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那曲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与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杨秀海 扎西央宗 +1 位作者 卓嘎 边巴次仁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本研究利用2004和2005年4-10月极轨气象卫星的AVHRR逐月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和同期西藏那曲地区气候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区域内的草原、草甸、灌丛植被覆盖特征以及长势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度、长势与降水... 本研究利用2004和2005年4-10月极轨气象卫星的AVHRR逐月归一化植被指数资料和同期西藏那曲地区气候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区域内的草原、草甸、灌丛植被覆盖特征以及长势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度、长势与降水、气温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植被覆盖度越低,对降水的依赖性越强,那曲东部各等级植被覆盖面积与温度和累积降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中部和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NDVI指数 植被等级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干旱指数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关静 梁川 +2 位作者 赵璐 崔宁博 王春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7,共6页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同心、海原4个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气候资料月值数据,计算了各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K干旱指数,并比较了3种干旱指数的评估结果。结... 利用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中宁、同心、海原4个站点1960—2015年共56年的气候资料月值数据,计算了各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K干旱指数,并比较了3种干旱指数的评估结果。结果表明:(1)除冬季外,3种干旱指数在其他时间尺度上相关性均较好,SPI和SPEI,SPEI和K指数在冬季的相关性较差。(2)春、夏及作物生长季,SPEI和K指数判别的干旱情况较接近,SPI判别的干旱程度略轻;秋冬两季,K指数判别的干旱程度最高,SPEI判别的干旱程度最轻。(3)4个站点春、夏、秋、冬及作物生长季的SPI、SPEI和K指数序列M-K法趋势分析结果相似,均能表示出宁夏中部干旱带干旱的变化趋势。(4)结合历史旱情资料,发现K指数相比于SPI、SPEI更能有效反映宁夏中部干旱带的干旱情况,其评估结果基本与历史干旱事实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宁夏中部干旱带 适用性 SPI指数 SPEI指数 K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旱指数集对1961-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描述的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梁丰 刘丹丹 +3 位作者 徐红梅 孙嘉骏 冯雪菲 慕万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3-189,共7页
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_TH,SPEI_PM)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_PM)数据集,辅以气候倾向率、M-K统计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了1961—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各指数集描述的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与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_TH,SPEI_PM)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_PM)数据集,辅以气候倾向率、M-K统计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了1961—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各指数集描述的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与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61—2009年东北地区总体表现出变干的趋势,其中SPEI_TH显示的主要干旱时段在2000年以后,而SPEI_PM和scPDSI_PM都检测到1980年前后东北地区也处于一个较为明显的干期。SPEI_TH和SPEI_PM显示东北地区大部多年平均的干旱发生频率介于28%~38%之间,而scPDSI_PM给出的东北大部地区干旱频率在11%~58%之间。研究显示,2000年以后重旱和特旱频次的增加较快,这也导致重旱和特旱在各类干旱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1961—2009年东北地区四季干旱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其中SPEI_TH的四季干旱强度变化均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SPEI_PM描述的各季干旱加强趋势均不显著,scPDSI_PM只检测到秋旱强度变化是显著的。研究表明,SPEI_TH和scPDSI_PM指数集对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的描述能力要好于SPEI_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集 东北地区 干旱特征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中游干旱指数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康玲玲 张亚民 +1 位作者 王玲玲 陈江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33,共3页
利用近50年水文、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气温、降水变化对径流影响及气温、降水相互关系,发现近50年黄河中游呈"干暖型";据此定义流域干旱及其指数计算思路,建立了干旱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给出了1955~2002年黄河中游夏半年... 利用近50年水文、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气温、降水变化对径流影响及气温、降水相互关系,发现近50年黄河中游呈"干暖型";据此定义流域干旱及其指数计算思路,建立了干旱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给出了1955~2002年黄河中游夏半年及初夏、盛夏、秋季的干旱指数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天然径流量 气温 降水 黄河中游 1955~200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红梅 李林 +1 位作者 邓振镛 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374-18377,18457,共5页
总结了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并对各地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1961~2008年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几乎无明显变化,但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 总结了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畜牧业的影响,并对各地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1961~2008年青海高原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几乎无明显变化,但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点;风速和日照时数逐年减小。②在当前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产力呈减少趋势,受其影响,草场理论载畜量也呈减小趋势;暖冬较有利于牲畜安全越冬,幼畜成活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有利于牲畜抓膘育肥,但牲畜产肉量还受草场退化等众多负面因子的影响;家畜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不利的气象条件可引发家畜的许多疾病。③针对当前畜牧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各地采取了草业建设、畜种改良、发展畜牧业新模式、牧业病虫害防治、气象灾害防御等措施,其在提高草地生产力、解决草畜失衡、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牲畜性能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青海高原及周边地区 畜牧业 影响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东部土壤墒情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于宏君 吕东波 +3 位作者 赵慧颖 王广生 邵志明 宋卫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090-17091,共2页
将内蒙古东四盟分为4个区,以每个盟为一个区分析土壤墒情变化。结果表明,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20%~46%,下降顺序为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植物生长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为0.2~0.7℃,受气候变化影响,内蒙古东四盟... 将内蒙古东四盟分为4个区,以每个盟为一个区分析土壤墒情变化。结果表明,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20%~46%,下降顺序为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植物生长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升温幅度为0.2~0.7℃,受气候变化影响,内蒙古东四盟土壤墒情呈下降趋势干旱严重程度依次为呼伦贝尔、兴安盟、赤峰、通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内蒙古东部 土壤墒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夏季干旱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房一禾 吴琼 +5 位作者 杜秉宸 秦美欧 徐方姝 林中冠 王当 于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7-283,共7页
利用辽宁省54站1963—2015年夏季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环流场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异常年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2014和2015年夏季环流场与异常年环流场的对比分析,揭示辽宁夏季干旱环流特征及造成2014、2... 利用辽宁省54站1963—2015年夏季月平均降水量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环流场再分析资料,对辽宁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及异常年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2014和2015年夏季环流场与异常年环流场的对比分析,揭示辽宁夏季干旱环流特征及造成2014、2015年辽宁夏季干旱的环流场因素。研究发现:东亚地区对流层各层大尺度环流系统相互配合是造成辽宁夏季降水异常的主要原因。2014和2015年辽宁夏季干旱的环流场特征均与辽宁夏季异常干旱年情况类似: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且副高西北侧为负的位势高度距平,不利于副高西伸北进;由于副高偏南,辽宁地区西南水汽输送不充足;副热带西风急流轴位于辽宁以南地区上空,且辽宁以南上空200 h Pa纬向风距平为正,以北为负。这种不同高度层大尺度环流配置是造成2014和2015年辽宁夏季干旱的主要环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干旱 环流特征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西风急流轴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干旱事件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海娇 杨志勇 +1 位作者 韩宇平 翁白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8,共4页
随着气候变化异常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干旱事件呈现广发、频发、并发的态势,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为有效应对变化环境下的干旱问题,系统梳理了变化环境下干旱事情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干旱事情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随着气候变化异常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干旱事件呈现广发、频发、并发的态势,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为有效应对变化环境下的干旱问题,系统梳理了变化环境下干旱事情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干旱事情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主要研究单一驱动因子,多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对干旱事件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逐渐深入,考虑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但大多只是定性分析。目前干旱事件演变驱动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尚不够系统深入,未来需提出干旱事件演变的归因识别方法,加强干旱事件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干旱事件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候变化及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建兵 杨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35-14537,共3页
通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合作农气观测站的牧草观测资料及降水、气温和积温等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牧草生长的影响,发现气候变化导致位于高原边坡地带的合作牧草生长期有明显延长的趋势... 通过利用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合作农气观测站的牧草观测资料及降水、气温和积温等地面观测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牧草生长的影响,发现气候变化导致位于高原边坡地带的合作牧草生长期有明显延长的趋势。合作地区牧草生长期延长的主要原因是返青期提前,趋势提前15.5d/10a。由于秋季降水量增多和初春气温上升导致合作牧草返青期提前,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合作牧草返青期出现了明显提前的趋势。合作牧草黄枯期也呈提前的趋势,趋势提前5.5d/10a,合作牧草黄枯期提前的主要原因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气温升高,夏季降水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地带 牧草 气候变化 影响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固原市植被覆盖度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国涛 龚晓丽 +2 位作者 景博 余文梅 何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4期189-190,共2页
植被变化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生态建设)2个因素影响,降水是制约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本文利用区域气象站、国家气象观测站、新布设的林草观测气象站资料以及卫星遥感资料,对近30年固原市气候变化、植被覆盖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评... 植被变化主要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生态建设)2个因素影响,降水是制约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本文利用区域气象站、国家气象观测站、新布设的林草观测气象站资料以及卫星遥感资料,对近30年固原市气候变化、植被覆盖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固原市年平均气温随年份递增呈现上升趋势;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且近10年增幅明显;年积温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相吻合,随年份递增呈现上升趋势。自2013年以后固原市森林覆盖率呈现明显增长,尤其是2010年以来增长加快。2002—2016年植被指数年均增长约1.18%,2013年和2018年植被指数达到近年来最高值。通过对气候及植被指数等数据的分析表明,固原市区域气候变化的趋势对林草生长、植被恢复等十分有利,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降水量 植被指数 宁夏固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甘南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甘南州玛曲县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和平 王振国 +1 位作者 吉哲君 刘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17059-17062,共4页
在阐述草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充分认识高原草地的重要生态地位;建立适应草地保护和恢复发展的经营体制;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发展季节畜牧业;建立人... 在阐述草地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充分认识高原草地的重要生态地位;建立适应草地保护和恢复发展的经营体制;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载畜量,发展季节畜牧业;建立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提高牧民文化素质及技术水平;加强草地鼠虫害防治及草地保护的发展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 黄河 草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干旱气候及蜜源变化的养蜂策略
12
作者 杨慧芳 席景平 +2 位作者 张贵谦 刘晓鹏 刘占莉 《中国蜂业》 2009年第6期24-25,共2页
近20年来,甘肃气候变化总体呈现温暖干燥趋势,其中,河西呈微弱的暖湿趋势,河东呈显著的温暖干旱趋势。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的土壤水分出现春、秋季节减少较多,夏、冬季节减少较少的现象。
关键词 干旱气候 甘肃 养蜂 蜜源 旱作农业区 气候变化 干旱趋势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利用降雨量Z指数法的西安市气象干旱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祁靓雯 钱会 高盼盼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8,124,共7页
根据西安市1951年-2013年气象资料确定可利用降雨量的Z指数以表征气象干旱强度,并将干旱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发现:从季节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冬三季,四个季节均向干旱方向发展;西安干... 根据西安市1951年-2013年气象资料确定可利用降雨量的Z指数以表征气象干旱强度,并将干旱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分析该地区的干旱特征,发现:从季节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干旱主要出现在春、夏、冬三季,四个季节均向干旱方向发展;西安干旱强度在63年中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频率和强度较之前均有较大提升;从干旱趋势突变分析的结果来看,突变年份为1957和1958年,1965年后只存在向偏旱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在1997年之后更加显著。通过与Palmer指数法和传统Z指数法对西安典型干旱年份的评估结果对比,认为可利用降雨量Z指数法对西安市气象干旱特征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用降雨量 干旱强度 Z指数 干旱特征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近53年连续无雨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慧 管蓓 +1 位作者 薛艳 黄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4-308,共5页
利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1960—2012年4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地区连续无雨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计算了3个连续无雨期指数:连续无雨期次数(NDS)、连续无雨期平均日数(MDS)和最长连续无雨期日数(MLDS),并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 利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1960—2012年4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该地区连续无雨期的时空变化特征。计算了3个连续无雨期指数:连续无雨期次数(NDS)、连续无雨期平均日数(MDS)和最长连续无雨期日数(MLDS),并通过线性倾向估计法和MK趋势检验法研究连续无雨期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DS,MLDS呈现自西向东的梯度递减,而NDS则呈现相反的空间分布。连续无雨期指数的空间分布表明内蒙古西部的干旱强度要高于其他区域。年尺度下,内蒙古大部分站点的NDS,MLDS呈现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多数站点的MDS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月尺度下,内蒙古7月、8月连续无雨期的变化特征较显著。研究区7月、8月的NDS呈显著减少趋势,而MDS,MLDS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连续无雨期的季节变化表明内蒙古夏季干旱化程度正逐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连续无雨期 时空变化特征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沙地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殿奎 刘晶 +3 位作者 宋卫士 于宏君 王广生 赵慧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886-18887,18900,共3页
气候变化是草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因素。根据长年观测的气象学资料,通过对气温、降水量、蒸发量、大风、沙尘暴等诸多气候因素的分析,揭示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沙地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
关键词 呼伦贝尔 沙地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综合干旱指数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龙颂 张行南 +1 位作者 夏达忠 徐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合适的干旱指数评价流域干旱程度对防旱抗旱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通过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滦河流域径流深的率定与检验,说明该模型适用于滦河流域,并可求得日过程滦河流域平均土壤含水量,确定构成综合干旱指数的单因素为降水距平百... 采用合适的干旱指数评价流域干旱程度对防旱抗旱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通过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滦河流域径流深的率定与检验,说明该模型适用于滦河流域,并可求得日过程滦河流域平均土壤含水量,确定构成综合干旱指数的单因素为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土壤含水量的基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综合干旱指数新方法,即构建了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解新的综合干旱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之间的线性组合关系式,进而求得滦河流域月尺度的新的综合干旱指数,据此划分了干旱等级,比较了新的综合干旱指数与标准化降水指数、帕默尔干旱指数评价的干旱程度之间的差异,指出新的综合干旱指数较好地描述滦河流域的干旱程度,但个别年份评价结果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未来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流域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新的综合干旱指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in an arid and vulnerable coal mining region 被引量:20
17
作者 LEI Shaogang BIAN Zhengfu +1 位作者 DANIELS John L HE Xiao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3期485-490,共6页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an arid coal mining area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es of coal mining,the arid climate and ecological remediation.To that end,we selected vegetation as the key environmental f...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an arid coal mining area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uences of coal mining,the arid climate and ecological remediation.To that end,we selected vegetation as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 to observe.Remote sensing approaches to monit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caused by mining activities,the arid climate and ecological remediation in the Shengdong coal mining area are described.Over a large regional sca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vegetation was improved as a result of ecological remediation activities.At the local scale,however,the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soil moisture in the mined areas we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ose in un-mined areas due to mining subsidence.These differences are partly attributed to ground fissures that injure root systems and increase the depletion of soil moisture.It is recommended that fissures be reduced and filled to lessen their advers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satellite image vegetation index ground subsid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09年气候对牧业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蒙芬 郑洪玉 +2 位作者 刘勇 李秀娟 张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118-15120,共3页
2009年呼伦贝尔市牧草生长季前期温高、少雨,牧草返青期推迟,正常生长发育受阻。需水关键期雨水充沛,长势较好。现蕾至开花期温低、光弱,制约了牧草营养成分的积累。后期气候与牧草生理需求相适宜,籽粒灌浆成熟率高。大风日数减少,削弱... 2009年呼伦贝尔市牧草生长季前期温高、少雨,牧草返青期推迟,正常生长发育受阻。需水关键期雨水充沛,长势较好。现蕾至开花期温低、光弱,制约了牧草营养成分的积累。后期气候与牧草生理需求相适宜,籽粒灌浆成熟率高。大风日数减少,削弱沙丘移动覆盖草场发展趋势,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十分有利。综合分析牧草产量、品质属平年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气温 降水量 牧草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秋季受干旱气候影响陕北荞麦蜜、浆减产严重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云清 《中国蜂业》 2008年第11期17-17,共1页
进入7月份以来,陕北的定边、靖边、吴旗、志丹县都不同程度受干旱气候的影响,荞麦出苗率低,生长一般,开花泌蜜量减少,大部分蜂群只装了箱,脱了粉,无蜜可取,减产严重属10年不遇,只好钉箱南移。笔者看到,许多蜂场还出现不同程... 进入7月份以来,陕北的定边、靖边、吴旗、志丹县都不同程度受干旱气候的影响,荞麦出苗率低,生长一般,开花泌蜜量减少,大部分蜂群只装了箱,脱了粉,无蜜可取,减产严重属10年不遇,只好钉箱南移。笔者看到,许多蜂场还出现不同程度的互盗现象,建议蜂场转场喂糖,才能培育出更多更好的适龄越冬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气候 气候影响 荞麦 陕北 减产 秋季 适龄越冬蜂 志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退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惠民 孙小东 +2 位作者 汪健钢 姚维霞 史小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5161-15162,15177,共3页
地表覆被变化能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水文循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已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20年来内蒙草地退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50年来在人文和自然因子驱动下内蒙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产量下降,... 地表覆被变化能改变地表能量平衡和水文循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和环境效应已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20年来内蒙草地退化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50年来在人文和自然因子驱动下内蒙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产量下降,植被覆盖度减小,沙化面积增加。全球气候模式和区域气候模式荒漠化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内蒙草地退化可使该地区夏季降水减小,气温升高,加剧了干旱化。草地退化气候影响机制是植被退化使得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减少,陆面参数变化引起了水分循环和能量收支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大气环流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草地 草地退化 气候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