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吐哈盆地深层、超深层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成岩相——以丘东洼陷J7井区三工河组二段为例 |
于海跃
肖冬生
王波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2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
夏青松
田景春
张锦泉
付金华
郭正权
邓秀芹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
2003 |
33
|
|
3
|
岩相古地理对自贡地区嘉陵江组储层的控制 |
昌燕
谭秀成
杜本强
周子琰
邹娟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4
|
川西坳陷雷四3亚段储层控制因素及孔隙演化特征 |
李蓉
许国明
宋晓波
隆轲
王东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5
|
松辽盆地古龙页岩成岩—孔隙演化 |
邵红梅
高波
潘会芳
陈国龙
李玲玲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2
|
|
6
|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在评价孔隙结构对低渗透砂岩储层质量影响中的应用 |
胡作维
黄思静
王冬焕
马永坤
李小宁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7
|
致密油孔隙结构表征方法——以川中致密油储层岩心为例 |
冷振鹏
杨胜建
吕伟峰
马德胜
刘庆杰
贾宁洪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8
|
川中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
田艳红
刘树根
赵异华
孙玮
宋林珂
宋金民
梁锋
尹柯惟
李俊良
王晨霞
吴娟
龙翼
李泽奇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9
|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北东斜坡含油性检测 |
李在光
杨占龙
郭精义
黄云峰
谢楠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0
|
致密砂岩储层成因及其孔隙演化过程--以杭锦旗十里加汗地区下石盒子组为例 |
曹桐生
罗龙
谭先锋
谭东萍
孙晓
高照普
王佳
查小军
|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0
|
|
11
|
塔河油田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测井评价技术 |
张海娜
杜玉山
王善江
李竞好
|
《测井技术》
CAS
CSCD
|
2003 |
12
|
|
12
|
塔中Ⅰ号断裂带O_(2+3)灰岩储层裂缝特征 |
秦启荣
刘胜
苏培东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13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
万旸璐
过敏
李仲东
谢云欣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14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低渗透油气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
王卓飞
蒋宜勤
祝嗣全
|
《断块油气田》
CAS
|
2003 |
17
|
|
15
|
阿姆河盆地奥贾尔雷地区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卢炳雄
郑荣才
陈守春
徐发波
文其兵
文华国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6
|
亚诺斯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
朱毅秀
刘洛夫
金强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4 |
18
|
|
17
|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 |
张莉
杨申谷
杨锐
潘丽娜
|
《岩性油气藏》
CSCD
|
2013 |
13
|
|
18
|
乐安油田草13断块沙四段储集层微观特征及其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
王夕宾
刘玉忠
钟建华
黄金柱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9
|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山2段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
琚惠姣
孙卫
杨希濮
韩宗元
|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20
|
基于压汞实验的致密油储层孔隙分形特征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定边油田延长组长7油层为例 |
白耀文
张刚
李春生
任剑
丁文龙
尹帅
肖子亢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