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Ent模型对泰顺县多花黄精适生区的预测及评估
1
作者 姜武 张立华 +1 位作者 刘雷雷 章书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6-223,共8页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季度降水量、pH值、8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多花黄精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对多花黄精4个适生区在泰顺县19个乡镇的分布面积进行重分类,发现泰顺县内多花黄精的高适生面积为63.01 km^(2),其中罗阳镇、龟湖镇、司前镇、泗溪镇和竹里镇排行前列。该模型结果可靠,建议在多花黄精高适生区做好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态适生性 MaxEnt模型 刀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落回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瑞 陈义莲 +4 位作者 彭婧媛 何静 胡赛翔 李安平 王瑞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1期170-188,I0011-I0014,共23页
罂粟科博落回属(Macleaya R.Br.)包括博落回M.cordata(Willd.)R.Br.和小果博落回M.microcarpa(Maxim.)Fedde 2种药用植物,皆含有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萜、甾体等类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对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与... 罂粟科博落回属(Macleaya R.Br.)包括博落回M.cordata(Willd.)R.Br.和小果博落回M.microcarpa(Maxim.)Fedde 2种药用植物,皆含有生物碱、挥发油、苯丙素、萜、甾体等类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对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与应用较为集中,可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医药领域,也可用于抗菌、抗炎、杀虫等农药、兽药领域。生物碱类成分是博落回属植物质量控制的常用标志物,对该类成分的常用分析方法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近15年(2009—2023年)在博落回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方法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博落回属药用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23年茯苓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3
作者 廉坤 徐月杭 +3 位作者 胡思远 李琳 张湘卓 胡志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可视化分析茯苓研究现状和热点,为科研及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核心集、PubMed... 目的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可视化分析茯苓研究现状和热点,为科研及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Web of Science核心集、PubMed 2004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收录的茯苓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3.6.0.9155软件去重,采用Excel2016、CiteSpace6.2.R4和VOSviewer1.6.18.0软件分析年发文量、机构、来源期刊、作者及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3861篇中文文献和477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文献发文较多的机构分别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发文较多的作者分别为王振中和Chen Lin,发文较多的期刊分别为《中草药》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高频关键词包括子宫肌瘤、临床疗效、polysaccharide和antioxidant activity等;得到20个聚类与36个突现关键词。结论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在茯苓的药理成分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研究和数据挖掘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振 慈惠婷 +4 位作者 柳志勇 薛玉前 任秀霞 薛璟祺 张秀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1-280,共10页
为防止品种混杂,筛选药用或茶用菊花的专用品种,以不同产地来源的8个药用菊花品种16个样品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菊花的品质成分含量;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进行... 为防止品种混杂,筛选药用或茶用菊花的专用品种,以不同产地来源的8个药用菊花品种16个样品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药用菊花的品质成分含量;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产量与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用菊花品种单株花头数变异系数(39.03%)最大,是构成药用菊花单株花头干重的主要因素(r=0.800),以枣庄红心菊单株花头数(496.50)最多、单株花头干重最高;绿原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总黄酮等药效成分在不同来源的样本中差异显著(P<0.05),上述三种成分在滁州产滁菊中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75%、8.07%、16.08%,这与其品质成分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说明滁州滁菊药效较优。13个性状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提取出药效因子、高产因子、总黄酮因子和花径因子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4.34%;综合评价得分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枣庄引种的红心菊、早小洋菊、滁菊。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判定在原产地,滁州滁菊适于药用;在枣庄引种地,红心菊为优选的高产品种,早小洋菊为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通过建立药用菊花品种产量和品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为我国药茶两用菊花新品种的引种筛选和药食同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菊花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秀伟 许青霞 +3 位作者 吕倩 和子超 徐嵬 张英涛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4期733-748,共16页
补骨脂是豆科植物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广泛地用于心血管疾病、肾炎、骨质疏松和癌症等的治疗。植物化学研究显示,香豆素类、杂萜类和黄酮类是其主要化学成分... 补骨脂是豆科植物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广泛地用于心血管疾病、肾炎、骨质疏松和癌症等的治疗。植物化学研究显示,香豆素类、杂萜类和黄酮类是其主要化学成分。对补骨脂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使用补骨脂和研究补骨脂现代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化学成分 香豆素类 杂萜类 黄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一味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6
作者 李季文 毕映燕 李俊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903-911,共9页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藏族习用药材,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现代研究表明,独一味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止血、抗菌、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对...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藏族习用药材,药用部位为干燥地上部分。现代研究表明,独一味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止血、抗菌、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对独一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其质量研究现状,从药性、功效、成分可测性、药动学等方面对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槲皮素、芹菜素、山栀苷甲酯、8-O-乙酰山栀苷甲酯、胡麻属苷、连翘酯苷B、木犀草苷、马钱苷等成分可作为独一味的主要Q-marker,以期为独一味产品开发研究及质量标准的合理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质量标志物 槲皮素 山栀苷甲酯 8-O-乙酰山栀苷甲酯 胡麻属苷 马钱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芎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高博闻 杨建波 +6 位作者 梁茹 田彩云 陈婧 杨庆瑞 张国松 樊凌暄 王莹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9期1596-1607,共12页
茶芎Ligusticum sinense Oliv.Cv.Chaxiong为江西省特产中药材之一,主要含有苯酞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同时,茶芎的有效成分在抗惊厥、抗癫痫、抗炎镇痛、保护心脑血管及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活... 茶芎Ligusticum sinense Oliv.Cv.Chaxiong为江西省特产中药材之一,主要含有苯酞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同时,茶芎的有效成分在抗惊厥、抗癫痫、抗炎镇痛、保护心脑血管及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近30年来报道的关于茶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综述,为将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茶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强亭燕 李香串 +2 位作者 房信胜 温春秀 范圣此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3期566-577,共12页
连翘作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挥发油是连翘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连翘挥发油包含众多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如萜类、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等,具有解... 连翘作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挥发油是连翘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连翘挥发油包含众多不同类型的化学成分,如萜类、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因此,连翘挥发油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在医药、仓储防护、食品保鲜、化工及化妆品行业中均展现出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基于对连翘挥发油研究进展的总结,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连翘质量控制及连翘挥发油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龙井茶对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俐泉 屠琳玥 +5 位作者 赵悦伶 谢亨通 徐安安 徐平 周继红 王岳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94,共14页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微生态环境在高脂高果糖饮食引起的相关代谢障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首先探究了西湖龙井茶对常规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随后构建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模型,进一步研究西湖龙井对预防高脂高...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介导的微生态环境在高脂高果糖饮食引起的相关代谢障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首先探究了西湖龙井茶对常规饮食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随后构建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模型,进一步研究西湖龙井对预防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脂质积累、肠道屏障功能损伤和肠道微生态紊乱的效果。结果表明:西湖龙井茶汤能够抑制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的体质量上升和脂肪积累,有效改善代谢紊乱。进一步探究西湖龙井对高脂高果糖饮食小鼠肠道稳态的保护作用时发现,西湖龙井茶汤处理抑制了小鼠肠道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及其靶基因烯醇化酶-1(enolase-1, ENO1)和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 LDHA)的表达。此外,西湖龙井茶汤干预可以降低小鼠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菌群丰度的比值,使norank_f_Muribaculaceae等益生菌富集,且高脂高果糖饮食+低浓度茶汤处理下毛螺菌科菌群富集,高脂高果糖饮食+高浓度茶汤处理使颤螺菌属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本研究结果为龙井茶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来调节脂肪积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饮茶能够改善肠道健康、发挥降脂减肥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高脂高果糖饮食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功效的古今考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菁华 王亮 +2 位作者 张艳 王勇 郭威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83-92,共10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等古籍,结合现代文献分析,对桑叶的功效沿革与变迁、现代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了综合考证和全面梳理,并对桑叶功效的古今延续及应用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桑叶功效繁杂、用法多变,其除寒热功效自汉代以来均...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等古籍,结合现代文献分析,对桑叶的功效沿革与变迁、现代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了综合考证和全面梳理,并对桑叶功效的古今延续及应用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桑叶功效繁杂、用法多变,其除寒热功效自汉代以来均有记载,在清代演变为除风温,沿用至今;明目功效于汉代提出,唐代在眼科应用中发展,明清时期得以重用,现代明目功效虽被纳入药典,但研究和应用较少;止消渴功效于明朝提出,明代以前桑叶多用于止渴,止消渴由此演变而来,现代文献分析显示桑叶近20年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表现优异,基础研究较为全面;止汗功效始于汉代,宋明时期得以发展,清代应用最多,现代却较少应用;止血功效明代应用广泛,至清代创新治疗妇女崩漏之后,近现代医家也有沿用,但目前临床已少有报道;其它如治虫蛇咬、止霍乱等功效已少有提及。桑叶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但目前开发水平较低。因此,结合现代临床需求,建议以桑叶历史功效为切入点,在关注现有研究热点的同时,对其明目、止汗和止血等历史功效进行深入挖掘。文章可为桑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为基于桑叶创新药物的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功效考证 现代研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区域中药材药性的组成特征及垂直格局
11
作者 马启奥 孙楷 +6 位作者 王宏超 李利平 李颖 李晓琳 程蒙 杨光 池秀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833-1842,共10页
目的:研究高黎贡山药用植物所产中药材的药性、药味、功效的组成特征和关联性,以及其与海拔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置换检验方法计算各中药药性间的共现概率,评估其关联显著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二次或三次曲线探索各药性中药物... 目的:研究高黎贡山药用植物所产中药材的药性、药味、功效的组成特征和关联性,以及其与海拔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置换检验方法计算各中药药性间的共现概率,评估其关联显著性,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二次或三次曲线探索各药性中药物种丰富度与海拔的关系。结果:高黎贡山所产药用植物多可作为性平、味苦、功效为清热的药材使用。该地区中药“性-味-效”关联符合传统药性理论,表现为苦味药多性寒、凉,多有清热解毒、祛风湿等功效;辛味药多性温、热,多有祛风湿、理气、解表、温里等功效;甘味药多性平,多有补虚等功效。不同药性中药丰富度呈现不同的垂直分布格局:寒性药丰富度与海拔呈倒钟形关系,凉性药丰富度与海拔呈负相关,平性药、温性药丰富度与海拔总体呈正相关。酸味药、甘味药、涩味药丰富度与海拔呈倒钟形关系,苦味药、辛味药、淡味药丰富度与海拔呈钟形关系,咸味药丰富度与海拔总体呈负相关。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湿药、驱虫药、解表药、杀虫止痒药、安神药丰富度与海拔关系不明显,活血化瘀药、止血药、开窍药、平肝熄风药丰富度与海拔呈倒钟形关系,祛风湿药丰富度与海拔呈钟形关系,补虚药丰富度与海拔呈正线性相关,消食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丰富度与海拔总体呈负相关,理气药、温里药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先上升再降低后上升趋势,拔毒生肌药丰富度随海拔升高呈先降低再上升后降低趋势。结论:高黎贡山地区所产中药材的药性丰富多样,不同药性中药分布与海拔密切相关,反映了中药药性形成受基原植物生长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药用植物 海拔 药性 药味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柳可嘉 侯德才 +1 位作者 刘洋成 项峥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白花败酱草是败酱属植物,分布广泛,植物资源量大。在我国,白花败酱草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在多种方剂中出现。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白花败酱草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皮肤科等多学科疾病的治疗实... 白花败酱草是败酱属植物,分布广泛,植物资源量大。在我国,白花败酱草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在多种方剂中出现。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白花败酱草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皮肤科等多学科疾病的治疗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于白花败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颇丰,已提取分离出81种单体成分,包括苯丙酸类、黄酮类、萜类等多种结构类型。同时,药理学研究发现白花败酱草具有多种明确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消炎镇痛、抑菌以及保护肝脏等,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该文在临床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白花败酱草进行了综述,归纳总结现有已发表的研究成果,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属 白花败酱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委陵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利英 邓瑞雪 +2 位作者 刘普 段宏泉 尹卫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9期3-6,29,共5页
委陵菜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开发价值和潜力,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委陵菜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委陵菜属 黄酮 鞣质 三萜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对药食同源中药山楂相关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鞠春晓 梅俊 +5 位作者 李逸雯 王碧晴 张瑶 刘晓林 刘玥 徐凤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中药山楂在中医药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梳理该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导出1994年1月至2023年12月主题为山楂的中医药领域中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 目的分析中药山楂在中医药领域发表的相关文献,梳理该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导出1994年1月至2023年12月主题为山楂的中医药领域中英文文献。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年发文量,发文作者、机构,文献被引频次,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526篇,其中中文文献2301篇,英文文献225篇。中英文文献的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邵峰和Hosseinimehr Seyed Jalal,发表量最大的机构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和University of Michigan。被引频次较多的中文文献主要为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英文文献主要为山楂活性成分抗氧化作用方面的研究。中文文献高频关键词为山楂、高脂血症等,英文文献高频关键词为山楂、黄酮类化合物等。中文关键词共聚为13类,英文关键词共聚为18类。中文文献有19个突现词,英文文献有14个突现词。结论山楂的临床研究、有效成分测定及药理作用和基于数据挖掘的研究受到较多关注。山楂单体成分治疗疾病的作用和机制、山楂治疗癌症的有效成分和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中医药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VOSviewer 药食同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子炮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及牛蒡苷含量比较 被引量:9
15
作者 康凯 窦德强 +2 位作者 许亮 刘阳楠 康廷国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10期22-25,共4页
目的:应用HPLC对10个地区炮制前后牛蒡子指纹图谱及牛蒡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gilent1100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DAD二级管阵列检测器),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 XDB-C18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0.25%磷... 目的:应用HPLC对10个地区炮制前后牛蒡子指纹图谱及牛蒡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gilent1100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DAD二级管阵列检测器),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 XDB-C18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0.25%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本实验建立的牛蒡子药材及其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1.00。结论:炮制对牛蒡子的HPLC指纹图谱模式有影响:炮制后新增加了2个色谱峰,另外有6个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都有所增加,而牛蒡子的主要成分牛蒡苷的含量略降低。本实验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区分牛蒡子药材生品及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炒牛蒡子 HPLC 指纹图谱 梯度洗脱 相似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柴胡种质的种胚发育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曹海禄 魏建和 +2 位作者 于婧 杨成民 马凤杰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10期11-12,17,共3页
目的:从柴胡种胚角度探讨不同种质柴胡萌发间的差异情况。方法:利用OLYMPUS体式显微镜观察3种柴胡(ZC、SX和GS种质)种子胚形态发育过程。结果:3种种质柴胡种子均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成熟胚阶段,进而完成柴胡种子休眠状态。... 目的:从柴胡种胚角度探讨不同种质柴胡萌发间的差异情况。方法:利用OLYMPUS体式显微镜观察3种柴胡(ZC、SX和GS种质)种子胚形态发育过程。结果:3种种质柴胡种子均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成熟胚阶段,进而完成柴胡种子休眠状态。由收获时柴胡种子的胚大小、胚率及胚所处时期3个指标来看,ZC种子休眠较浅,GS次之,而SX种子具有较深的胚休眠。结论:GS、SX、ZC柴胡与三岛柴胡一样,种子均具有形态后熟特性,只在发芽时间长短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种胚 种质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黄芽提取物对棕榈酸诱导下细胞脂质积累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左欣欣 陈蔚 +4 位作者 丁乐佳 施羽萱 周继红 刘仲华 王岳飞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3-645,共13页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4个不同等级(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霍山黄芽的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差异,并选取特一级霍山黄芽,基于棕榈酸诱导的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alpha mouse liver 12)、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BV-2、人肾皮质近曲小管...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4个不同等级(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霍山黄芽的主要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差异,并选取特一级霍山黄芽,基于棕榈酸诱导的小鼠正常肝细胞AML-12(alpha mouse liver 12)、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BV-2、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human kidney-2)、人胃腺癌细胞(human gastric adenocarcinoma,AGS)细胞模型,研究霍山黄芽提取物(Huoshanhuangya tea extract, HTE)对脂质积累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特一级霍山黄芽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最低,咖啡碱质量分数、儿茶素类质量分数与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且抗氧化活性最强;一定质量浓度的HTE处理后,棕榈酸诱导的AML-12、BV-2、HK-2、AGS细胞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棕榈酸诱导的脂质积累得到改善,棕榈酸诱导的AML-12、BV-2、HK-2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释放水平明显降低。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发现,HTE使BV-2细胞中炎症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和核因子-κB RelA(nuclear factor-κB RelA, NF-κB p65)基因的表达下调,表明其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来缓解棕榈酸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茶 饱和脂肪酸 抗氧化活性 脂质积累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塔日努本草考证及现代研究概述
18
作者 于淑娟 白小梅 +3 位作者 包文双 白梅荣 胡和珠拉 胡伊力格其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83-189,共7页
本文结合经典医籍、历代本草与现代研究,对蒙药塔日努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为相关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从塔日努基原植物、形态、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认为蒙医所用塔日努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 本文结合经典医籍、历代本草与现代研究,对蒙药塔日努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为相关研究利用提供参考。从塔日努基原植物、形态、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认为蒙医所用塔日努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根,余为代用品或伪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炮制方法及炮制对其毒效影响等方面对塔日努现代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塔日努 本草考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关县红果参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玲 顾怀珊 +7 位作者 赵凯玲 侯玉波 李明兵 张万巧 高建莉 文和明 田迎春 赵昶灵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4期98-102,113,共6页
近年来,红果参因其鲜食、药用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一种稀有的新兴水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云南省马关县生产的红参果个大、高产、圆润、饱满、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红果参产业已成为该县强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朝阳产业。但是,... 近年来,红果参因其鲜食、药用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一种稀有的新兴水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云南省马关县生产的红参果个大、高产、圆润、饱满、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红果参产业已成为该县强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朝阳产业。但是,马关县红果参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对全县红果参种植户和合作社及农技人员等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介绍了马关县红果参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本县红果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与技术依据,也为云南乃至全国红果参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马关县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逸宇 杜江伟 +4 位作者 屈春慧 李彦文 唐茂红 岳星男 李志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889-902,共14页
延龄草属(Trillium L.)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我国有3种,分别为吉林延龄草T.kamtschaticum Pall.、西藏延龄草T.govanianum Wall.和延龄草T.tschonoskii Maxim。延龄草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药用延龄草... 延龄草属(Trillium L.)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我国有3种,分别为吉林延龄草T.kamtschaticum Pall.、西藏延龄草T.govanianum Wall.和延龄草T.tschonoskii Maxim。延龄草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类。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药用延龄草属植物在抗癌、抗炎、镇痛、抗阿尔茨海默病、保肝、抗病原微生物、抗骨质疏松、抗氧化及改善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对国内外延龄草属植物的分布、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延龄草属植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龄草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甾体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