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1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脾安魂汤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张谨枫 徐丹 +4 位作者 臧秋迟 江雪纯 季艳芳 闻瑛 袁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04-107,169,共5页
目的探究归脾安魂汤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失眠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艾司唑仑,对照组予乌灵胶囊治疗,试验组予归脾安魂汤治疗,治疗1个月... 目的探究归脾安魂汤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失眠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艾司唑仑,对照组予乌灵胶囊治疗,试验组予归脾安魂汤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艾司唑仑用量、不良情绪。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PSQI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艾司唑仑总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安魂汤治疗失眠可改善睡眠质量和伴随证候,缓解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归脾安魂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不同类型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范欣 罗乐 +3 位作者 刘莹 吴晓翠 冯丽莎 栗锦迁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最常见的两种认知障碍类型。中医治疗认知障碍经验丰富,五脏藏神,尤以心、脾、肾三脏为主,髓海空虚、痰瘀蔽窍是其主要的病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中药改善认知障碍疗效显著。古代... 阿尔兹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是最常见的两种认知障碍类型。中医治疗认知障碍经验丰富,五脏藏神,尤以心、脾、肾三脏为主,髓海空虚、痰瘀蔽窍是其主要的病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现代药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中药改善认知障碍疗效显著。古代医家治疗痴呆方剂的高频药物主要为人参、远志、茯苓等,归经主要为心、脾、肾经;现代各医家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常用方剂的高频药物主要为石菖蒲、熟地黄、黄芪等,主要归为心、肝、肾经;现代各医家治疗血管性痴呆常用方剂的高频药物主要为石菖蒲、丹参、川芎等,归经主要为心、肝、脾、肾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中药成分可能通过增强中枢胆碱系统活性,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促进突触结构重塑,增加血管生成等改善认知功能。通过总结改善不同类型认知障碍中药的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阿尔兹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数据挖掘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彬教授基于阴阳寤寐学说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
3
作者 赵玄骥 郭静 李彬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145-149,共5页
本文总结首都中青年名中医李彬教授基于阴阳寤寐学说论治失眠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促使“阳不入阴”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阳气的状态异常、阴气的状态异常及阴阳交汇的通道被阻,特别是阴阳交汇的通道被阻是治疗失眠的重要切入点。临证中李... 本文总结首都中青年名中医李彬教授基于阴阳寤寐学说论治失眠的经验。李教授认为促使“阳不入阴”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阳气的状态异常、阴气的状态异常及阴阳交汇的通道被阻,特别是阴阳交汇的通道被阻是治疗失眠的重要切入点。临证中李教授主张针药并用,借助针刺擅长“通”的特性,方药擅长“补”的特性,调整阳气和阴气的异常状态,畅达阴阳交汇之道路,使阳能入阴,失眠则愈,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阴阳寤寐学说 阳不入阴 针药并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宇虹教授基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论治失眠拾萃
4
作者 张博文 刘云龙 +5 位作者 吕子琛 李晨铭 戎薪夷 马路遥 刘新越 黄宇虹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174-178,共5页
失眠是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胆腑与失眠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胆腑具有运气机、主决断、寄相火的生理功能。黄宇虹教授基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理论,丰富从胆论治失眠的理论,... 失眠是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胆腑与失眠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胆腑具有运气机、主决断、寄相火的生理功能。黄宇虹教授基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理论,丰富从胆论治失眠的理论,认为治疗失眠以胆腑枢机不利立论。在失眠发病观的角度上,胆与心、肝、胃三脏腑紧密相关,或胆腑失温生寒;或心胆不足;或胆胃不和;或肝胆不和。在临床诊疗中,黄教授主张可通过“和”法治疗失眠,常用“温胆安神、补心益胆、利胆和胃、疏肝利胆”等方法治疗失眠,使少阳之气得以枢转如常,阴阳相交得寐。本文总结黄教授治失眠的经验,以期为失眠的中医药治疗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胆腑枢机不利 黄宇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豉汤加味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热郁胸膈型焦虑性失眠临床观察
5
作者 耿伟富 苏镇红 +1 位作者 司佳佳 曹仕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栀子豉汤加味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热郁胸膈型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热郁胸膈型焦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曲唑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服用加味栀子豉汤,两... 目的观察栀子豉汤加味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热郁胸膈型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热郁胸膈型焦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盐酸曲唑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服用加味栀子豉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中医症状积分评价睡眠质量和热郁胸膈证候,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焦虑程度,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客观评价睡眠质量,并综合评价焦虑和失眠的临床疗效,监测两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在降低PSQI、HAMA评分和入睡困难、躁扰不宁、五心烦热、多梦易醒、胸不任物积分和中医症状总积分,减少觉醒次数,减少非快动眼睡眠期N1、N2期比例,缩短睡眠潜伏期,以及增加非快动眼睡眠期N3期比例和快动眼睡眠期比例,延长睡眠总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栀子豉汤加味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热郁胸膈型焦虑性失眠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性失眠 栀子豉汤 曲唑酮 热郁胸膈 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晓昱从肾论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临证经验
6
作者 赵梦瑶 程晓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临床较为常见。程晓昱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以老年人多见,常因心衰日久,损及肾阳,或年岁增加,五脏渐虚,阴阳失衡,其病位主要在心肾,并可涉及多种脏腑,病机主要在于肾精不足,心肾阳虚,病及...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临床较为常见。程晓昱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以老年人多见,常因心衰日久,损及肾阳,或年岁增加,五脏渐虚,阴阳失衡,其病位主要在心肾,并可涉及多种脏腑,病机主要在于肾精不足,心肾阳虚,病及他脏,以致其余脏腑阳气俱虚,无以温煦、推动脏腑气机正常运行,化生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导致心衰进一步发展。同时,阳气亏虚致营卫失行其道,肾精不足致脑髓失养,元神欠安,最终导致失眠的发生。程教授在临床诊疗中重视“温阳补肾,活血利水”“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内外共治,顺应天时”,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失眠 程晓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劳拉西泮片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7
作者 李南南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劳拉西泮片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劳拉西泮片治疗的32例失眠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期收集32例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劳拉西泮片治...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劳拉西泮片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劳拉西泮片治疗的32例失眠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期收集32例接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劳拉西泮片治疗的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多导睡眠参数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实际睡眠总时间、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睡眠时间(RT)相较于对照组更长;睡眠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1的占比(S1)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劳拉西泮片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具有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劳拉西泮片 失眠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孙家华 董钰 +2 位作者 刘淑娟 韩瑞 李珍珍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目的:观察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并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ISI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联合治疗组PSQI、ISI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理论 铜砭 刮痧 耳夹 耳针 中风 失眠 脑卒中 不寐 大厥 薄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制剂对失眠大鼠自主活动及TLR7/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黄赫 赵文嘉 +7 位作者 赵磊 王若冰 包玉龙 范英兰 张瑜 张洪瀛 甘雨 朱竟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研射干制剂对PCPA致失眠大鼠自主活动、脑电波以及脑组织TLR7、MyD8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只健康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射干制剂低剂量组(26 mg·kg^(-1))、射干制剂中剂量组(52 mg·kg^(-1))、... 目的 探研射干制剂对PCPA致失眠大鼠自主活动、脑电波以及脑组织TLR7、MyD88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只健康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射干制剂低剂量组(26 mg·kg^(-1))、射干制剂中剂量组(52 mg·kg^(-1))、射干制剂高剂量组(104 mg·kg^(-1))、朱砂安神丸组(1.62 g·kg^(-1))、地西泮片组(0.9 mg·kg^(-1))。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TLR7、My D88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采用Etho Vision大小鼠行为学系统记录大鼠自主活动情况;通过无线遥测系统记录各组睡眠时脑电图。结果 与空白组对照比较,模型对照组脑组织TLR7、MyD88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同模型对照组相比,射干制剂低剂量组、射干制剂中剂量组TLR7、MyD88的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射干制剂高剂量组TLR7、MyD88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CPA造模后大鼠运动量明显增加,不同剂量射干制剂组、朱砂安神丸组及地西泮片组运动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射干制剂高剂量组运动减少较为明显;给药120 min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脑电波中的δ波百分比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射干低中剂量组、朱砂安神丸组、地西泮片组δ波百分比均升高(P<0.05)。结论 射干制剂可有效抑制大鼠兴奋性,增加脑电图δ波百分比,改善睡眠,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脑组织TLR7和MyD88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制剂 失眠 脑电波 TOLL样受体7基因 髓样分化因子88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志峰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用药规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丽娜 张参军 +1 位作者 何金丽 陶富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获得完整的、符合标准的处方共242首,中药177味,其中高频药物有远志(210次)、酸枣仁(164次)、柏子仁(154次)、茯苓(119次)、半夏(115次)、龙骨(115次)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出的相关药物组合中,二项关联规则以“远志→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三项关联规则以“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药物关联网络图显示柏子仁、远志、酸枣仁、茯苓、龙骨等药物与其他的高频药物之间关系紧密,用药频率比较高。高频药物可聚为5类。结论:廖志峰名中医辨治失眠用药主要脏腑为心、肝、肾,配伍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安神之品,以四君子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温胆汤等处方为基础方剂,加入镇静安神、宁心安神的药品,处方简练有效,辨证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失眠 用药规律 名中医经验 廖志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小丽 农秀明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70-73,共4页
失眠是指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及环境,仍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疾病,长期失眠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 失眠是指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及环境,仍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疾病,长期失眠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可充分展示中医药的特色及优势。该文综述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文献,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外治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究中医治疗失眠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冬华 陈宗舜 左吉恒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整理并分析中医治疗失眠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名医医案库中名老中医及其书籍中的医案数据,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对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舌象脉象等进行统计分析、聚类...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整理并分析中医治疗失眠的辨证思路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名医医案库中名老中医及其书籍中的医案数据,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对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舌象脉象等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医案794个,涉及中药477味,主要有柴胡、白芍、甘草、酸枣仁、川芎、远志、赤芍、当归、合欢皮、茯苓、郁金、栀子。中药药性以平为主;药味多属甘、苦、辛;主要归肝经。高频中药系统聚类分析聚为4组,第一组:酸枣仁、茯苓;第二组:远志、合欢皮、郁金;第三组:白芍、栀子;第四组:柴胡、川芎、赤芍。药物关联分析得到:柴胡与白芍、柴胡与赤芍的关联性最强,其次是柴胡与川芎。复杂网络分析得到7组中医证候,从高到底依次为:肝阳上亢证,痰热扰心证,肝火扰心证,气滞血瘀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结论中医治疗失眠以清热助眠为法,平调阴阳为纲,多使用清热安神之品,值得临床参考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压豆在失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丽 杨艳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8期603-606,共4页
“失眠”同称为“失眠症”“失眠障碍”及“失眠综合征”。失眠是以患者持续而频繁的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难以开始或维持睡眠以及醒来后难以恢复睡眠为特征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从中医学角度看,失眠属于中医“... “失眠”同称为“失眠症”“失眠障碍”及“失眠综合征”。失眠是以患者持续而频繁的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难以开始或维持睡眠以及醒来后难以恢复睡眠为特征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从中医学角度看,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的致病因素为情志过极、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不和。长期失眠会导致一系列的躯体及精神疾病,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2]、糖尿病[3]、肥胖[4]、焦虑和抑郁症[5]等疾病的发生风险,甚至与认知障碍、虚弱、全因病死率相关[6]。失眠是最普遍的睡眠问题类型,患病率约为30%,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成人出现失眠症状,5%~10%的成人符合全综合征失眠障碍的标准[7]。失眠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西药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依赖性,以及疲乏嗜睡、认知能力下降等明显的不良反应。中药治疗失眠症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原则,在临床显示出确切的疗效。然而,疗效多为个案报道或简单的临床观察,缺乏高级别的临床试验数据,且治疗多使用复方制剂,药物配伍、剂量、疗程等多不固定,为后续药物研发提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支持有限[8]。因此,探讨经济实惠且无不良反应的治疗失眠方法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阴阳 耳穴压豆 长期失眠 失眠症状 精神疾病 不得眠 心血管疾病 体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爽 王吉林 +1 位作者 周江雪 孙英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9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 目的:观察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接受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及不寐心肾不交证候积分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87.50%(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心肾不交证候积分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水火既济”理论,运用脐针联合隔药蒸脐灸治疗不寐,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水火既济 脐针 隔药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扶阳三焦次第法”论治失眠
15
作者 陈灿荣 杨书慧 +3 位作者 张鼎 周珂青 陈飞宇 胡跃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失眠既是病名,又是疾病常伴有的症状,是指患者对睡眠质量不满意的一种主观体验,常觉睡眠时间不够,或是睡眠深度不够,严重的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失眠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是久久不能入睡、眠浅、梦多易醒、早醒后再难入睡和睡眠时间减... 失眠既是病名,又是疾病常伴有的症状,是指患者对睡眠质量不满意的一种主观体验,常觉睡眠时间不够,或是睡眠深度不够,严重的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失眠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是久久不能入睡、眠浅、梦多易醒、早醒后再难入睡和睡眠时间减少,同时也会有白天精神差、易困倦,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此文主要阐述胡跃强教授基于“扶阳三焦次第”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及病案探讨。胡教授临证善用扶阳法,治病立法,强调阳主阴从观,其在仔细辨证后屡用扶阳法治疗失眠多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举验案两则,通过分析此中精髓,以资借鉴,为中医治疗此病提供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思想 三焦次第法 不寐 失眠 名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机气立”理论探讨失眠的皮部浅刺法治疗
16
作者 庄晓云 李盾 +2 位作者 黄桃 杨莉 付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神机气立”是维持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神机、气立的平衡关系与失眠紧密关联。失眠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患病日久容易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各种疾病的罹患风险。以“神机气立”理论为指导,结合皮部浅... “神机气立”是维持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神机、气立的平衡关系与失眠紧密关联。失眠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患病日久容易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各种疾病的罹患风险。以“神机气立”理论为指导,结合皮部浅刺法的长期临床实践,以“固气立、强神机”的治疗原则作为改善失眠的针刺干预策略,可为失眠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机气立理论 失眠 不寐 皮部浅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
17
作者 许海燕 刘艳红 +3 位作者 王珊 侯敏娜 王青 彭修娟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对百合知母汤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靶...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对百合知母汤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靶标预测,将焦虑与失眠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构建;富集分析百合知母汤干预焦虑、失眠的关键靶标;构建可视化的“中药方剂-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关键病理环节”多层次网络关联图。结果:百合知母汤有效成分主要为皂苷、黄酮、挥发油、有机酸等,百合知母汤作用潜在靶标共128个,其中与药物相关靶标14个,与疾病相关靶标114个,药物与疾病共有靶标2个,分别为NR3C1和GABRA1。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主要作用于GABRA1、NFKB1、AR、SMC1A、PIK3CA、NR3C1、DRD2等基因或蛋白靶标中,涉及氨基丁酸、氯离子跨膜运输、突触后膜电位、γ-氨基丁酸的突触传递、神经元凋亡过程负调控及信号转导效应等通路。结论: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GABRA1、NFKB1、DRD2等基因或蛋白表达,调控氨基丁酸、氯离子跨膜运输等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失眠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百合知母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沈红权治疗不寐处方的规律
18
作者 张志丹 沈红权 +2 位作者 袁乙富 孙沛祺 蒋元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56-161,共6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沈红权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 计算机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收治的不寐患者病史资料和医案处方,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沈红权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 计算机收集并整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沈红权主任门诊收治的不寐患者病史资料和医案处方,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味组合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总结处方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结果 共纳入处方245首,涉及210味中药,总结归纳出高频单味中药20味。药性以平、寒、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经为主。药物关联中得出高频药物药对关联规则8条;高频中药角药关联规则7条。药物聚类得出5个聚类处方。核心处方1主要用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者;核心处方2主要用于伴下焦湿热伴便秘者;核心处方3主要用于气虚伴瘀热内蕴证者;核心处方4主要用于肝胆郁热证者;核心处方5主要用于肝郁脾虚证者。结论 沈红权主任治疗失眠以宁心安神、疏肝解郁为基本治法,实证常配伍清利湿热、凉血活血药物,虚实夹杂证配伍健脾养心、调和肝胃药物,虚证配伍益气养血、扶正安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用药规律 沈红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左归胶囊对围绝经期失眠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王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左归胶囊对围绝经期失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n=34)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n... 目的:探讨复方左归胶囊对围绝经期失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n=34)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n=34)应用复方左归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睡眠质量、皮质醇(COR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PSQI评分较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ORT、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复方左归胶囊可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其睡眠质量。且复方左归胶囊可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HPA轴相关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左归胶囊 围绝经期失眠 睡眠质量 HPA轴相关激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立忠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
20
作者 常学辉 陈帅杰 +1 位作者 张良芝 张创业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5期68-71,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立忠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王立忠教授2017—2021年于河南省中医院门诊开具的以失眠为首诊的处方资料,建立规范化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并对高频药物的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进行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立忠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王立忠教授2017—2021年于河南省中医院门诊开具的以失眠为首诊的处方资料,建立规范化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并对高频药物的药性、药味、归经、功效进行分析;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绘制谱系图。结果:共收集处方368首,涉及中药118味,其中高频药物的药性以寒、平、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心、肝、肺、脾、胃、胆、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安神、化痰、理气、清热为主;聚类出3组新方,以疏肝利胆化痰、清热活血宁心、滋阴养血安神为主要功效。结论:王立忠教授治疗失眠重视调理肝脾,治疗以补虚、安神、化痰、理气、清热为主,常用药物包括甘草、酸枣仁、竹茹、龙骨、茯神、白芍、法半夏、黄连、陈皮、柴胡等,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王立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