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基于AMPK/mTOR通路对EC9706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 陈星 +3 位作者 周哲旭 刘娅茹 胡啸博 陈玉龙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1,I0012,I0013,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檗碱对EC9706细胞能量代谢及相关通路的影响从而探究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细胞,MTT法筛药,选择15、30μg/mL两个质量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水平,能量代谢分析系统检测细胞糖酵解潜能及线粒体呼吸能力,蛋... 目的通过观察小檗碱对EC9706细胞能量代谢及相关通路的影响从而探究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细胞,MTT法筛药,选择15、30μg/mL两个质量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水平,能量代谢分析系统检测细胞糖酵解潜能及线粒体呼吸能力,蛋白质印迹实验探究细胞中p-AMPK/AMPK及下游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在基因水平上验证AMPK及下游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能够明显抑制EC9706细胞增殖(P<0.01),促进EC9706细胞凋亡(P<0.05),与对照组相比,小檗碱加药组G0/G1期明显降低(P<0.05),S期占比明显升高(P<0.01)。小檗碱能够抑制EC9706细胞的糖酵解潜能及线粒体呼吸能力(P<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小檗碱能够促进p-AMPK/AMPK(P<0.01)并抑制p-mTOR/mTOR蛋白表达(P<0.05)。在基因水平上,小檗碱促进了AMPK表达(P<0.05),同时促进了mTOR的表达(P<0.01)。结论小檗碱可以通过能量代谢途径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促进食管癌细胞凋亡并阻碍其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能量代谢 AMPK/mTOR通路 增殖 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睿 张艺华 周家萍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8-417,共10页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一种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水溶性茶色素,具有多个羟基或酚羟基的苯并卓酚酮结构,是发酵茶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近年来,茶黄素因其多种生物学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包括抗炎、降血糖、预防心脑... 茶黄素(Theaflavins,TFs)是一种发酵茶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水溶性茶色素,具有多个羟基或酚羟基的苯并卓酚酮结构,是发酵茶品质优劣的决定因素之一。近年来,茶黄素因其多种生物学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包括抗炎、降血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病毒、抗肿瘤、抑菌、保护精神健康和保护器官等功效。随着茶黄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逐渐被阐明,有望在多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茶黄素的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在生物医药、食品保健、美妆日用、农林养殖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研发方向,旨在为茶黄素未来的开发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茶 茶黄素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术素药理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萍 李喜香 +1 位作者 宋薇 王雪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20,I0039,I0040,共9页
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大宗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在胃肠道疾病、风湿性疾病中应用广泛,临床疗效显著。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包括苍术酮、苍术素、β-桉叶醇和茅术醇等。苍术素是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 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大宗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在胃肠道疾病、风湿性疾病中应用广泛,临床疗效显著。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类,包括苍术酮、苍术素、β-桉叶醇和茅术醇等。苍术素是苍术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也是苍术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苍术素具有抗炎、促进胃排空、抗肿瘤、正性肌力、抗菌、保肝、心脏保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其抗炎作用广泛,对于肠道炎症、关节炎、气道炎症、肺炎等均有治疗作用,可改善胃肠功能以健脾,抑制胆管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细胞增殖,抑菌作用显著,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有关,对于心脏和神经系统也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苍术素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潜力,随着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理作用机制将会被阐明,对于苍术素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对苍术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素 抗炎 胃排空 抗肿瘤 正性肌力 抗菌 保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药材重金属残留药典标准研究
4
作者 徐美玲 孙婉萍 +3 位作者 曲扬 王建华 孙文怡 谢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分析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涉及到植物药材重金属残留限量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有的重金属限量规定,进而为之后植物药材重金属残留规定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植物药材药用价值的发展提供相应对策。方法采... 目的分析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涉及到植物药材重金属残留限量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有的重金属限量规定,进而为之后植物药材重金属残留规定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植物药材药用价值的发展提供相应对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搜索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2000年起就开始了重金属的检测,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植物药材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随着年份的增长,可以在保持原有的重金属含量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的植物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重金属限值与《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规定基本相符,其数值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规定更为严格。结论我国药典植物药材重金属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在逐步改良完善,植物药材重金属残留药典标准分析研究是对植物药材中重金属的残留量,稳定性,以及其作为监测和国家基本医疗保健标准参考指标时应该具有的准确度、客观性等特点进行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药材 重金属残留 药典 限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HPLC对不同产地地黄快速无损鉴别
5
作者 乔璐 阴紫钰 +6 位作者 段浩瀚 谢赢赢 徐可可 刘永红 李菊香 董诚明 王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6,I0003-I0009,共12页
目的对不同产地地黄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集四个省16个县区地黄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代表差异性的特征波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结果验证红外差异性分析的结果。结果166批样品的红外光谱峰形基本相似,在2928、1643... 目的对不同产地地黄的快速无损鉴别。方法采集四个省16个县区地黄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代表差异性的特征波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结果验证红外差异性分析的结果。结果166批样品的红外光谱峰形基本相似,在2928、1643、1419、1353、1238、1145、1053、925、799、700^543 cm^(-1)波位处有相同的吸收峰。其中河南省内3个地区的样品差异主要出现在1519^1494 cm^(-1);河北省内不同产地样品差异主要在1571和1020 cm^(-1)处;山西省内不同产地样品差异主要在1790^1642、1440、1030 cm^(-1);各省之间差异性比较中,山东省与其他各省具有明显差异,主要出现在1331、1582 cm^(-1);各县区之间的差异主要出现在1796、1718、1640、1606^1567、1492、1453、1277、1024 cm^(-1)。结论红外光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实现对不同产地地黄的快速无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中红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不同产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鹤草提取物调控铁死亡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范丽霞 廖小红 +2 位作者 黄育生 冯时茵 张庆业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79,I0027,I0028,共7页
目的探讨仙鹤草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通过铁死亡抑制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仙鹤草提取物(XHC),将细胞分为对照组(XHC 0 mg/mL),XHC 5 mg/mL组,XHC 10 mg/mL组,XHC 20 mg/mL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 目的探讨仙鹤草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通过铁死亡抑制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仙鹤草提取物(XHC),将细胞分为对照组(XHC 0 mg/mL),XHC 5 mg/mL组,XHC 10 mg/mL组,XHC 20 mg/mL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比色法检测4组细胞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RT-qPCR检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1(NOX1)、环氧合酶-2(COX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蛋白重链(FTH1)、SLCA1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荧光观察细胞亚铁离子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XHC对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克隆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XHC处理后的A549细胞克隆形成的细胞团块数量及大小均减少,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经XHC处理后的A549细胞与对照组比较,SOD、GSH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NOX1、COX2 mRNA、蛋白表达水平在XHC处理后的组别中显著升高,GPX4、FTH1、SLCA11 mRN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XHC各剂量组细胞Fe^(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5)。结论仙鹤草提取物对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克隆形成的作用,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同时仙鹤草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铁死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铁死亡 A5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7
作者 彭江丽 彭兰淳 +3 位作者 王鹏 彭求贤 郑青竹 李顺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3,共9页
目的建立五岭龙胆的鉴别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原植物和药材性状观察,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多种显微制片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不同组织部位及全草粉末的研究。结果... 目的建立五岭龙胆的鉴别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原植物和药材性状观察,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多种显微制片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不同组织部位及全草粉末的研究。结果五岭龙胆原植物、性状和显微组织构造等特征明显;五岭龙胆根横切面可见后生皮层,茎横切面凯氏带明显。叶上表皮可见头状凸起,表皮细胞壁呈浅波状弯曲;叶下表皮可见气孔和非腺毛,表皮细胞壁呈深波状弯曲。花瓣上表皮具有排列规律的脑纹状类球形突起,基部呈流苏状;花瓣下表皮可见排列规律的脊状扁长条形隆起。花粉粒呈长圆形,具有三条萌发沟,表面饰纹网眼大小不一。种子呈梨形,表面蜂窝状,可见Ⅰ和Ⅱ饰纹。全草粉末特征可见外皮层细胞等显微特征。结论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特点为其准确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岭龙胆 显微特征 形态组织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甘味及甜味受体探讨玉竹皂苷降血糖作用机制
8
作者 杨华生 肖音 +2 位作者 李婷 段亚文 吴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I0001,I0002,共7页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界定中药“甘味”,并以此探讨玉竹皂苷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玉竹皂苷低剂量组、玉竹皂苷高剂量组、玉竹皂苷低剂量+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Lac... 目的基于甜味受体界定中药“甘味”,并以此探讨玉竹皂苷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玉竹皂苷低剂量组、玉竹皂苷高剂量组、玉竹皂苷低剂量+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Lactisole,Lac)组、玉竹皂苷高剂量+Lac组,另取未造模小鼠为正常组。给药7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及糖耐量;给药8周后,采用生化试剂盒测定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胰腺及肝组织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胰岛素的含量;以HuTu-80为细胞模型,ELISA检测GLP-1、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的含量,激光共聚焦检测Ca^(2+)荧光强度。结果玉竹皂苷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及TC、TG、LDL-C水平(P<0.05),升高HDL-C、GLP-1、胰岛素水平(P<0.05),改善胰腺及肝组织形态;玉竹皂苷作用于HuTu-80细胞后,可显著增加cAMP、Ca2+、GLP-1的含量(P<0.05)。然而,玉竹皂苷的作用能被甜味受体抑制剂Lactisole明显抑制(P<0.05)。结论玉竹皂苷因味甘而激动甜味受体,进而促进GLP-1分泌,发挥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味 甜味受体 玉竹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对泰顺县多花黄精适生区的预测及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姜武 张立华 +1 位作者 刘雷雷 章书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6-223,共8页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 多花黄精野外资源匮乏,市场需求量大,研究泰顺多花黄精的生态适生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并筛选出29份多花黄精野外自然分布点位和8个环境变量,构建MaxEnt模型,模型拟合度高。结果表明,海拔、9月太阳辐射、年均温度变化范围、最冷季度降水量、pH值、8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多花黄精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对多花黄精4个适生区在泰顺县19个乡镇的分布面积进行重分类,发现泰顺县内多花黄精的高适生面积为63.01 km^(2),其中罗阳镇、龟湖镇、司前镇、泗溪镇和竹里镇排行前列。该模型结果可靠,建议在多花黄精高适生区做好野生资源保护及人工规范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生态适生性 MaxEnt模型 刀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黄芪药物作用于NF-κB通路的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亚荣 杜素芬 +3 位作者 赵信科 马文苑 田静 孟作环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0,I0014,共6页
当归-黄芪是中药方剂中常用的药对之一,药对使用有着明确的中医配伍意义,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药物组合之一。不仅可自成一方,还能作为临床基础药物组方配伍使用,故历来受到各医家的重视。当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当归与黄芪的药效组合在激发... 当归-黄芪是中药方剂中常用的药对之一,药对使用有着明确的中医配伍意义,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药物组合之一。不仅可自成一方,还能作为临床基础药物组方配伍使用,故历来受到各医家的重视。当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当归与黄芪的药效组合在激发造血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保护心脑血管、免疫系统调节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常用于血管病变、肿瘤患者免疫低下等方面的治疗。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相关信号通路所介导的炎症因子在疾病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中药单体及单药可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减少炎症反应,包括调控白介素(interleukin, IL)家族、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d-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s)家族等因子的表达,起到抗炎抑制细胞黏附、增殖的作用。鉴于此,对当归-黄芪药理、功效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进行综述,以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黄芪 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因子 抗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及其药对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选阳 高原 +7 位作者 唐进法 吴莹 李彬 于瑞 孙昊堃 周璐烨 孙雨蝶 朱明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0,共6页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的补虚类中药,黄芪及其药对在临床应用上历史悠久。重点围绕黄芪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基于黄芪-丹参、黄芪-当归、黄芪-莪术、黄芪-白术、黄芪-川芎、黄芪-人参、黄芪-山药、黄芪-葛根、黄芪-红花等药对的网络药理学...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的补虚类中药,黄芪及其药对在临床应用上历史悠久。重点围绕黄芪的药理作用和近年来基于黄芪-丹参、黄芪-当归、黄芪-莪术、黄芪-白术、黄芪-川芎、黄芪-人参、黄芪-山药、黄芪-葛根、黄芪-红花等药对的网络药理学,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常用的黄芪-当归、黄芪-丹参、黄芪-莪术、黄芪-川芎等药对配伍的临床应用与现代实验研究进行综述。以上内容为系统揭示黄芪及黄芪药对应用的内涵阐释以及黄芪配伍应用的科学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通过对黄芪药理作用和黄芪药对的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深入探析黄芪配伍的科学性,为更好地科学阐释黄芪及其药对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为系统研究黄芪药对配伍理论提供重要依据与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芪及其药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药理作用 药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外用方
12
作者 胡献国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6期64-64,共1页
鱼腥草,又名猪鼻孔、紫蕺、九节莲、肺形草、臭腥草等,为三百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鱼腥草性味辛、寒,入肺、肝经,有清热解毒、行水消肿、利尿通淋、祛瘀生新的功效,适用于痰热壅滞所致的肺痈咯吐脓血,肺热咳嗽,湿热淋症,水肿,痢疾等。
关键词 清热解毒 鱼腥草 外用方 行水消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多糖调节免疫细胞抗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成志 刘一帆 +4 位作者 张晓青 赵戈蕾 张山 刘培民 李东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4,I0003,共7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于首位,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药在抗肺癌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中药多糖作为最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具有较突出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大量研究发现...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于首位,已成为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药在抗肺癌综合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中药多糖作为最常见的中药活性成分,具有较突出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多糖如黄芪多糖、人参多糖、淫羊藿多糖、灵芝多糖、牛膝多糖以及石斛多糖等可以通过调节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髓系抑制细胞、T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改善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免疫细胞功能和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从而更好地发挥抗肺癌作用。通过收集近年来国内外中药多糖发挥抗肺癌治疗作用的相关文献,从中药多糖调节免疫细胞及其抗肺癌作用具体机制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中医药在抗肺癌治疗方面提供新思路,为临床相关新药研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糖 免疫细胞 肺癌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色素提取、分离纯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圆锦 奚佳玉 +3 位作者 董树清 邵士俊 梁卿 杨扶德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5,共5页
枸杞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枸杞色素是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视力、保护肝脏等药理活性,不同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对枸杞色素的含量和纯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枸杞色素的提取、分离... 枸杞是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枸杞色素是枸杞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视力、保护肝脏等药理活性,不同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对枸杞色素的含量和纯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枸杞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化学组成及主要药理活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为枸杞色素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色素 提取 分离纯化 结构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风藤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梦雪 朱静平 +3 位作者 王振兴 李宁 李红伟 李凯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3,I0036,共8页
青风藤是临床常用祛风湿药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目前从青风藤中鉴定出生物碱、三萜、木脂素、丁烯酸内酯、蒽醌、挥发油类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肿瘤、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等药理作用。根据近年来国内外... 青风藤是临床常用祛风湿药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目前从青风藤中鉴定出生物碱、三萜、木脂素、丁烯酸内酯、蒽醌、挥发油类等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抗肿瘤、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等药理作用。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青风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减毒增效策略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青风藤的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风藤 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减毒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Orbitrap HRMS法分析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雅静 王胜超 +5 位作者 张振凌 朱建光 院军 吴亚宁 郭幸 张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8,I0027,I0028,共15页
目的为探究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 HRMS)对曼地亚红豆杉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根据高分辨质谱精确分子量及碎片离子信息、对照品、文献、在线... 目的为探究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Orbitrap HRMS)对曼地亚红豆杉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根据高分辨质谱精确分子量及碎片离子信息、对照品、文献、在线数据库等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以炮制前后各成分的离子峰面积比作为炮制前后的变化指数进行对比;利用SIMCA软件建立曼地亚红豆杉不同炮制品的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型,获得PCA图、OPLS-DA图和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筛选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74个成分,曼地亚红豆杉生品74个成分、酒炙品70个成分、酒浸品70个成分、酒洗品71个成分、酒蒸品71个成分、醋浸品71个成分、醋炒品71个成分、醋蒸品71个成分、蜜炙品72个成分、姜炙品70个成分。其中,18个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鉴定。经PCA,发现不同炮制方法对曼地亚红豆杉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差异,OPLS-DA筛选出VIP值>1的38个化学成分作为不同炮制方法的主要差异性成分。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曼地亚红豆杉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差异,通过比较化学成分差异可为临床疗效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 炮制 UHPLC-Q-Orbitrap HRMS 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八角莲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明月 杨思怡 +4 位作者 马瑜瑾 张岩钊 刘方方 刘传鑫 姜宏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2-532,共11页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八角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演化趋势做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探讨八角莲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热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与八角莲相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 目的利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八角莲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演化趋势做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探讨八角莲研究现状以及最新研究热点。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与八角莲相关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以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793篇中文文献,英文文献771篇。中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曾抗;英文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Arora Rajesh;国内年发文量大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是研究八角莲最多的机构,研究领域内各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有待进一步加深。关键词分析显示八角莲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应用、衍生物的提取与合成。结论八角莲所含木脂素类成分及其相关衍生物的提取与合成,与其在尖锐湿疣治疗、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是八角莲目前的研究热点;八角莲及其活性成分致毒性的损伤机制与治疗方法,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潜在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莲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毒理证据链 鬼臼毒素 神经及内分泌系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肉的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晶晶 马玉明 +5 位作者 彭嘉文 梁炎丽 陆春莲 郑飘雪 秦祖杰 梁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4,共5页
龙眼肉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主要含有糖类、脂类、氨基酸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等。现代药理作用较广,有抗焦虑、抗氧化、抗应激、抗菌、抗衰老、抑肿瘤等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影响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睡眠,其使用前景巨大。通过... 龙眼肉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主要含有糖类、脂类、氨基酸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等。现代药理作用较广,有抗焦虑、抗氧化、抗应激、抗菌、抗衰老、抑肿瘤等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影响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睡眠,其使用前景巨大。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对龙眼肉相关信息进行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研究思路,从不同配伍、不同加工处理方法、成分与药效相关联、不同提取方法、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化学成分可测性、传统药性7个方面对龙眼肉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龙眼肉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肉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抗衰老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管咏梅 张煜薇 +5 位作者 李丽琴 赵氏淳 董欢欢 潘华平 臧振中 陈丽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玫瑰花作为延缓衰老的理气类中药,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史,是抗衰、保肝等相关方剂中高频次出现的抗衰老药物。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揭示,玫瑰花蕴含挥发油、多糖、黄酮、多酚及多种必需氨基酸等成分,成分间协同增效机制产生显著的生物效应... 玫瑰花作为延缓衰老的理气类中药,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史,是抗衰、保肝等相关方剂中高频次出现的抗衰老药物。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揭示,玫瑰花蕴含挥发油、多糖、黄酮、多酚及多种必需氨基酸等成分,成分间协同增效机制产生显著的生物效应;通过清除体内自由基、调节炎症信号通路、增强免疫防御机制等多途径,有效提升机体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抗衰老水平,为其在现代抗衰老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传统中医理论深刻指出,情志不畅是加速机体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累积可导致肝脏功能失调。肝脏作为疏泄气机、调节情志的关键脏器,其功能衰退被视为机体衰老过程的起点。玫瑰花可疏肝胆之郁气,调理肝胆气机、缓解情志抑郁,保持肝气正常疏泄从而延缓衰老。整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总结玫瑰花生物学活性、概括其药理学作用及抗衰老内在机制,并基于中医情志失常-肝失疏泄加速衰老理论学说探析疏肝解郁药效延缓衰老作用,为玫瑰花抗衰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 抗衰老 抗氧化 抗炎 免疫调节 保肝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梨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亚新 侯国栋 +5 位作者 关永霞 赵淑秀 李慧芬 林永强 刘青芝 郭东晓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1,I0029,共13页
藤梨根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干燥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藤梨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目前鉴定的有178种,其结构类型多样,包括三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蒽醌... 藤梨根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的干燥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藤梨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目前鉴定的有178种,其结构类型多样,包括三萜类、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蒽醌类、生物碱类等,三萜类为其主要成分(75种)。这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保肝、抗炎、抗病毒、抗血管生成、抗诱变等多种药理活性。对藤梨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藤梨根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梨根 三萜 苯丙素 生物活性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