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芯片研究针刺人迎穴对SHR主动脉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田 郭妍 +4 位作者 芦娟 赵瑞利 LIM ANNA 石学敏 郭长青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观察针刺人迎穴对SHR主动脉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迎组,10只WKY大鼠作为空白组。人迎组大鼠双侧人迎穴进行针刺干预,并记录各组大鼠收缩压变化。4周后剪取大鼠主动脉弓,进行基因芯片...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观察针刺人迎穴对SHR主动脉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迎组,10只WKY大鼠作为空白组。人迎组大鼠双侧人迎穴进行针刺干预,并记录各组大鼠收缩压变化。4周后剪取大鼠主动脉弓,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大鼠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452个基因表达上调,245个基因表达下调;人迎组和模型组相比,261个基因表达上调,986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模型组VS空白组、人迎组VS模型组分别发现了12条、10条显著表达(P<0.05)的差异通路。结论针刺人迎穴降压机制可能与调控高血压血管重构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及通路中的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人迎 原发性高血压 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世忠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荨麻疹经验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明空 沈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648-649,共2页
杨世忠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由于"皮肤虚"以及"风"邪引起,并指出患者"皮肤虚"源于享赋不耐,气血虚弱,且血虚风动,风性轻扬,善行数变。故见瘾疹的皮肤瘙痒来势急骤,缠绵难愈。治疗上当以养血祛风解表止痒... 杨世忠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由于"皮肤虚"以及"风"邪引起,并指出患者"皮肤虚"源于享赋不耐,气血虚弱,且血虚风动,风性轻扬,善行数变。故见瘾疹的皮肤瘙痒来势急骤,缠绵难愈。治疗上当以养血祛风解表止痒为主要治则,以荆防四物汤加蒺藜、乌梅、黄芪、甘草为主方,再随症加减疗效甚佳。杨世忠教授治疗本病还灵活运用针灸方法,对有过敏病史者多选用自血疗法诱导和激发躯体免疫系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达到抗炎、抗过敏功效。针刺时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宛陈则除之",如果急性病人,多根据病情选大椎放血,针刺曲池、合谷手阳明大肠经擅开泄穴,奏清泻阳明疏风解表之效;慢性病人多用三阴交、血海养血和血,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针药并用治疗该疾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针灸疗法 中药 荆芥 防风 杨世忠 自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间断牵引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1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林雅 周粱 +2 位作者 刘强 高丽明 宋卫平 《江西中医药》 2006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小针刀 牵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血浆皮质醇与血粘度、血脂、血糖相关性
4
作者 薛慎伍 张象温 +2 位作者 陈青 王树才 张兆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22-323,共2页
采用放免分析法(RIA)对67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24h4次检测血浆皮质醇(PTC)水平与血流变学,血脂,血糖。结果表明:在6h、24h血细胞比容、血粘度、血脂均高于其他时间。(P<005~001)。PTC... 采用放免分析法(RIA)对67例急性脑梗塞(ACI)患者24h4次检测血浆皮质醇(PTC)水平与血流变学,血脂,血糖。结果表明:在6h、24h血细胞比容、血粘度、血脂均高于其他时间。(P<005~001)。PTC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呈负相关性(r034以上,P<005)。PTC与血脂、血糖虽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午24h,晨间6hPTC明显下降而血粘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脂 血糖 皮质醇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疗法配合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雪培 李国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配合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PHN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火针配合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刺法。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配合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PHN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火针配合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刺法。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P<0.05)。结论火针疗法配合升阳散火汤加减治疗PHN能扶阳补气,宣发郁热,行气散瘀止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火针疗法 升阳散火汤 毫针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方明晓 魏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B超和CT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0月-2006年8月本院收治的具有窒息、异常分娩、产前产时并发症的320例高危患儿,生后3~7d行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结果:经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确诊98例新... 目的:探讨颅脑B超和CT检查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0月-2006年8月本院收治的具有窒息、异常分娩、产前产时并发症的320例高危患儿,生后3~7d行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结果:经颅脑超声或头颅CT检查确诊9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ICH),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0例(61.23%,60/98),脑室内出血(IVH)34例(34.70%,34/98),硬脑膜下出血(SDH)1例(1.02%,1/98),脑实质出血(IPH)3例(3.07%,3/98)。本组颅内出血98例占同期新生儿住院总数1021例的9.60%(98/1021),占同期高危儿320例的30.63%(98/320)。部分病例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等两种及以上颅内病变。IVH34例中Ⅰ、Ⅱ、Ⅲ、及Ⅳ级各为4(11.77%,4/34)、24(70.59%,24/34)、4(11.77%,4/34)及2(5.89%,2/34)例。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常规作床边颅脑超声检查,颅脑B超阴性但疑有颅内病变者进一步行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诊断I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