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磁共振在左心房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新娜 侯唯姝 +4 位作者 俞宏林 赵玲玲 杨盼盼 蒋雨琦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作为左心室的延续,左心房与左心室相互影响,在整个心脏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评估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技术很多,但是由于左心房结构复杂且心肌较薄,给相关评估带来了一定挑战。本文从心肌应变、延迟强化方面介绍左心房评估的参数、评... 作为左心室的延续,左心房与左心室相互影响,在整个心脏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评估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技术很多,但是由于左心房结构复杂且心肌较薄,给相关评估带来了一定挑战。本文从心肌应变、延迟强化方面介绍左心房评估的参数、评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心肌应变 心脏磁共振 左心房 延迟强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章灿 林秀妹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57-58,61,共3页
目的 探讨难治性心衰患者治疗中合用左西孟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阶段采集病例展开研究,纳入医院收治且经严格纳排标准后的6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分2组,分组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难治性心衰患者治疗中合用左西孟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阶段采集病例展开研究,纳入医院收治且经严格纳排标准后的6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系统抽样法分2组,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左西孟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各30例;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检测对比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LVEF、6MWD更高,LVESD、LVE.DD更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T-proBNP、CR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后两组GFR、SCr水平组内、组间比较(P>0.05)。结论合用左西孟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可取得确切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病情进展,有效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沙库巴曲缬沙坦 难治性心衰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房室结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志坤 文小军 +2 位作者 杨文亮 杨书善 郭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01-506,共6页
利用光镜观察了20例胎儿房室结、房室束和左、右束支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结果如下:1、胎儿房室结位于三尖瓣隔侧瓣上方,中心纤维体右侧.结右侧有普通心肌组成的覆盖层.房室结可分深浅两部.浅部纤维平行排列,垂直下行,止于结的下端... 利用光镜观察了20例胎儿房室结、房室束和左、右束支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结果如下:1、胎儿房室结位于三尖瓣隔侧瓣上方,中心纤维体右侧.结右侧有普通心肌组成的覆盖层.房室结可分深浅两部.浅部纤维平行排列,垂直下行,止于结的下端.深部可分为上和下部.深部向后延伸与房间隔肌相连,向前延续为房室束.深部向左深入中心纤维体内形成许多细胞岛.2、房室束横断面大多为三角形,外包有疏松结缔组织鞘.房室束的前部与肌性室间隔嵴的关系是:位于嵴左侧者4例,右侧者3例,居中者3例.3、胎儿房室结内的糖原呈强阳性,5’-Nase弱阳性,SDH弱阳性,AKP弱阳性或阴性,ACP呈强阳性.最后结合结果讨论了房室结延搁传导、纵向分离的形态学基础和胎儿传导组织的代谢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 房室束 心脏 胎儿 组织学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界嵴形态与组织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建水 雷天福 +3 位作者 候允天 林奇 赵根然 凌凤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 观察和测量人右心房界嵴和梳状肌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以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方法 肉眼观察、测量界嵴与梳状肌的有关形态学数据。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Masson和磷钨酸 苏木素染色 ,对界嵴的细胞形态和纤维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 目的 观察和测量人右心房界嵴和梳状肌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以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方法 肉眼观察、测量界嵴与梳状肌的有关形态学数据。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Masson和磷钨酸 苏木素染色 ,对界嵴的细胞形态和纤维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结果 ①根据界嵴的隆起状况 ,界嵴可分为 4类 :A .全程隆起 (18.6 % ) ;B .上 2 / 3隆起 ,下1/ 3平坦 (2 7.9% ) ;C .上 1/ 3隆起 ,下 2 / 3平坦 (34.88% ) ;D .全程平坦 (18.6 % )。②界嵴的肌纤维可分深、浅两层 ,深层肌纤维纵行 ,与界嵴长轴平行 ;浅层纤维横行 ,仅见于界嵴的中、下部 ,深 浅层纤维之间互相联系。在界嵴各处可见P样细胞。③根据梳状肌的起止和走行 ,梳状肌可分为 3型 :汇聚型、网状型和混合型。结论 窦房结上、下及其深面借过渡纤维与界嵴的普通肌纤维相互联系 ,界嵴纤维可能与结间冲动传导有关。梳状肌走行方向的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界嵴 右心房 梳状肌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二尖瓣环立体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海泉 沈学东 +1 位作者 王敏生 左焕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最近研究表明,二尖瓣环在收缩末期为非平面的“马鞍”形.为探索二尖瓣环立体形态的解剖学基础.作者对15个固定心脏标本和12个新鲜心脏标本的二尖瓣环的立体形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观察.结果发现固定心脏的二尖瓣环为非... 三维超声心动图的最近研究表明,二尖瓣环在收缩末期为非平面的“马鞍”形.为探索二尖瓣环立体形态的解剖学基础.作者对15个固定心脏标本和12个新鲜心脏标本的二尖瓣环的立体形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观察.结果发现固定心脏的二尖瓣环为非平面的“马鞍”形,前瓣环距心尖部较远,前、后瓣环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30.93±8.46度.纵形剖开新鲜心脏的左心室,发现二尖瓣环不成一直线,两纤维体之间的瓣环呈一弧形凸向主动脉,该弧形的高度为0.43±0.1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 心脏 解剖 立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心中心纤维体的组织学结构及其与心脏传导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志坤 文小军 +3 位作者 杨文亮 杨书善 张红旗 郭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利用光镜观察了12只杂种成年狗心中心纤维体的组织学结构及其与房室结、房室束的关系.狗中心纤维体为软骨组织.房室结位于中心纤维体的右侧,二者紧密相贴.房室束恒定地穿中心纤锥体.结合狗心电图的观察结果证明,中心纤维体的软骨是一种... 利用光镜观察了12只杂种成年狗心中心纤维体的组织学结构及其与房室结、房室束的关系.狗中心纤维体为软骨组织.房室结位于中心纤维体的右侧,二者紧密相贴.房室束恒定地穿中心纤锥体.结合狗心电图的观察结果证明,中心纤维体的软骨是一种正常组织,并不影响房室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纤维体 房室结 房室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文强 郭文彬 +3 位作者 朱梅 张楠 张蕾 梁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人左室心肌组织应变和应变率的参考值范围和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左室各段心肌组织进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左室心肌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和应变值在心尖段,中间段和基底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目的:探讨正常人左室心肌组织应变和应变率的参考值范围和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左室各段心肌组织进行应变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左室心肌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和应变值在心尖段,中间段和基底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收缩期应变率峰值在室间隔和前壁大于侧壁和后壁,但差异无显著性。应变值在侧壁、后壁和前壁的相应节段心肌之间无显著的差异,但室间隔心肌应变值高于其他各个室壁。结论:应变值在室间隔最高,在其他各个室壁之间应变率和应变值无显著性差异。应变和应变率显像能够定量评价局部心肌的形变能力,为临床评价局部心肌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成像 应变率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窦房结的光镜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郭志坤 孔祥云 凌凤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4-106,2,共3页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20例成兔心窦房结的连续切片。窦房结位于腔耳角下方,界沟的静脉窦侧,心内外膜之间,长轴与界沟一致。窦房结上中部宽,下300变细。中心区位于中、上1/3交界处或中1/3处。构成窦房结的主要细胞为P细胞和T细胞。P细胞圆形... 利用显微镜观察了20例成兔心窦房结的连续切片。窦房结位于腔耳角下方,界沟的静脉窦侧,心内外膜之间,长轴与界沟一致。窦房结上中部宽,下300变细。中心区位于中、上1/3交界处或中1/3处。构成窦房结的主要细胞为P细胞和T细胞。P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较小,核大圆,胞质淡染。T细胞形态介于P细胞和心肌细胞之间,位于结的上下端及周边。根据细胞的构筑把结分为P细胞区和T细胞区。结平均为6.25×2.23×0.2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心脏 P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心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吉林 钟炳棠 +1 位作者 黄悦 徐伟珍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254-256,共3页
目的:对金华猪的心脏进行观测,为转基因猪心的人体移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60例新鲜猪心(宰杀4h内),其中50例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心脏诸结构管径和厚度并进行统计;5例经冠状动脉作钡剂造影、X光摄片,结合实体解剖了解冠状... 目的:对金华猪的心脏进行观测,为转基因猪心的人体移植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60例新鲜猪心(宰杀4h内),其中50例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心脏诸结构管径和厚度并进行统计;5例经冠状动脉作钡剂造影、X光摄片,结合实体解剖了解冠状动脉的分支、走行;另5例作ABS冠状动脉铸型。结果:金华猪心脏与人类的心脏有诸多相似,但也有如下差别:①前、后室间沟均偏向右侧,故前面观可见左心室大部,在膈面可见右心室大部;②左、右心耳与心房相比,相对较大;左心室壁厚度最大(24mm);③左、右冠状动脉均发出旋支;④猪心的后腔静脉直径(20mm)小于人心的下腔静脉直径(34mm);⑤猪心的肺动脉干直径(24mm)小于人心的肺动脉干直径(38.8mm)。结论:金华猪心与人类心脏极为相似,转基因猪心的人体移植具有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解剖学 组织学 猪心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凋亡细胞类型及TRAIL表达水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海英 李大启 +3 位作者 崔为发 杨金平 高奇蓉 吴直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凋亡累及的细胞类型,以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总凋亡率、CD3+、CD3+4细胞凋亡率和TRAIL表达水平,运用CellQuest及Mo...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细胞凋亡累及的细胞类型,以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总凋亡率、CD3+、CD3+4细胞凋亡率和TRAIL表达水平,运用CellQuest及ModFit软件对所测得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MDS患者骨髓有核细胞总凋亡率为(17.39±10.17)%,CD+3、CD3+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41±11.61)%、(21.32±12.17)%,TRAIL表达水平为(7.55±3.1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88±1.38)%、(5.47±1.65)%、(4.92±2.11)%、(1.26±0.46%)],P<0.05。早期MDS有核细胞总凋亡率为(21.95±9.44)%、TRAIL表达水平为(9.00±2.47)%,均高于进展期[(8.26±2.27)%、(4.65±2.04)%],P<0.05。骨髓有核细胞总凋亡率与骨髓原始细胞数呈负相关(r=-0.65,P<0.05),与TRAI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5)。结论MDS存在过度凋亡,凋亡累及早期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TRAIL可能是引起凋亡增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细胞类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水平 患者 骨髓有核细胞 CD34^+ 流式细胞术检测 CD3^+ 细胞凋亡率 骨髓细胞凋亡 0.05 正常对照组 Cell 数据分析 淋巴细胞 造血细胞 Mod Fit 进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心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志坚 吴国强 左焕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用表面重建法对人心连续组织切片进行了三维重建,重建中应用了火棉胶断面切片技术及图像拟合与插值处理,与以往的解剖断面重建比较,图像更加清晰、逼真,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外部轮廓与内部结构.作为三维重建的基础性研究,可为心血管... 用表面重建法对人心连续组织切片进行了三维重建,重建中应用了火棉胶断面切片技术及图像拟合与插值处理,与以往的解剖断面重建比较,图像更加清晰、逼真,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心脏的外部轮廓与内部结构.作为三维重建的基础性研究,可为心血管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和可靠的三维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三维重建 计算机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冠状动脉的零应力状态 被引量:8
12
作者 姜宗来 纪荣明 党瑞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了6例杂种犬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全长的张开角以及时间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状动脉主干的张开角范围在65°±12°至112°± 30°之间;张开角大小和动脉直径大小无关.冠状动脉零应...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量了6例杂种犬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全长的张开角以及时间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冠状动脉主干的张开角范围在65°±12°至112°± 30°之间;张开角大小和动脉直径大小无关.冠状动脉零应力状态的观测应该在血管环切开20分钟后进行.冠状动脉在无载荷时存在残余应力,其无载荷状态不能作为血管力学特性分析的参考状态;血管的生理状态,在体是承载生理压力状态,离体即为零应力状态.在血管壁组织形态研究中,应考虑血管的残余应力,应该取血管的生理状态进行组织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实验性健康新西兰兔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丹丹 段云友 +4 位作者 陈洪茂 袁丽君 梁宁南 曹铁生 罗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使用二维、M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小动物实验研究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84只(2.0~2.5kg,4~6月龄),3%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体重)经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采用... 目的使用二维、M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对小动物实验研究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兔84只(2.0~2.5kg,4~6月龄),3%戊巴比妥钠溶液(30mg/kg体重)经耳缘静脉注射进行麻醉。采用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测量房室腔大小及反映心脏功能的指标,同步记录心电图及呼吸曲线。结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收缩末期前后径分别为0.55±0.13cm、0.76±0.17cm及0.34±0.06cm。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1.24±0.15cm,右心房收缩末期横径0.56±0.11cm。左心室每搏量2.64±0.92ml,射血分数70.30%±8.86%,短轴缩短率36.81%±7.38%。三尖瓣E峰、A峰、E/A比值、三尖瓣环处组织多普勒e峰在吸气相较呼气相高(P<0.05)。左心室及右心室Tei指数在呼气相和吸气相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评价兔心脏结构与功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二尖瓣装置的应用解剖研究Ⅲ.瓣膜和腱索的生化成分 被引量:3
14
作者 纪荣明 姜关祥 +6 位作者 党瑞山 张成立 陈如坤 朱泉芳 陆方林 于金国 凡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15-417,共3页
本文采用脑死亡后2小时或25分钟内10例成年男性(20-40岁)的新鲜的二尖瓣和腱索,用氯氨T.Antonopoulcs等的方法分别测定其生化成分和含量.结果:每100mg瓣膜组织内含羟脯氨酸为1.71±0.38毫克;氨基己糖为0.68±0.40mg.而每100mg... 本文采用脑死亡后2小时或25分钟内10例成年男性(20-40岁)的新鲜的二尖瓣和腱索,用氯氨T.Antonopoulcs等的方法分别测定其生化成分和含量.结果:每100mg瓣膜组织内含羟脯氨酸为1.71±0.38毫克;氨基己糖为0.68±0.40mg.而每100mg的腱索内含羟脯氨酸为2.36±0.56mg;氨基己糖为0.84±0.41mg.腱索内与瓣膜内的羟脯氨酸的比例是1.38∶1;而氨基已糖的比例则:1.24∶1.结果表明:瓣膜和腱索是体内富含胶原和氨基已糖的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索 二尖瓣 氨脯氨酸 氨基己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二尖瓣装置的应用解剖研究Ⅱ腱索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纪荣明 党瑞山 +4 位作者 何北平 张成立 陈如坤 朱泉芳 张宝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5-328,共4页
作者对脑死亡2小时或25分钟以内的31例(男,20~40岁)正常新鲜心脏的二尖瓣腱索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组织学或电镜等方法进行了研究。二尖瓣腱索平均18.73±4.36支,其中连于前乳头肌的平均8.56±2.55支;连于后乳头肌的9.96... 作者对脑死亡2小时或25分钟以内的31例(男,20~40岁)正常新鲜心脏的二尖瓣腱索应用显微外科解剖技术、组织学或电镜等方法进行了研究。二尖瓣腱索平均18.73±4.36支,其中连于前乳头肌的平均8.56±2.55支;连于后乳头肌的9.96±3.71支。I、Ⅱ、Ⅲ级腱索分别为11.24±3.12、4.48±1.67、1.88±1.09支。Ⅰ、Ⅱ、Ⅲ级腱索的比例为1∶0.4∶0.2。连于前、后乳头肌腱索的长度分别为14.09±2.98.15.16±3.64mm。中部横径分别是0.78±0.35mm、0.67±0.28mm。HE染色的组织切片上见腱索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见到核呈椭圆形的成纤维细胞和圆形的肌细胞核。VG染色的切片上见腱索内的胶原纤维束深入于乳头肌肌束之间、腱索和肌纤维外膜互相移行。在扫描电镜照片上观察了腱索内胶原、弹力、网状纤维的形态和排列。在透射电镜照片上观察了胶原纤维的形态与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装置 二尖瓣 腱索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在大鼠心肌线粒体上的超微结构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邵英杰 陈念祖 +1 位作者 马爱群 刘治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6-38,共3页
选用Wister成年大鼠心肌,对Dermer氏磷脂定位法加以改进。通过延长固定时间及将三合固定以外各步均在4℃进行,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防止磷脂移位扩散。加以改进的方法,能清晰地显示富含磷脂的膜系结构,尤其是线粒体磷脂在嵴膜及... 选用Wister成年大鼠心肌,对Dermer氏磷脂定位法加以改进。通过延长固定时间及将三合固定以外各步均在4℃进行,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防止磷脂移位扩散。加以改进的方法,能清晰地显示富含磷脂的膜系结构,尤其是线粒体磷脂在嵴膜及内外膜的定位。此外,超薄切片均不经铅铀复染,以消除其它非磷脂成分的干扰。同时采用脱脂、去三合固定作双重阴性对照,证实了磷脂定位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线粒体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窦口和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天娇 林奇 +1 位作者 凌凤东 赵根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冠状窦口(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射频消融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方面的功能意义。方法正常成人心脏15例,其中7例用于大体解剖观察,7例用于光镜观察,1例用于电镜观察。组织... 目的通过观察冠状窦口(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射频消融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方面的功能意义。方法正常成人心脏15例,其中7例用于大体解剖观察,7例用于光镜观察,1例用于电镜观察。组织连续切片用HE和Mallory染色。光镜对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排列方式和染色深浅进行细致观察,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光镜所见细胞特征。结果CSO及窦的大部分均有房肌包绕,CSO处肌纤维向后与界嵴下延伸和右房瓣上肌环的心肌有联系,向前也与房室结(AVN)有联系。CSO上前壁和下前壁均可见P细胞,T细胞以下壁多见,浦肯野细胞以上壁多见。在CSO至AVN的路径中可见主要由T细胞构成的纤维束,该部位可被分为两部分:靠近CSO的一段肌纤维称为右房结束(RANB);靠近AVN的一段肌纤维称结后延伸(PNE)。另外,还在CSO周围心肌中尤其是后壁的脂肪组织中见到大量神经纤维、神经元或神经节。结论①CSO附近心肌参与了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慢径的组成;②CSO附近心肌参与了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AVNRT环路的形成;③CSO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结外起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成人 冠状窦口 房结束 结后延伸 形态学 超微结构 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房室隔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凌凤东 赵根然 +2 位作者 刘全禄 林奇 孔祥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41-446,共6页
利用56例成人心脏标本和4例心脏切片对人心房室隔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认为房室隔位于右房与左室之间,上界为二尖瓣前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与右瓣环,下界为三尖瓣隔侧瓣附着缘.前界为室上嵴后缘,后界为冠状窦口.房室隔分为前部与后部,分别与... 利用56例成人心脏标本和4例心脏切片对人心房室隔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认为房室隔位于右房与左室之间,上界为二尖瓣前瓣环和主动脉后瓣环与右瓣环,下界为三尖瓣隔侧瓣附着缘.前界为室上嵴后缘,后界为冠状窦口.房室隔分为前部与后部,分别与左室流出道和流入道相对应.测量了房室隔的下缘下、前部长和后部长,分别为2.95±0.08,1.62±0.07和1.33±0.07cm;测量后缘宽、中部宽和前部宽,分别为1.61±0.05,1.04±0.04和0.49±0.04cm.描述了各部的组织结构.对房室隔的命名、机能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豚鼠左心房的分布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彦铮 彭裕文 +1 位作者 刘才栋 李振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为厂确定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左心房的分布情况.将CT-HRP注入豚鼠迷走神经下神经节,顺行标记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豚鼠左心房的分布.结果:在左心房壁内观察到了大量的HRP阳性的顺行标记神经纤维和终末样分支... 目的:为厂确定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左心房的分布情况.将CT-HRP注入豚鼠迷走神经下神经节,顺行标记沿迷走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在豚鼠左心房的分布.结果:在左心房壁内观察到了大量的HRP阳性的顺行标记神经纤维和终末样分支:对这一发现与以前用同样方法研究沿交感神经传入的心脏感觉纤维进行了比较,并对这些纤维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感觉纤维 左心房 迷走神经传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心中心纤维体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劳明 杨月鲜 凌凤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本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35例(胎儿3例,儿童25例,成人7例)人心中心纤维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儿童中心维体呈扁平位,成人中心纤维体向右下倾斜几近矢状位,右室双出口心脏中心纤维体向左倾斜,提示心室射血方向和心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是... 本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35例(胎儿3例,儿童25例,成人7例)人心中心纤维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儿童中心维体呈扁平位,成人中心纤维体向右下倾斜几近矢状位,右室双出口心脏中心纤维体向左倾斜,提示心室射血方向和心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决定中心纤维体形态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人心中心纤维体为致密结缔组织,可见到肌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纤维体 心脏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