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裳凤蝶和裳凤蝶的人工饲养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蔡月仙 廖森泰 +2 位作者 吴福泉 吴娱明 姚锡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53,共3页
对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和裳凤蝶(Troides helena)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存活率进行了观察,初步探索了人工饲养裳凤蝶的方法。
关键词 金裳凤蝶 裳凤蝶 人工饲养 生物学特性 存活率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凤蝶滞育期间水溶性蛋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10,共6页
为深入了解美凤蝶滞育机理,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滞育期间蛋白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电泳结果显示,滞育期间蛋白质吸收峰在25~42个之间,3月中旬最少为25个,12月下旬最多为42,其余时期相近,在28~34个之间;同时,滞育期间蛋白质峰面积和迁... 为深入了解美凤蝶滞育机理,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滞育期间蛋白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电泳结果显示,滞育期间蛋白质吸收峰在25~42个之间,3月中旬最少为25个,12月下旬最多为42,其余时期相近,在28~34个之间;同时,滞育期间蛋白质峰面积和迁移时间上存在差异。结果表明,滞育期间进行着一定程度的蛋白质代谢,其种类、数量和含量发生了变化,但除12月下旬变化较大外,其余时期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凤蝶 蛋白质 滞育 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蝴蝶:中华虎凤蝶的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洪健 胡萃 叶恭银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3-13,共1页
中华虎凤蝶 Luehdorfia chinensis 特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数量稀少,其中的华山亚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我们对该蝴蝶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方法和超微形态作了系统研究,本文报道对其卵、幼虫、蛹、成虫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 中华虎凤蝶 Luehdorfia chinensis 特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数量稀少,其中的华山亚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我们对该蝴蝶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方法和超微形态作了系统研究,本文报道对其卵、幼虫、蛹、成虫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为昆虫超微形态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虎凤蝶 珍稀动物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发现绿带燕凤蝶 被引量:2
4
作者 曾爱平 游兰韶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397,共1页
报道湖南省张家界发现的东洋区特产珍奇种绿带燕凤蝶Lamproptera meges Zinkin-Sommer,记述了其形态.
关键词 绿带燕凤蝶 燕风蝶属 湖南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凤蝶非滞育蛹、滞育蛹与滞育蛹羽化成虫水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美凤蝶滞育机理,利用重量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水分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水分含量在79.022 4%~81.188 7%之间,相对较高;滞育蛹水分含量在77.185 7%~78.527 1%之间,含量相对稳定,... 为了进一步了解美凤蝶滞育机理,利用重量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水分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水分含量在79.022 4%~81.188 7%之间,相对较高;滞育蛹水分含量在77.185 7%~78.527 1%之间,含量相对稳定,变化较小,呈现微小的规则波动。滞育蛹羽化成虫水分含量为63.662 4%,含量较低。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水分含量与变化差异表明,三者有不同的水分代谢特征。滞育蛹不同发育阶段水分含量变化与滞育蛹的发育阶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凤蝶 水分含量 滞育 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中华虎凤蝶生态环境及起源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晶 居峰 +3 位作者 万志洲 刘曙雯 奚月明 董丽娜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6期53-56,共4页
对紫金山中华虎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分布、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根据中华虎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对寄主及栖息环境的要求以及紫金山森林结构的演替等多项因素分析,紫金山的中华虎凤蝶应为外来物种,对紫金山中华虎凤蝶的保护提出了... 对紫金山中华虎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寄主植物分布、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根据中华虎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对寄主及栖息环境的要求以及紫金山森林结构的演替等多项因素分析,紫金山的中华虎凤蝶应为外来物种,对紫金山中华虎凤蝶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 中华虎凤蝶 生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播卡金矿周边地区昆虫资源调查分析
7
作者 欧晓红 赵永霜 +2 位作者 陈杰 张晓宁 柳青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6期20-27,共8页
对东川播卡金矿周边地区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在鉴定类群中。以鞘翅目(COLEOPTER)种类最多,有19科84种;物种数量占所有昆虫种总数的39.1%;鳞翅目(LEPIDOFFERA)次之.有17科55种,物种数量占25.6%。昆虫种类及分布与其生... 对东川播卡金矿周边地区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表明,在鉴定类群中。以鞘翅目(COLEOPTER)种类最多,有19科84种;物种数量占所有昆虫种总数的39.1%;鳞翅目(LEPIDOFFERA)次之.有17科55种,物种数量占25.6%。昆虫种类及分布与其生境和植被类型有关,在海拔1000—2500m的中山地带昆虫种类最为丰富。东川播卡周边地区是我国特有种三尾褐凤蝶Sinonitis thaidina tongchuanensis Lee的主要分布区。三尾褐凤蝶是国家Ⅱ级保护物种,同时亦是珍稀蝶粪,该地区开发建设时应注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资源 三尾褐凤蝶 东川播卡金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肉食亚目(鞘翅目)昆虫资源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旭炳 吴艳霞 +3 位作者 吴晓倩 杜心璐 吴晟昊 朴美花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12期92-92,共1页
2015年和2016年6-9月间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采集了鞘翅目肉食亚目昆虫标本114号,已鉴定出3科14属22种。步甲科昆虫的属和种数占优势,84.62%和77.27%。星斑虎甲Cicindela kaleea Bates个体数量最多,48头,占总个体数的42.11%,其次为棒婪... 2015年和2016年6-9月间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内采集了鞘翅目肉食亚目昆虫标本114号,已鉴定出3科14属22种。步甲科昆虫的属和种数占优势,84.62%和77.27%。星斑虎甲Cicindela kaleea Bates个体数量最多,48头,占总个体数的42.11%,其次为棒婪步甲Harpalus bungii Cnaudoir,10头,占总个体数的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肉食亚目 昆虫资源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珠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艳 顾保龙 +1 位作者 叶黎红 孙兴全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5期462-464,共3页
关键词 红珠凤蝶 生物学特性 马兜铃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字纹青凤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汉林 王根寿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2-24,共3页
八字纹青凤蝶GraphiumchironWallace是木兰科多种树木的食叶害虫,本文报道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关键词 八字纹青凤蝶 形态 生物学 凤蝶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长沙地区红珠凤蝶生物学特性
11
作者 余洁 肖铁光 戈峰 《作物研究》 2017年第5期538-542,共5页
从野外采集红珠凤蝶的老熟幼虫,进行室内繁殖以及室内室外饲养,对卵、幼虫各龄期、蛹以及成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幼虫各个龄期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探究了温度对红珠凤蝶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的影响,并计算出... 从野外采集红珠凤蝶的老熟幼虫,进行室内繁殖以及室内室外饲养,对卵、幼虫各龄期、蛹以及成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幼虫各个龄期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探究了温度对红珠凤蝶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的影响,并计算出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红珠凤蝶在长沙地区1年发生4~5代,以蛹越冬;(2)幼虫各个龄期的头宽、体长以及形态特征有差异;(3)25±1℃温度条件下,红珠凤蝶完成一代的历期为49.3 d,此时卵的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有最高值,分别为98.2%和96.8%;(4)发育起点温度,卵5.9±1.8℃,幼虫9.8±2.0℃,蛹5.7±1.6℃,总有效积温664.0℃,最适发育温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珠凤蝶 生物学 发育 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绢蝶资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远林 《甘肃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53-55,共3页
记载了甘肃境内绢蝶属 ( Parnassius)昆虫的种类及地理分布情况 ,共计 2 9种及亚种 ,并对如何保护绢蝶资源提出了建议 ,为今后保护和深入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绢蝶资源 保护 甘肃 种类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小陇山林区丝带凤蝶形态特征及生境特性调查
13
作者 李建林 杨海裕 贠慧玲 《南方农业》 2022年第15期192-195,共4页
为了解丝带凤蝶形态、习性及种群特征,通过野外调查、标记重捕和样方调查法,结合试验地人工饲养,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高桥林场调查研究了丝带凤蝶成虫、卵、幼虫、蛹的形态、生活习性及种群特征。调查结果:丝带凤蝶在小陇山林区... 为了解丝带凤蝶形态、习性及种群特征,通过野外调查、标记重捕和样方调查法,结合试验地人工饲养,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高桥林场调查研究了丝带凤蝶成虫、卵、幼虫、蛹的形态、生活习性及种群特征。调查结果:丝带凤蝶在小陇山林区1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越冬蛹次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两代夏季蛹期7 d左右;5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6月下旬为第2代成虫高峰期,第3代成虫于8月上中旬出现;幼虫共5龄,取食北马兜铃,历期约1个月;成虫雌雄异型,飞行缓慢,飞行距离最远300 m,寿命6 d左右;寄主植物北马兜铃平均密度为0.55株·m^(-2),有虫株率11.24%,虫口密度0.24头·株^(-1)。丝带凤蝶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种群有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带凤蝶 形态特征 生活史 生活习性 种群特征 小陇山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