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R三维重组在显示内耳膜半规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晓晶
娄昕
+2 位作者
张爱莲
方哲明
吴南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层厚的MR三维重组技术对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突聋病人共60只耳采用3D-Fiesta序列行内耳三维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行图像后处理,应用不同层厚(1mm,2mm,3mm……10mm...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层厚的MR三维重组技术对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突聋病人共60只耳采用3D-Fiesta序列行内耳三维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行图像后处理,应用不同层厚(1mm,2mm,3mm……10mm)分别对前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以及外膜半规管进行三维重组显示,不同层厚(5mm,10mm,15mm,20mm)对整体膜半规管进行三维重组显示,由3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对所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所得分数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各层厚的平均分。结果不同层厚显示前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5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后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4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外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6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整体膜半规的评分中,重组层厚为10mm的评分最高。结论 MR三维重组技术是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有效方法。对于前、后、外膜半规管及整体膜半规管应采用不同重组层厚进行最佳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半规管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常人内耳结构的MR测量
被引量:
8
2
作者
曾令延
魏文洲
+3 位作者
李茂进
杨文兵
韩艺东
陈喜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利用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内耳所在区域内水的信号送Adw4.2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建立内耳各主要结构的MRI测量正常值。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7)、学龄组(8~14岁)、青春期组(15~20岁)、青...
目的:利用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内耳所在区域内水的信号送Adw4.2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建立内耳各主要结构的MRI测量正常值。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7)、学龄组(8~14岁)、青春期组(15~20岁)、青年组(21~45岁)、中老年组(≥46),共120只内耳分别行3D-Fiesta扫描。原始数据于工作站后处理,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多角度旋转并测量内耳各主要结构的径线,剪切去除周围组织测量内耳液体体积。各观察指标就侧别、性别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①3D-Fiesta序列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膜迷路结构;②内耳液体体积、三个半规管高度、管径,耳蜗底周管径、直径,前庭长、短径均无年龄、性别、侧别组间的差异。分别为:上半规管管径1.04±0.21mm,高度6.24±0.58mm;水平半规管管径1.08±0.25mm,高度4.56±0.47mm;后半规管管径1.47±0.35mm,高度6.08±0.62mm;前庭长短径分别为:4.78±0.30mm,3.17±0.25mm;耳蜗底周直径7.12±0.39mm,管径1.87±0.16mm;内耳膜迷路液体体积0.230±0.028cm^3。结论:制定了国人内耳各主要结构MRI测量正常值。正常人内耳各主要结构的大小无性别、年龄、侧别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迷路
磁共振成像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迷路下后进路内耳道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启荣
李国华
+3 位作者
韩飞
樊忠
王德福
江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共2页
采用显微解剖学和传统解剖学方法,经迷路下后进路对25具成人头颅50侧内耳道标本进行了观察。对切断前庭神经的最佳部位进行了解剖学评估,认为经迷路下后开放内耳道为最佳进路。对中间神经的出现率和解剖部位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
采用显微解剖学和传统解剖学方法,经迷路下后进路对25具成人头颅50侧内耳道标本进行了观察。对切断前庭神经的最佳部位进行了解剖学评估,认为经迷路下后开放内耳道为最佳进路。对中间神经的出现率和解剖部位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迷路动脉走行与内耳道各壁的关系。为防止在开放内耳道时损伤前庭和耳蜗,提出将单孔作为内耳道底的解剖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下
内耳道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耳内听道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骥
潘雨辰
+2 位作者
李一尘
罗道天
邹明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目的 :比较MR不同扫描参数对内耳内听道的显示效果 ,探讨较适用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45例耳部MR检查正常者根据扫描参数不同分为三组 :A组 16人 ,扫描层厚 3mm ,层间距 0mm ;B组 14人 ,层厚 3mm ,层间距 1mm ;C组 15人 ,层厚 1mm ,...
目的 :比较MR不同扫描参数对内耳内听道的显示效果 ,探讨较适用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45例耳部MR检查正常者根据扫描参数不同分为三组 :A组 16人 ,扫描层厚 3mm ,层间距 0mm ;B组 14人 ,层厚 3mm ,层间距 1mm ;C组 15人 ,层厚 1mm ,层间距 0mm ;观察A、B两组 2D FSE横、冠状位和C组 3D FSE重建图像并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结果 :尖中旋 ,上、后半规管冠状位显示效果佳 ;CPA的血管环横断位显示好 ;底旋和上、后半规管受有无间隔影响 ;前庭和内听道的显示不受方位和间隔的影响 ;3D FSE图像信号增强 ,立体直观。结论 :冠、横断位有各自的优势 ,总体以冠状位无间隔扫描方式较好 :建议内耳、内听道以无间隔 3mm层厚的冠状位T1W和T2W扫描为主 ,辅以T2W横断位扫描 ;MR水成像 3D重建易于辨识理解可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内听道
磁共振成像
面听神经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贵生
胡俊兰
+1 位作者
李淑荣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35-435,共1页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刘贵生胡俊兰*李淑荣雷建章(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附属四院耳鼻喉科,石家庄050017)一般认为螺旋神经节是感受声波振动的传入细胞群,其细胞类型近年在猴、猫、人已有报道。作者现应用...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刘贵生胡俊兰*李淑荣雷建章(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附属四院耳鼻喉科,石家庄050017)一般认为螺旋神经节是感受声波振动的传入细胞群,其细胞类型近年在猴、猫、人已有报道。作者现应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对豚鼠螺旋神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螺旋神经节
超微结构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5例报告
6
作者
宗强
韩光良
+2 位作者
杨胜烨
陆成芳
张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乙状窦后入路
面肌痉挛
微骨孔
治疗
发生情况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迷路标本的制备
7
作者
兰羚元
刘承伟
黄巍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探讨迷路标本的制作以利于耳科医生在手术时的临床定位。方法:利用解剖学技术进行迷路标本制作。结果:成功制作出利于教学及临床定位的迷路标本。结论:迷路标本能解决抽象的教学问题和抽象的手术定位,便于学生理解。
关键词
迷路
标本
外耳
中耳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耳蜗火棉胶制方法
8
作者
刘超
刘淑媛
《大连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耳蜗制片
火棉胶制法
Bouin氏液
滑动切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常家兔耳蜗铺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9
作者
赵长青
吴润身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3-75,143,共3页
随机选健康成年家兔(6月龄)20只,行耳蜗铺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兔耳蜗共2(2/1)回,每一回螺旋器均含有一排内毛细胞及三排外毛细胞;内毛细胞听毛呈“弓形,外毛细胞听毛呈“W”形。“W”形听毛之夹角从底回到顶回渐减小。实验结果...
随机选健康成年家兔(6月龄)20只,行耳蜗铺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兔耳蜗共2(2/1)回,每一回螺旋器均含有一排内毛细胞及三排外毛细胞;内毛细胞听毛呈“弓形,外毛细胞听毛呈“W”形。“W”形听毛之夹角从底回到顶回渐减小。实验结果表明兔耳蜗毛细胞排列规律,适于进行耳蜗铺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听毛
耳蜗铺片
兔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的发育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志文
谢成熹
+1 位作者
农辉图
郭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心内灌注或蜗窗灌注固定法,对16侧妊娠16周至足月胎,儿耳蜗进行全耳蜗外侧壁软组织铺片观察。结果表明:①各胎龄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组成、分布、形态结构差别不大;②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亚系,即与内...
采用心内灌注或蜗窗灌注固定法,对16侧妊娠16周至足月胎,儿耳蜗进行全耳蜗外侧壁软组织铺片观察。结果表明:①各胎龄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组成、分布、形态结构差别不大;②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亚系,即与内、外淋巴相关的微循环亚系;③采用心内灌注固定法研究耳蜗微循环的形态结构优于其他固定法,可排除血管内血球,使微血管清晰易辨。讨论了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的发育、组成、分布及循环径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耳蜗
微循环
形态学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岩乳管定位上半规管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跃帅
龚树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163-2166,共4页
目的明确高分辨率CT岩乳管与上半规管的相对位置,探讨岩乳管作为上半规管定位标志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挑选我院储备的尸头标本30例(含颞骨60个,左、右侧颞骨各30个);所有标本均采用相同的扫描参数完成CT影像资料的采集;使用3D MPR三维重...
目的明确高分辨率CT岩乳管与上半规管的相对位置,探讨岩乳管作为上半规管定位标志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挑选我院储备的尸头标本30例(含颞骨60个,左、右侧颞骨各30个);所有标本均采用相同的扫描参数完成CT影像资料的采集;使用3D MPR三维重建方法,在水平位CT同时显示上半规管与岩乳管,并对二者的相对位置进行测量;比较所有标本上半规管与岩乳管的相对位置是否存在差异,比较二者的位置是否存在侧别差异,比较岩乳管的缺失率及其在不同侧别间的差异。结果高分辨率CT 60例颞骨中岩乳管的整体缺失率为6.7%,侧别对岩乳管缺失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05);上半规管壶腹端与总脚端的平均距离为(6.780±0.385)mm;岩乳管与上半规管壶腹端、总脚端的平均距离分别为(4.599±0.478)mm和(2.164±0.453)mm;岩乳管与上半规管壶腹端、总脚端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别对岩乳管、上半规管相对位置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岩乳管与后半规管的共显率为20.0%。结论岩乳管较为恒定的出现于上半规管壶腹端与总脚端之间,且与上半规管的相对位置较为恒定,可以作为临床术前评估和术中定位上半规管的解剖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乳管
上半规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间纤维及其在内耳分布的研究
12
作者
董雪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关键词
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
内耳
分布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三维重组在显示内耳膜半规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晓晶
娄昕
张爱莲
方哲明
吴南洲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4-30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层厚的MR三维重组技术对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突聋病人共60只耳采用3D-Fiesta序列行内耳三维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行图像后处理,应用不同层厚(1mm,2mm,3mm……10mm)分别对前膜半规管、后膜半规管以及外膜半规管进行三维重组显示,不同层厚(5mm,10mm,15mm,20mm)对整体膜半规管进行三维重组显示,由3名放射科诊断医师对所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将所得分数进行平均计算得到各层厚的平均分。结果不同层厚显示前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5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后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4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外膜半规管评分中,重组层厚为6mm的得分最高;不同层厚显示整体膜半规的评分中,重组层厚为10mm的评分最高。结论 MR三维重组技术是显示内耳膜半规管的有效方法。对于前、后、外膜半规管及整体膜半规管应采用不同重组层厚进行最佳显示。
关键词
内耳
半规管
磁共振成像
:成像
三维
Keywords
Ear,inner; Semicircular canal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814.46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常人内耳结构的MR测量
被引量:
8
2
作者
曾令延
魏文洲
李茂进
杨文兵
韩艺东
陈喜兰
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26-229,共4页
文摘
目的:利用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采集内耳所在区域内水的信号送Adw4.2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建立内耳各主要结构的MRI测量正常值。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7)、学龄组(8~14岁)、青春期组(15~20岁)、青年组(21~45岁)、中老年组(≥46),共120只内耳分别行3D-Fiesta扫描。原始数据于工作站后处理,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多角度旋转并测量内耳各主要结构的径线,剪切去除周围组织测量内耳液体体积。各观察指标就侧别、性别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①3D-Fiesta序列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膜迷路结构;②内耳液体体积、三个半规管高度、管径,耳蜗底周管径、直径,前庭长、短径均无年龄、性别、侧别组间的差异。分别为:上半规管管径1.04±0.21mm,高度6.24±0.58mm;水平半规管管径1.08±0.25mm,高度4.56±0.47mm;后半规管管径1.47±0.35mm,高度6.08±0.62mm;前庭长短径分别为:4.78±0.30mm,3.17±0.25mm;耳蜗底周直径7.12±0.39mm,管径1.87±0.16mm;内耳膜迷路液体体积0.230±0.028cm^3。结论:制定了国人内耳各主要结构MRI测量正常值。正常人内耳各主要结构的大小无性别、年龄、侧别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膜迷路
磁共振成像
测量
Keywords
Membranous labyrinth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asurement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路下后进路内耳道的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启荣
李国华
韩飞
樊忠
王德福
江涌
机构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共2页
文摘
采用显微解剖学和传统解剖学方法,经迷路下后进路对25具成人头颅50侧内耳道标本进行了观察。对切断前庭神经的最佳部位进行了解剖学评估,认为经迷路下后开放内耳道为最佳进路。对中间神经的出现率和解剖部位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迷路动脉走行与内耳道各壁的关系。为防止在开放内耳道时损伤前庭和耳蜗,提出将单孔作为内耳道底的解剖标志。
关键词
迷路下
内耳道
显微解剖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耳内听道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骥
潘雨辰
李一尘
罗道天
邹明舜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
复旦大学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7-19,22,共4页
文摘
目的 :比较MR不同扫描参数对内耳内听道的显示效果 ,探讨较适用的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45例耳部MR检查正常者根据扫描参数不同分为三组 :A组 16人 ,扫描层厚 3mm ,层间距 0mm ;B组 14人 ,层厚 3mm ,层间距 1mm ;C组 15人 ,层厚 1mm ,层间距 0mm ;观察A、B两组 2D FSE横、冠状位和C组 3D FSE重建图像并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结果 :尖中旋 ,上、后半规管冠状位显示效果佳 ;CPA的血管环横断位显示好 ;底旋和上、后半规管受有无间隔影响 ;前庭和内听道的显示不受方位和间隔的影响 ;3D FSE图像信号增强 ,立体直观。结论 :冠、横断位有各自的优势 ,总体以冠状位无间隔扫描方式较好 :建议内耳、内听道以无间隔 3mm层厚的冠状位T1W和T2W扫描为主 ,辅以T2W横断位扫描 ;MR水成像 3D重建易于辨识理解可选用。
关键词
内耳
内听道
磁共振成像
面听神经
三维重建
Keywords
MRI
inner ear
internal auditory canal
分类号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
1
5
作者
刘贵生
胡俊兰
李淑荣
雷建章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四院耳鼻喉科
出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35-435,共1页
文摘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刘贵生胡俊兰*李淑荣雷建章(河北医科大学电镜实验中心,*附属四院耳鼻喉科,石家庄050017)一般认为螺旋神经节是感受声波振动的传入细胞群,其细胞类型近年在猴、猫、人已有报道。作者现应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法对豚鼠螺旋神经节...
关键词
内耳
螺旋神经节
超微结构
解剖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5例报告
6
作者
宗强
韩光良
杨胜烨
陆成芳
张黎
机构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胜利油田胜利职业学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乙状窦后入路
面肌痉挛
微骨孔
治疗
发生情况
并发症
分类号
R745.1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迷路标本的制备
7
作者
兰羚元
刘承伟
黄巍
机构
桂林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149-1150,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迷路标本的制作以利于耳科医生在手术时的临床定位。方法:利用解剖学技术进行迷路标本制作。结果:成功制作出利于教学及临床定位的迷路标本。结论:迷路标本能解决抽象的教学问题和抽象的手术定位,便于学生理解。
关键词
迷路
标本
外耳
中耳
内耳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耳蜗火棉胶制方法
8
作者
刘超
刘淑媛
机构
大连大学医学院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耳蜗制片
火棉胶制法
Bouin氏液
滑动切片机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常家兔耳蜗铺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9
作者
赵长青
吴润身
机构
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处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3-75,143,共3页
文摘
随机选健康成年家兔(6月龄)20只,行耳蜗铺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兔耳蜗共2(2/1)回,每一回螺旋器均含有一排内毛细胞及三排外毛细胞;内毛细胞听毛呈“弓形,外毛细胞听毛呈“W”形。“W”形听毛之夹角从底回到顶回渐减小。实验结果表明兔耳蜗毛细胞排列规律,适于进行耳蜗铺片。
关键词
耳蜗
听毛
耳蜗铺片
兔
内耳
Keywords
cochlea
cochlear observation
auditory hair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的发育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志文
谢成熹
农辉图
郭灵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出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1期45-48,共4页
文摘
采用心内灌注或蜗窗灌注固定法,对16侧妊娠16周至足月胎,儿耳蜗进行全耳蜗外侧壁软组织铺片观察。结果表明:①各胎龄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组成、分布、形态结构差别不大;②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分为两大相对独立的亚系,即与内、外淋巴相关的微循环亚系;③采用心内灌注固定法研究耳蜗微循环的形态结构优于其他固定法,可排除血管内血球,使微血管清晰易辨。讨论了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的发育、组成、分布及循环径路。
关键词
胎儿
耳蜗
微循环
形态学
发育
分类号
R32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岩乳管定位上半规管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宋跃帅
龚树生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2163-2166,共4页
文摘
目的明确高分辨率CT岩乳管与上半规管的相对位置,探讨岩乳管作为上半规管定位标志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挑选我院储备的尸头标本30例(含颞骨60个,左、右侧颞骨各30个);所有标本均采用相同的扫描参数完成CT影像资料的采集;使用3D MPR三维重建方法,在水平位CT同时显示上半规管与岩乳管,并对二者的相对位置进行测量;比较所有标本上半规管与岩乳管的相对位置是否存在差异,比较二者的位置是否存在侧别差异,比较岩乳管的缺失率及其在不同侧别间的差异。结果高分辨率CT 60例颞骨中岩乳管的整体缺失率为6.7%,侧别对岩乳管缺失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1,P>0.05);上半规管壶腹端与总脚端的平均距离为(6.780±0.385)mm;岩乳管与上半规管壶腹端、总脚端的平均距离分别为(4.599±0.478)mm和(2.164±0.453)mm;岩乳管与上半规管壶腹端、总脚端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别对岩乳管、上半规管相对位置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岩乳管与后半规管的共显率为20.0%。结论岩乳管较为恒定的出现于上半规管壶腹端与总脚端之间,且与上半规管的相对位置较为恒定,可以作为临床术前评估和术中定位上半规管的解剖标志之一。
关键词
岩乳管
上半规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Petromastoid canal
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间纤维及其在内耳分布的研究
12
作者
董雪蕾
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出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年第4期367-374,共8页
关键词
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
内耳
分布
结构
分类号
Q26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R322.92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R三维重组在显示内耳膜半规管中的应用
张晓晶
娄昕
张爱莲
方哲明
吴南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正常人内耳结构的MR测量
曾令延
魏文洲
李茂进
杨文兵
韩艺东
陈喜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迷路下后进路内耳道的显微解剖研究
王启荣
李国华
韩飞
樊忠
王德福
江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耳内听道磁共振成像方法研究
张骥
潘雨辰
李一尘
罗道天
邹明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豚鼠内耳螺旋神经节超微结构特征
刘贵生
胡俊兰
李淑荣
雷建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5例报告
宗强
韩光良
杨胜烨
陆成芳
张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迷路标本的制备
兰羚元
刘承伟
黄巍
《华夏医学》
CAS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耳蜗火棉胶制方法
刘超
刘淑媛
《大连大学学报》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正常家兔耳蜗铺片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
赵长青
吴润身
《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胎儿耳蜗外侧壁微循环的发育及形态学研究
徐志文
谢成熹
农辉图
郭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以岩乳管定位上半规管的影像学研究
宋跃帅
龚树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中间纤维及其在内耳分布的研究
董雪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