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本科生毒理学教学评价及课堂创新改革初探
1
作者 张文娟 张心煜 +2 位作者 李敏 谭璐艺 朱晨雨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分析其对毒理学教学各板块重要性和满意度、相关性及优化措施等情况及其对教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结果105名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4.8%,女生占55.2%。选毒理学最重要原因,44.8%的学生认为课程很有用,26.7%的学生因内心喜欢,25.7%的学生因学分需要。对毒理学总体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3.3%和96.2%。对教学内容,86.7%的学生认为很有印象且教材合适;74.3%的学生认为36学时可保持;42.9%的学生对教学案例印象最深刻。92.2%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可增加开放性考试题目。在选修毒理学原因方面,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重要性不同;对于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满意度,不同原因间存在差异,认为本课程很有用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最高。教学方法是学生最重视板块。94.2%的学生均喜欢科普创新或随堂案例演绎,认为对课程学习有帮助,并建议演绎形式多样化。结论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满意度高,随堂案例模拟和科普创新方法应持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毒理学 新医科 教学改革 科普创新 案例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暴露对雌性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静 刘聪 谢青贞(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5-158,176,共5页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MPs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并在肠道、肝脏和卵巢等多个组织中沉积。MPs暴露对女性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进入卵巢的MPs可对卵泡发育、卵母...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MPs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并在肠道、肝脏和卵巢等多个组织中沉积。MPs暴露对女性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进入卵巢的MPs可对卵泡发育、卵母细胞质量和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雌性生育力。这些负面影响主要是通过凋亡、氧化应激以及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机制来实现。此外,近年研究还发现MPs可以进入胎盘并导致胎盘代谢异常、母胎界面免疫失衡和胎盘结构受损。而母源MPs暴露后,MPs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子代体内,对子代的神经、消化和生殖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鉴于MPs的毒性以及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应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性地减少MPs的暴露,预防或降低MPs对人类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微粒 环境暴露 卵泡 生长和发育 生育力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腺嘌呤对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大鼠肝脏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惠瑜 安红梅 +1 位作者 窦岚 曹可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A)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PBS组、TGF-β+3-MA组。TGF-β+3-MA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3-MA(0.5 mg/mL)处理24 h,TGF-β+PBS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 ng/mL TGF-β培养72 h后加入等量PBS处理24 h,空白组加入等量PBS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蛋白和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蛋白。结果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活化标志物α-SMA、TGF-β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TGF-β+PBS组、TGF-β+3-MA组细胞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Atg5 mRNA和蛋白均高于空白组,且TGF-β+3-MA组均低于TGF-β+PBS组(P均<0.05)。结论3-MA可抑制TGF-β诱导的大鼠肝星形细胞株HSC-T6活化及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腺嘌呤 肝脏星形细胞株 HSC-T6细胞 细胞活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自噬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和亚硒酸钠对镉致大鼠肝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
4
作者 肖登 张永欣 +2 位作者 王婷 王俊玲 李成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4-7,共4页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和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镉(Cd)致大鼠肝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Cl_(2)组、LBP组、Na_(2)SeO_(3)组、LBP联合Na_(2)SeO_(3)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造模,其余四组腹腔注射CdCl_(2)...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和亚硒酸钠(Na_(2)SeO_(3))对镉(Cd)致大鼠肝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Cl_(2)组、LBP组、Na_(2)SeO_(3)组、LBP联合Na_(2)SeO_(3)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造模,其余四组腹腔注射CdCl_(2)染毒。染毒1 h后,对照组和CdCl_(2)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LBP组、Na_(2)SeO_(3)组分别给予LBP、Na_(2)SeO_(3)灌胃,LBP联合Na_(2)SeO_(3)组给予LBP和Na_(2)SeO_(3)灌胃,每日染毒和灌胃各进行1次,共干预35 d。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测定大鼠肝组织Cd含量;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及总胆红素(TB)的含量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苹果酸脱氢酶(MDH)、琥珀酸脱氢酶(SDH)、铁调节蛋白(IRP-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dCl_(2)组、LBP组和Na_(2)SeO_(3)组相比,LBP联合Na_(2)SeO_(3)组肝细胞排列更紧密,细胞核更清晰可见,肝小叶中央静脉无淤血。相比CdCl_(2)组,LBP联合Na_(2)SeO_(3)组能降低Cd在大鼠肝脏的蓄积(P<0.05)。LBP联合Na_(2)SeO_(3)组与CdCl_(2)组相比,血清ALT、AST水平降低(P<0.05);LBP联合Na_(2)SeO_(3)组与CdCl_(2)组相比,大鼠肝脏组织中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MDA降低(P<0.05);LBP联合Na_(2)SeO_(3)组大鼠肝脏组织中MDH、SDH、IRP-1、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dCl_(2)组、LBP组和Na_(2)SeO_(3)组升高(P<0.05)。结论:LBP和Na_(2)SeO_(3)联合干预可能通过增强大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拮抗Cd诱导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 枸杞多糖 亚硒酸钠 肝脏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病理实验室甲醛危害控制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谊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2期98-99,113,共3页
在解剖病理实验室,甲醛广泛用于组织样本的固定过程,但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引发了广泛关注。探讨了减少甲醛暴露风险的有效策略,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措施以及使用非甲醛固定剂替代品,旨在为解剖病理实验室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工作环... 在解剖病理实验室,甲醛广泛用于组织样本的固定过程,但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引发了广泛关注。探讨了减少甲醛暴露风险的有效策略,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措施以及使用非甲醛固定剂替代品,旨在为解剖病理实验室提供一个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并推动实验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危害 解剖病理实验室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籽油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48
6
作者 朱文学 李欣 +2 位作者 刘少阳 白喜婷 刘珂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8-251,共4页
目的:研究牡丹籽油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精子畸形的遗传毒性实验和亚急性毒性实验进行毒理学研究,并对其做出安全性评价。结果:牡丹籽油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大于15g/kgbw,判属无毒类;小鼠精子畸形遗传... 目的:研究牡丹籽油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精子畸形的遗传毒性实验和亚急性毒性实验进行毒理学研究,并对其做出安全性评价。结果:牡丹籽油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大于15g/kgbw,判属无毒类;小鼠精子畸形遗传毒性实验为阴性,表明该受试物无致突变作用;在大鼠30d喂养实验中未见动物健康状况、生化、血液学指标和器官组织形态的异常变化,据此初步估计该产品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5.0g/kgbw(人体推荐摄入量的150倍)。结论:牡丹籽油无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毒理学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7
作者 胡虎 盛宏强 +1 位作者 马晓琼 来茂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44-550,共7页
三聚氰胺因为最近的奶粉事件成为食品公共安全的焦点,所以针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理化性质、代谢、毒理机制,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的急性毒性作用很低,体内... 三聚氰胺因为最近的奶粉事件成为食品公共安全的焦点,所以针对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研究作一综述,主要从理化性质、代谢、毒理机制,以及检测等方面进行总结。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本身的急性毒性作用很低,体内为惰性代谢,大部分以原型从尿液排出,大剂量应用时主要对肾脏产生毒性,产生结石,急性肾衰和结石相关的膀胱肿瘤,但同时可能对心脏等肾脏以外的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它们的毒性具有对动物物种的选择性,相对于小鼠、猫和大鼠的肾脏毒性反应更大,而且在雄性动物更加明显。在检测上,HPLC/MS/MS正在成为主要的检测手段。尽管对这一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特性已有一定的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何肾脏成为结晶产生的主要器官,对肾脏以外器官/系统的作用如何,体内同时存在的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可能的累加和协同作用机制等等,亟待进一步从生理、病理、生化实验方面作出解答,为未来生物毒理研究和研制出解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胺/副作用 氰胺/毒性 三聚氰胺 三聚氰酸 毒理学 肾毒性 致肿瘤性 生物学效应 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色素的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46
8
作者 李进 原惠 +2 位作者 曾献春 韩彬 时德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0-475,共6页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色素作为食用色素使用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利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黑果枸杞色素的KM小鼠LD50大于24g/kgbw,说明...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色素作为食用色素使用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利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和30d喂养试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黑果枸杞色素的KM小鼠LD50大于24g/kgbw,说明该受试物属于无毒级物质。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的结果皆为阴性,未显示出致突变性。而30d喂养试验表明,黑果枸杞色素在2.4、1.2、0.24g/kgbw剂量时,对动物的身体、脏器的生长发育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黑果枸杞色素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可以作为药食两用天然色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色素 安全性 毒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甾醇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莉华 许新德 +2 位作者 邵斌 叶双明 洪毅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22,共4页
按照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植物甾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原料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小鼠急性经口LD5... 按照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规范》,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植物甾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原料的食用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5 000 m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由此得出植物甾醇属于实际无毒物,可以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原料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安全性 毒理试验 AMES试验 微核试验 精子畸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高效降解菌H-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18
10
作者 金雷 陈瑜 +4 位作者 严忠雍 郭远明 祝银 龙举 顾蓓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02-206,共5页
为了获得高效广谱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降解菌,本研究从长期受食品塑料垃圾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获得一株DBP高效降解菌,命名为H-2。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 为了获得高效广谱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降解菌,本研究从长期受食品塑料垃圾污染的土壤中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获得一株DBP高效降解菌,命名为H-2。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菌株H-2对DBP的降解特性及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广谱性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菌株H-2降解DBP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0;在此最适条件下,菌株H-2在3 d内对100 mg/L DBP的降解率高达87.6%。菌株H-2能高效降解短链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DBP,而对长链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降解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类芽孢杆菌属 降解特性 降解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及茶多酚对铅毒小鼠体内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朴宰日 王岳飞 +5 位作者 杨贤强 陈留记 杨勇 赵保路 焦鸿利 周淡宜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观察茶儿茶素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和茶多酚对铅染毒小鼠体内铅含量的影响。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TBA(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MDA(丙二醛)的量测量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以醋酸铅染毒小鼠,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 观察茶儿茶素对铅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和茶多酚对铅染毒小鼠体内铅含量的影响。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TBA(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生成MDA(丙二醛)的量测量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以醋酸铅染毒小鼠,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小鼠器官中的铅含量。结果发现儿茶素能改善铅诱导细胞的氧化损伤,使细胞活力升高,MDA下降;铅染毒后,小鼠血液、肝、肾、脑和股骨蓄积的铅含量显著增加,茶多酚对小鼠肝脏排铅有显著作用,但对其他器官的铅排泄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HepG2细胞 氧化损伤 小鼠 细胞活力 细胞脂质过氧化 器官 肝脏 铅毒 排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昭日格图 娜日苏 +3 位作者 韩景芬 麻春杰 领小 博日吉汗格日勒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09-31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作为保健食品及药品使用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利用大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Ames实验和大鼠30d喂养实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咀嚼片对雌、雄大鼠急性经...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作为保健食品及药品使用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利用大鼠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Ames实验和大鼠30d喂养实验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急性毒性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咀嚼片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最大耐受量(MTD)均大于15.0g/kgbw,其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量的300倍,说明受试物属于无毒级物质。遗传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变实验、Ames实验的结果皆为阴性,未显示出致突变性。30d喂养实验表明,5.00、2.50和1.25g/kgbw剂量时,对动物的身体、脏器的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黄芪多糖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作为保健食品及药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安全性 毒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胺生殖和发育毒性及其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鲁静 周催 +3 位作者 孙娜 王静 王翠艳 车会莲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457-462,共6页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含淀粉类食品经过120℃以上高温加热后产生的,有研究表明AA对机体有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基因毒性等,尤其是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研究中,任...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是含淀粉类食品经过120℃以上高温加热后产生的,有研究表明AA对机体有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基因毒性等,尤其是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研究中,任何反映生殖系统损伤的指标均可作为AA生殖毒性的生物标志物;同样,所有能反应发育毒性终点的指标均可作为AA发育毒性的生物标志物。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的确定,其在安全性评价中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对综合评价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AA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为AA这两种毒性评价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功能油脂安全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浮萍 李燕羽 +2 位作者 于殿宇 张兰威 杨丽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6-40,共5页
对自制的共轭亚油酸(CLA)功能油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无中毒及死亡症状;遗传毒性试验中受试物各剂量组的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的多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未发... 对自制的共轭亚油酸(CLA)功能油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无中毒及死亡症状;遗传毒性试验中受试物各剂量组的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的多项指标测定结果均未发现受试物有明显毒性。CLA功能油脂是无毒、无遗传突变的可食用性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功能油脂 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30 d喂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对大鼠肝损伤及CYP 1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严玉霖 高洪 +2 位作者 孙文汇 高利波 赵汝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1-35,共5页
为探讨苏丹红Ⅰ(SudanⅠ)对大鼠肝脏损伤及细胞色素CYP 1A1表达的影响,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SudanⅠ处理组,其中SudanⅠ处理组分为4个剂量处理组:Ⅰ组(265 mg/kg)、Ⅱ组(530 mg/kg)、Ⅲ组(795 mg/kg)和Ⅳ组(975 mg/kg)... 为探讨苏丹红Ⅰ(SudanⅠ)对大鼠肝脏损伤及细胞色素CYP 1A1表达的影响,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SudanⅠ处理组,其中SudanⅠ处理组分为4个剂量处理组:Ⅰ组(265 mg/kg)、Ⅱ组(530 mg/kg)、Ⅲ组(795 mg/kg)和Ⅳ组(975 mg/kg),连续饲喂10天后采集肝脏作为检测样本。常规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SudanⅠ对肝细胞的损伤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SudanⅠ对CYP 1A1表达的影响。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SudanⅠ处理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超微结构变化为肝细胞胞浆内有脂肪滴,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SudanⅠ处理组肝脏CYP 1A1基因表达蛋白的积分光密度极显著高于C组(P<0.01),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SudanⅠ能够上调CYP 1A1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各种毒性效应,最终导致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红Ⅰ 肝损伤 细胞色素CYP 1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PRT基因突变及CBMN研究AT细胞高辐射敏感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加林 曹建平 +5 位作者 朱巍 刘芬菊 王明明 周献锋 朱财英 郑斯英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5-369,共5页
研究了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高辐射敏感性。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为对照,利用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 研究了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患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AT5BIVA(AT细胞)的高辐射敏感性。以源于正常人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系GM0639(GM细胞)为对照,利用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Hypoxanthine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prt)位点突变分析技术及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micronucleusmethod,CBMN),在AT细胞和GM细胞经Coγ射线0、1、2、3、4Gy60照射后,观察比较AT细胞和GM细胞之间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hprtMF)、微核率(MNF)及微核细胞率(MNCF)的差异,并分别进行曲线拟合。在各剂量点,AT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GM细胞,其差别具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1);AT和GM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微核率及微核细胞率均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可拟合成剂量效应直线方程y=a+bx。结果表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患者AT细胞辐射敏感性显著高于GM细胞,具有高辐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高辐射敏感性 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 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苯酚与取代苯酚及苯胺类化合物对鲫鱼联合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志华 朱正丽 +1 位作者 陆光华 赵海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到10种单一化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以及12组混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 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鲫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得到10种单一化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以及12组混合物的半致死浓度(CL50mix).采用毒性单位法、相加指数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混合物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了定性评价,2-氯苯酚与取代苯酚、苯胺类化合物的联合效应以部分相加和协同作用为主.以混合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lgPmix)和前沿轨道能距(ΔEmix)为结构描述符,建立了联合毒性效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结果表明,化合物的脂溶性和反应性越强,混合物联合毒性越大,所得的模型对2-氯苯酚与苯胺类混合物的毒性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苯酚 鲫鱼 定量构效关系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尿液中硝基安定代谢物的GC-MS检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克建 潘智文 +6 位作者 李宏森 林翠梧 刘晓锋 罗正坚 李璐 陈而廉 朱定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8-30,共3页
The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assways of nitrazepam in rat were confirmed.Wistar rats were feed a pill of nitrazepam,24 h urine reactions were collected.After β-Glucuronidase hydrolysis of the urine samples,the frac... The metabolites and metabolic passways of nitrazepam in rat were confirmed.Wistar rats were feed a pill of nitrazepam,24 h urine reactions were collected.After β-Glucuronidase hydrolysis of the urine samples,the fractions were extracted by Oasis HLB3cc solid-phase column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DB-35 MS column.7-Acetylaminonitrazepam,7-aminonitrazepam and 2-amino-5-nitrophenylphenylmethanone were identified as nitrazepam metabolite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wo metabolic passways for nitrazepam may be operative in rat.The first passway leads to the corresponding 7-aminonimetazepam in which the amino group is subsequently acetylated.The second passway is open the parent compounds rings to 2-amino-5-nitrophenylphenylmethanone.Nitrazepam was metabolized quickly in rats and 7-acetylaminonitrazepam were the main metabolites in ur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AZEPAM URINE METABOLIT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蒿总黄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雨龙 华春 +1 位作者 扶庆权 吴向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6-210,共5页
目的:研究芦蒿总黄酮提取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实验和Ames试验,观察芦蒿总黄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结果:芦蒿总黄酮提取物急性毒性的LD50>1... 目的:研究芦蒿总黄酮提取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实验和Ames试验,观察芦蒿总黄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结果:芦蒿总黄酮提取物急性毒性的LD50>10 g/kg,遗传毒性实验为阴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芦蒿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有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蒿 总黄酮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籽仁油GC-MS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方健 苏小建 +1 位作者 梁荣感 田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八角籽仁油,通过GC-MS分析了八角籽仁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并对八角籽仁油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八角籽仁油中亚油酸含量34.658%,油酸含量34.986%,棕榈酸含量17.838%,山嵛酸含量4.096%,硬脂酸含量4.093%,... 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八角籽仁油,通过GC-MS分析了八角籽仁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并对八角籽仁油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八角籽仁油中亚油酸含量34.658%,油酸含量34.986%,棕榈酸含量17.838%,山嵛酸含量4.096%,硬脂酸含量4.093%,花生酸含量1.550%,二十四碳酸含量1.336%;不饱和脂肪酸占69.644%,饱和脂肪酸占28.913%。急性毒性试验初步确定八角籽仁油小鼠最小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均大于40 m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籽仁油 气相色谱-质谱 脂肪酸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