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海玉筋鱼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昌海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2,共8页
1999~2004年来,对黄海玉筋鱼渔场变动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产卵期对沿海小型流动渔具及定置张网渔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繁殖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海35N。以北近海,存在着范围很广的玉筋鱼产卵场,主要产卵场有3处,各自相互隔离... 1999~2004年来,对黄海玉筋鱼渔场变动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产卵期对沿海小型流动渔具及定置张网渔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繁殖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海35N。以北近海,存在着范围很广的玉筋鱼产卵场,主要产卵场有3处,各自相互隔离。本文主要以北部产卵场为重点,开展该鱼繁殖习性的研究。北部产卵场玉筋鱼产卵盛期为11月,Ⅳ~Ⅴ期卵巢内相同卵径的频率分布十分集中,为明显的单峰型,属一次性产卵类型。1龄玉筋鱼95%以上性成熟,作为小型鱼种,个体绝对生殖力很高,纯重在1.8~13.8g、体长在90~200mm,个体绝对生殖力一般在0.60~4.20×10^4粒,个体生殖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玉筋鱼群体组成简单,生殖群体最高仅为3龄,以1~2龄为主,年度发生量有波动,但不大。过度利用剩余群体以及对幼鱼的破坏,已导致了北部及西部产卵场的发生量连年锐减,实现可持续利用这一资源也是该项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筋鱼 繁殖习性 北部产卵场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摄食生态研究内容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杨瑞斌 谢从新 《水利渔业》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对个体、种群摄食生态研究中运用的传统表格法和直观图示法等作了比较 ,指出了更正重量法更适于凶猛鱼类食性的研究。对群落摄食生态研究中常用的营养位重叠指数、食物重叠指数、食物多样性指数(营养位宽度 )等指标及聚类分析。
关键词 鱼类 研究方法 食性 种群摄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黄河口近岸幼鱼食物结构与饵料重叠 被引量:4
3
作者 孟田湘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6,共6页
莱州湾黄河口区幼鱼可分为浮游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混合食性和游泳动物食性4个类群。主要饵料生物为浮游动物、长尾类和仔幼鱼。浮游动物食性和游泳动物食性类群饵料重叠最严重,重叠系数在0.9以上。底栖动物食性类群由于饵料有... 莱州湾黄河口区幼鱼可分为浮游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混合食性和游泳动物食性4个类群。主要饵料生物为浮游动物、长尾类和仔幼鱼。浮游动物食性和游泳动物食性类群饵料重叠最严重,重叠系数在0.9以上。底栖动物食性类群由于饵料有一定的偏离,重叠系数在0.56~0.72之间。小黄鱼、虎鱼类等幼鱼由于都以摄食长尾类和仔幼鱼为主,重叠系数在0.8以上。幼鱼的营养级在2.1~3.2之间,平均比渤海成鱼营养级低0.43。这是由于有些幼鱼虽已完成食性转换,但随着体长增长,高营养级饵料的比例会逐渐增加,而有些幼鱼还没有完成食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幼鱼 食物结构 饵料重叠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分布特征与鲢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3
4
作者 薛绍伟 梁祥 +5 位作者 王静 雷春云 熊燕 张建斌 王文玉 赖宝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4-429,共6页
【目的】全面了解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及净水鱼类群体状况,加强水环境管理。【方法】在库区设置10个采样点,同期分别开展4次采样,对渔获物进行分类鉴定并对样本进行生物学测量和统计分析,利用FiSAT II-VPA进行鲢的资源量估算。【结果】云... 【目的】全面了解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及净水鱼类群体状况,加强水环境管理。【方法】在库区设置10个采样点,同期分别开展4次采样,对渔获物进行分类鉴定并对样本进行生物学测量和统计分析,利用FiSAT II-VPA进行鲢的资源量估算。【结果】云龙水库库区分布有鱼类16种,隶属3目7科16属。鲢、鳙、鲫、草鱼、麦穗鱼、?、高体鳑鲏、罗非鱼、子陵吻鰕虎鱼、太湖新银鱼、池沼公鱼和棒花鱼为常见种;鲤、泥鳅、大鳞副泥鳅和小黄?鱼为偶见种。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和太湖新银鱼为优势种;鲤、鲫、鲢、鳙、草鱼、棒花鱼、高体鳑鲏、泥鳅、大鳞副泥鳅、罗非鱼、小黄?鱼和池沼公鱼为非优势种。鲢体质量—体长幂函数关系为:W=1.562 22×10-5L3.024 78 (n=193,R2=0.921 32),资源量估算为5.99×105尾。【结论】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分布与静水环境条件基本一致,水环境管理中应加大对小型鱼类的捕捞强度及适当投放净水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水库 鱼类资源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9L脑胶质瘤模型的血卟啉衍生物光放射疗法
5
作者 淳光(摘译) 翁嘉颖(校)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139-139,共1页
血卟啉衍生物(HPD)分布在患有大脑内肿瘤模型——9L神经质肉瘤在药物注入静脉内4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以后,通过指示录像荧光显微技术作出评价。正常脑内的最高组织荧光含量在4小时后即可观察到,而肿癌组织荧光最高含量区域... 血卟啉衍生物(HPD)分布在患有大脑内肿瘤模型——9L神经质肉瘤在药物注入静脉内4小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以后,通过指示录像荧光显微技术作出评价。正常脑内的最高组织荧光含量在4小时后即可观察到,而肿癌组织荧光最高含量区域在24小时产生。虽然荧光含量计数显示肿瘤内的HPD摄取与正常大脑对比显示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衍生物 脑胶质瘤 放射疗法 模型 荧光显微技术 生物光 高含量 癌组织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