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臼月状关节面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曹烈虎 党瑞山 +5 位作者 王攀峰 林志金 牛云飞 刘欣伟 罗宝章 张春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测量正常人体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揭示髋臼各柱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2块髋骨上,运用石膏塑形髋臼关节面,展平等比例描迹成二维图,分别用数字求积和计算机Photoshop 7.0软件进行测量观察,验证分析其结果.结果:... 目的:测量正常人体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揭示髋臼各柱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2块髋骨上,运用石膏塑形髋臼关节面,展平等比例描迹成二维图,分别用数字求积和计算机Photoshop 7.0软件进行测量观察,验证分析其结果.结果:求积仪测得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为(25.45±2.81)cm^2,其中前柱关节面为 (3.21±0.64) cm^2,中柱 (髋臼顶负重区域)为(13.13±1.86) cm^2,后柱为(9.13±1.79) cm^2;Photoshop 7.0软件测得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为(25.43±3.04) cm^2, 其中前柱为(3.19±0.69) cm^2, 中柱为(13.08±2.16) cm^2,后柱为(9.15±1.76) cm^2. 两种测量方法在各柱关节面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测量统计男性大于女性,而侧别无明显差异.结论:髋臼中柱关节面面积〉后柱〉前柱,髋臼顶负重区域关节面完整性对维持髋关节稳定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对髋臼创伤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月状面 面积 应用解剖 求积仪 PHOTOS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海波 贾连顺 +3 位作者 寇庚 阎明 许涛 孙启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5-309,共5页
作者对180例干燥枢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枢椎水平的横突孔(管)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 作者对180例干燥枢椎骨标本进行了测量,重点测量了齿状突的后倾角和长度及宽度,椎板和棘突之高度及厚度,关节面外倾角和矢状径及横径,关节突高度,横突孔测量,并近似推测枢椎水平的横突孔(管)之椎动脉外倾角和后倾角等多组解剖学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内还就枢椎齿状突测量之临床意义以及椎动脉管外倾角和后倾角在诊断临床椎动脉疾患中的参考价值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枢椎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红O-固绿染色在关节组织学应用的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姬瑞娟 孙爱军 +1 位作者 施丽英 熊绍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6-718,共3页
关节软骨为覆盖关节面的海绵状透明软骨,除少量细胞外,丰富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纤维、蛋白聚糖和水,构成了软骨的主要成分[1-2]。在涉及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形态学研究中,常需联合使用多种染料以显示其组织学结构。
关键词 组织学结构 关节面 细胞外基质 应用 染色 透明软骨 关节软骨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四肢小关节X线摄影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吴慧钊 张泽坤 吴文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1-413,416,共4页
目的对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与碘化铯涂层的常规平板探测器进行对比,探讨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四肢小关节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80例行四肢小关节X线摄影患者随机分别使用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和... 目的对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与碘化铯涂层的常规平板探测器进行对比,探讨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四肢小关节X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80例行四肢小关节X线摄影患者随机分别使用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和碘化铯涂层的常规平板探测器进行检查,对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名阅片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成像系统的四肢小关节解剖结构的显示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成像系统管电流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理的检查剂量下,硫氧化钆涂层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应用于四肢小关节X线摄影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图像质量,其成像质量和检查剂量近似于碘化铯涂层的常规平板探测器,但体位摆放更加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关节 放射摄影术 平板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板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金波 胡云根 韩雷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66-770,共5页
目的:建立正常膝关节及半月板三维有限元模型,较真实模拟膝关节及半月板的解剖形态及特点,通过初步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阐释半月板的部分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利用CT和MRI扫描一健康男性志愿者膝关节获得其图像信息,... 目的:建立正常膝关节及半月板三维有限元模型,较真实模拟膝关节及半月板的解剖形态及特点,通过初步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阐释半月板的部分生物力学机制。方法:利用CT和MRI扫描一健康男性志愿者膝关节获得其图像信息,导入至Mimics 10.01及Geomagic Studio软件构建膝关节各组织结构三维模型,利用ANSA软件对结构模型进行组合建立完整的膝关节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最终建立了完整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将有限元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设置材料属性、建立边界条件和施加载荷,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分析半月板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所建立的模型包含膝关节骨、关节软骨、半月板及主要韧带结构,能有效模拟膝关节及半月板的解剖形态及特点。内侧半月板接触面积为771.05 mm^2,外侧半月板接触面积为634.31 mm^2,内外侧半月板接触面积比为1.216。内外侧半月板的应力分布均匀,但内侧半月板所受应力高于外侧半月板,其峰值应力分别出现在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外侧半月板前角,其峰值应力为4.11 MPa。半月板最大位移位于其体部,内侧较外侧形变更大,最大位移形变值为0.33 mm。所获得的力学分析结果于文献相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膝关节及半月板有限元模型具有有效性,可为半月板撕裂及半月板切除术等有限元分析研究提供有效的模型。所获得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能够阐释半月板的部分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半月板损伤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椎体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伟 张毅 +2 位作者 高予中 刘靖 苗雨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提供骨性脊柱的解剖学形态基础。方法:用游标卡尺等,对成都地区125套成人干燥椎骨的椎体进行测量。结果:椎体矢径除C7和L5外,其他由上而下矢径依次增大;椎体横径大于同一椎体的矢径;椎体高度为C3~C6逐渐减小、... 目的:提供骨性脊柱的解剖学形态基础。方法:用游标卡尺等,对成都地区125套成人干燥椎骨的椎体进行测量。结果:椎体矢径除C7和L5外,其他由上而下矢径依次增大;椎体横径大于同一椎体的矢径;椎体高度为C3~C6逐渐减小、C7~L5依次增大。结论:椎体矢径、横径及高度的变化,符合脊柱运动及依次从上至下负重递增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椎体 矢径 横径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肘部断层解剖和超声检查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敬东 彭明惺 +4 位作者 刘利君 罗燕 袁朝新 文晓蓉 廖世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提供不同年龄儿童肘部断层解剖标本 ,探索儿童肘部超声检查的可行性及方法 ,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取 5岁、5~ 8岁、8~ 14岁各 3具童尸 ,共 18侧肘关节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额状面标本并进行观察 ;对不同年龄小儿... 目的 :提供不同年龄儿童肘部断层解剖标本 ,探索儿童肘部超声检查的可行性及方法 ,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取 5岁、5~ 8岁、8~ 14岁各 3具童尸 ,共 18侧肘关节制作水平面、矢状面及额状面标本并进行观察 ;对不同年龄小儿肘部按解剖断面进行超声检查观察 ,将声像图与解剖断面进行比较 ,判断解剖结构及其关系 ,重点观察各骨骺的对应关系。结果 :儿童肘部解剖断面标本中 ,对关节周围及关节组成的各骨骺部的关系 ,以矢状面及额状面标本反映较直观 ;各断面超声检查声像图所反映的解剖结构和关系与断面标本基本一致 ,可观察到肘部各骨骺骨化中心及骺软骨的基本情况。结论 :超声检查儿童肘部可明确显示关节内外的解剖结构 ,某些切面可显示某些特定骨骺结构及其解剖关系 ,通过连续扫查可判断解剖结构的连续性及相互关系 ;对儿童肘部解剖情况的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儿童 断层解剖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各向同性检查技术对比常规检查技术在踝关节检查中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郑玲 顾海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1934-193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向同性检查技术与常规检查技术在踝关节检查中对图像质量及诊断精度的影响。方法对踝关节磁共振检查时常用的二维2D-FSE序列进行参数调整使其达到各向同性的三维序列3D-FSE-Cube,然后对10名健康志愿者的踝关节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向同性检查技术与常规检查技术在踝关节检查中对图像质量及诊断精度的影响。方法对踝关节磁共振检查时常用的二维2D-FSE序列进行参数调整使其达到各向同性的三维序列3D-FSE-Cube,然后对10名健康志愿者的踝关节分别进行扫描,最后对所获得的图像的质量、模糊度、伪影、信噪比及对比度噪声比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3D-FSE-Cube 1D序列获得的关节软骨、关节液及肌肉的SNR要明显高于2D-FSE序列,3D-FSE-Cube2D序列与2D-FSE序列没有明显差别。3D-FSE-Cube序列与2D-FSE相比除在模糊度上3D-FSE-Cube序列较明显外在图像质量、伪影上没有明显差别。结论磁共振各向同性检查技术与常规检查技术相比无论在图像信噪比或是图像诊断精度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检查技术 并行采集技术 磁共振成像 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修复关节囊的解剖和拉伸力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胡翰生 王静成 +1 位作者 卢志华 范卫民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61-765,共5页
目的:研究髋关节后关节囊的拉伸力学和解剖特点,为全髋置换术中修复关节囊提供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依据。方法:以骨-关节囊-骨方式采集6个冷冻髋关节后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标本,装载于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标本的载荷-应变曲线、极限拉... 目的:研究髋关节后关节囊的拉伸力学和解剖特点,为全髋置换术中修复关节囊提供生物力学和解剖学依据。方法:以骨-关节囊-骨方式采集6个冷冻髋关节后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标本,装载于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标本的载荷-应变曲线、极限拉伸应变、极限拉伸载荷、弹性模量等拉伸力学特性。解剖12具尸体髋关节标本至关节囊,记录屈髋90°位,正常关节囊和经转子钻孔(传统法)修复关节囊的拉伸应变;将后关节囊可缝合区划分为9个区域,测量、比较不同分区的关节囊厚度;在尸体标本的两侧髋关节,分别采用传统法和经股骨颈解剖止点钻孔(解剖法)修复后方关节囊,并模拟早期康复活动,观察康复对修复后关节囊的影响。结果:关节囊韧带复合体标本载荷-应变曲线符合流变学和粘弹性特征,其极限拉伸应变为(39.21±5.23)%、极限拉伸载荷为(142.06±34.15)N,拉伸强度为(1.65±0.38)MPa,弹性模量为(14.23±5.62)MPa。屈髋90°位,传统修复关节囊拉伸应变大于正常关节囊(P<0.05),正常关节囊拉伸应变为:上部(17.0±2.6)%,中部(24.1±1.4)%,下部(26.0±4.3)%;传统修复法拉伸应变为:上部(37.0±4.9)%,中部(53.3±1.1)%,下部(68.3±6.2)%。后关节囊不同分区的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止点近端0.5 cm处各部厚度适合缝合,此处关节囊平均厚度为:上部(3.48±0.11)mm,中部(2.36±0.09)mm,下部(1.59±0.24)mm,后下关节囊距股骨止点(1.42±0.02)cm处最薄,应避免此处进针。模拟康复活动后,传统法修复的关节囊后下部分发生撕脱(10/12),解剖法修复的关节囊完整。结论:传统法修复关节囊后下部分拉伸应变过大,容易撕脱,解剖修复关节囊符合拉伸力学要求,有助于提高关节囊修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囊 生物力学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FLASH序列关节软骨MR成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磊 赵斌 +3 位作者 王光彬 林祥涛 于台飞 陈立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比较3D-FLASH(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不同参数成像对关节软骨病变模型的评价。方法:羊膝关节10只,分别制作关节积液模型、软骨缺损模型和缺损并积液模型。扫描序列采用伴脂肪抑制(FS)和水激发(WE)的3D-FLASH,采用不同的脉冲... 目的:比较3D-FLASH(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不同参数成像对关节软骨病变模型的评价。方法:羊膝关节10只,分别制作关节积液模型、软骨缺损模型和缺损并积液模型。扫描序列采用伴脂肪抑制(FS)和水激发(WE)的3D-FLASH,采用不同的脉冲重复时间(TR)、回波时间(TE)和反转角(FA),序列分为四组,包括一组WE3D-FLASH和三组FS3D-FLASH序列。测量和比较不同参数成像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软骨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以及最小缺损模型的显示能力。结果:①关节软骨SNR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软骨与骨皮质的CNR各组间有显著差异,WE3D-FLASH(TR19ms、TE8.39msF、A15°)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其它三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软骨与骨髓的CNR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WE3D-FLASH(TR19ms、TE8.39ms、FA15°)组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01),其它三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软骨与积液的CNR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S3D-FLASH(TR33ms、TE6.06ms、FA15°)组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01),其它三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③3D-FLASH序列合用水激发技术代替脂肪抑制可显著缩短扫描时间;④四组不同参数3D-FLASH序列均显示了0.5mm的最小缺损模型。结论:3D-FLASH序列合用水激发技术代替脂肪抑制可显著缩短扫描时间,而不降低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动物 试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膝关节X线平片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胜明 郑应宏 +2 位作者 杜彦忠 江西龙 廖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3-464,共2页
膝关节X线测量数据过去一直引用国外文献,国内未见有关文献报道.建立国人膝关节X线测量数据,可为临床诊断膝关节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选择210例正常人膝关节X线平片,对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髁间隆突高度,胫骨近端横径进行了测量,其结果... 膝关节X线测量数据过去一直引用国外文献,国内未见有关文献报道.建立国人膝关节X线测量数据,可为临床诊断膝关节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我们选择210例正常人膝关节X线平片,对膝关节间隙宽度,胫骨髁间隆突高度,胫骨近端横径进行了测量,其结果报道如下.l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正常成人,膝关节活动正常,膝关节无疼痛、弹响、绞锁等症状,无外伤及无畸形者作为研究对象.210例受检者中,男、女各105例.分为七个年龄组.即: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80~92岁年龄组.每个年龄组30例(男、女各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X线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2和IL-18在人膝骨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志明 赵俊延 +2 位作者 齐新文 方存迅 梁卫良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以了解IL-32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正常人3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分析IL-32和IL-18在膝... 目的探讨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以了解IL-32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正常人3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分析IL-32和IL-18在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的相关性。结果 IL-32和IL-18两个指标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IL-32和IL-18两个指标在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表达与正常人的关节滑液比较异常增高。IL-32和IL-18的表达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8(P<0.01),呈正相关。结论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与IL-32密切相关,IL-32和IL-18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滑液 白介素-32 白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胎儿新生儿脊柱区结构检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福云 师秀雪 +2 位作者 孙雁龄 刘爱卿 张慧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9年第4期319-320,共2页
了解胎儿新生儿脊柱区各结构超声影像学特点,以便对胎儿新生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脊柱区 其它疾病早期诊断。方法:对各月龄流产胎儿及死亡新生儿共36例脊柱区各结构进行B超检查,然后再解剖, 将B超检查与解剖所见比较。结果:B超... 了解胎儿新生儿脊柱区各结构超声影像学特点,以便对胎儿新生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脊柱区 其它疾病早期诊断。方法:对各月龄流产胎儿及死亡新生儿共36例脊柱区各结构进行B超检查,然后再解剖, 将B超检查与解剖所见比较。结果:B超能清楚显示胎儿新生儿脊柱区各结构。结论:B超能用于胎儿新生儿 脊髓栓系综合征及脊柱区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新生儿 脊柱结构 超声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椎后桥的X线观察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希松 陆锡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用在1582例颈椎侧位片中发现的76例环椎后桥进行了X线观察.环椎后桥由环枕韧带钙化、骨化形成.后桥可为单侧或双侧,并把环椎后桥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后者又分为前突型、后突型、双突型、中央型.76例中,临床症状(如上肢麻木、头晕头眩... 用在1582例颈椎侧位片中发现的76例环椎后桥进行了X线观察.环椎后桥由环枕韧带钙化、骨化形成.后桥可为单侧或双侧,并把环椎后桥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后者又分为前突型、后突型、双突型、中央型.76例中,临床症状(如上肢麻木、头晕头眩)与后桥孔大小无明显关系.并指出,不完全型环椎后桥在X光片上须与骨折及软组织异物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环椎 X线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髋臼顶皮质中断型及股骨头无凹型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连璞 丁晓慧 +3 位作者 苏学忠 商孝玲 田原 孙琦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研究了干燥成人髋骨109侧股骨158侧.髋臼的形态可分为四型.股骨头凹可根据凹的深浅度分为浅型、深型、凸型:根据凹最深处与股骨头顶的位置关系,可分为顶点位、顶点下位、顶点后下位.各型拍X线片分析表明:髋臼顶皮质中断型,见于髋臼呈第... 研究了干燥成人髋骨109侧股骨158侧.髋臼的形态可分为四型.股骨头凹可根据凹的深浅度分为浅型、深型、凸型:根据凹最深处与股骨头顶的位置关系,可分为顶点位、顶点下位、顶点后下位.各型拍X线片分析表明:髋臼顶皮质中断型,见于髋臼呈第Ⅲ型者.是由该型中的副窝项处存在深且大的孔洞所致:X线片显示股骨头无凹型者,仅见于股骨头凹呈顶点位或顶点下位、凹陷极浅,由体位改变所形成的X线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股骨头凹 X线 皮质中断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拉旋拨复位法为主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奇 张新凤 +1 位作者 鲍铁周 毛书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B09期206-206,共1页
目的探讨提拉旋拨复位法为主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7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采用提拉旋拨复位法为主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方法及治疗后的相应改变。结果临床治愈76例(64.9%),显效27例(23.1%),有效12例(10.... 目的探讨提拉旋拨复位法为主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7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采用提拉旋拨复位法为主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方法及治疗后的相应改变。结果临床治愈76例(64.9%),显效27例(23.1%),有效12例(10.3%),无效2例(1.7%)。结论坐位提拉旋拨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具有有效率、治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提拉旋拨复位法 半脱位 生物力学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关节坡度测量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光忠 朱建民 方浩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7-249,共3页
人类胫腓关节坡度对关节本身的稳定性有影响。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 10 9侧胫腓关节坡度进行了测量 ,结果显示 ,腓骨干纵轴与关节面的夹角 (∠ A)为 59.93°± 9.2 9°,左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2 5) ,该角度越大 ... 人类胫腓关节坡度对关节本身的稳定性有影响。本文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 10 9侧胫腓关节坡度进行了测量 ,结果显示 ,腓骨干纵轴与关节面的夹角 (∠ A)为 59.93°± 9.2 9°,左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2 5) ,该角度越大 ,坡度越平坦 ;角度越小 ,坡度越陡直 ;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 (∠ B)为 30 .2 5°± 9.32°,左右侧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 p=0 .2 5) ,该角度越大 ,坡度越陡直 ,角度越小 ,坡度则越平坦。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呈负相关 ( r2 =- 0 .157,t= 4 .4 7,P<0 .0 0 1)。研究的解剖和临床意义在于了解人胫腓关节的坡度和估价胫腓关节的稳定性 ,尤其是对胫腓关节不稳 (半脱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关节 胫腓关节脱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侧块内侧结节和寰齿侧关节的观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军 王瑞 +2 位作者 郭文通 刘万林 马界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寰椎侧块内侧 结节 寰齿侧关节 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局部解剖及改良式张力带法胸锁关节固定术治疗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伟 牛美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局部解剖变化及改良式张力带法胸锁关节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3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改良式张力带钢丝法胸锁关节固定术治疗,术中测量其锁骨关节面、胸骨关节面的左右径与前后径,测量钢针与两个进针... 目的观察胸锁关节脱位患者的局部解剖变化及改良式张力带法胸锁关节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3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均采用改良式张力带钢丝法胸锁关节固定术治疗,术中测量其锁骨关节面、胸骨关节面的左右径与前后径,测量钢针与两个进针点矢状轴之间的交角,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胸骨关节面的左右径为(23.4±2.8)mm、前后径为(14.3±1.9)mm,锁骨关节面的左右径为(23.9±2.7)mm、前后径为(22.5±2.4)mm;钢针与两个进针点矢状轴之间的平均夹角分别为70.8°与76.9°。术后胸锁关节位置均良好,无再次脱位,外观无畸形,患肢活动自如无疼痛。结论胸锁关节的解剖学特点造成前脱位更为多见以及复位后不易保持复位等,改良式张力带法胸锁关节固定术是一种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张力带 胸锁关节固定术 胸锁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远期疗效与并发症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政 陈滔 +1 位作者 沈奕 陈夏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远期疗效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远期疗效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远期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远期治疗效果为优的比率和总优良率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60.47%和93.02%;而为差的比率则显著降低,仅为2.33%,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仅为6.9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远期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先手术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