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盛丽乐 兰星 +6 位作者 陈庆红 钟圆红 谢婉丽 王宇 付达安 陈向东 赵征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探索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10月2810例麻醉复苏期的患者为建模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绘制列线... 目的探索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构建低氧血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10月2810例麻醉复苏期的患者为建模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选取2022年11-12月705例麻醉复苏期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建模组中365例(12.99%)发生麻醉复苏期低氧血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类型、手术级别、手术时长、吸烟、糖尿病为麻醉复苏期患者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95%CI:0.752,0.915),约登指数为0.536,灵敏度为0.819,特异度为0.717。模型验证准确率为85.95%。结论麻醉复苏期低氧血症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麻醉复苏室医护人员早期识别麻醉复苏期低氧血症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麻醉复苏期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合沙丁胺醇对单肺通气致兔肺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韩霜 何锟 +3 位作者 张婧 张秀果 李建立 容俊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5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合沙丁胺醇对单肺通气致兔肺损伤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A组双肺通气3 h,B、C组左侧单肺通气2 h、双肺通气1 h建立单肺通气肺损伤模型...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合沙丁胺醇对单肺通气致兔肺损伤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A组双肺通气3 h,B、C组左侧单肺通气2 h、双肺通气1 h建立单肺通气肺损伤模型。C组于单肺通气前雾化吸入沙丁胺醇0.15 mg/kg+布地奈德1 mg+生理盐水共2 mL;A、B组均吸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通气结束后取右侧肺下叶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干比(W/D)。取右侧肺下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1α、IL-1β、IL-6。于雾化吸入前,通气1、2、3 h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细胞外组蛋白。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各时点肺组织W/D、肺损伤评分高,肺泡灌洗液TNF-1α、IL-6、IL-1β浓度高,血浆细胞外组蛋白水平高(P均<0.05);与B组比较,C组肺组织W/D、肺组织损伤评分降低,肺泡灌洗液TNF-1α、IL-1β及IL-6浓度降低,血浆细胞外组蛋白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复合沙丁胺醇对单肺通气致兔肺损伤有预防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支气管肺泡中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浆细胞外组蛋白水平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支气管扩张药 单肺通气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薛海锋 吕洁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七氟醚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组(D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D组和DS组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七氟醚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组(D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D组和DS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内泵注0.8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术中继续以0.6μg/(kg·h)持续泵注到手术结束。S组和DS组分别在阻断升主动脉前、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前和开放升主动脉后各吸入2%的七氟醚15min。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后即刻(T2)、手术结束后(T3)、术后1d(T4)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静态顺应性(Cs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等水平。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T2~T4期,C组患者的TNF-α、IL-8、sICAM-1浓度高于其他3组(P<0.05),DS组患者的TNF-α、IL-8、sICAM-1浓度低于D组和S组(P<0.05)。在T2~T4期,C组患者的P(A-a)O2高于其他3组(P<0.05),OI、Cst低于其他3组(P<0.05);DS组患者的P(A-a)O2低于D组和S组(P<0.05),OI、Cst高于D组和S组(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法能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程度,且效果优于七氟醚、右美托咪定单独的复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七氟醚 右美托咪定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