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断层两盘的瓦斯突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浅析 被引量:63
1
作者 刘咸卫 曹运兴 +1 位作者 刘瑞 何定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煤与瓦斯突出是采煤生产中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它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带 .对正断层两盘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研究表明 ,突出主要发生在正断层的上盘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煤体主要分布于正断层的下降盘 .断层构造、构造煤分... 煤与瓦斯突出是采煤生产中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 ,它主要发生在地质构造破坏带 .对正断层两盘瓦斯突出发生的规律研究表明 ,突出主要发生在正断层的上盘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煤体主要分布于正断层的下降盘 .断层构造、构造煤分布及其与瓦斯突出的这种相互控制作用是地史上和现今构造应力场长期作用的结构 .这一规律性认识对于揭示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和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讨论正断层两盘突出煤体的分布规律对于构造地质学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断层 煤突出 瓦斯突出 构造煤 力学解析 地质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东断层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光奇 李三忠 +3 位作者 周立宏 岳云福 高振平 单业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张巨河地区是黄骅坳陷东部滩海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 ,北西西走向的张东断层和北东走向的张北断层是该区的二级断层。张东断层平面呈锯齿状 ,可大致分为两段 ,断层落差具分段性 ,且平面位移从早到晚总体变小 ,断面呈座椅状 ,断面的中部... 张巨河地区是黄骅坳陷东部滩海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 ,北西西走向的张东断层和北东走向的张北断层是该区的二级断层。张东断层平面呈锯齿状 ,可大致分为两段 ,断层落差具分段性 ,且平面位移从早到晚总体变小 ,断面呈座椅状 ,断面的中部缓倾段对应以泥岩为主的东营组二段 ,表明断层折射现象与岩性密切相关 ,下第三系之下能干性强的中生界或潜山也应起重要作用。张巨河地区的三级断层属盖层断层 ,与基岩构造脱耦 ,总体走向为北东东向 ,反映了区域性北北西 南南东向拉张应力的作用 ,而张北断层、张东断层与最小主应力方向交角皆超过 5 0° ,应属张性断层。张东断层西段相对不利于油气运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断层 分段性 拉张 脱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伸展和反转构造样式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功成 朱德丰 周章保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20,共5页
松辽盆地晚中生代经历了裂谷期、后裂谷期和反转期演化阶段。裂谷期盆地在单剪伸展作用下形成,主要断裂大多向东倾,基本结构单元为半地堑和半地垒,下地壳存在向东缓倾的拆离带。后裂谷期热沉降起主导作用,伴以弱伸展,形成同沉积型... 松辽盆地晚中生代经历了裂谷期、后裂谷期和反转期演化阶段。裂谷期盆地在单剪伸展作用下形成,主要断裂大多向东倾,基本结构单元为半地堑和半地垒,下地壳存在向东缓倾的拆离带。后裂谷期热沉降起主导作用,伴以弱伸展,形成同沉积型正断裂。反转期在北西向压扭力作用下,前期正断裂反倾向运动,形成正反转构造带。裂谷期的深断陷和反转期的背斜带是油气生成、聚集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角度断层 正断层 同生构造 背斜圈闭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紧闭指数的计算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4
作者 田辉 查明 +1 位作者 石新璞 胡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30-532,共3页
断面紧闭程度是决定断层封闭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断面正压力及泥岩涂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层紧闭指数的概念,将断层紧闭指数(IFT)定义为断面正压力σF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σC之比。当IFT大于1时,断面紧闭,封闭性较好;反之,封... 断面紧闭程度是决定断层封闭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断面正压力及泥岩涂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层紧闭指数的概念,将断层紧闭指数(IFT)定义为断面正压力σF与断裂带物质抗压强度σC之比。当IFT大于1时,断面紧闭,封闭性较好;反之,封闭性较差。对北三台北断裂封闭性的研究表明,IFT值沿断层的分布具非均一性,只要油层或紧邻其上地层处的IFT值大于1,就可垂向封闭油气,不要求油层之上各处的封闭性都好;同一时期内IFT的大小与深度没有必然的关系,深度大,并不表明IFT大和封闭性好,油气仍可能通过断层向上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应力 泥岩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长垣中部断层走向及板块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龚发雄 单业华 +2 位作者 林舸 刘士林 张德圣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8-690,695,共4页
在松辽盆地长垣隆起中部,近年来开展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揭示出该区正断层走向自下而上具有逐渐向西偏移的演化趋势。基本上以白垩系泉头组顶面地震反射层(T2:约98.9×106 a)为界,主要的断层走向在其下为与长垣平行的北北东向或南... 在松辽盆地长垣隆起中部,近年来开展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揭示出该区正断层走向自下而上具有逐渐向西偏移的演化趋势。基本上以白垩系泉头组顶面地震反射层(T2:约98.9×106 a)为界,主要的断层走向在其下为与长垣平行的北北东向或南北向,在其上为北北西向,二者约有60°的偏差。这种变化代表着原地最大水平主压应力的同向变化,应反映邻近陆缘洋壳俯冲速度的变化。120×106 a时伊泽纳崎板块朝欧亚大陆呈高角度斜向俯冲消减,而后被相对正向俯冲的洋壳板块所取代,同时板块运动的速率有所减小,意味着板块的正向俯冲相对斜向俯冲将更加有效、长距离地向板内传递挤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正断层 走向 应力 板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挤压构造样式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峰 蔡周荣 +2 位作者 万志峰 徐力峰 梁正中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4-717,共4页
以J D Lowell的构造样式分类方案为基础,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指出该区主要发育5种挤压构造样式:断弯褶皱构造、断展褶皱构造、挤压背斜构造、断背斜构造、正反转构造。研究认为,沙河子组末期的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 以J D Lowell的构造样式分类方案为基础,对研究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指出该区主要发育5种挤压构造样式:断弯褶皱构造、断展褶皱构造、挤压背斜构造、断背斜构造、正反转构造。研究认为,沙河子组末期的西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郯庐断裂带大规模左旋走滑及营城组时期西太平洋正向俯冲与地幔上涌,是徐家围子断陷挤压构造样式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营城组沉积时期的火山活动,也是形成局部挤压的应力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构造样式 分布规律 动力学机制 徐家围子断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方法——以永安油田沙二下油藏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伟 窦齐丰 王韶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1,共3页
断层封闭性具有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两方面的含义。断层封闭与否,不是简单地取决于断层两盘的岩性,断裂带性质是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的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方法,即通过研究断层两侧储集层的油水界面、过断... 断层封闭性具有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两方面的含义。断层封闭与否,不是简单地取决于断层两盘的岩性,断裂带性质是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的断层封闭性综合分析方法,即通过研究断层两侧储集层的油水界面、过断层井的声波时差测井资料和统计分析断裂带的泥岩涂抹系数,综合判断断层的封闭状况。并用实例说明本方法对于确定断层侧向封闭性和垂向封闭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断裂带 声波测井 泥岩涂抹系数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饶阳凹陷任西断层的封闭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殿 查明 +1 位作者 高长海 吴兆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24,30,共6页
依据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成藏期的配置、泥岩涂抹、断裂充填物泥质含量和断面力学特征分析,对饶阳凹陷任西断层的封闭性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任西断层在沙三期—沙二期开始... 依据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关系、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成藏期的配置、泥岩涂抹、断裂充填物泥质含量和断面力学特征分析,对饶阳凹陷任西断层的封闭性进行研究,最后应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任西断层在沙三期—沙二期开始发育并且活动强烈,正好与本区的油气运移成藏期相配合,为潜山油藏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运移通道;新近纪以来断层长期停止活动,其下盘即任丘潜山的雾迷山组地层封闭性较好,对任丘潜山油藏的保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而上盘即长洋淀潜山雾迷山组地层封闭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西断层 断层封闭性 泥岩涂抹 断面应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白碱滩断裂成岩封闭作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彭文利 崔殿 +1 位作者 吴孔友 刘振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43-48,共6页
从封闭机理上看,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涂抹作用、碎裂作用及成岩作用。其中成岩作用是静止期断层逐渐封闭的主导因素,其类型主要包括:压实和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二者对断层的封闭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及... 从封闭机理上看,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涂抹作用、碎裂作用及成岩作用。其中成岩作用是静止期断层逐渐封闭的主导因素,其类型主要包括:压实和充填作用、胶结作用,二者对断层的封闭性均具有建设性作用。根据地震、测井、录井及试油等资料,运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并结合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白碱滩断裂内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南白碱滩断裂内压实和充填作用强烈,加之受胶结作用的影响,使断裂带与相邻围岩相比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致使该断裂的封闭性较好,对油气具有良好的封堵作用。最后通过断裂带结构划分,初步认为南白碱滩断裂内成岩胶结作用的影响范围为50~8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压实和充填作用 胶结作用 南白碱滩断裂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坳陷期T_2断层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刘德来 陈发景 温详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3-27,共5页
松辽盆地坳陷早期地层(登娄库-泉头组)中发育大量张性正断层,而尤以T2断层最发育。对T2断层剖面和平面特征及岩石变形机制的分析表明,T2断层是松辽盆地坳陷早期伸展作用的产物。首先是下部已有断层向上发展,同时在其两侧可... 松辽盆地坳陷早期地层(登娄库-泉头组)中发育大量张性正断层,而尤以T2断层最发育。对T2断层剖面和平面特征及岩石变形机制的分析表明,T2断层是松辽盆地坳陷早期伸展作用的产物。首先是下部已有断层向上发展,同时在其两侧可能产生同向或反向伸展调节断层,到T2面沉积结束之后,伸展作用逐渐消失,断层发育亦趋于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坳陷期 T2断层 伸展作用 调节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挤压构造背景下正断层的成因模式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泽宏 汤良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4-256,共3页
提出区域挤压背景下盆地内部一种正断层的成因模式,这类正断层通常叠加在下伏古构造隆起和基底断层之上。分析认为,区域挤压背景下,由基底挤压收缩造成的基底隆起、翘曲和基底断块隐伏活动是诱导上覆盖层引张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机制,古... 提出区域挤压背景下盆地内部一种正断层的成因模式,这类正断层通常叠加在下伏古构造隆起和基底断层之上。分析认为,区域挤压背景下,由基底挤压收缩造成的基底隆起、翘曲和基底断块隐伏活动是诱导上覆盖层引张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机制,古构造格架特征是决定正断层成因发育的先决条件。正断层的成因充分证实了盆地基底对盖层构造变形的控制作用,是盆地演化过程中基底与盖层不相协调统一变形的产物。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准噶尔盆地腹部均发育有这种成因类型的正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断层 基底构造 基底隆起 盖层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铲形正断层及其次级断层组合成因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浚远 杨东胜 陈国童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39,共3页
渤海湾盆地铲形正断层及其反向分支断层组合可分为5类,它们的形成过程取决于断层形态。控制断层形态的因素包括岩石力学性质、沉积压实、地层压力等非构造因素。正是这些因素时空复杂变化造成亚样式多样性和千姿百态的断层分布。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拉张构造 正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43
13
作者 赵密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通过泥岩沾污潜力、泥岩沾污因子及断层泥比率表征公式及应用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泥岩涂抹的4种成因及其公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岩性配置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应用条件,阐述了岩性配置研究中断层面和断裂带对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岩性配置分析... 通过泥岩沾污潜力、泥岩沾污因子及断层泥比率表征公式及应用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泥岩涂抹的4种成因及其公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岩性配置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应用条件,阐述了岩性配置研究中断层面和断裂带对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岩性配置分析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确定断层的规模、断层岩的总厚度及小断层的分布等;提出断层封闭机理的3个方面及相关的8种类型;把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归纳为14种,并加以讨论;最后从断层封闭机理、断层封闭性研究思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对断层封闭性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封闭性 断距 断层面 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断层形成的岩性结构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恩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9-321,共3页
为研究和评价煤层断层的形成及复杂程度,利用岩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煤层顶、底板岩性结构与煤层断层的关系.以新安矿为例,合理选择了岩石强度调整系数和岩层效应厚度,计算出岩层强度影响系数,指出该系数低值区为煤层断层... 为研究和评价煤层断层的形成及复杂程度,利用岩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煤层顶、底板岩性结构与煤层断层的关系.以新安矿为例,合理选择了岩石强度调整系数和岩层效应厚度,计算出岩层强度影响系数,指出该系数低值区为煤层断层相对发育区,煤层上下岩层效应厚度内的脆性和韧性岩层组合决定了煤层断层往往顶断底不断.煤层顶、底板一定层段内的煤岩层岩性结构(包括岩性、厚度及组合)决定了煤层断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断层 岩性结构 岩层强度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的犁式正断层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修祥 王捷 杜公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11-15,共5页
犁式正断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引张条件下沉积层中有塑性地层存在.沿犁式正断层分布的水下扇岩性圈闭受犁式正断层倾角的控制,当其倾角在20°左右时水下扇即消失.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可计算出济阳坳陷犁式正断层的轨迹.
关键词 正断层 岩性圈闭 数学模型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沉积断层对滑塌浊积体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以胜利油田河125断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忠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5-8,13,共5页
运用岩相分析和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开展了河125断层对滑塌浊积体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研究发现:河125断层继承性活动诱发大量滑塌浊积体的形成;断层的几何形态控制着滑塌浊积体的发育规模和位置。最后根据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落... 运用岩相分析和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等技术,开展了河125断层对滑塌浊积体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研究发现:河125断层继承性活动诱发大量滑塌浊积体的形成;断层的几何形态控制着滑塌浊积体的发育规模和位置。最后根据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落实出滑塌浊积砂体的展布规律,从而加快该区沙三中亚段浊积砂体隐蔽油气藏的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断层 浊积扇 砂岩储层 控制作用 沙三中亚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夏断裂带胶结封闭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殿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4,共7页
克夏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南向北发育有克拉玛依断裂、南白碱滩断裂、百口泉断裂、百乌断裂及夏红北断裂共5条主要的一级断裂以及伴生的多条次级断裂。在筛选钻遇断裂探井的基础上,通过岩心取样进行岩石薄片... 克夏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由南向北发育有克拉玛依断裂、南白碱滩断裂、百口泉断裂、百乌断裂及夏红北断裂共5条主要的一级断裂以及伴生的多条次级断裂。在筛选钻遇断裂探井的基础上,通过岩心取样进行岩石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这5条一级断裂的胶结物类型明显不同,由南向北依次为克拉玛依断裂的绿泥石和浊沸石、南白碱滩断裂的方解石、百口泉断裂的方解石和黏土矿物、百乌断裂的方解石和铁方解石以及夏红北断裂的铁白云石和菱铁矿。由此可见,克夏断裂带成岩作用阶段由南向北逐渐趋向晚期,且经历了胶结—溶蚀—再胶结的过程。结合断层活动性分析和断裂带内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认为这是由于断裂活动期由南向北逐渐提前,进而影响断裂内地下流体活动期次导致的。不同断裂的胶结封闭作用和流体活动差异性可进一步影响各断裂的油气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胶结作用 克夏断裂带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断层下隧道结构受力特征及设防长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伟喜 孙飞 张志强 《路基工程》 2017年第4期57-63,共7页
以乌鲁木齐市跨活动断层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隧道为研究对象,根据活动断裂带近场区几何学特征与运动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地震构造条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综合方法,针对活动正断层粘滑错动下隧道衬砌结构在不同因素条件时的纵向力学响应... 以乌鲁木齐市跨活动断层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隧道为研究对象,根据活动断裂带近场区几何学特征与运动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地震构造条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综合方法,针对活动正断层粘滑错动下隧道衬砌结构在不同因素条件时的纵向力学响应,系统计算分析了整体式隧道衬砌结构纵向应变、主应力、裂缝和围岩-初期支护附加接触力等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埋深从10 m增至20 m,隧道结构设防范围无明显变化;断层倾角从60°增至80°,隧道结构设防范围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正断层 粘滑错动 隧道衬砌结构 纵向受迫影响 设防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付晓飞 李坤 +1 位作者 董柔 李金库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1年第3期24-26,171,共4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断层封闭性,并研究断层的开启与封闭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通过调研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从垂向和侧向上分析了其封闭机理和影响因素,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介绍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一般具有二元结构... 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价断层封闭性,并研究断层的开启与封闭对油气成藏过程的影响,通过调研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从垂向和侧向上分析了其封闭机理和影响因素,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介绍了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带一般具有二元结构,差异排替压力是断层封闭的本质原因;研究断层封闭性的方法很多,但每种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地区的评价方法。因此,在研究断层封闭性时,应综合考虑其地质因素,选取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断裂带 封闭机理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学及多元线性回归的小断层研究及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滕超 施龙青 邱梅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7期135-137,共3页
针对矿井小断层发育复杂、切割煤层、影响采煤效率、生产安全等问题,以华恒矿11、13、15煤层小断层资料为依托,通过系统定量分析断层统计学特征,揭示了华恒井田小断层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散点图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确定延展长... 针对矿井小断层发育复杂、切割煤层、影响采煤效率、生产安全等问题,以华恒矿11、13、15煤层小断层资料为依托,通过系统定量分析断层统计学特征,揭示了华恒井田小断层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散点图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确定延展长度主要影响因素是断层落差和断层倾角,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小断层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数据检验,论证模型的可靠性,对煤层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层预测 多元回归分析 统计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