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辛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狄留庆 范欣生 赵晓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 制备质量稳定的复方辛夷口服液。方法 以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为指标 ,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比较乙醇沉淀法及ZTC1+1絮凝沉降法等不同澄清工艺 ,以澄清度为指标优选增溶剂用量及pH值。结果 辛夷、细辛、麻黄蒸馏法提取挥发性... 目的 制备质量稳定的复方辛夷口服液。方法 以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为指标 ,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 ,比较乙醇沉淀法及ZTC1+1絮凝沉降法等不同澄清工艺 ,以澄清度为指标优选增溶剂用量及pH值。结果 辛夷、细辛、麻黄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成分 ,药渣与黄芩等加水 15倍 ,提取 3次 ,每次 1h ,用 6 0 %乙醇浓度沉淀 ,黄芩苷含量较高、产品稳定性好。添加 2 %吐温 - 80并调节pH值至 5 .0~ 7.0 ,产品稳定性较好。结论 综合提取 ,絮凝沉降分离并选择适宜的增溶剂和pH值制备的口服液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辛夷口服液 制备工艺 黄芩苷 质量稳定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2
作者 魏明 魏联杰 段晓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8期3-4,共2页
汤剂是中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也是目前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据统计,汤剂在中医临床中使用率达60%~70%。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汤剂的使用率已在逐渐下降,但其临床效果的可靠性,决定了临床医师及病人的选择。其最根本的特点有... 汤剂是中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也是目前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据统计,汤剂在中医临床中使用率达60%~70%。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汤剂的使用率已在逐渐下降,但其临床效果的可靠性,决定了临床医师及病人的选择。其最根本的特点有:①口服给药,副作用少;②随证加减,表现治疗的灵活性;③病人有效服药量最大,每天服生药在150g~250g,能满足体内有效量而显现效果。然而,临床应用过程中,仍表现出很多缺点,主要有:①需临用前调配煎煮,不适应现代急症用药需求;②调配方剂繁琐,工作量大,浪费人力、物力;③药材利用率低,浪费资源;④多为病人个体煎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剂型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树脂精制柴芩两解汤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林梅 傅佳 +1 位作者 丁立远 郭立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确定AB-8树脂精制柴芩两解汤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其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吸附、解析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动态吸附中药液浓度、树脂量、流速对吸附的影响;以及解析液浓度、体积、流速3个因素对解析的影响。... 目的确定AB-8树脂精制柴芩两解汤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以HPLC法测定其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吸附、解析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动态吸附中药液浓度、树脂量、流速对吸附的影响;以及解析液浓度、体积、流速3个因素对解析的影响。结果吸附药液浓度为0.15 g生药/mL,树脂用量为3倍药材量,速度10 mL/min;解析液为75%乙醇,10倍药材量,流速10 mL/mim,黄芩苷及栀子苷的解析率可达95%以上。结论AB-8树脂精制柴芩两解汤工艺简单、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8树脂 柴芩两解汤 精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83张汤剂处方中的中药用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红中 伍杰雄 +1 位作者 邓雪梅 刁发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6期515-516,共2页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1 0 83张中药处方中中药饮片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各专科处方和各药物用量有一定规律可循 ,中药常用量为 6g、9g、1 2 g、1 5 g、2 0g、3 0 g。建议对中药汤剂处方的调配采用先将中药饮片进行单剂量小包装...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1 0 83张中药处方中中药饮片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各专科处方和各药物用量有一定规律可循 ,中药常用量为 6g、9g、1 2 g、1 5 g、2 0g、3 0 g。建议对中药汤剂处方的调配采用先将中药饮片进行单剂量小包装后 ,再运用数字组合方式调配的方法。这样既能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剂 处方 中药饮片 剂量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冲剂研制初报 被引量:5
5
作者 温鲁 《食用菌》 1998年第3期40-41,共2页
虫草是一类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具有卓越的医疗和滋补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各受推崇,与人参、鹿茸(包括冬虫夏草和蛹虫草)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并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特殊物质,除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外,还有优... 虫草是一类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具有卓越的医疗和滋补功效,自古以来一直各受推崇,与人参、鹿茸(包括冬虫夏草和蛹虫草)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并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特殊物质,除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外,还有优良的滋补作用,并有抗菌、抗毒、抗癌、抗疲劳、抗衰老等特殊功效,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珍稀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冲剂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康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6
作者 储秋萍 王玉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术后康口服液 正交试验 制备工艺 阿魏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药化学的角度谈汤剂的煎煮
7
作者 赵海峰 胡锡琴 +1 位作者 陈会霞 孙月娥 《陕西中医函授》 1993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从中药药理、中药化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中药有效成分的一般性质,从煎药器具、加水量、浸泡、煎煮时间、火候、煎煮次数、过滤服用、特殊性质药物的服用等八个方面探讨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以便谈清楚煎煮各步对有效成... 本文从中药药理、中药化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中药有效成分的一般性质,从煎药器具、加水量、浸泡、煎煮时间、火候、煎煮次数、过滤服用、特殊性质药物的服用等八个方面探讨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对有效成分的影响,以便谈清楚煎煮各步对有效成分是有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 汤剂 煎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如何提高汤剂的质量和疗效
8
作者 赵泽义 《淮海医药》 2001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和疗效。方法 从严把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关 ,加强中药炮制、调剂工作 ,严格汤剂制备各过程 ,不断改革、发展汤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提高中药内在质量 ,使之生产、销售规范化管理 ,重视影响汤剂...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和疗效。方法 从严把中药材及饮片质量关 ,加强中药炮制、调剂工作 ,严格汤剂制备各过程 ,不断改革、发展汤剂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提高中药内在质量 ,使之生产、销售规范化管理 ,重视影响汤剂质量的各因素 ,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 ,汤剂的质量和疗效会得到保证和提高。结论 提高汤剂的质量和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剂型 质量 汤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举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袁国庆 《江西中医药》 1997年第1期33-33,共1页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举例袁国庆(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丰城331100)关键词发热十二指肠溃疡肝脓肿头痛败血症小柴胡汤1外感发热刘某,3岁,男,江西丰城人,1986年11月28日上午就诊。患儿于前两晚12时全身发颤,肢冷,依...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举例袁国庆(江西省丰城市中医院丰城331100)关键词发热十二指肠溃疡肝脓肿头痛败血症小柴胡汤1外感发热刘某,3岁,男,江西丰城人,1986年11月28日上午就诊。患儿于前两晚12时全身发颤,肢冷,依偎紧缩,体温39.6℃,约2h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十二指肠溃疡 肝脓肿 头痛 小柴胡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处方书写的几点改进意见》商榷
10
作者 王洪斌 《环球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35-35,44,共2页
汤剂处方在中医临床书写时极不规范,这样做给处方审核调配工作带来不便。并容易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在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现就存在问题论述如下:
关键词 处方书写 中药汤剂 中医临床 汤剂处方 调配工作 处方审核 医疗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疗效下降原因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保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9期11-12,共2页
汤剂是中医应用最广泛、久远的剂型,具有制备简单,容易吸收,使用灵活等多方面优点,是其它剂型无法替代的。但近年来,无论医生还是病人,普遍反映汤剂疗效下降。笔者认为,影响汤剂疗效有如下因素:1 采药失时 中医历来强调草药采之有时,同... 汤剂是中医应用最广泛、久远的剂型,具有制备简单,容易吸收,使用灵活等多方面优点,是其它剂型无法替代的。但近年来,无论医生还是病人,普遍反映汤剂疗效下降。笔者认为,影响汤剂疗效有如下因素:1 采药失时 中医历来强调草药采之有时,同一植物药由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不同的药用部分及各自处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成熟季节,所含药之有效成分亦异,正如金·李东垣云:“失其时则性味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汤剂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服用宜忌
12
作者 陈桂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7期109-109,共1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汤剂,保证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归纳。结果按照生物节律投药,已为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验,既可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又可减少服药量。煎煮宜得法,除应掌握适宜的火候、久...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汤剂,保证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并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归纳。结果按照生物节律投药,已为现代药理学研究所证验,既可提高药效,降低毒性,又可减少服药量。煎煮宜得法,除应掌握适宜的火候、久煎、后下、包煎、烊化外,尚应注意煎出的药汁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中药汤剂虽有定时或择时服用之规,但不宜使之过夜或放置过久;中药煎糊不宜服用;服药后宜注意观察药物反应,一旦发现有中毒迹象即应停药。结论服用中药汤剂,应根据具体药性和病情需要,煎服适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汤剂 禁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合理用药谈中药服药护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洛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第3期81-82,共2页
中药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说明其作用机制,并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应用方面最为常见的即中药汤剂内服,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多数患者服用中药时只注重药物自身的作用而忽视了服药护理,往往收不到预期效果。这就需... 中药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说明其作用机制,并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应用方面最为常见的即中药汤剂内服,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多数患者服用中药时只注重药物自身的作用而忽视了服药护理,往往收不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正确运用中医知识为患者进行合理服药指导,以充分发挥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汤剂 服药护理 合理用药 传统药物 临床应用 中医学理论 临床工作 服药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中药汤剂煎服方法及改进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东青 张亚丽 《国医论坛》 2012年第1期46-46,共1页
汤剂是目前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加减灵活、疗效迅速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小儿患某些疾病时,也经常需服中药治疗,但如何煎煮和服用中药也有一定的学问。我们根据小儿的用药特点,专门购置了小型粉碎机,采用粗... 汤剂是目前临床应用中药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加减灵活、疗效迅速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小儿患某些疾病时,也经常需服中药治疗,但如何煎煮和服用中药也有一定的学问。我们根据小儿的用药特点,专门购置了小型粉碎机,采用粗颗粒煮散的方法进行煎煮,并将粗颗粒煮散法所制备药液的颜色、浓度、味道、相对密度及疗效与传统饮片煎煮法比较,结果均优于传统煎煮法,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中药汤剂 粗颗粒煮散法 服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的用药方法及观察体会
15
作者 赵连君 张春萍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A02期92-92,共1页
笔者对我院服用汤剂的患者进行了1个月的观察,结果105例患者,一律是日1剂,早饭前晚饭后各1次温服,其中不合理的42例,占调察病例的40%,而在附合用药方法的患者当中,也是随心所欲。因此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人员应该掌握汤剂的... 笔者对我院服用汤剂的患者进行了1个月的观察,结果105例患者,一律是日1剂,早饭前晚饭后各1次温服,其中不合理的42例,占调察病例的40%,而在附合用药方法的患者当中,也是随心所欲。因此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人员应该掌握汤剂的服用方法和服药后的观察,以防意外的发生,现将自己查阅的有关资料和临床实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汤剂 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汤剂煎服法浅析
16
作者 苏春晖 《甘肃中医》 1996年第6期1-2,共2页
《伤寒论》汤剂煎服法浅析苏春晖甘肃省人民医院(730000)主题词《伤寒论》汤剂煎药法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理法方药较完备的医学经典著作,而且在方药的煎、制、服法等细微之处也颇具匠心,耐... 《伤寒论》汤剂煎服法浅析苏春晖甘肃省人民医院(730000)主题词《伤寒论》汤剂煎药法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理法方药较完备的医学经典著作,而且在方药的煎、制、服法等细微之处也颇具匠心,耐人寻味。因该书载汤剂为多,下面就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汤剂 煎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煎煮法对中药汤剂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六平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汤剂 疗效 煎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汤剂正确煎煮与饮服方法
18
作者 马威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5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汤剂 煎煮 文化遗产 药学理论 中药学 疾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服用方法与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喜林 李路勇 孛文虎 《中国民间疗法》 2007年第1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汤剂 疗效 服用方法 合理服药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汤剂调配改革的几点想法
20
作者 刘熙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2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改革 调配 中药汤剂 用药形式 中医临床 辩证施治 复方配伍 医院药学 临床应用 现代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