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北地区中部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 被引量:7
1
作者 肖传桃 龚文平 +2 位作者 胡明毅 李艺斌 柳书兵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对在藏北地区中部的双湖、唐古拉山口和巴青发现的侏罗纪生物化石及其组合特征的研究 ,首次系统地建立了该区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所发现的古生物门类有双壳类、腕足类、层孔虫、菊石、孢粉和介形虫等 ,并建立了 1 4个化石组合 (带 ... 通过对在藏北地区中部的双湖、唐古拉山口和巴青发现的侏罗纪生物化石及其组合特征的研究 ,首次系统地建立了该区侏罗纪生物地层层序。所发现的古生物门类有双壳类、腕足类、层孔虫、菊石、孢粉和介形虫等 ,并建立了 1 4个化石组合 (带 )。其中 ,孢粉、介形虫和层孔虫 3个门类的化石为本次工作首次发现 ,相应地首次建立了 5个化石组合 (带 ) ,它们分别是孢粉Neoraistrickia组合、Cyathidites Osmundacidites Deltoidospora组合和Classopollis Cycadopites组合 ;介形虫Darwinula Metacypris组合 ;层孔虫Cladocoropsismirabilis带。在阐述各生物化石组合的组成、分布和组合特征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地层层序 古生物 侏罗纪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孢型体Kuqaia研究的新认识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正江 吴新莹 +1 位作者 王睿 阿丽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4-426,共3页
库车孢型体Kuqaia是一类表面纹饰类似于动物贝壳或腹足类口盖的疑源类化石,它以地质分布时限短、分布范围广、易于识别而广泛应用于地层划分、对比中。过去普遍认为其分布层位相当局限,新疆地区仅限于塔里木盆地侏罗系阳霞组、康苏组、... 库车孢型体Kuqaia是一类表面纹饰类似于动物贝壳或腹足类口盖的疑源类化石,它以地质分布时限短、分布范围广、易于识别而广泛应用于地层划分、对比中。过去普遍认为其分布层位相当局限,新疆地区仅限于塔里木盆地侏罗系阳霞组、康苏组、杨叶组(下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及井下相当层位,时代大致属于早侏罗世晚期或中晚期。最新研究成果证明:Kuqaia始现于早侏罗世早期,繁盛于早侏罗世晚期或中晚期,可延续分布至中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侏罗纪 孢粉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临朐古生物地史学山旺实习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秀丽 李守军 王平丽 《山东国土资源》 2010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山东科技大学《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研组充分利用山旺的地质资源优势,在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将古生物、地层、古地理、构造等知识...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山东科技大学《古生物地史学》课程教研组充分利用山旺的地质资源优势,在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使学生将古生物、地层、古地理、构造等知识融会贯通,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 地史学 实习基地 探索与实践 山旺 山东临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江山寒武纪三叶虫生态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罗能辉 郭福生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34-340,共7页
浙西寒武纪16个三叶虫化石带的构成和演替规律显示,该区海域在寒武纪出现了二次海平面跌落及其问的一次海平面上升。结合δ13C的变化规律,划分出三个三叶虫生态组合,即Corynexochida组合,Agnostida和Ptychopariida组合。研究表明,这三... 浙西寒武纪16个三叶虫化石带的构成和演替规律显示,该区海域在寒武纪出现了二次海平面跌落及其问的一次海平面上升。结合δ13C的变化规律,划分出三个三叶虫生态组合,即Corynexochida组合,Agnostida和Ptychopariida组合。研究表明,这三个组合的相继出现与该区寒武纪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依次指早寒武世的海侵系列、中寒武世至晚寒武世早期的海侵系列和晚寒武世晚期的海退系列。这种无机环境与有机环境的统一揭示了生物与环境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虫 生态组合 寒武纪 碳同住素 浙江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 被引量:25
5
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4 位作者 孟宪富 李建明 胡明毅 肖传桃 李维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8-426,T001,T002,共11页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为笔者首次发现。可分为藻岩隆礁、叠层石层礁和灰泥岩隆礁。最有代表性的藻岩隆礁由一系列丘状、面包状和似层状礁体组成。单个礁体高1.5—22m,宽6—50m,高/宽比变化于1∶3.6—1∶4.5间。原地生长的主要造礁生...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为笔者首次发现。可分为藻岩隆礁、叠层石层礁和灰泥岩隆礁。最有代表性的藻岩隆礁由一系列丘状、面包状和似层状礁体组成。单个礁体高1.5—22m,宽6—50m,高/宽比变化于1∶3.6—1∶4.5间。原地生长的主要造礁生物为蓝绿藻、托盘藻、古钵海绵和少量苔藓虫、钙质海绵。附礁生物为头足类、腕足类、三叶虫、海百合、瓣鳃类、介形虫等。一个完整的礁体由礁基、礁核、礁盖层和礁间沉积物组成。礁核从底到顶可分出三个微相:(1)粘结岩,(2)障积-粘结岩,(3)粘结-障积岩。与此相应,礁体存在三个发展期:奠基期、发育期和衰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早奥陶世 藻礁灰岩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门杨家坪早寒武世的沉积环境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成贤 朱忠德 +3 位作者 胡明毅 胡爱梅 孟宪富 李相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6-330,共5页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存在两种沉积组合:其一由正常原地沉积、重力流沉积组成深水沉积组合;其二以牵引流为特征的浅水沉积组合。从早至晚由深海盆地→盆地边缘→台地前缘斜坡、台地边缘浅滩→潮坪构成一个由深变浅的沉积序列.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沉积序列 早寒武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藻甾烷──一种生源和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致林 李素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0-64,17,共6页
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第三系生油岩和原油中发现的甲藻甾烷的研究,提出了甲藻甾烷不仅是一种海相环境的生物标志物,而且也是湖相咸化、半咸化沉积环境的标志物。在这些环境中发育的甲藻类是甲藻甾烷的先质物。甲藻甾烷对于研究有机质的... 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第三系生油岩和原油中发现的甲藻甾烷的研究,提出了甲藻甾烷不仅是一种海相环境的生物标志物,而且也是湖相咸化、半咸化沉积环境的标志物。在这些环境中发育的甲藻类是甲藻甾烷的先质物。甲藻甾烷对于研究有机质的生源、沉积环境和油源对比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甲藻甾烷 沉积 第三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古生态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肖传桃 刘岭山 +1 位作者 罗传容 张尚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2,共5页
首次发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通过对其古生态研究,建立了4个造礁群落,即Calathium-Archaeoscyphia群落,Palaeoporella群落,Cyanophyta群落和Calcisponge群落,并分... 首次发现轮南地区奥陶纪生物礁,通过对其古生态研究,建立了4个造礁群落,即Calathium-Archaeoscyphia群落,Palaeoporella群落,Cyanophyta群落和Calcisponge群落,并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结构、功能及生态环境。对造礁群落演化研究表明,该区奥陶纪生物礁存在着Calathium-Artchaeoscyphia→Palaeoporella→Calathium-Archaeoscyphia群落演替和Cyanophyta→Calcisponge群落演替,前者对应于早奥陶世生物礁发育的早期障积阶段、顶峰障积阶段和晚期障积阶段,后者对应于晚奥陶世生物礁的粘结阶段和障积-粘结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纪 古生态学 生物礁 礁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覆盖区奥陶纪生物地层 被引量:21
9
作者 赵治信 谭泽金 +1 位作者 唐鹏 肖继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93-50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出露于盆地周缘并在覆盖区主要构造单元钻遇。覆盖区奥陶系包括台地相、斜坡相和槽盆相三大类型;含有冷水型和暖水型牙形石化石及珊瑚、笔石、三叶虫和几丁虫等化石,共划分出57个带或组合。根据多门类化石将盆地奥陶...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出露于盆地周缘并在覆盖区主要构造单元钻遇。覆盖区奥陶系包括台地相、斜坡相和槽盆相三大类型;含有冷水型和暖水型牙形石化石及珊瑚、笔石、三叶虫和几丁虫等化石,共划分出57个带或组合。根据多门类化石将盆地奥陶系诸多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中-上奥陶统和寒武系界线进行标定;分别对各构造单元内部及全盆地奥陶系各地层单元进行对比;指出盆地内存在相带变化、奥陶系内部地层间断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纪 地质时代 生物地层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划分对比 被引量:13
10
作者 丁跃潮 杨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98-501,共4页
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划分为3个地层分区、6个地层小区。建立了蜓、牙形石、有孔虫、介形虫、孢粉5个门类的化石带或化石组合共36个。用各门类化石,结合国内外的化石资料对各地层小区进行了对比,厘定了新的地层划分方案... 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系划分为3个地层分区、6个地层小区。建立了蜓、牙形石、有孔虫、介形虫、孢粉5个门类的化石带或化石组合共36个。用各门类化石,结合国内外的化石资料对各地层小区进行了对比,厘定了新的地层划分方案。为石油地质勘探和井下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化石 地层划分 盆地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地层分类单位及其在生物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传桃 朱忠德 刘秉理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5-100,共6页
本文通过生态地层学的实例研究,对作者先前提出的生态地层分类单位─—群落带、群落组及群落群的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在对中扬子地区早奥陶世早期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基础上,首次建立了Batostoma群落带、Calathium... 本文通过生态地层学的实例研究,对作者先前提出的生态地层分类单位─—群落带、群落组及群落群的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在对中扬子地区早奥陶世早期生物礁古生态学研究基础上,首次建立了Batostoma群落带、Calathium-Bluegreenalgae群落带、Archaeoscyphia群落带及Calathium-Bluegreenalgae-Archaeoscyphia群落组和BatostomaⅠ-Calathium-Bluegreenalgae-Archaepscyphia-BatostomaⅡ群落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奥陶世 生物礁 生物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姚家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玉龙 陈春瑞 黄清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对姚家组 5类 8属 12种的遗迹化石研究 ,划分出Scoyenia、Skolithos、Planolites和Gordia 4个遗迹化石组合 ,并分析了每个遗迹化石组合代表的沉积环境。
关键词 松辽盆地 遗迹化石 沉积环境 化石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宜昌黄花场早奥陶世生物礁中发现 Pulchrilamina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李相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4-309,共6页
作者在湖北宜昌早奥陶世岩隆礁中发现了 Pulchrilamina,这在国内以及亚洲地区尚属首例.Pul-chrilamina 产于下奥陶统分乡组礁岩段,是一种独特的纹层状生物,由纹层和针刺组成.据纹理的发育状况、晶粒的结晶程度,可分为晶粒纹层、灰泥纹... 作者在湖北宜昌早奥陶世岩隆礁中发现了 Pulchrilamina,这在国内以及亚洲地区尚属首例.Pul-chrilamina 产于下奥陶统分乡组礁岩段,是一种独特的纹层状生物,由纹层和针刺组成.据纹理的发育状况、晶粒的结晶程度,可分为晶粒纹层、灰泥纹层和似纹层三类.其中,晶粒纹层具镶嵌结构,可形成粘结孔.针刺垂直生长于纹层上层面,呈下粗上细渐变尖灭.针刺长度、间隔距离、长度与直径比等均不具相关关系.晶粒纹层、似纹层的针刺尖端一般不抵达上覆纹层底面,而灰泥纹层的针刺则相反.笔者倾向于将 Pulchrilamina 暂时列入分类位置未定的门、纲、目之下的一个科,但据其形态,不排除隶属于某种藻类的可能性。在 Batostoma 岩隆礁中,Pulchrilamina 属于原地生长,就地保存,并以粘结方式建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奥陶世 生物礁 纹层状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松滋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生物群的生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秉理 朱忠德 +1 位作者 罗柳忻 李建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1-296,共6页
湖北松滋县刘家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化石丰富,按生态特征可划分为亮相化石组合、礁相化石组合及滞流水体化石组合等三个生态组合,包括五个群落和埋藏群。其中礁相化石组合下部为蓝绿藻群落,上部为 Calathium-Arcluieoscyphia 群落,构成... 湖北松滋县刘家场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化石丰富,按生态特征可划分为亮相化石组合、礁相化石组合及滞流水体化石组合等三个生态组合,包括五个群落和埋藏群。其中礁相化石组合下部为蓝绿藻群落,上部为 Calathium-Arcluieoscyphia 群落,构成本区红花园组中、上部十分发育的岩隆礁。化石生态表明,本区在早奥陶世红花园期应处于低纬度区陆表海碳酸盐台地环境,大体上位于开阔台地至台地边缘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群 生态组合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石门杨家坪早寒武世三叶虫动物群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传桃 朱忠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7-303,共7页
通过对石门杨家坪地区早寒武世三叶虫动物群研究,建立了(1)Hunanocephalus 带、(2)Arthrico-cephalus-Changaspis 带、(3)Megapalaeolenus-Palaeolenus 带、(4)Probowmania-Yuehsienszeella 组合。生物古地理特征分析表明,自沧浪铺晚期... 通过对石门杨家坪地区早寒武世三叶虫动物群研究,建立了(1)Hunanocephalus 带、(2)Arthrico-cephalus-Changaspis 带、(3)Megapalaeolenus-Palaeolenus 带、(4)Probowmania-Yuehsienszeella 组合。生物古地理特征分析表明,自沧浪铺晚期开始,杨家坪地区生物区系应属扬子区,从而更新了研究区早寒武世生物区系属过渡区的传统观点,并建立了 Hunanocephalus、Arthricocephalus、Redlichia takooensis、R.hupehensis、Palaeolenus、Redlichia-Yuehsienszeella 等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寒武世 生物地层学 三叶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若尔盖红星地区早中三叠世生物群落的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肖传桃 殷鸿福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15,共6页
通过对西秦岭若尔盖红星地区早中三叠世生物群落的研究,划分出7个化石群落,并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结构、生物习性和保存情况等古生态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沉积环境。文中还阐述了群落研究的地质意义,认为对群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地层划分和对... 通过对西秦岭若尔盖红星地区早中三叠世生物群落的研究,划分出7个化石群落,并分析了它们的组成、结构、生物习性和保存情况等古生态特征及其所代表的沉积环境。文中还阐述了群落研究的地质意义,认为对群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地层划分和对比的精确程度、盆地古地理的恢复以及生物进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世 生物群 生物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龙爪沟地区侏罗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建国 赵传本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18,共3页
文章结合笔者等两次野外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果,讨论了黑龙江省龙爪沟地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及侏罗系层序,其结论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黑龙江 化石 侏罗系 古生物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5
18
作者 叶得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2,共12页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化石分布的地层意义和介形类化石的盛衰与磁性地层的关系。认为介形类属是控制地层组的划分标志,介形类种是控制地层段的划分标志。讨论了介形类的盛衰与地层磁性变化的关系,并将介形类的分层与磁性柱进...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白垩系介形类化石分布的地层意义和介形类化石的盛衰与磁性地层的关系。认为介形类属是控制地层组的划分标志,介形类种是控制地层段的划分标志。讨论了介形类的盛衰与地层磁性变化的关系,并将介形类的分层与磁性柱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介形类 生物 地层 磁性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贵州二叠纪生物礁古生态学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亚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1-207,共7页
本文从类群古生态学、群团古生态学和群落古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广西隆林、祥播和贵州紫云的二叠纪生物礁的古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广西、贵州的二叠纪礁中可识别出7种结构相。这些礁的造礁生物主要为:硬海绵、纤维海绵、串管海绵... 本文从类群古生态学、群团古生态学和群落古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广西隆林、祥播和贵州紫云的二叠纪生物礁的古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广西、贵州的二叠纪礁中可识别出7种结构相。这些礁的造礁生物主要为:硬海绵、纤维海绵、串管海绵、水螅、四射珊瑚、苔藓虫、钙藻、疑源小生物等。这些礁中可划分出6种群团。它们都分布在特定的结构相中。这些礁中可划分出7种群落型14种群落。这些群落的演替以旋回性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二叠纪 广西 古生态学 古生物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滕县煤田石炭一二叠纪生物群及其地层划分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锡麒 王明镇 杨玉娟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351-357,共7页
本文通过对膝县煤田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中发现的各类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提出了石炭-二叠系及各统的生物划分依据。并在古生物群特征和岩性特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对膝县煤田晚古生代地层作了进一步的厘定。
关键词 煤田 石炭纪 二叠纪 生物群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