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脉诊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金连 梁梦晨 +1 位作者 唐禹 崔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93-196,F0003,共5页
以脉图参数为主要诊断依据的数字化脉诊技术是中医诊断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脉诊仪采集脉象信号进行特征分析促进了中医脉诊的客观化、数字化发展。本文从脉诊仪的传感器类型及研究成果、脉象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多源信... 以脉图参数为主要诊断依据的数字化脉诊技术是中医诊断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脉诊仪采集脉象信号进行特征分析促进了中医脉诊的客观化、数字化发展。本文从脉诊仪的传感器类型及研究成果、脉象信号分析方法及应用、多源信号融合的传感器研发和分析方法,以及脉图参数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方面探讨数字化脉诊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为数字化脉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仪 脉图 心血管疾病 多源信号 四诊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 被引量:60
2
作者 胡翔龙 许金森 +3 位作者 叶蕾 杨杰 汪培清 吴宝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在经脉线上的穴位或非穴位点加热 ,都可诱发出与该经脉路线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 .经脉线上相关组织的导热性显著高于非经的对照部位 ,二者的物理学特性确有不同 .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形成机理及其相关的物质基础 。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经脉循行路线 经络 中医学 人体体表 加热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人体脉象识别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炳和 相敬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457,共4页
针对脉象本身的模糊性特点和中医辨识脉象的思维方式 ,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人体脉象的识别问题。建立了一个 8- 5 - 7三层结构的脉象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输入样本的模糊化处理 ,并对 BP算法用加动量的自适应算法加以改进 ,... 针对脉象本身的模糊性特点和中医辨识脉象的思维方式 ,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人体脉象的识别问题。建立了一个 8- 5 - 7三层结构的脉象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输入样本的模糊化处理 ,并对 BP算法用加动量的自适应算法加以改进 ,因此大大减少了训练时间。经 2 80例脉象的识别检验 ,结果表明 ,该对 7种脉象的识别准确率平均为 87% ,比传统的模糊聚类方法提高了 1 2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脉像信号识别 神经网络 中医学 疾病诊断 计算机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焦脉及其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莉莉 苗润宇 +6 位作者 雷烨 赵林华 韦宇 李青伟 夏冰 陈锐 仝小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1-605,共5页
仝小林院士结合现代解剖学将人体划分为顶焦、上焦、中焦和下焦,并提出顶焦脉的概念,即腕横纹及其以上脉。分析了顶焦脉的脉形、走向、态势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认为顶焦脉的提出对于颈部甲状腺疾病、颈椎疾病、颈动脉斑块、脑血管病变... 仝小林院士结合现代解剖学将人体划分为顶焦、上焦、中焦和下焦,并提出顶焦脉的概念,即腕横纹及其以上脉。分析了顶焦脉的脉形、走向、态势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认为顶焦脉的提出对于颈部甲状腺疾病、颈椎疾病、颈动脉斑块、脑血管病变等顶焦部位疾病的轻重及转归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强调病脉诊和态脉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态时,病与态就要互参。顶焦与顶焦脉的提出是对寸口脉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将极大地丰富中医脉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焦 顶焦脉 脉学 甲状腺疾病 颈椎疾病 颈动脉斑块 脑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波形释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瞿年清 谢梦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4,共2页
随着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医脉诊不断走向客观化和实用化。脉诊客观化的关键在于对脉搏波形的客观认识。多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脉搏波形作了较全面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用新近发明的一种由高灵敏度触觉传感器构成的... 随着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中医脉诊不断走向客观化和实用化。脉诊客观化的关键在于对脉搏波形的客观认识。多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脉搏波形作了较全面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用新近发明的一种由高灵敏度触觉传感器构成的计算机脉象仪,对脉搏波形做了全新的记录和分析,得出脉搏波是心脏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引导血液自身在动脉血管中流动而产生的压力变化的结论,从中清晰地反映出心室收缩时间、舒张时间关系和血压在动脉管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形 收缩波 舒张波 血压 心室 脉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波的函数叠加逼近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常昌远 骆璇 +1 位作者 缪炳友 魏同立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研究了脉搏波的形成机理 ,并根据波形变化规律 ,采用函数叠加逼近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脉搏波的特征参量 .初步临床应用表明 ,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晰、直观。
关键词 脉搏波 函数叠加逼近 动脉硬化 心血管疾病 脉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医家“温补重脉诊”临床经验探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红梅 陈雪功 +2 位作者 胡建鹏 高洁 刘凯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11-12,共2页
明清时期,丹溪学说盛行江南,滋阴降火曾有滥用之嫌,部分新安医家对因偏执苦寒误治坏证或迁延不愈者,善用温补之法,凭脉辨证,据脉用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温补",均"以脉为准"。这种"温补重脉诊"... 明清时期,丹溪学说盛行江南,滋阴降火曾有滥用之嫌,部分新安医家对因偏执苦寒误治坏证或迁延不愈者,善用温补之法,凭脉辨证,据脉用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温补",均"以脉为准"。这种"温补重脉诊"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对临床诊治危重证候,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家 温补 脉诊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务求实效;突出特色,继承创新 被引量:5
8
作者 贾海忠 赵进喜 +6 位作者 李海松 刘宝利 王亚红 王艺霖 贾冕 朱立 肖永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11-813,共3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但中医并非不辨病。先辨病,后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利于突出中医特色。立足中医传统理念,学习现代医学相关知识与技术,准确判断预后转归,保证医疗安全,促进中医学术进步,丰富中医诊疗手段,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辨证 辨病 疗效 中医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跷脉之“根结”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宝凯 赵吉平 付钰 《环球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608-609,共2页
"根结理论"首见于《灵枢·根结》篇,论述了足六经肢端腧穴远部主治作用的规律及所治病症的范围。笔者查阅了关于跷脉的相关文献,根据阴阳跷脉与足六经均起于足部且均纵向循行;二者均以所起腧穴为"根",所终了附... "根结理论"首见于《灵枢·根结》篇,论述了足六经肢端腧穴远部主治作用的规律及所治病症的范围。笔者查阅了关于跷脉的相关文献,根据阴阳跷脉与足六经均起于足部且均纵向循行;二者均以所起腧穴为"根",所终了附近为"结";治疗方面"根"穴可通调一经,疗效显著等特点认为跷脉亦有"根结"。在此基础上提出阴阳跷脉之"根穴"与二者结部相应的"结穴"。阴跷脉"根穴":照海;阳跷脉"根穴":申脉;阴跷脉结部相应的"结穴"为睛明;阳跷脉结部相应的"结穴"为风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结理论 阴跷脉 阳跷脉 足六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人体脉搏的信号采集系统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山鹰 娄文忠 《兵工自动化》 2001年第2期57-58,共2页
根据人体脉搏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脉搏采集方案。该方案的系统总体结构由PVDP型脉搏传感器及其信号放大电路、AD574转换芯片和接口、以及脉搏信号数字处理计算机等构成。并介绍了PVDP传感器结构及其电源电路、AD574芯片特性和增强型并... 根据人体脉搏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脉搏采集方案。该方案的系统总体结构由PVDP型脉搏传感器及其信号放大电路、AD574转换芯片和接口、以及脉搏信号数字处理计算机等构成。并介绍了PVDP传感器结构及其电源电路、AD574芯片特性和增强型并口协议(EPP)。讨论了脉搏数字处理时,为消除噪声干扰所采用的移动平均滤波器和为消除随机干扰所采用的LMS自适应滤波器的软件实施过程和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采集 增强型并口协议 AD574 LMS自适应滤波 人体脉搏 PVDP传感器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纤传感器的脉象仪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凤岐 郭山河 +1 位作者 张铁强 申铉国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4年第6期655-659,共5页
本文叙述了所研制的脉象仪的原理、结构和实验结果。用特殊设计的光纤位移传感器作为脉象传感器。将它放在待测的脉动部位,它将感受脉象,并将此脉象信息传递给传感器的反射膜。反射膜随脉象产生不同角度的倾斜,从而改变进入接收光纤的... 本文叙述了所研制的脉象仪的原理、结构和实验结果。用特殊设计的光纤位移传感器作为脉象传感器。将它放在待测的脉动部位,它将感受脉象,并将此脉象信息传递给传感器的反射膜。反射膜随脉象产生不同角度的倾斜,从而改变进入接收光纤的光信号。此光信号的变化将反映脉象信息。携带脉象信息的光信号经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又经放大、滤波、整形之后在显示器上显示脉象图。分析脉象图的频率、幅度及其规律性,并通过与典型病人的脉象图比较,便可诊断病人的疾病性质和病情。初步实测表明,该脉象仪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为中医诊断客观化和科学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探头 诊脉 脉象图 光纤传感器 脉象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脉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兰英 陈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132-135,共4页
脉诊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近年除文献及临床研究外,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脉诊研究中亦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从古代文献、脉学理论、临床应用、客观化、标准化及教学方法方面,对近年脉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医 脉诊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认知视域下“系统辨证脉学”临床实训课程设置与实践 被引量:8
13
作者 滕晶 吴晓迪 王宜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951-953,共3页
详细分析当前脉诊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现状,提出将"情境认知"理论与"系统辨证脉学"相结合,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蓝本,运用"情境认知脉诊教学法"对脉诊教学课程和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形成符合脉... 详细分析当前脉诊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现状,提出将"情境认知"理论与"系统辨证脉学"相结合,以"系统辨证脉学"为蓝本,运用"情境认知脉诊教学法"对脉诊教学课程和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以期形成符合脉诊临床实践教学需求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实训课程培训方式,改变既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现状,从而提高临床实习生脉诊操作技能水平,培养出更多高层次、高水平的诊脉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认知 系统辨证脉学 实训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师诊脉与脉象仪检测信息差异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乃民 张冬雨 +4 位作者 贾丹兵 郭庆丽 许超 张永丰 刘珊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5-16,共2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为实现我国传统中医脉象客观化,先后研制出多种传感形式的脉象仪。但由于脉诊研究过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目前仍没有一种被公认行之有效的脉象仪在临床中普及应用。
关键词 脉诊 脉象仪 四诊客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东宁 何丽云 +2 位作者 吴秉峻 李新龙 侯爱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359-361,共3页
本文对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应用双臂血压心率数据客观反映寸口脉象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的设想,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可能是疾病诊断新途径的研究思路。笔者针对近年来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对中医... 本文对寸口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应用双臂血压心率数据客观反映寸口脉象脏腑气血功能变化的设想,脉诊与双臂血压的关系可能是疾病诊断新途径的研究思路。笔者针对近年来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对中医脉诊和双臂血压之间的关系探讨,分别从中医脉诊与双臂血压测量部位的关系,双臂血压与寸口脉在测病的医学原理方面的关系,脉诊与双臂血压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进一步剖析了脉诊与血压数据结合的可行性,从脉诊与血压数据结合应用这一方面列举了一系列的研究进行论证,同时说明了双臂血压心率指标可能是连接中西医诊断的关键因素。在最后一个部分分析了双臂血压数据应用于脉诊客观化的优势与不足。血压测脉诊断方法还刚刚起步,血压测脉的普适性和准确性还需要经过反复的临床试验和观察,其理论依据和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臂血压 脉诊 寸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脉搏换能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凌志远 杨大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79-85,共7页
脉诊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和分析脉象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运行情况、脏腑生理病变等信息。本文阐述了作者在研究了聚合物基复合压电材料后,利用其具有高可挠性和低声阻抗性,研制成了性能优异的脉博换能器,为中医脉象的... 脉诊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通过检测和分析脉象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运行情况、脏腑生理病变等信息。本文阐述了作者在研究了聚合物基复合压电材料后,利用其具有高可挠性和低声阻抗性,研制成了性能优异的脉博换能器,为中医脉象的正确诊断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手段。实验表明,该脉博换能器具有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体积小,耐冲击、重复再现性好、可消除外界干扰信号等优点,完全能满足中医脉象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 压电换能器 脉搏压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象地形图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秦彩红 王学民 +2 位作者 罗鸣 曹宏梅 陆小左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脉诊是中医诊病取之以象的典型方法,所取之象即为脉象,具有多维、多变的特性。实现脉象信息的充分表达是近现代脉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脉象地形图的构建应基于分析传统脉象的特性,总结脉诊客观化研究的经验,以及借鉴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地... 脉诊是中医诊病取之以象的典型方法,所取之象即为脉象,具有多维、多变的特性。实现脉象信息的充分表达是近现代脉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脉象地形图的构建应基于分析传统脉象的特性,总结脉诊客观化研究的经验,以及借鉴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地形图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象 多路检测 脉象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五神辨治体系下的心理脉象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明珠 滕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669-671,共3页
心理脉象是伴随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代表某种特定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的脉象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身心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也促成了区别于传统脏腑辨证的中医"五神"辨证体系的形成。心理脉象与中医五神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脉象是伴随心理活动而产生的,代表某种特定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的脉象改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身心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也促成了区别于传统脏腑辨证的中医"五神"辨证体系的形成。心理脉象与中医五神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初步构建中医五神辨治体系下心理脉象诊断系统,对于心因性疾病、心理性疾病的诊断以及中医心理学客观化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五神学说 心理脉象 心理学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声信号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谱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炳和 罗建 《声学技术》 CSCD 1999年第A11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脉搏 声信号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毒邪的致病特点、界定与治疗 被引量:33
20
作者 赵智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3-75,共3页
系统叙述了毒邪在诸多疾病中的发病学特点与证候特征 ,并以此为基础阐明了毒邪的临床界定依据 ;在综合当今治疗现状的基础上 ,阐述了毒邪的治疗思路与具体方法。
关键词 毒邪 致病特点 界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