-Cine所测LVEDV、LVEF及LVED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而均低于传统Cine(校正P均<0.05);基于3种序列所测LVESV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基于ACS-Cine所测RVEDV低于传统Cine、RVESV高于uCS-Cine、RVEF低于uCS-Cine及传统Cine(校正P均<0.05),而基于uCS-Cine与传统Cine所测右心室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基于ACS-Cine及uCS-Cine所测LVGRS及LVGCS大致相当(校正P均>0.05)而均低于传统Cine(校正P均<0.05),基于3种序列所测LV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Cine可作为传统Cine的有效补充用于临床评估双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心肌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心肌收缩 磁共振成像 电影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评估双绒毛膜双胎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
4
作者 刘云 赵鹤 +2 位作者 栗河舟 吴娟 耿笑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技术纵向评估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中孕期、分娩前、分娩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32例,分别于中孕期、分娩前和分娩后(产后1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首... 目的: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技术纵向评估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中孕期、分娩前、分娩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正常双绒毛膜双胎妊娠孕妇32例,分别于中孕期、分娩前和分娩后(产后1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首先获得左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常规参数,再留存心尖四腔心、两腔心动态图像,应用QLab13.0分析软件中的TMAD技术获得心尖四腔心切面二尖瓣环室间隔位点位移、侧壁位点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率,心尖两腔心切面二尖瓣环下壁位点位移、前壁位点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二尖瓣环平均位移率。对三个时期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相关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与中孕期比较,产前及产后LVDD、LVDS、EDV、ESV、SV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中孕期比较,分娩前E峰、E/A降低,A峰升高,IVR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E峰、E/A降低,IVR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分娩前TMAD各参数较中孕期降低(均P<0.05);分娩后TMAD各参数较分娩前降低(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MAD相关参数在早期、敏感定量评估双绒毛膜双胎孕妇中孕期及分娩前、后母体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随孕周增加至分娩前、后母体心脏舒张功能出现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妊娠 双胎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组织追踪应变技术早期评估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右心室功能
5
作者 纪淑姣 徐高俊 +1 位作者 郭迎春 朱好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3-637,680,共6页
目的基于超声组织追踪应变技术评价左心辅助装置(LVAD)植入前后右心室功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2023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行LVAD手术患者15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后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 目的基于超声组织追踪应变技术评价左心辅助装置(LVAD)植入前后右心室功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2023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行LVAD手术患者15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后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心内结构变化。结果15例LVAD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1例植入术后急性心力衰竭死亡,1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14例术前及术后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基底段、中段、心尖段逐渐减低,术后较术前减低,心尖段更明显。右心室游离壁应变术后1个月、3个月较术前减低[15.80(7.00),8.47(4.90),12.00(5.20)],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术后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左侧房室大小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及右侧房室大小较术前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AD术后右心室功能减低,术后3个月逐渐回升,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参数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辅助装置 心室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与产后心脏功能变化评价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刘畅 任卫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应用多模态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心脏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2月我院诊断为GDM孕妇30例为GDM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获取左心... 目的:应用多模态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心脏功能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2月我院诊断为GDM孕妇30例为GDM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获取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纵向峰值应变(Endo-GLS)、左心室中层心肌纵向峰值应变(Mid-GLS)、左心室心外膜下心肌纵向峰值应变(Epi-GLS)、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obal-GLS)、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圆周峰值应变(Endo-GCS)、左心室中层心肌圆周峰值应变(Mid-GCS)、左心室心外膜下心肌圆周峰值应变(Epi-GCS)、左心室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lobal-GCS)及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比较上述两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DM组孕妇Epi-GLS、Mid-GLS、Endo-GLS、Global-GLS、Epi-GCS、Mid-GCS、Endo-GCS及TMAD均减低(P<0.05);产后GDM组产妇A、E/A、Epi-GLS、Mid-GLS、Endo-GLS、Global-GLS、Epi-GCS、Mid-GCS、Endo-GCS、Global-GCS、TMAD均减低(P<0.05)。GDM组产前与产后组内比较,心率、E、A、E/e’产后均减低(P<0.05);e’、Epi-GLS、Mid-GLS、Endo-GLS、Global-GLS、Epi-GCS、Mid-GCS、Endo-GCS、Global-GCS及TMAD产后均增高(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妊娠期患有GDM的妇女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在产前均有轻度受损。在产后,产前轻度受损的心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左心室分层应变及TMAD可以早期发现GDM孕妇收缩功能变化。应用多模态超声心动图可以早期全面准确的评价GDM孕妇心脏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心脏功能试验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rA3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7
作者 付蕾 王贺 +2 位作者 杜清 周晓宇 解金红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198,共7页
高温需求因子A3(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3,HtrA3)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被研究证实是癌症、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重要靶分子,该分子的调控作用得益于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方面的有效整合和系统阐述... 高温需求因子A3(high-temperature requirement factor A3,HtrA3)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被研究证实是癌症、妊娠并发症等疾病的重要靶分子,该分子的调控作用得益于其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方面的有效整合和系统阐述。本文针对HtrA3的生物学功能如参与蛋白质质量控制、免疫调控;调节线粒体稳态和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和上皮间质转化;调节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进行了论述。此外,研究证实HtrA3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目前已有该分子在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相关报道。基于其功能广泛,HtrA3或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A3 心血管系统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活化因子、T细胞免疫功能在白癜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及交互效应
8
作者 刘懿 李小平 陈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T细胞免疫功能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07-18/2023-07-26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白癜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将患者分为进展期(n=54)和稳定期(n=49)...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T细胞免疫功能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07-18/2023-07-26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白癜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白癜风疾病活动度评分(VIDA)将患者分为进展期(n=54)和稳定期(n=49),对比两组患者PAF及T淋巴细胞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PAF水平与疾病活动的关系及其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F水平与T细胞亚群在疾病活动中的交互作用。结果进展期和稳定期组患者CD3^(+)水平无显著差异,进展期组患者PAF及CD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则显著低于稳定期组;PAF水平评估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PAF水平为18.24 ng/L时约登指数(0.670)最高,对应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2%、82.7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8;PAF水平与疾病活动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测);当VIDA评分≥1时,不同PAF水平白癜风患者CD4^(+)及CD8^(+)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不同VIDA评分白癜风患者不同PAF水平间CD4^(+)/CD8^(+)均具有显著差异;交互作用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PAF水平与T细胞亚群对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影响在相加模型[相对超额危险度(RERI)=4.674,95%置信区间(CI):1.032~11.942;交互作用归因比(AP)=0.763,95%CI:0.336~1.201;交互作用指数(S)=6.854,95%CI:1.904~16.520)]和相乘模型[比值比(OR)相乘=3.461,95%CI:1.365~8.713)]中存在交互作用。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清PAF、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且PAF水平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在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中存在交互作用。PAF水平对白癜风患者疾病活动具有一定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白癜风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疾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F1R^(+/-)小鼠的构建和基因鉴定
9
作者 周园园 刘崇 +4 位作者 王安琪 张慧茹 邱佳琪 朱梦娟 涂佳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4-889,共6页
目的构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杂合(CSF1R^(+/-))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为疾病病理机制及药物靶点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根据Cre/Loxp系统设计一种线性化的靶向载体,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基因第5外显子上游插入一个Loxp位点,在第5外... 目的构建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杂合(CSF1R^(+/-))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为疾病病理机制及药物靶点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根据Cre/Loxp系统设计一种线性化的靶向载体,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基因第5外显子上游插入一个Loxp位点,在第5外显子下游插入一个双侧有Loxp位点的新霉素抗性盒(PGK-neo)。将线性化的靶向载体电穿孔至胚胎干细胞(ES)。将正确靶向的ES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胚泡中得到嵌合小鼠,与透明带3-Cre(Zp3-Cre)小鼠进行繁殖。新生小鼠出生后9~14天编号并剪鼠尾,提取小鼠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小鼠基因型,筛选出CSF1R^(+/-)小鼠。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巨噬细胞中CSF1R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组织中CSF1R的蛋白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野生小鼠(WT)扩增出453 bp的条带,CSF1R^(+/-)小鼠扩增出453 bp和650 bp的条带。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CSF1R^(+/-)组小鼠的腹腔来源巨噬细胞(PM)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中的CSF1R低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CSF1R^(+/-)组小鼠脾脏、肾脏、脑组织中的CSF1R蛋白低表达(P<0.05)。结论成功构建、繁育和鉴定CSF1R^(+/-)小鼠,为进一步揭示CSF1R在免疫调节中的潜在机制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F1R PCR Western blot 流式细胞术 Cre/Loxp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抑郁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沈路凡 王晓科 +7 位作者 王鸿 张玲娜 李嘉玮 路玉媛 田姣 康万荣 杨阿妮 伊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29-1635,共7页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无论社会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多发疾病,患者常并发抑郁等情绪障碍,二者相互作用,致使不良预后风险显著增加。当前研究表明,高...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无论社会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慢性多发疾病,患者常并发抑郁等情绪障碍,二者相互作用,致使不良预后风险显著增加。当前研究表明,高血压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双向促进的联系,且在发病机制方面具有部分共性,然而,其共病的具体机制仍未得到充分阐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高血压及抑郁等情绪调控中均起重要作用,它由两条相互拮抗的通路组成,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维持平衡。因此,该文就RAS对高血压、抑郁以及共病状态下的关联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高血压抑郁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高血压 抑郁 共病 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及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帆 李柏霖 +2 位作者 池茗 刘海琴 唐元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究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脑皮层,经过筛网、预消化、微血管组织块固化处理后,置于CO_(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 目的探究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取4周龄SD大鼠脑皮层,经过筛网、预消化、微血管组织块固化处理后,置于CO_(2)培养箱中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体外培养48 h后短梭形细胞从脑微血管段周围爬出;72 h后岛屿状的细胞团簇形成;96 h后团簇融合,细胞呈典型的单层铺路石样镶嵌式排列生长。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显示,细胞胞质呈棕红色,表达为阳性,细胞核被苏木精衬染成蓝黑色。结论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能够成功提取原代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内皮细胞 原代培养 脑微血管组织块培养法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大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刺激伪迹的新方法
12
作者 姜言冰 王攀科 林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788-5794,共7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一种客观检测听力损失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波形特性会受刺激声参数的影响。采用单极性的刺激声测量的ABR中会存在刺激伪迹,而交替极性是目前消除刺激伪迹的唯一办...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一种客观检测听力损失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波形特性会受刺激声参数的影响。采用单极性的刺激声测量的ABR中会存在刺激伪迹,而交替极性是目前消除刺激伪迹的唯一办法。然而,考虑到不同极性的刺激对听觉系统作用的生理差异,交替极性的刺激可能导致诱发的ABR出现潜伏期抖动现象。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消除刺激伪迹的方法——分和极性法,即先分开使用正极性和负极性的刺激再叠加诱发得到的两种响应。实验招募了听力正常的受试者,比较了短声在单极性(正/负极性)、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4种极性处理方法下诱发的ABR,以及5种频率的短纯音在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两种方法下的ABR,重点关注了它们的波形分化和潜伏期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短声ABR在不同极性处理方法下的差异不明显,说明其对刺激极性不敏感;低频短纯音ABR在分和极性下的波形形态比交替极性下的更好,说明低频短纯音ABR对刺激极性较为敏感,且这种敏感程度随着刺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基于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于短声ABR,推荐使用单极性刺激;对于短纯音ABR,推荐使用分和极性法。本文研究检验了分和极性法的可行性,为测量诱发电位时消除刺激伪迹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刺激伪迹 交替极性 分和极性 短声 短纯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SUV汽车铝合金轮毂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晓明 余建业 +1 位作者 刘顺 曾翀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9,共11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和性能测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轮毂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到车辆静止满载状态下轮毂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其次,通过对轮毂前6阶模态的分析,得到轮毂各阶固有频率和变形量,... 基于有限元分析和性能测试对铝合金汽车轮毂进行轻量化设计.首先,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轮毂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得到车辆静止满载状态下轮毂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其次,通过对轮毂前6阶模态的分析,得到轮毂各阶固有频率和变形量,并探明轮毂在发动机和路面激励下的共振规律.然后,在轮毂弯曲疲劳、径向疲劳和冲击仿真的基础上,对轮毂轮辐进行拓扑优化以获得轻量化轮毂模型.最后,对轻量化轮毂进行性能试验,并将轻量化轮毂与原始轮毂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轮毂各项性能的变化,确保轻量化后的轮毂模型符合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 轻量化设计 拓扑优化 有限元分析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通过5-HT2BR促进巨核细胞生长和抗巨核细胞凋亡
14
作者 孔惠敏 岑玉蓉 +2 位作者 杨默 彭强 黄金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巨核细胞Meg-01增殖、凋亡以及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Meg-01细胞对5-HT的摄取和5-HT在Meg-01细胞中的代谢。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髓巨核细...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巨核细胞Meg-01增殖、凋亡以及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Meg-01细胞对5-HT的摄取和5-HT在Meg-01细胞中的代谢。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髓巨核细胞5-羟色胺2B型受体(5-HT2BR)的表达。将5-HT和/或5-HT2BR抑制剂Ketanserin加入到Meg-01细胞中培养48 h,应用MTT检测法和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及细胞活率。Meg-01细胞中加入5-HT和/或Ketanserin孵育72 h,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情况和凋亡蛋白酶caspase-3的活性。采用CFU-MK培养探究5-HT对巨核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Meg-01细胞可以摄取5-HT,并将摄取的5-HT分解成5-羟吲哚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5-HIAA)。免疫荧光染色表明骨髓巨核细胞表面有5-HT2BR的表达。5-HT对Meg-01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呈剂量依赖性(r=0.82),5-HT浓度为200 nmol/L时,对Meg-0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明显(P<0.001)。台盼蓝染色结果也提示200 nmol/L的5-HT对Meg-01细胞的存活率影响最明显(P<0.05)。在5-HT单独存在时,可明显促进Meg-01细胞的增殖(P<0.001),加入Ketanserin后,此作用减弱。5-HT可以明显降低Meg-0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P<0.001)和caspase-3的活性(P<0.05),加入Ketanserin之后,Meg-0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01),caspase-3的活性也有所增加。CFU-MK形成结果表明,5-HT可促进骨髓细胞CFU-MK的形成,且呈剂量依赖性(r=0.89);而在5-HT的基础上加入Ketanserin,5-HT对CFU-MK形成的促进作用减弱(P<0.01)。结论:巨核细胞内有可能存在代谢分解5-HT的单胺氧化酶,将5-HT分解为5-HIAA。5-HT有可能通过5-HT2BR促进巨核细胞的的增殖和分化。此外,在5-HT作用下还可以降低巨核细胞的凋亡,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5-HT2BR和caspase-3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Meg-01细胞 5-羟色胺2B型受体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β4在心血管发育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15
作者 龙芷源 许晓丹 王庭槐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2-259,共8页
胸腺素β4(thymosinβ4,Tβ4)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细胞中的多肽分子,在心血管系统发挥多种生物学效能。Tβ4参与调节胚胎时期心脏和血管发育,维持干细胞/祖细胞的干能特性和细胞活性,诱导血管新生和成熟,维持血管稳定性;补充外源T... 胸腺素β4(thymosinβ4,Tβ4)是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细胞中的多肽分子,在心血管系统发挥多种生物学效能。Tβ4参与调节胚胎时期心脏和血管发育,维持干细胞/祖细胞的干能特性和细胞活性,诱导血管新生和成熟,维持血管稳定性;补充外源Tβ4可调节机体免疫、降低炎症反应,抑制组织纤维化,激活并动员心肌/内皮祖细胞参与组织血管再生修复,提高缺血心脏功能表现,表明Tβ4可对心脏和血管发挥双重调节作用。目前Tβ4已在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具有成为缺血性疾病治疗药物的潜力。因而,本文围绕Tβ4的结构和生物学作用,综述其在心血管发育和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梳理和总结其对心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推动和拓展基于Tβ4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Β4 心血管发育 缺血性心脏病 心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特异性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表达以促进单核细胞黏附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祥琼 陈婷 +3 位作者 谢宏晨 杨诚忠 范旭 谭小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 目的探究细胞黏附分子3(cell adhesion molecular 3,CADM3)在肺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特异性,分析其介导单核细胞特异性黏附的作用,探讨缺氧诱导肺血管外周单核细胞浸润的新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EC)和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rat aortic endothelial cell,rAEC)为细胞模型,分为常氧(21%O2)对照组和缺氧(1%O2或5%O2)处理组。通过分析缺氧8 h HUVEC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差异表达的CADM3。通过细胞黏附实验、siRNA干扰、免疫细胞化学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ADM3在缺氧HUVEC与单核细胞特异性高黏附中的作用;通过铁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X)和shRNA干扰调节HIF-1α表达,分析HIF-1转录活性对CADM3表达的影响。结果缺氧HUVEC中CADM3表达增加,在缺氧6~8 h达到最高,随后下降;靶向CADM3的si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ADM3的表达降低,缺氧HUVEC和U937细胞的黏附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氧(21%O2)溶剂对照组比较,DFX(100μmol/L)处理的HUVEC中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增加;靶向HIF-1α的shRNA转染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IF-1α及其靶蛋白STC2蛋白水平下降,但CADM3蛋白表达均无变化。缺氧rPEC中CADM3的蛋白水平及其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均增加,与rPEC细胞比较,rAEC细胞中未检测到CADM3的蛋白表达;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5μg/mL)处理后,常氧或缺氧培养的rPEC细胞中HIF-1α和CADM3表达均无明显变化。缺氧rPEC与外周血白细胞中CD11b+细胞的黏附比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ADM3抗体孵育后,与Blank组比较,缺氧rPEC与U937细胞的黏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以特异地非HIF-1依赖的方式诱导肺血管内皮细胞中CADM3的表达,促进缺氧诱导的肺血管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特异性黏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细胞黏附 肺血管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lncRNA HFAR介导SK2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调控机制探究
17
作者 杨玉莹 刘京 +5 位作者 刘海峰 孙巍 赵静岩 张敏 王仁俊 杨一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加速CHF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为阐明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加速CHF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为阐明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Heart failure associated regulator,HFAR),调控2型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蛋白(small-conductance Ca 2+-activated K+channel 2,SK2)参与CHF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CHF模型,通过qRT-PCR方法在CHF大鼠下丘脑PVN组织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on II,ANGII)孵育的原代培养新生乳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中,筛选出表达下调显著的lncRNA HFAR(p<0.001);进一步利用心脏彩超检测、交感神经放电记录方法、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发现过表达PVN内lncRNA HFAR可显著改善CHF大鼠心功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亢进和显著上调SK2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PVN中下调显著的lncRNA HFAR通过靶向SK2参与CHF大鼠交感神经兴奋的调节,这将为CHF治疗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 2型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交感神经活动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循环保存对血小板聚集率及常规参数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梁菊玲 邓智豪 +3 位作者 卓创近 黄露 徐静 伍伟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6-24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温度循环保存血小板与4℃冷藏保存、22℃振荡保存血小板的聚集率及血小板常规参数变化,为探讨血小板保存方法提供更多实验数据。方法:对温度循环保存血小板、4℃冷藏保存血小板、22℃振荡保存血小板保存d 1、2、3、4、6共... 目的:对比分析温度循环保存血小板与4℃冷藏保存、22℃振荡保存血小板的聚集率及血小板常规参数变化,为探讨血小板保存方法提供更多实验数据。方法:对温度循环保存血小板、4℃冷藏保存血小板、22℃振荡保存血小板保存d 1、2、3、4、6共5个时间点采集血样,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及血小板常规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3组血小板MAR均随保存时间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以22℃组下降最快,4℃组最慢,温度循环组介于两者之间;保存d 3,4℃组MAR仍在正常范围内(MAR>60%),温度循环组约50%,22℃组最低;保存d 4,3组MAR均低于50%,温度循环组MAR显著低于4℃组且高于22℃组(均P<0.05);保存d 6,温度循环组MAR显著低于4℃组(P<0.05),而与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PLT值均随保存时间延长显著下降,保存6 d内3组PLT值均显著低于保存初期(均P<0.05);温度循环组6 d内PDW无显著变化,MPV、P-LCR显著升高;4℃组6 d内MPV、PDW、P-LCR均显著下降,而22℃组显著上升;在相同保存天数下温度循环组PLT值与4℃组、22℃组无明显差异,MPV、PDW、P-LCR值显著高于4℃组、低于22℃组(均P<0.05)。结论:温度循环保存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血小板常规参数变化介于4和22℃保存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循环保存 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率 冷藏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联合辐照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作用研究
19
作者 杨欣海 陈芳 +6 位作者 全勇 胡梦佳 芦玉凯 陈乃成 许杨 王崧 王军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1-690,共10页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联合辐照损伤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65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体质量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33)、6 Gy单纯辐照组(6 Gy组,n=43)、6 Gy低氧辐照组(Hy-7 d+6 Gy组,n=4... 目的探究高原低氧环境联合辐照损伤对小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影响。方法165只C57BL/6雄性小鼠(10~12周,体质量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n=33)、6 Gy单纯辐照组(6 Gy组,n=43)、6 Gy低氧辐照组(Hy-7 d+6 Gy组,n=43),7 Gy单纯辐照组(7 Gy组,n=12)、7 Gy低氧辐照组(Hy-7 d+7 Gy组,n=12)、7 Gy持续低氧治疗组(Hy-7 d+7 Gy+Hy组,n=12)、6 Gy持续低氧治疗组(Hy-7 d+6 Gy+Hy,n=10);Hy-7 d+6 Gy组、Hy-7 d+7 Gy组、Hy-7 d+7 Gy+Hy组、Hy-7 d+6 Gy+Hy组于常压低氧舱内进行7 d预处理(氧浓度12%),其余组小鼠在正常氧环境中饲养;6 Gy、Hy-7 d+6 Gy组、Hy-7 d+6 Gy+Hy组小鼠在低氧预处理结束后进行^(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6 Gy;7 Gy、Hy-7 d+7 Gy组、Hy-7 d+7 Gy+Hy组小鼠在低氧预处理结束后进行^(60)COγ射线全身一次性辐照7 Gy;Control组、6 Gy组、7 Gy组小鼠全程正常氧环境饲养,Hy-7 d+7 Gy组、Hy-7 d+6 Gy组小鼠辐照损伤后继续低氧饲养24 h后恢复正常氧环境饲养,Hy-7 d+7 Gy+Hy组、Hy-7 d+6 Gy+Hy组小鼠辐照后持续低氧环境饲养。Control、6 Gy、Hy-7 d+6 Gy组小鼠制备骨髓细胞悬液,采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骨髓腔病理形态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Lin^(-)Sca1^(+)c-Kit^(+),LSK)、髓系祖细胞(myeloid progenitor,MP)以及成熟T/B髓系细胞数量;7 Gy、Hy-7 d+7 Gy、Hy-7 d+7 Gy+Hy组小鼠从低氧预处理后开始持续监测30 d的生存率;6 Gy、Hy-7 d+6 Gy、Hy-7 d+6 Gy+Hy组小鼠采取尾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PLT)等的动态变化;Control、6 Gy、Hy-7 d+6 Gy组小鼠于辐照后17 d处死后获取骨髓细胞悬液并进行单细胞测序及分析。结果①与Control组相比,6 Gy组小鼠辐照后全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HE染色显示骨髓血窦扩张明显、红细胞溢出;与6 Gy组比较,Hy-7 d+6 Gy组小鼠骨髓腔内细胞密度增加,有核细胞数减少程度明显减轻(P<0.01);②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比较,6 Gy组骨髓LSK、MP与成熟T/B/髓系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6 Gy组比较,Hy-7 d+6 Gy组单纯辐照造成的LSK、MP的数量减少能得到显著抑制(P<0.01);③与7 Gy组相比,Hy-7 d+7 Gy组经过低氧辐照后24 h复常氧治疗显著提高了小鼠生存率(P<0.01);与7 Gy组相比,Hy-7 d+7 Gy+Hy组小鼠经持续低氧治疗未能显著改善小鼠生存率;Hy-7 d+7 Gy组与Hy-7 d+7 Gy+Hy组之间的生存率差异虽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12),但在整个观察周期内Hy-7 d+7 Gy组始终表现出存活数量优势;④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Hy-7 d+6 Gy组小鼠较6 Gy组和Hy-7 d+6 Gy+Hy组WBC水平得到更快的恢复(P<0.05);经低氧预处理后,Hy-7 d+6 Gy组和Hy-7 d+6 Gy+Hy组辐照前RBC及HGB水平更高;而相比于6 Gy组及Hy-7 d+6 Gy+Hy组,Hy-7 d+6 Gy组PLT恢复更显著且迅速(P<0.05);⑤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分析进行细胞亚群比例推测,相比于6 Gy组Hy-7 d+6 Gy组小鼠长期造血干细胞(long-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LT-HSC)、短期造血干细胞(short-term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T-HSC)数量减少得到抑制,与流式细胞术结果一致;拟时序分析显示,Hy-7 d+6 Gy组小鼠数据与Control组相似,表现出分化程度低且自我更新能力强的LSK较多;差异基因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表明,6 Gy组氧化磷酸化通路活跃度显著高于其他组,而Hy-7 d+6 Gy组则富集于染色质重塑和mRNA监视等通路。结论低氧预处理可减轻小鼠骨髓造血细胞放射损伤,辐照后恢复常氧治疗有助于急性放射损伤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处理 骨髓造血干/祖细胞 急性放射损伤 造血功能 单细胞转录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多参数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价值
20
作者 程君 安书田 +4 位作者 庞良俊 王震 李裕国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5-750,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mapping及应变技术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32例重度AUD男性患者,同时纳入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mapping及应变技术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32例重度AUD男性患者,同时纳入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集临床资料及CMR数据,包括常规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容积指数及质量指数)、组织特征参数(NativeT1、T2mapping、细胞外容积分数)、应变参数(左心室整体径向、右心室整体径向、周向及纵向应变),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AUD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9,P<0.001),左心室应变参数(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周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459、4.435、-4.759,P均<0.001)。AUD组较对照组NativeT1值、T2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均显著升高(t=6.301、5.650、7.069,P均<0.001)。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及整体径向应变的绝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8.703、-2.814,P<0.01)。结论CMR特征追踪技术可早期识别重度AUD患者的心室功能异常。T1、T2mapping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升高提示AUD患者存在心肌水肿和纤维化改变,这些改变与左心室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MR多参数评估可为早期诊断重度AUD患者心脏受累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磁共振成像 T1mapping T2mapping 心室功能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