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花生属植物中共生固氮途径相关基因进化的分析
1
作者 鲍守同 龙凤 王金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共生固氮是植物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来固定大气氮的重要生物过程。尽管对豆科植物中的共生固氮途径已有一定研究,但落花生属植物中该途径的遗传进化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花生属植物中共生固氮途径的相关基因进化进行分析,结果... 共生固氮是植物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来固定大气氮的重要生物过程。尽管对豆科植物中的共生固氮途径已有一定研究,但落花生属植物中该途径的遗传进化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花生属植物中共生固氮途径的相关基因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落花生属植物及外类群植物(葡萄)中存在共生固氮途径相关的5个家族的371个基因,其在落花生属植物中存在扩张,其中INV基因呈现急剧扩增。多倍化、串联重复及基因丢失事件联合促进了共生固氮途径相关基因在落花生属植物中的扩张和多样化;多倍化及串联重复产生的同源基因呈现了趋异的表达模式,暗示古老起源基因的新功能化。研究结果为认识落花生属植物共生固氮途径相关基因的进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探索生物固氮效率的改良提供了基因组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花生属植物 共生固氮 基因家族进化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12种豆科灌木饲料中主要钙形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何蓉 程雪斌 +2 位作者 尹家元 李钢 李红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通过对云南12种豆科灌木饲料中的多种钙形态进行了分离提取, 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各形态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12个树种中有8个树种的可利用钙比率>29%, 其中木兰的无机钙含量>3 000mg/kg,可以作为动物补充钙的饲... 通过对云南12种豆科灌木饲料中的多种钙形态进行了分离提取, 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各形态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12个树种中有8个树种的可利用钙比率>29%, 其中木兰的无机钙含量>3 000mg/kg,可以作为动物补充钙的饲料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豆科灌木饲料 钙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石莲花属‘碧桃’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主要致病物质的测定
3
作者 刘爽 张廷萍 +4 位作者 薛治峰 刘杨 王婧 钱亚新 秦世雯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子纯化法,从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品种‘碧桃’(Echeveria cv.‘Peach Pride’)疑似腐烂病的叶片组织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序列特征的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明确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测定...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子纯化法,从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品种‘碧桃’(Echeveria cv.‘Peach Pride’)疑似腐烂病的叶片组织获得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序列特征的鉴定以及致病性测定,明确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测定尖孢镰刀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发现该病原菌具有较强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并具有一定的产毒素(镰刀菌酸)能力,说明细胞壁降解酶类和毒素是该病原菌侵入、定殖和致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 腐烂病 尖孢镰刀菌 细胞壁降解酶 镰刀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特有濒危植物中甸刺玫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关文灵 李世峰 +2 位作者 宋杰 潘丽蛟 牛红彬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3,共6页
通过实地踏勘及民间访问,对中甸刺玫的地理分布、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据此分析了其濒危原因。调查结果表明:中甸刺玫的地理分布区域十分狭窄,且呈零星或小片状间断分布;在12个中甸刺玫种群分布地中共观测到172株(含幼树)个体。种群规模... 通过实地踏勘及民间访问,对中甸刺玫的地理分布、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据此分析了其濒危原因。调查结果表明:中甸刺玫的地理分布区域十分狭窄,且呈零星或小片状间断分布;在12个中甸刺玫种群分布地中共观测到172株(含幼树)个体。种群规模小,各种群分布地中的中甸刺玫个体数有很大差异,最大的种群分布地为56株,最小种群分布地仅1株,超过10株的种群分布地仅3个。种群中植株的年龄结构表明,中甸刺玫种群的老龄植株较多,幼龄个体数量稀少,缺乏后续资源,而处于衰退期。人类活动影响和自身更新困难是导致中甸刺玫濒危的原因。根据中甸刺玫的资源现状,提出如下合理保护的建议:(1)在中甸刺玫自然分布区内设立保护小区,实施就地保护;(2)重视中甸刺玫规模化繁殖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迁地保护和种群回归工作;(3)利用藏族宗教信仰进行中甸刺玫保护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中甸刺玫 地理分布 资源现状 致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苹果亚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静 王磊 +2 位作者 邢怡 刘玫 张大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9-76,共8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苹果亚科14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叶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无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呈平直或弓形、浅波纹、深波纹;(2)除无毛花楸无表皮毛外,其它均具有表皮毛,类型均为单细胞不分支非腺毛;...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苹果亚科14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叶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无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呈平直或弓形、浅波纹、深波纹;(2)除无毛花楸无表皮毛外,其它均具有表皮毛,类型均为单细胞不分支非腺毛;(3)叶表皮纹饰呈均匀分布蜡质纹饰和仅气孔周围有蜡质条纹;(4)气孔器均在下表皮分布,且气孔器类型为轮列型、无规则型或不典型辐射型;气孔外拱盖为单层或双层,内缘近平滑或不规则波状;保卫细胞两极仅在水榆花楸、毛山楂、黑果栒子和全缘栒子中出现"T"型加厚。研究表明,该亚科下5属间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属内种间在气孔器、表皮毛以及表皮纹饰特征上存在一致性,为属间的系统分类和演化提供了形态结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亚科 叶表皮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楠的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新 傅玉兰 +2 位作者 杨海燕 张志平 邓君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1166-1168,共3页
对石楠的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选用冬季休眠芽作为外植体分化效果较好 ,外植体消毒以浓度 0 .10 %升汞溶液浸泡 6min为佳 ,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对其诱导、增殖、壮苗有着不同的影响。各培养阶段最适培养基 :①诱导培养基 ,MS + 1.0mg/LBA... 对石楠的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选用冬季休眠芽作为外植体分化效果较好 ,外植体消毒以浓度 0 .10 %升汞溶液浸泡 6min为佳 ,激素不同浓度配比对其诱导、增殖、壮苗有着不同的影响。各培养阶段最适培养基 :①诱导培养基 ,MS + 1.0mg/LBA +0 .1mg/LNAA + 0 .0 5mg/LIBA ;②增殖培养基 ,MS + 2 .0mg/LBA + 0 .5 0mg/LKT + 0 .2 0mg/LNAA ;③壮苗培养基 ,MS + 1.0mg/LKT+ 0 .10mg/LNAA + 0 .2 0mg/LI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楠 组织培养 植物激素 试管苗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的木豆在两种基质下的发芽出土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谷勇 邹恒芳 +3 位作者 周榕 李正红 杨贵成 胡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27-29,共3页
在营养土和红壤土基质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木豆品种在不同播种深度下的发芽出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营养土中品种间:ICPL87119与CK,ICPL87与ICP8094、云县对照样无显著性差异,ICPL87119与ICPL87、 ICP8094 呈显著性差异,最佳播种深度为2~... 在营养土和红壤土基质条件下,通过对不同木豆品种在不同播种深度下的发芽出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营养土中品种间:ICPL87119与CK,ICPL87与ICP8094、云县对照样无显著性差异,ICPL87119与ICPL87、 ICP8094 呈显著性差异,最佳播种深度为2~5 cm;在红壤中品种间:云县对照样与各品种呈显著性差异,其余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最佳播种深度为2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豆 品种 播种基质 播种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虎耳草属一新变型——瓣萼虎耳草 被引量:2
8
作者 夏国华 李根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9-680,共2页
描述了虎耳草属Saxifraga一新变型——瓣萼虎耳草S.stolonifera Curt.f.sepaloides G.H.Xia&G.Y.Li,与原变型及S.stolonifera Curt.f.aptera(Makino)Hara的区别在于花冠辐射对称,花瓣同型,萼片状。模式标本存放于浙江林学院植物标... 描述了虎耳草属Saxifraga一新变型——瓣萼虎耳草S.stolonifera Curt.f.sepaloides G.H.Xia&G.Y.Li,与原变型及S.stolonifera Curt.f.aptera(Makino)Hara的区别在于花冠辐射对称,花瓣同型,萼片状。模式标本存放于浙江林学院植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虎耳草属 瓣萼虎耳草 新变型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里香花精油的提取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晓辉 梁小科 《安康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 从七里香花中提取精油 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结果 从七里香花中提出精油,得率为1 5%
关键词 七里香蔷薇 精油提取 水蒸气蒸馏法 氯化钠 乙醚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叶梅育苗及园林应用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杰 《山西林业》 2024年第4期34-35,共2页
榆叶梅为蔷薇科、桃属,落叶灌木,是山西地区应用极为广泛的园林绿化植物。介绍了榆叶梅的生物学特性、播种育苗技术以及园林应用现状,为其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榆叶梅 育苗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张康健 马希汉 +2 位作者 马梅 王蓝 张檀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20,共6页
通过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对其生长积累动态作了以下有关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在略1中含量最高(407%),略49中含量最低(127%);桃叶珊瑚甙在略1中含量最高(398%)... 通过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对其生长积累动态作了以下有关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在略1中含量最高(407%),略49中含量最低(127%);桃叶珊瑚甙在略1中含量最高(398%),略49中含量最低(108%);京尼平甙酸在灌3中含量最高(012%),略49中含量最低(005%);总黄酮在略11中含量最高(167%),略41中含量最低(018%);杜仲胶在略1中含量最高(380%),略0中含量最低(176%);表明树木的遗传基因(决定个体生长发育)也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因素。在年周期中,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的动态变化为:绿原酸含量以6月、11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桃叶珊瑚甙在6月、11月份含量最高,7月、8月份最低;京尼平甙酸在6月份含量最高,5月、11月份最低;总黄酮以5月份含量最高,10月份最低;杜仲胶含量以5~6月份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似乎与树体年生长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次生代谢物 生长积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流动萃取槐花中的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敏晶 游景艳 +1 位作者 刘忠英 张寒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0-852,共3页
Microwave-assisted dynamic extraction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rutin and quercetin from Flos Sophaoae was studied. The dynamic extraction with household microwave oven was applied, and at the same time was compared wi... Microwave-assisted dynamic extraction of the total flavonoids, rutin and quercetin from Flos Sophaoae was studied. The dynamic extraction with household microwave oven was applied, and at the same time was compared with Soxhlet extraction and the method of bath extraction with special microwave ove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omparing with Soxhlet extraction this method not only needed a shorter time, but also simplified the procedure, and made higher yield of the extraction, and comparing with bath extraction with special microwave oven, this method have the advantage of cheap, safe and being helpful to investigat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黄酮类成分 微波辅助流动萃取 家用微波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申烨华 李聪 +2 位作者 张萍 郭红霞 郭春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9-362,共4页
本文主要对扁桃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 扁桃 营养成分 药理作用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委陵菜属植物叶形态结构的研究及其分类学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天航 刘玫 +2 位作者 孙雪芹 程薪宇 茹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5-84,共10页
首次采用了GMA半薄切片法对委陵菜属23种植物叶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委陵菜属植物的托叶类型多样,分为披针形、卵状披针形、卵圆形和叶状;叶柄横切面多为心形,此外还有马蹄形、近三角形和近圆形,维管束常为3个... 首次采用了GMA半薄切片法对委陵菜属23种植物叶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委陵菜属植物的托叶类型多样,分为披针形、卵状披针形、卵圆形和叶状;叶柄横切面多为心形,此外还有马蹄形、近三角形和近圆形,维管束常为3个;叶表皮具腺毛和非腺毛;气孔均为无规则型,主要分布在下表皮;多数物种具韧皮纤维。本属木本植物金露梅及银露梅叶的许多特征(如毛状体类型,维管束数量及结构)与草本物种相似,故支持前人将二者放在委陵菜属。本研究可为委陵菜属的分类提供形态学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委陵菜属以及蔷薇科的分类及系统学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陵菜属 形态 结构 分类 东北 蔷薇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冬梅 朱兴一 +2 位作者 王秋霜 毕阳 邱昭政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7-130,共4页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 利用琼脂打孔扩散法研究蕨麻水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6种常见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pH值和热处理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在pH值为7时60%乙醇提取物对6种食源性污染菌的抑制效果均达到最大;加热对蕨麻60%乙醇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与温度和时间均有关,在121℃加热30min时,抑菌活性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提取物 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 被引量:17
16
作者 纳鹏君 毛学峰 +3 位作者 陈平 何天稀 高锦章 侯经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法 (MECC)测定山豆根中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以盐酸麻黄碱作内标物 ,20mmol/L硼砂缓冲溶液(含3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 ,体积分数40 %甲醇)作电解质(pH=9.35),于208nm紫外检测 ,山豆根提取液中有效成分都获得基... 用胶束毛细管电泳法 (MECC)测定山豆根中的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以盐酸麻黄碱作内标物 ,20mmol/L硼砂缓冲溶液(含3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 ,体积分数40 %甲醇)作电解质(pH=9.35),于208nm紫外检测 ,山豆根提取液中有效成分都获得基线分离 ;定量分析表明 ,苦参碱的质量浓度在0.08~0.52g/L、氧化苦参碱质量浓度在0.03~0.44g/L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 (r分别为0.9987和0.9976) ;此外 ,还讨论了不同缓冲液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浓度及甲醇含量对2种有效成分迁移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毛细管电泳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山豆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鹅绒委陵菜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盛海彦 李军乔 +1 位作者 杨银柱 李红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匍匐茎草本植物鹅绒委陵菜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子、叶片数、分枝密度、分枝长度、分枝角度呈二次曲线变化;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4%左右的生境最为适宜;其复叶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反应可用Yiel...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匍匐茎草本植物鹅绒委陵菜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子、叶片数、分枝密度、分枝长度、分枝角度呈二次曲线变化;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4%左右的生境最为适宜;其复叶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反应可用YieldDensity曲线描述;其小叶间隔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增加,遵循Logistic曲线变化。克隆植物构型的可塑性有可能促进其对斑块性分布土壤水分资源的利用,因而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鹅绒委陵菜 表型可塑性 蔷薇科 匍匐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西甜茶中的甜茶素 被引量:27
18
作者 卢昕 张新申 刘承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甜茶素(rubusoside)是广西特产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中的主要甜味成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西甜茶中的甜茶素。条件为:反相C18柱;甲醇 水(体积比为85∶1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 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20℃;... 甜茶素(rubusoside)是广西特产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中的主要甜味成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西甜茶中的甜茶素。条件为:反相C18柱;甲醇 水(体积比为85∶1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 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20℃;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甜茶素的质量浓度为20~1200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8。方法的检测限(S/N≥3)为5mg/L,峰面积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85%(n=8)。该方法对甜茶素工业品及甜茶原叶中甜茶素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0 2%和104 9%。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甜茶产品质量的例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广西甜茶 甜茶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酶对刺梨果汁单宁的脱除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罗昱 梁芳 +1 位作者 李小鑫 丁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1-44,共4页
以刺梨果汁为原料,探讨单宁酶对刺梨果汁中单宁的脱除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脱除条件。结果表明:单宁酶添加量0.12%、pH4.5、脱除温度45℃、脱除时间100min,在此条件下单宁脱除率达到76.07%,均高于明胶法和羧甲基壳... 以刺梨果汁为原料,探讨单宁酶对刺梨果汁中单宁的脱除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脱除条件。结果表明:单宁酶添加量0.12%、pH4.5、脱除温度45℃、脱除时间100min,在此条件下单宁脱除率达到76.07%,均高于明胶法和羧甲基壳聚糖法的脱除率,且单宁酶对刺梨果汁中的营养物质影响不大,但对刺梨果汁混浊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刺梨果汁 单宁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朱华 邹登峰 +2 位作者 肖建波 谢爱泽 何翠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159,共4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溶剂、浓度、温度、时间对拳卷地钱总黄酮提取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得到了最佳条件:80%乙醇、74℃、提取2h,提取率达1.90%;并对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物进行纯化,选择了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提取物,纯度...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溶剂、浓度、温度、时间对拳卷地钱总黄酮提取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得到了最佳条件:80%乙醇、74℃、提取2h,提取率达1.90%;并对拳卷地钱总黄酮的提取物进行纯化,选择了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纯化拳卷地钱总黄酮提取物,纯度达95.63%,总收率9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卷地钱 总黄酮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